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_承天寨军城解说词(送审稿)
2024-07-13 | 阅:  转:  |  分享 
  
承天 寨 军城解 说 词
“ 金 戈 铁 马 旌 旗 烈 , 三 军 将 士 守 边 关 ” 。 大 家 好 , 欢 迎 来
到 平 定 县 娘 子 关 镇 紫 金 山 下 的 城 西 村 , 我 是 今 天 为 大 家 提 供 导
游 服 务 的 X X X , 接 下 来 请 跟 随 我 的 脚 步 , 共 同 游 览 娘 子 关 有 史
以 来 建 制 规 格 最 高 的 唐 代 承 天 军 , 将 帅 驻 守 的 兵 营 — — 承 天 寨
军 城 。
承 天古镇
( 东 阁 ) 现 在 我 们 所 处 的 位 置 在 城 西 古 村 的 东 阁 外 , 也 因
为 游 览 交 通 所 限 。 所 以 , 我 先 从 承 天 军 城 所 在 的 古 村 说 起 。
民 间 流 传 “ 村 村 都 有 阁 , 无 阁 不 成 村 ” , 这 里 所 说 的 “ 阁 ”
字 , 外 面 是 “ 门 ” 里 面 是 “ 各 ” , “ 各 ” 是 一 定 群 体 中 不 同 的
个 体 本 身 , 两 个 字 合 起 来 就 是 门 内 有 不 同 的 个 体 , 也 就 是 门 里
面 有 不 同 的 居 民 , 所 以 在 中 国 北 方 地 区 形 成 了 村 村 建 阁 的 传 统
习 惯 。 一 是 为 了 聚 人 气 , 人 们 的 日 常 交 流 大 都 在 主 街 道 两 阁 之
间 的 区 域 ; 二 是 为 了 保 平 安 , 阁 上 一 般 都 会 建 庙 , 供 奉 普 度 众
生 的 观 音 菩 萨 和 降 妖 除 魔 的 真 武 大 帝 , 也 有 的 阁 上 供 奉 财 神 或
文 殊 菩 萨 等 等 。 所 以 , 有 的 阁 称 为 观 音 阁 , 有 的 阁 称 为 财 神 阁 ,
有 的 阁 称 为 真 武 阁 … … ; 三 是 为 了 方 便 管 理 , 进 了 阁 就 进 了 村 ,
出 了 阁 也 就 出 了 村 , 古 时 候 为 了 加 强 治 安 管 理 , 会 由 村 里 的 青
壮 年 轮 流 打 更 巡 夜 , 防 盗 、 防 匪 、 防 火 。
城 西 村 的 这 个 阁 比 较 特 别 , 名 叫 音 闻 阁 , 现 在 供 奉 的 是 观
音 菩 萨 。 而 街 道 西 边 的 那 个 阁 是 云 楼 阁 , 供 奉 的 是 孔 子 和 三 圣
母 。 有 兴 趣 的 朋 友 在 我 们 参 观 完 承 天 寨 军 城 后 , 在 自 由 活 动 时
间 到 两 个 阁 的 阁 庙 上 好 好 转 转 。音 闻 阁 是 上 世 纪 末 期 重 修 的 建 筑 , 门 券 上 镶 嵌 匾 额 “ 承 天
古 镇 ” , 难 不 成 这 里 曾 经 是 个 古 镇 ?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 大 家 看 ,
阁 的 过 道 墙 壁 上 有 块 旧 石 扁 “ 承 天 古 镇 ” , 紧 挨 着 还 有 一 处 石
刻 “ 他 山 之 石 , 吾 心 拒 颠 , 劬 ( q u ) 剥 成 功 , 方 且 均 安 , 万 历 十
二 年 仲 夏 五 月 五 日 成 圈 事 ” , 虽 然 只 有 短 短 的 2 8 个 字 , 确 记
录 了 修 建 这 个 阁 的 情 况 。 “ 拒 颠 ” , 是 惧 怕 颠 簸 的 意 思 ; “ 劬 ”
指 辛 苦 劳 作 ; “ 剥 ” 指 用 工 具 剥 落 ; “ 圈 ” 通 “ 券 ” , 也 就 是
指 这 个 券 型 建 筑 。 这 些 字 连 起 来 的 意 思 就 是 指 : 很 远 的 山 上 有
许 多 大 块 石 头 , 我 们 都 很 担 心 山 路 颠 簸 给 运 输 石 料 造 成 加 大 困
难 , 石 料 运 回 后 , 工 匠 们 废 了 很 大 力 气 全 部 完 成 加 工 , 终 于 保
证 了 音 闻 阁 的 顺 利 建 设 , 大 家 都 不 在 为 石 料 的 事 情 犯 愁 了 , 万
历 十 二 年 仲 夏 五 月 五 日 音 闻 阁 建 成 。
( 古 街 ) 沿 着 承 天 镇 的 古 街 , 我 们 一 路 西 行 , 虽 然 古 街 的
很 多 历 史 元 素 被 现 代 文 明 所 湮 没 , 但 时 而 会 发 现 街 道 两 侧 的 一
些 古 时 的 店 铺 遗 迹 , 或 阔 门 大 院 , 或 玲 珑 小 院 , 还 有 难 得 一 见
的 垂 花 门 楼 。
城 西 村 的 历 史 很 悠 久 , 据 村 内 的 元 代 碑 刻 《 承 天 寨 老 君 洞
香 台 记 》 记 载 : “ 有 康 琪 者 , ( 承 天 ) 镇 人 , 居 城 西 , 作 香 台 ” ,
落 款 时 间 为 至 正 四 年 二 月 清 明 , 又 据 《 平 定 州 志 》 记 载 : “ 仙
释 … … 宗 行 , 承 天 军 人 , 俗 姓 梁 , 早 点 剃 发 于 宝 胜 院 ( 今 铁 佛
寺 ) ” 。 由 此 看 来 , 城 西 村 在 早 在 宋 朝 时 期 便 已 形 成 村 落 , 城
西 村 的 正 式 名 称 则 到 了 元 代 以 后 。 传 说 , 村 内 最 早 的 居 民 姓 氏
为 冯 姓 , 在 村 西 的 枣 树 圪 台 居 住 。 后 来 康 姓 和 梁 姓 居 民 大 量 聚
集 , 有 “ 康 元 帅 、 梁 将 军 ” 之 说 , 相 传 都 是 承 天 寨 守 军 将 士 的
后 裔 。
“ 承 天 镇 ” 上 承 承 天 寨 、 承 天 军 , 下 启 承 天 都 , 为 金 大 定
二 年 平 定 升 为 直 隶 州 后 所 设 , 据 《 金 史 》 记 载 : “ 平 定 州 , 镇二 , 东 百 井 、 承 天 ” , 所 以 万 历 十 二 年 的 碑 刻 上 称 其 为 “ 承 天
古 镇 ” , 镇 的 治 所 就 设 在 今 天 的 城 西 村 。
( 村 外 ) 走 出 村 外 , 向 西 望 去 , 有 一 座 很 高 的 山 峰 , 这 就
是 《 平 定 州 志 》 记 载 的 紫 金 山 。
紫金山是 承 天 古镇的 历史文 化 名山, 现在的 名字叫承 天
山,因唐代在 山 顶 上设承 天军城 而 得名。此 山最高海 拔 6 9 1
米, 与桃河谷地的高差为 3 0 0 米, 是人们 登高远眺 、 欣 赏美
景的地方。据 光 绪 版《平 定州志 》 记载: “ 山峰高耸入 云,
每当晨曦初现 之 时 , 周围群山 尚 且昏暗不 明, 此 山顶峰已 是
彤云彩晖、 紫 气 蒸 腾 ; 继而 太 阳升起 , 旭日朗 照, 云 开雾散,
山上金光万道 , 崖 岭披 金, 耀眼夺目 ; 再当日傍 西山红霞飞 ,
峰沐霞光斜辉 里 , 更是流金 溢彩, 因而取 名为紫金 山。 唐代
朝廷平叛安史 之 乱 时置军 其上, 筑军 城 固守, 皇帝 赐号 “承
天” ,此山也随之而改称 承天山” 。
紫 金 山 的 山 腰 处 即 为 宋 代 承 天 寨 的 主 要 区 域 , 现 在 还 有 将
军 堂 、 棋 盘 堰 、 车 道 沟 、 城 门 沟 等 地 名 。
承天 寨 及 老君庙
( 承 天 寨 遗 址 ) 现 在 我 们 看 到 的 是 很 大 的 一 片 农 田 , 很 多
人 都 不 知 道 , 就 是 这 片 农 田 曾 为 承 天 寨 将 士 的 屯 兵 区 域 , 他 们
在 这 里 居 住 生 活 , 平 时 开 垦 田 地 , 战 时 披 甲 上 阵 。 明 代 后 期 的
时 候 , 承 天 寨 的 防 御 设 施 还 曾 修 复 , 每 到 秋 季 会 执 行 “ 防 秋 ”
任 务 , 像 这 样 的 其 它 军 事 据 点 , 娘 子 关 境 内 共 有 三 处 , 一 是 固
关 城 , 二 是 嘉 峪 沟 口 , 三 是 娘 子 关 城 堡 。 防 秋 , 与 秋 有 关 , 就
是 秋 季 庄 稼 成 熟 时 , 北 方 游 牧 民 族 经 常 会 南 下 入 侵 内 地 , 掠 夺
粮 食 、 布 匹 等 财 物 。 每 年 到 了 这 个 时 候 , 朝 廷 总 会 发 布 动 员 令 ,
要 求 所 有 关 隘 的 驻 防 部 队 全 部 到 位 。棨㎡
现 在 我 们 所 处 的 位 置 在 草 场 洼 的 入 口 。 草 场 洼 , 是 囤 积 粮
草 的 地 方 。 下 边 , 有 部 队 高 级 军 官 的 居 住 的 地 方 — — 将 军 堂 ,
有 马 车 走 的 道 路 — — 车 道 沟 , 还 有 兵 营 遗 址 — — 棋 盘 堰 ( 就 是
营 房 的 设 置 呈 棋 盘 式 布 局 , 上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农 业 学 大 寨 造 地 时 ,
这 里 曾 出 土 许 多 砖 瓦 、 钱 币 、 陶 瓷 片 等 物 件 ) 。
顺 着 草 场 洼 北 侧 的 山 路 , 我 们 马 上 就 会 抵 达 承 天 寨 的 中 部
区 域 。 据 元 代 吕 思 成 所 撰 的 《 承 天 寨 老 君 洞 香 台 记 》 碑 文 “ 半
山 有 寨 , 曰 承 天 寨 , 当 寨 凿 洞 , 中 像 老 子 ” 。 又 据 明 代 进 士 李
所 撰 的 《 重 修 老 君 堂 记 》 碑 文 “ 寨 半 石 穴 , 号 老 君 洞 ” 。 由
此 , 我 们 可 以 得 知 : 到 了 老 君 庙 , 只 是 进 入 承 天 寨 的 中 间 或 偏
上 的 位 置 。
( 老 君 庙 ) , 古 名 保 阳 庵 , 相 传是老子 麻姑练药 的地方,
老君庙始 建 年 代 无 考 , 至 正 四 年 建 老 君 洞 香 台 , 明 万 历 三 十 四
年 重 修 老 君 堂 , 康 熙 四 十 七 年 重 修 圣 母 殿 。 庙 内 现 有 古 碑 4
通 , 承 载 了 唐 代 承 天 军 城 和 宋 代 承 天 寨 的 历 史 记 忆 , 现 存 最 早
的 庙 宇 重 修 碑 刻 记 载 “ 昔 晋 文 公 驻 兵 于 此 ” , 也 就 是 说 当 年 晋
文 公 为 春 秋 五 霸 的 时 候 , 曾 经 在 此 驻 兵 。
这 做 庙 宇 的 主 建 筑 由 老 君 堂 、 三 官 殿 、 三 霄 殿 、 玉 皇 楼 、
东 西 禅 房 、 钟 鼓 楼 组 成 , 占 地 面 积 7 0 6 。 庙 门 由 山 门 和 南 北
角 门 组 成 。 山 门 面 东 , 垂 直 高 度 为 1 5 . 4 米 , 门 前 配 有 大 小 石
狮 子 两 对 , 石 台 阶 8 1 个 , 象 征 九 五 至 尊 。
正 殿 是 老 君 洞 , 呈 正 方 形 , 长 宽 各 一 丈 , 洞 前 出 檐 , 洞 顶
正 中 有 八 卦 图 案 。 洞 中 石 桌 供 老 君 坐 像 , 左 侧 石 门 后 下 方 另 有
蛇 窟 壮 的 山 洞 , 吕 思 诚 称 “ 行 十 余 里 , 乃 不 敢 前 ” , 因 为 洞 口
很 小 , 也 不 知 道 多 深 , 人 们 很 是 敬 畏 , 所 以 没 有 人 敢 进 去 一 探
究 竟 。 老 君 洞 内 , 左 有 一 石 虎 , 脚 下 钉 有 铁 钉 , 相 传 是 因 下 山
伤 人 而 受 到 惩 罚 ; 右 侧 石 虎 已 不 存 , 传 说 三 皇 姑 作 为 坐 骑 带 到
了 井 陉 苍 岩 山 。迴
老 君 届 两 侧 配 殿 为 : 左 面 三 霄 殿 , 又 名 子 孙 殿 、 娘 娘 庙 ,
儿 童 结 锁 、 开 锁 均 在 此 处 。 右 侧 三 官 庙 , 供 奉 人 文 始 祖 尧 、 舜 、
禹 。 左 侧 后 方 的 位 置 还 有 有 玉 皇 楼 , 左 右 有 钟 鼓 楼 、 禅 房 、 碑
窑 , 因 为 时 间 关 系 不 再 一 一 介 绍 。
( 摩 崖 石 刻 ) 接 下 来 , 我 们 重 点 观 赏 老 君 庙 背 后 崖 刻 , 这
面 崖 壁 上 现 有 唐 、 宋 、 明 、 清 四 个 时 期 可 以 考 证 的 崖 刻 1 3 处 ,
其 中 : 唐 代 3 处 , 宋 代 1 处 , 明 代 8 处 , 清 代 1 处 。 最 为 珍 贵
的 是 , 刻 有 唐 长 庆 元 年 5 9 位 将 校 的 人 名 和 官 职 。 大 家 看 最 北
侧 的 几 行 字 , 上 面 “ 韩 愈 ” , 下 面 “ 吴 丹 ” , “ 长 庆 二 年 ” , “ 二
十 日 ” , 这 些 字 还 比 较 清 楚 , 全 文 4 5 字 ,是 唐代镇州 宣慰
使、 尚书兵部侍 郎 韩 愈, 副使 、 尚 书 驾部郎 中, 于 长庆二年
(8 2 2 年)奉使镇州时留下 的记载。
被誉为 《唐宋八大家》 之 首 的韩愈, 不仅 是古代中 国文
学家、 哲学 家 和 思 想 家, 也 不 仅只是 一 个于敢于 犯颜直谏 的
忠臣, 还是一个能够视死如 归的壮士 。 唐 穆宗长庆 二年 (公
元 8 2 2 年 ) 二月 初 二 , 刚 刚上任 不 久的兵部 侍郎韩愈, 就 面
临一项棘手的 使 命 和一次 生死考 验 。
那时, 镇州 (今河北正定 ) 发 生 了叛乱 。 起因 是朝廷新
任命的镇州节 度 使 田弘正 , 因 为 讲究奢侈 排场, 不知体恤 部
下, 引 起 镇 州 将 士极度不满。 而镇州兵 马使王庭 凑有心作乱 ,
遂乘机激怒将 士 , 把 田弘正和 他 的幕僚, 连同他 们的家属 一
起杀了。 并 要 求 朝廷正式任命 自 己做节度 使。 这 是中唐以来 ,
藩镇尾大不掉 , 割 据自立 的又一 次 活生生的 复发。
唐穆宗不 能 容 忍, 派遣十 五 大军前去 讨伐。 而王庭凑 则
利用朝廷军队 的 内 部不和 , 以 一 万多人的 军队, 采用声动 击
西的办法, 不 仅 将朝廷军队各 个 击破, 还围困了 重镇深州 ( 今
河北深州) 。朝廷无力再 战,只好 暂 时同意 任命王庭凑 为镇
州节度使。 随 后 派年过半百的 兵 部侍郎韩 愈, 前 往镇州宣慰 。即劝说王庭凑 解 除 深州之 围,放 出 城中守将 牛元翼。
韩愈此次 出 任 的, 可不是 威 风八面的 钦差大臣 , 而是 有
生命之忧的宣 慰 使 , 唐德 宗兴元元 年 (公元 7 8 4 年) 的 颜真
卿之死就是前 车 之 鉴 (颜真卿 , 唐德宗 曾派其去 劝降李希烈 ) 。
因为斯时的藩 镇 , 极 其跋扈与 残 暴, 他 们根本没 有把朝臣 放
在眼里。 因此, 韩愈的出使, 的确 冒 着很大 的危险。 时任宰
相的元稹对唐 穆 宗 说: “韩愈 可 惜! ” 唐 穆宗也意 识到了这 一
点, 连忙派人前 去 阻 止。 可是 , 为 了 维护朝 廷的尊严, 韩愈
视死如归。 他 对 使 者慨然 说道: “ 止 , 君之仁 ; 死, 臣 之义。
岂有受君命, 而 滞 留自顾 之理! ” 由 是疾驰 而往。在日 夜兼
程中,他赋诗 两 首 酬答旧 日上司 裴 度,其中 一首为: “ 衔命
山东抚乱师, 日驰三百自嫌 迟。 风霜满面 无人识, 何处 如今
更有诗?”由 此 可 见韩愈 不辱使 命 的赤胆忠 心。
在镇州, 王 庭 凑 已经严阵 以 待了, 他带领全 副武装的 甲
兵,刀出鞘, 箭 上 弦,一 片杀气 腾 腾, “夹 道欢迎”韩 愈这
位钦差大臣。 进了镇州馆驿 , 韩 愈与王庭 凑落坐堂 上, 甲兵
遍布庭下。 面对乱兵, 韩愈早 已 将生死置 之度外, 故而 毫无
惧色。这反倒 使 做 贼心虚 的王庭 凑 胆怯了。
王庭凑先 是 推 卸责任 ,以试 探 口风。他 说: “局面 的纷
扰,都是不听 话 的 士兵造 成的。 ” 同 时,庭 下的甲兵按 照事
先的布置,一 起 拥 上堂来 ,气势 汹 汹,上前 围住了韩 愈。
韩愈镇定 自 若 ,义正 词严地 对 甲兵说: “儿郎们, 且莫
乱闹, 听我说说忠顺与叛逆 的利害关 系 吧。 远的不 说, 只看
本朝安禄山、 史 思 明 这些叛贼 的 下场就知 道了。 他们的子 孙
还在吗?还有 在 朝 当官的 吗?” 甲 兵齐声回 答: “没有 了! ”
韩愈接着说: “令公(指 田弘正) 忠 义,封 为节度使, 又封
中书令, 子 孙 还 在 幼 年, 已 经 授了官 , 其荣其 宠, 何 其光耀。 ”
甲兵们喊道: “ 田弘正待我 们刻薄 , 所 以军心不 安。 ” 韩愈说 :“你们都把他 杀 掉 了,还 闹什么 呢 ?”甲兵 们只得低 声道:
“侍郎说得是 。 ”
王庭凑一 看 苗 头不对 , 有 军 心动摇的 迹象, 便立即命 令
甲兵退出,并 对 韩 愈说道 : “侍郎 此 次来镇 州,对庭凑 有何
指教?”韩愈 回 答 : “军 中像牛元 翼 这样的 将领不少, 朝廷
不是特别爱惜 他 , 但是为 了顾全 大 局,还不 能随便抛 弃他,
你又何必死死 盯 住 他不放 呢?” 王 庭凑马上 见风使舵 ,说:
“放! 放! 我 马 上 放他走。 ” 韩 愈 说: “果真 如此, 那便是 好! ”
于是, 王庭凑摆好酒宴 , 款 待韩愈, 并答 应解除深 州之
围。 与此同时, 牛 元 翼开始艰 难 突围, 王庭凑 听从了韩 愈的
劝告, 不加以追 击 。 由是, 一场叛 乱 的干戈 , 暂时 化为了停
战的玉帛。
镇州宣慰 之 行 , 韩愈在充 满 敌意的骄 兵悍卒面 前, 在 杀
气腾腾的刀枪 环 绕 之中, 镇定自 若 ,不畏生 死,机智 应对,
以理服人, 最后不辱使命, 为 朝 廷平息了 一场叛乱 , 为 皇帝
挽回了一点颜 面 。
镇州宣慰 之 行 , 韩愈表 现 出的是 大 义凛然的 气质和举 重
若轻的本领, 这 正是一种一般 文 人所缺少 的胆气, 这样的人 ,
才是文人中的 真 汉 子。 同为 “ 唐 宋八大家 ” 之 一的宋代 大文
学家苏轼在 《潮 州 韩 文公庙碑 》 中, 称赞韩 愈 “勇 夺三军之
帅” 。
(讲述历 史 ) 说 起承天寨 的 历史, 要从见于 史书的宋 太
祖赵匡胤攻打 北 汉 都城晋 阳开始 。
唐朝末期 的 五 代十国 后期, 后周灭后 汉, 定 都东京开 封
府 (今河南 开 封 市 ) , 同时北 汉也建立 了政权, 定都晋阳 (今
山西太原南部 ) 。 后来, 经 过 “高 平 之战” , 后周疆 域延伸至
山西境内, 北汉依附于北方 的辽国, 与后 周形成对 峙, 此时
的娘子关地区 处 于 后周疆 域, 也就是 后 来的北宋 初期的辖 区范围。
后周显德 六 年 (9 5 9 年 ) , 陈桥 兵 变后赵匡 胤登基, 改元
建隆, 国号“宋 ” , 史称“宋 朝”、 “北宋 ”。 北 宋建隆元
年 (9 6 0 年 ) , 宋太祖赵匡 胤为了加 强 北部边疆 的建设和 军事
防御, 在娘 子 关 地 区 又恢复了 承 天军的设 置, 承 天军城作 为
承天军的军事 设 施 , 防御方向 发 生转换, 是攻取 晋阳城的 前
哨阵地, 也是 与 辽 国支持下 的 北汉政 权 形成长达 十几年军 事
对峙的缓冲区 域 。 直到 1 7 年后的 太 平兴国二 年,宋太 宗赵
光义采取稳扎 稳 打 的战略 , 再 次 进军晋阳 城, 以 广阳寨建 平
定军, 讨伐盂县 、 乐平、 寿阳等地 的 北汉军 队, 晋 冀交界处
呈现了两军并 存 的 局面。
时间来到 太 平 兴国四 年, 也 就是公元 9 7 9 年、 平定军 建
立后的第三年 。 宋 太 宗赵光义 消 灭北汉割 据政权, 一把火 烧
了晋阳古城, 此 时 宋 朝边防战 线 北移, 军事防御 的重点对 象
为辽国, 承天军 的 军事 作用 就此降 低 , 废军为寨 , 驻兵减少 。
到了金元 时 期 , 娘子关 周 边地区 并 不存在来 自北方的 军
事威胁, 所 以 承 天 寨 已经淡出 历 史, 设 立了以经 济功能为 主
的承天镇, 商 品 经 济 开始快速 发 展, 但 军事形式 仍为向东 防
御, 以便保卫金国的 “西京 ” ( 今 大同) 和元朝的 “上都 ( ”今
内蒙古正蓝旗 ) 。据史书 记载,明 朝 初年元 大都(今北 京)
失陷后, 元 顺 帝 退 守 蒙古, 北 元的主 要 将领王保 保在晋冀 间
与明朝的开国 将 领 徐达、 常遇 春 等多次激 烈交锋, 但最终 没
有挽回颓势。
最 后 , 我 们 即 将 登 上 远 近 闻 名 的 唐 代 承 天 军 城 , 由 于 山 路
崎 岖 , 请 大 家 注 意 安 全 。
承 天军城
( 东 城 门 ) 承 天 军 城 现 有 城 门 两 处 , 分 别 为 东 门 、 西 门 。现 在 看 到 的 是 东 门 , 宽 1 . 4 米 , 进 深 1 . 8 米 , 残 高 曰 1 . 5 米 ,
城 门 的 两 边 有 围 墙 一 直 延 伸 到 山 顶 。
( 城 墙 ) 我 们 接 着 往 上 走 , 那 边 有 石 墙 圈 起 来 的 地 方 , 看
样 子 原 来 是 三 组 共 六 间 房 子 , 房 子 大 小 基 本 一 致 , 长 7 米 , 宽
3 . 2 米 , 军 城 内 的 守 军 就 住 在 这 样 的 房 子 里 。
爬 上 山 顶 北 侧 , 地 势 已 经 变 得 开 阔 。 崖 边 可 以 近 距 离 观 察
正 太 军 城 的 城 墙 , 这 段 城 墙 有 几 十 米 , 全 部 用 质 地 硬 、 形 状 比
较 齐 整 的 片 石 垒 砌 , 虽 然 看 起 来 基 础 不 怎 么 牢 固 , 墙 体 缝 隙 也
多 , 但 是 人 站 上 去 不 会 要 晃 动 的 感 觉 , 一 千 多 年 没 上 任 何 粘 合
剂 的 石 墙 居 然 还 这 么 牢 固 , 我 们 不 禁 深 深 地 为 古 人 的 这 种 建 筑
艺 术 所 震 撼 。
山 脚 下 有 曾 为 华 北 地 区 最 大 火 力 发 电 厂 的 娘 子 关 发 电 厂
和 华 北 地 区 最 大 的 罗 非 鱼 养 殖 基 地 坡 底 村 , 那 里 也 是 世 界 知 名
科 幻 作 家 刘 慈 星 的 创 作 发 祥 地 。 不 远 处 还 有 规 模 宏 大 的 提 水 工
程 , 提 水 管 道 如 巨 龙 般 穿 山 越 岭 , 将 娘 子 关 泉 水 送 到 3 3 公 里
外 高 差 近 4 7 0 米 的 阳 泉 市 区 。
( 棋 盘 石 ) 再 往 前 走 , 不 远 处 有 一 块 约 2 米 见 方 的 巨 石 ,
石 上 刻 有 象 棋 、 三 连 棋 和 不 知 名 的 棋 盘 。 相 传 , 太 上 老 君 和 张
果 老 从 西 天 王 母 蟠 桃 盛 会 归 来 , 在 此 发 现 一 溶 洞 , 洞 内 有 洞 ,
岩 奇 石 怪 , 便 想 在 洞 内 修 道 。 二 仙 决 定 把 山 头 做 棋 盘 , 就 地 取
石 为 子 , 通 过 对 弈 来 解 决 洞 的 归 属 问 题 。 张 果 老 因 负 于 太 上 老
君 , 于 是 玩 起 小 心 计 , 骑 上 自 己 的 雪 精 驴 , 从 紫 金 山 头 一 跃 就
到 了 一 山 之 隔 的 溶 洞 。 当 太 上 老 君 反 应 过 来 后 为 时 已 晚 , 便 一
怒 之 下 移 山 运 土 堵 了 洞 口 , 张 果 老 只 得 从 洞 口 上 方 的 窗 户 出 入 ,
而 太 上 老 君 也 算 维 护 了 上 仙 的 尊 严 。
大 家 看 , 这 块 巨 石 上 可 有 三 个 棋 盘 。 一 个 已 经 模 糊 残 缺 ,
不 清 楚 这 是 什 么 棋 盘 , 另 外 两 个 是 后 来 刻 的 , 是 象 棋 和 五 子 棋澚晘闘㎡
的 棋 盘 。 站 在 棋 盘 上 , 可 以 看 到 远 处 的 陀 水 窑 沟 , 那 条 沟 内 的
山 坡 上 就 有 八 仙 之 一 的 张 果 老 修 行 的 张 果 老 洞 。
这 个 地 方 , 是 我 们 这 次 旅 程 的 最 西 端 。 接 下 来 , 我 们 往 回
走 , 经 承 天 军 城 西 门 , 沿 桃 河 北 侧 的 崖 边 返 程 , 真 正 体 会 一 下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感 觉 。
( 西 城 门 ) 顺 着 山 坡 一 路 爬 上 承 天 军 城 的 最 高 处 , 也 就 是
承 天 军 城 西 门 的 位 置 。 这 个 城 门 宽 1 . 5 米 , 进 深 3 米 , 比 东 城
门 要 宽 1 0 c m , 深 1 . 2 米 , 可 见 这 个 门 才 是 军 城 主 要 的 出 入 口 ,
向 西 沿 着 承 天 山 梁 到 达 董 寨 南 山 和 武 庄 的 北 山 , 然 后 经 背 峪 沟 、
大 社 沟 直 达 当 时 的 柏 井 城 , 并 与 之 遥 相 呼 应 , 牢 牢 地 控 制 井 陉
古 道 的 北 侧 骑 驮 要 路 和 南 侧 秦 皇 驿 道 。
向 南 望 去 , 故 关 山 似 乎 仅 在 咫 尺 , 炮 台 山 上 的 烽 火 台 与 嘉
峪 沟 口 的 烽 火 台 , 及 河 北 村 绵 河 北 岸 上 的 烽 火 台 , 形 成 一 道 军
情 传 递 体 系 , 昼 则 烟 , 夜 则 火 , 古 人 的 将 士 们 正 是 采 取 这 种 特
殊 的 方 式 及 时 传 递 每 一 次 敌 军 入 侵 的 信 息 。 遥 想 当 年 契 丹 军 入
侵 , 晋 东 边 界 百 余 处 烽 火 是 何 等 的 壮 观 , 是 何 等 的 震 撼 !
( 延 伸 讲 解 ) 这 座 军 城 建于 唐 至德二年 ( 公元 7 5 8 年) ,
为河东节度兵 马 使 张奉璋 所筑, 皇帝赐名 “承天 军城” 。 军
城整体风貌呈 不 规 则形状 , 西高东低 , 现 有东、 西过门 各一
空, 西门为至高 点 , 东门为最 低点。 形状大 体呈扇形, 总面
积约 9 万 , 东西 3 4 0 米, 南北 2 7 0 米。 城内现有 残存城墙
全长 1 0 0 0 多 米 , 营房 遗迹 7 处, 以及 中 军大帐、 水池 、 水牢、
石臼等遗迹。
唐 大 历 元 年 老 君 庙 道 士 胡 伯 成 撰 《 承 天 军 城 记 》 , 记 载 了
承 天 军 城 的 地 势 险 要 及 唐 第 七 位 皇 帝 肃 宗 李 亨 的 赐 名 情 况 , 碑
载 : “ 其 发 石 也 , 星 落 乎 九 天 之 上 ; 伐 鼓 也 , 雷 六 虚 之 表 ;
饮 马 也 , 池 可 吸 而 竭 ; 奋 力 也 , 常 山 可 踏 而 倒 。 岂 止 食 负
刺 、 屋 振 瓦 飞 而 已 哉 。 城 成 , 帝 嘉 之 , 赐 号 承 天 , 信 承 于 天 也 。 ”镕珪栢妬姤諲
“ 承 天 ” 一 语 双 关 , 既 客 观 反 映 军 城 的 险 要 — — “ 九 天 之 上 ” ,
又 主 观 强 调 皇 威 的 浩 荡 — — “ 信 承 于 天 ” 。
军城建成 后 , 以戌守地 建承天军 , 分 兵驻守柏 井城。 张
奉璋担任首位 承 天 军使, 陈尊 桥 、 吴 廷 珍、 张如 、 孙希晏
等任副使, 负 责 游 奕、 讨 击、 营 田 、 防城等 事宜。 承天 军相
当于县或州的 建 制 , 隶属并 州, 驻兵规模 达到万人 以上, 辖
区范围不详, 至少包括井陉 西部, 平定盘 石关以东 、 董 寨以
南、 井以北等大片区域, 大历十一 年 (公 元 7 6 6 年) 游 击
将军李 撰碑 文 《 神颂 》 “东北 至 土门之 口,西南至 磐石
之山,方圆百 里 , 别成一 境” 。
承天军城 建 成 以来, 历经 唐 末至五代 十国多次 战事, 北
汉时曾短暂废 弃 。 7 6 6 年,“ 禄 山首逆思 明继乱” 过去了六
个年头, 老君庙 道 士 胡伯成撰 碑 《承 天 军城记》 , 记录了承
天军城的情况 , 文 曰: “ 冠小城 于 峰巅, 万 仞天削。 设 以楼
橹, 实以军府, 铁骑千疋, 虎贲 万 计” , 军城 盛况可窥 一斑;
8 2 1 年,成德镇等 藩 镇反叛, 裴度率 十 万大军平 叛,行营 驻
扎承天军城; 8 2 2 年,兵部 侍郎韩愈 经 此地前往 镇州招抚 ,
赋诗 《奉使行次 承 天 行营酬裴 司 空》 “窜逐 三年海上归 , 逢
公从此著征衣 , 旋 岭佳句 还鞭马 , 恨不身先 去鸟飞” ;8 9 9
年,朱全忠遣 葛 从 周攻破 承天军 ; 9 0 1 年 ,朱全忠遣 朱琮将
兵五万攻李克 用 。 别将白奉国自 井 陉入, 拔承天军 ; 9 1 1 年,
赵王 会晋王 李 存 勖于承 天军; 9 4 7 年 ,刘知远东 迎晋王,
留兵戍承天军 。 契丹袭击, 戍 兵 惊溃。 刘知远 遣叶仁鲁 步骑
二千,复取承 天 军 。
承 天 寨 军 城 遗 址 清 晰 可 辨 , 历 经 唐 中 后 期 、 五 代 十 国 、 宋 、
金 、 元 、 明 多 个 历 史 时 期 。 从 最 初 的 铁 骑 千 匹 虎 贲 万 计 、 分 兵
驻 守 柏 井 、 洗 兵 女 之 灵 泉 , 到 北 宋 初 期 建 承 天 军 , 又 废 军 为
寨 ; 再 到 金 设 承 天 镇 , 明 复 修 承 天 寨 , 见 证 了 晋 东 地 区 跨 越㎡逥棨3雲讃
7 0 0 多 年 时 空 的 军 事 冲 突 与 民 族 融 合 , 也 见 证 了 井 陉 古 驿 道 商
业 的 兴 起 与 繁 荣 , 遗 址 保 存 完 整 , 现 有 遗 迹 丰 富 , 特 别 是 唐 代
碑 刻 《 铁 元 始 像 赞 并 序 》 、 《 承 天 军 城 记 》 , 及 刻 有 韩 愈 吴 丹
和 五 十 九 位 将 帅 的 摩 崖 石 刻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历 史 研 究 价 值 。
“ 晋 中 三 杰 ” 、 “ 河 东 三 凤 ” 之 一 的 兵 部 尚 书 乔 宇 , 题 诗
“ 云 浮 九 霄 看 月 色 , 风 千 嶂 听 松 声 。 山 人 解 送 渊 明 酒 , 羽 客
能 吹 子 晋 笙 。 三 十 六 天 知 远 近 , 仙 踪 吾 欲 访 寰 瀛 ” 。
诗 人 苗 楠 题 诗 “ 胜 境 天 开 晚 郁 苍 , 一 川 霜 树 静 生 凉 ” 、 “ 犹
龙 剩 迹 雄 关 塞 , 紫 色 凭 栏 认 霭 茫 ” 。
明 万 历 年 间 举 人 李 , 曾 任 陕 西 凤 翔 县 令 , 回 到 家 乡 为 重
修 老 君 庙 撰 写 碑 文 : “ 我 皇 明 启 连 文 教 , 新 名 贤 若 乔 太 宰 白 岩 、
先 伯 大 夫 松 谷 、 先 大 夫 蒲 石 咸 有 题 咏 述 , 且 绵 山 峙 列 , 二 水
交 流 , 白 、 水 帘 、 果 老 三 洞 环 绕 洵 哉 , 一 郡 之 大 观 也 ” 。
( 军 城 南 侧 山 梁 ) 走 下 西 城 门 , 路 边 有 一 堆 青 瓦 碎 片 , 里
面 还 夹 杂 着 许 多 陶 瓷 碎 片 , 而 且 那 里 还 有 长 三 米 左 右 很 稳 固 的
石 墙 基 础 , 无 疑 这 里 曾 有 瓦 房 建 筑 。
在 军 城 南 侧 山 梁 上 , 城 墙 断 断 续 续 依 稀 可 见 , 虽 然 大 部 分
仅 留 不 到 5 0 c m 高 的 样 子 , 但 基 础 还 比 较 完 整 。 这 里 有 一 各 最
特 别 的 椭 圆 形 大 石 坑 , 长 1 8 米 , 宽 6 . 7 米 , 深 2 . 3 米 , 面 积 约
9 5 , 如 果 用 作 水 池 , 可 盛 水 2 0 0 m , 更 为 奇 特 的 是 坑 壁 上 还
有 许 多 锥 形 或 梯 形 的 小 孔 , 直 径 约 2 c m 多 一 点 , 当 地 人 听 老 人
们 讲 这 是 水 牢 , 但 也 有 人 分 析 是 中 军 大 帐 , 那 么 多 小 孔 是 为 了
插 木 头 楔 子 , 使 石 壁 上 抹 上 腻 子 不 容 易 脱 落 。
( 军 城 哨 所 ) 这 里 还 有 一 处 营 房 , 长 7 . 5 米 , 宽 5 米 , 是
一 处 站 岗 放 哨 的 哨 所 , 可 以 观 察 桃 河 谷 地 的 情 况 。 还 有 6 个 直
径 1 0 - 3 0 c m 人 工 凿 刻 的 石 坑 , 大 的 是 石 臼 , 小 一 点 的 可 能 是 柱
坑 , 再 小 一 点 的 就 是 旗 杆 坑 。 不 远 处 是 保 存 比 较 好 的 城 墙 , 是
军 城 的 最 东 边 , 也 可 以 看 到 东 城 门 及 两 翼 梢 墙 。幾
向 山 下 望 去 , 城 西 泉 湿 地 的 黑 鹳 、 灰 鹳 和 白 鹭 , 时 而 展 翅
飞 翔 , 时 而 降 落 觅 食 , 多 么 好 的 山 水 风 光 !
东 南 方 向 , 隋 代 苇 泽 县 治 、 正 太 窄 轨 铁 路 桥 、 娘 子 关 关 城 、
绵 山 碟 楼 、 炮 台 山 工 事 遗 迹 、 石 槽 沟 烽 火 台 , 构 成 了 一 幅 闭 山
锁 谷 、 遥 相 呼 应 的 壮 观 画 面 !
1 8 0 0 多 年 前 , 东 汉 灭 亡 , 三 国 分 立 , 这 里 名 不 见 经 传 ,
只 知 道 并 州 牧 董 卓 在 此 筑 城 屯 兵 , 史 称 “ 董 卓 垒 ” 。
1 6 0 0 多 年 前 , 鲜 卑 族 入 主 中 原 , 这 里 还 是 “ 世 外 桃 源 ” ,
苇 泽 遍 地 , 流 传 着 “ 妇 女 靓 妆 而 过 , 必 兴 云 雨 ” 的 故 事 。
1 4 0 0 多 年 前 , 隋 朝 开 皇 之 治 , 大 唐 贞 观 盛 世 , 这 里 已 经
设 立 苇 泽 县 , 人 口 开 始 了 大 量 繁 衍 。
1 2 0 0 多 年 前 , 唐 王 朝 开 始 衰 落 , 中 国 进 入 五 代 十 国 的 混
战 时 期 , 这 里 硝 烟 弥 漫 , 战 火 纷 飞 , 生 灵 涂 炭 。
1 0 0 0 多 年 前 , 北 宋 与 辽 国 多 有 战 事 , 幸 有 名 将 守 卫 边 疆 ,
这 里 保 持 短 暂 的 安 宁 与 祥 和 , 商 品 经 济 初 具 规 模 。
8 0 0 多 年 前 , 金 国 大 举 入 侵 中 原 , 随 后 元 朝 灭 金 和 南 宋 ,
这 里 传 入 了 许 多 北 方 少 数 民 族 的 风 俗 。
6 0 0 多 年 前 , 明 王 朝 面 临 北 方 少 数 民 族 鞑 靼 、 瓦 剌 部 落 的
军 事 威 胁 , 这 里 开 始 大 规 模 地 修 筑 长 城 设 施 。
4 0 0 多 年 前 , 清 军 多 次 入 关 , 农 民 起 义 军 风 气 云 涌 , 这 里
是 作 为 保 卫 北 京 的 辅 重 地 , 又 成 为 战 争 双 方 甚 至 是 三 方 争 夺
的 焦 点 。
站 在 这 唐 代 将 士 曾 经 驻 守 的 承 天 军 城 之 上 : 回 顾 历 史 , 我
们 久 久 难 以 平 静 ! 抚 今 追 昔 , 我 们 倍 加 珍 惜 中 华 民 族 十 几 亿 人
民 的 和 睦 相 处 ! 倍 感 中 华 民 族 儿 女 的 使 命 与 担 当 ! 倍 增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信 心 与 决 心 !
今 天 的 这 次 旅 程 , 马 上 就 要 结 束 了 , 欢 迎 大 家 再 次 光 临 ,
谢 谢 大 家 !
献花(0)
+1
(本文系九关个人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