配色: 字号:
1
2024-05-23 | 阅:  转:  |  分享 
  
(1)临床医师和编码员的关系1.临床医师对填写内容负责。“临床医师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填写诊断及手术操作等诊疗信息,并对填写内容负责”。这里的
本规范即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从这个角度看,实际这个文件主要针对临床医生,临床医生根据文件要求填写诊断和手术等信息。
但目前这个文件实际编码员使用的最多,甚至有的临床医生不知道这个文件。临床中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假设病例很久之前因胃肿瘤做了手术,但临
床依旧会填写胃肿瘤的诊断,此时临床医生则要对相应的错误填写负责。2、编码员的工作。“编码员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准确编写疾病分类与手术
操作代码。临床医师已作出明确诊断,但书写格式不符合疾病分类规则的,编码员可按分类规则实施编码”。临床医生根据规范填写诊断和手术名称
后,编码员的任务则是根据规范进行编码。根据文件要求,实际上编码员的权限很小,只能对书写格式不符合疾病分类规则的进行修订。假设临床诊
断胆囊结石,胆囊炎,编码员则可以根据分类规则编码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假设病例胃恶性肿瘤入院化疗,临床诊断为胃恶性肿瘤,编码员实际上
只能针对胃恶性肿瘤进行编码,是不能调整主要诊断为恶性肿瘤化疗的。编码员要和临床沟通,待临床调整诊断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再针对新的诊断
进行编码。3、临床和编码员有争议时听谁的?很明显,毫无疑问要听临床的。(2),两次住院医保需间隔多久?根据诊断结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不是疾病同一诊断的话,二次住院使用医保没有时间限制。比喻:病人以“肺炎”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第二天出现了“泌尿系结石”,是可以医
保办理住院。2.若是同一诊断,使用医保时间就得至少间隔15天。如果两次入院时间间隔未超过15天,那么第二次入院是不能使用医保报销的
。但是用错了可能会出现分解住院。(3)分解住院。据《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2号)相关规定,分解住院
是指未达到出院标准的参保患者办理出院,在短时间内因同一种疾病或相同症状再次办理入院,将参保患者应当一次住院完成的诊疗过程分解为两次
及以上住院诊疗过程的行为。结合工作实际,定点医疗机构出现以下情况的,视为分解住院,并按照医保服务协议以及基金监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同时,医保与定点医疗机构付费结算时只支付一次住院病例费用。(一)同一次住院中诊断的多个急性病(含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分开住院的,或将
一次可完成的多个手术分解为多次手术进行住院的。如入院诊断为合并脑出血与骨折患者、合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住院
过程中只治疗脑出血或急性阑尾炎,把骨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分解第二次住院的;又如入院诊断为肺炎,入院查体血压160mmHg,
住院时只治疗肺炎,而把高血压分解第二次住院的;再如住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合并重度贫血患者,在休克改善后,让患者出院再入院治疗贫血的等
情况。(二)因同一种疾病或同一个学科疾病住院的(放疗、化疗、肾透析、地贫输血等定期治疗或按照疗程治疗的疾病以及眼科单双眼择期手术除
外),且在没有指征指明属于病情加重情况下再次住院的,视为分解住院。如消化肠道息肉或上皮组织乳头状瘤住院,在没有病情加重情况下出现多
次住院进行息肉或乳头状瘤切除的。(三)住院治疗过程中查找到相关病因或出现急性、严重并发症未进行有效治疗,让患者办理出院后再次住院进
行手术治疗的。如患者因急性高血压入院,检查发现病因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嗜铬细胞瘤,在处理好急性高血压后,让患者办理出院后再次进入
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又如患者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入院,同时合并糖尿病足需外科干预治疗的情况,在
处理好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后,让患者办理出院后再入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的。(四)定点医疗机构以住院天数已到期、住院费用已满额、两次住院需间
隔7天、15天或30天等为名,在患者尚未达到出院指征让患者办理出院的,或让患者自费住院结账的,或住院过程中让患者在各科室之间办理出
院后重新住院的,均属于分解住院。(五)短期内非因突发危急重症,因同一种疾病或换以其他诊断入同一所医院住院,但主要治疗疾病仍与上一次
住院相同的,属于分解住院。(六)分解住院费用至门诊的,如在住院期间要求患者到门诊缴费等方式分解住院费用的,视为分解住院。
献花(0)
+1
(本文系疼痛医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