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附件3: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全国性流行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脑脊液外观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压力增高。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可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血急性期血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现例或例以上流脑病例;了解人群发病居住环境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等情况日报告和“零病例”各级医疗机构日报告和“零病例”即医院每天向级汇总报告例,如果未发现病例,则报告“零”病例和“零病例”确定监测范围和时限开展监测工作发生学校、集中用工场所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社区病例主动搜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采集毫升脑脊液,进行培养分离。
血液:抽取病人全血,20℃保存准备检测抗体,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在运送样品或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2036℃之间。,检测抗体的血清标本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1岁、岁、岁、岁、14岁、岁1次,每次采血2毫升,编号登记,进行流脑抗体水平的检测,同时注明采样对象接种流脑疫苗时间。
在开展人群抗体水平调查采集血液时,同时采集咽拭子标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耐药性监测,
为了解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要对监测系统开展定期评价。监测评价指标如下:
疑似病例报告率 100%
病例报告后24小时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率 80%
首例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 100%
死亡病例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核实率 100%
聚集性病例疫情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率 100%
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80%
国家级监测点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90%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24小时标本送达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率 8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标本7天内完成检测、反馈率 80%
收到菌株后7天内完成药物敏感性检测、反馈率 80%
省级实验室分离菌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率 80%
国家实验室14天内完成菌株鉴定反馈率 80%
附表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号: □□□□□□□□□
调查单位:
病例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
一、基本情况
1 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
2. 患者姓名: (患儿家长姓名: )
3 身份证号:□□□□□□□□□□□□□□□□□□
4. 性别: ⑴男 ⑵女 □
5.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6. (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 □□□
7.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8病人属于:
(1)本县区 (2)本市其他县区(3)本省其它地市 (4)外省 (5)港澳台 (6)外籍 □
9. 家庭现住址: 省 地(市) 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门牌号)
10 患者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大中小学)、(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 民、 干部职员、(14)离退人员、(15)家务及待业、(16)其他 (17 )不详
二、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
22.初诊医疗机构: 初诊日期: 年 月 日 □□□□/□□/□□
23.诊断医疗机构: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
24.报告单位: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
25 病例转归: ⑴痊愈 ⑵好转 ⑶未好转 ⑷恶化 ⑸死亡 □
26.如果死亡,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
三、既往疫苗接种情况
流脑疫苗免疫史: ⑴无 ⑵有 ⑶不详 □
3.1.如有,接种次数: 次 ⑾不详 □□
3.2.接种依据 ⑴接种卡 ⑵接种证 ⑶回忆 □
3.3. 发病前最后一次接种时间
A群疫苗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
A+C群疫苗接种时间:最近接种: 年 月 日 □□□□/□□/□□
四、流行病学史
41.发病地点近期是否有同类(流脑)病人: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42发病前一周与同类(流脑)病人接触史: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43如有接触,接触方式: ⑴同住 ⑵陪护 ⑶同校 ⑷同单位 ⑸其它 □
44家庭内同类(流脑)病人: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45如周边(同宿舍、同班、同校)有同类(流脑)病人,根据情况填写下表: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与患者关系 发病情况 五、临床表现与治疗
5.1. 起病: ⑴急 ⑵缓 ⑶不详 □
5.2. 头痛: ⑴剧烈 ⑵轻微 ⑶无 ⑷不详 □
5.3. 恶心: ⑴有 ⑵否 ⑶不详 □
5.4. 呕吐: ⑴有 ⑵否 ⑶不详 □
5.5. 惊厥: ⑴有 ⑵否 ⑶不详 □
5.6. 体温: . ℃ □□. □
5.7. 皮肤瘀点、瘀斑 ⑴较多 ⑵较少 ⑶无 ⑷不详 □
5.8. 颈项强直: ⑴有 ⑵否 ⑶不详 □
5.9. 意识障碍: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0. 角弓反张: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1. 若为婴儿,前卤隆起: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2.克氏征: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3.布氏征: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4 病人隔离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5 如有隔离,隔离地点:⑴医疗机构 ⑵在家 ⑶其它: □
5.16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7 使用药物名称: □
5.18 使用效果: ⑴有效 ⑵效果不明显 ⑶无效 □
六、实验室检验结果
血常规: ⑴有 ⑵无 □
1.1.采集日期: □□□□/□□/□□
1.2. 血液白细胞总数 X109个/L; □□□□
1.3. 中性粒细胞 . %
脑脊液常规: ⑴有 ⑵无 □
2.1. 脑脊液标本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
2.2. 外观 ⑴清晰 ⑵微混 ⑶混浊 □
2.3. 脑脊液蛋白质 g/L(正常值<0.45 g/L) □
2.4. 白细胞 个/μL(正常值0-15/μL) □
2.5. 葡萄糖 mmol/L □
2.6. 氯化物 mmol/L □
3. 实验室诊断: ⑴有 ⑵无 □
3.1. 脑脊液培养 ⑴A群 ⑵B群 ⑶C群 ⑷Y群 ⑸W-135群
⑹未分群或其它群 ⑺阴性 ⑻未培养 □
3.2. 脑脊液特异抗原检查 ⑴A群 ⑵B群 ⑶C群 ⑷肺炎链球菌
⑸b型流感嗜血杆菌 ⑹阴性 ⑺未作此项检测 □
3.3. 脑脊液Nm特异DNA PCR ⑴A群 ⑵B群 ⑶C群 ⑷Y群 ⑸W-135群
⑹未分群或其它群 ⑺阴性 ⑻未作此项检测 □
3.4. 瘀点瘀斑图片检查是否见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⑴是 ⑵否 □
3.5. 血液培养 ⑴A群 ⑵B群 ⑶C群 ⑷Y群
⑸W-135群 ⑹阴性 ⑺未作此项检测 □
3.6. 血液Nm特异DNA PCR ⑴A群 ⑵B群 ⑶C群 ⑷Y群
⑸W-135群 ⑹未分群或其它群 ⑺阴性 ⑻未作此项检测 □
3.7.血清学抗体诊断结果(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增高)
⑴A群 ⑵C群 ⑶阴性 ⑷未作此项检测 □
4. 药敏结果: ⑴有 ⑵无 □
若有,敏感药品:⑴ ⑵ ⑶ ⑷ ⑸
七、病例分类
1. 最终病例诊断结果 ⑴疑似 ⑵ 临床诊断 ⑶ 实验室确诊 □
2. 病例临床诊断 ⑴普通型 ⑵暴发型 ⑶ 不详 □
八、与该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登记表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住 址 与接触情况 疫 苗
接种史 备注 同住 同单位 邻居 省 市 县 乡 村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和带菌状况检测结果登记表 填表人:
编号(9位,前6位为国标码,后三位为对象编号) 姓名 性别
(1.男; 2.女) 年龄(岁) 职业
(编码见填表说明) 接种疫苗种类
(1.A; 2.A+C;
3.A与A+C
4.未种;5.不祥) 接种次数 最后一次接种日期
(月/日/年) 抗体检测 咽拭子培养
结果
(1.A; 2.B;
3.C;4.Y;5.W-135; 6.其他;7.未分) 备 注 定性(1:X)μg/ml) A群 C群A群 C群 填表说明:各省监测点所在县在开展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带菌监测时,填写此表,并录入数据库,传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号:为9位,前6位为国标码,后三位为对象编号。
性别:1、男;2、女
职业编码: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大中小学); 4.教师; 5.保育员及保姆; 6.餐饮食品业; 7.商业服务; 8.医务人员; 9.工人;
10.民工; 11.农民; 12.牧民; 13.渔(船) 民; 14.干部职员; 15.离退人员; 16.家务及待业; 17.其他及不详
附表3 : 省流脑菌株送检登记表 (送检单位公章)
编号 送检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 业 现住址(省、市、县、乡) 菌株来源
(1.病人;2.密切接触者;3.健康带菌者) 样本
种类
(1.脑脊液;2.血液;3.咽拭子) 发病时间 采样时间 凝集反应 生化反应 检测结果 送检形式(1培养基,2脱脂牛奶) 盐水 血清群 葡 麦 蔗 果 乳 例1 SC06003 邓某某 男 13 学生 ×××××中学 2 3 ×× 1月5日 - B++ + + - - - B 2 填表说明: 1.如果菌株来源于密切接触者,发病时间栏要填写所接触病人的姓名。 送检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送检时间: 年 月 日 送检人: 联系电话: Email: 接收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接收时间: 年 月 日 接收人: 联系电话:
附表4: 年 月省级流脑疫苗报告接种情况统计汇总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单位 国标编码(县) 上年人口数 上年出生数 A群疫苗应种人数 A群疫苗受种人数 A+C群疫苗受种人数 应急接种 基础 加强 基础 加强 第1剂 第2剂 目标
人群数 目标人群年龄范围 A群疫苗接种人数 A+C群疫苗接种人数 1 2 1 2 1 2 1 2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报告人(签章): 附表5: 流脑疑似病例实验室标本送检表
ID No 病例:1、疑似 2、临床诊断 3、其它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地址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居委会)
发病(1、发热 2、脑膜刺激症状 3、其它 )日期 20 年 月 日
已免疫次数 最后一次免疫日期 年 月 日
标本类型 1、血液 2、血清 3、鼻咽分泌液 4、脑脊液 5、瘀点/斑组织液 6、其它
标本采集日期: 第1份 年 月 日 第2份 年 月 日
收集标本单位 1、乡级 2、县级 3、市级 4、省级 5、家属 收集标本者姓名
标本送出日期 20 年 月 日 送标本者姓名
标本送检前保存状态 1、冰冻保存 2、4℃保存 3、保温 4、室温
送检单位
(以上各项由送检单位填写) 以下各项由检测标本实验室填写
实验室收到标本日期 20 年 月 日 收到标本者姓名
标本运送情况及质量
1、标本运送条件合格 2、标本运送条件不合格 3、标本污染 4、其他
标本量:
血清
第1份 ml
脑脊液
ml
血液
ml
其它
第2份 ml
填表说明
病例ID号:应与流行病个案调查表一致(采用11位数字表示,即省、县国标及病例号组合);
病例、标本类型等有顺序号的项目请在相应的顺序号上画 √ ;没顺序号的请在其他栏内写明;
已免疫次数:只填写和送检标本相关疾病的免疫次数,包括常规免疫及强化免疫等所有接种的总和;
采集标本同时填写此表,并将标本贴上胶布用圆珠笔填写标签(切记不能用纸标签或钢笔填写以免遇水后脱落或模糊),一起送实验室,每个病例一张;
若不祥及其它项目,请用文字说明。
每份标本填写一份送检单。
48
24小时内病例调查收集标本
立即报告
否
院内检验科室
保存
是否有能力
开展检测
院内检验科室
是
送达
县CDC
另1份标本
1份标本
自行检测
采集标本
报告
发现病例
防保科或
医务科
医疗机构
图1 医疗机构流脑病例标本采集运送流程图
24小时转运
县CDC
是否有能力
开展检测
市CDC
否,48小时送达
是
结果报告
阳性分离物48小时送达
阴性标本每月送达
省CDC
阴性标本
开展PCR检测
阳性分离物
7天内复核分离物
7天内耐药性检测
阳性分离物
复核、检测结果
中国CDC
图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脑病例标本运送检验流程图
28天内送达
标本
7天内
完成检测
市CDC7天内
完成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