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初级班简明讲义第二讲平仄与四声?胡朝水------------------------------------注:本讲义 参考王力先生《诗词格律》《汉语诗律学》,施向东先生《诗词格律初阶》,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罗常培先生《汉语音韵学导论》,王步高 先生《诗词格律与写作》,夏承焘、吴熊和先生《读词常识》,吴丈蜀先生《词学概说》等著作整理而成,向先贤们致敬!本讲义仅限于望岳雅集公 益诗课内部使用,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及其它用途。版权所有。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法律顾问:马晓贝。?------ ------------------------------?卷首语:? 望岳诗课,志存公益。先贤遗泽,我辈心系。有缘同行,无关名 利。且行且惜,自觉自励。将登大雅之堂,莫坠些小之趣。坐失今日之缘,恐废当初之遇。枉费三时,难成一艺。学友方知,师门或闭。藻雪精华, 当是我辈之福修;浅尝辄止,恐非诸君之长计。戒浮戒躁,勿惭勿惧。作业按时完成,课时应期必致。当怀必成之信心,莫坠将败之情绪。首次作业 ,无乖堆砌;将来赋诗,定成壮丽!拳拳我心,为除君弊。皎皎君才,实无可替。诗存大雅,元非儿戏。幸勿垂成,将失所冀。诸君勉之,斯言是据 !?--------------------------------------内容提要?一、复习巩固第一讲相关内容。二、第二讲主 要内容1.平水韵及相关韵书的介绍2.平仄与四声3.五律四个基本句式三、布置作业四、结束语--------------------- ---------------一、复习巩固第一讲相关内容。?1.格律启蒙?什么是格律?所谓律,是指形式排偶与声调和谐的法则,也就是 整齐化和音乐化的规格,所以这种律又被称为格律。?1)平仄?我们都是有汉语拼音基础的,我们知道汉语拼音的四声:1声、2声、3声、4声 。?①平,即汉语拼音第1、2声。②仄,即汉语拼音第3、4声。?2)押韵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 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放在句尾,所以叫做韵脚,不押韵的那个句尾叫做白脚。?韵脚(作业格式中标有“韵”字的位置)处必须使用平水韵目 表中同一韵部中的字。?2.学会使用检测表?检测平仄与押韵正确与否有许多检测工具,其中中华国粹网平仄软件是比较好的一个:《诗词对联平 仄、重字、尾字韵目查询程序V4.1 - 国粹网》http://www.zhgc.com/pz/pz.asp?同学们做完的作业之后, 打开该网页,将作业内容贴进下面软件框内,再点击一下它右边“提交”按钮之后,就会出现画面,如下图示。我们的作业提交格式是两句一排,为 了一目了然,在检测时最好一句一排。?1)它会自动检查平仄情况。如有错,就调整一下之后再测,直至正确时为止。2)它会自动检查两种押韵 (上面:平水韵“古”+下面:中华新韵“今”)情况。如有错,查表换韵字。直至正确为止。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斜 【下平六麻】——平水韵今:仄仄平平通仄平 ◆斜【三皆ie,üe】——中华新韵附:1.平水韵表链接https://sou-yun.c n/QR.aspx格律与押韵检测工具http://www.zhgc.com/pz/pz.asp??二、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初级班简 明讲义第二讲?1.平水韵及相关韵书的介绍 王力先生有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唐以前的诗人是按口语押韵的,唐以后的诗人是按照韵书押韵的”。 是不是在唐以前就没有韵书呢?当然不是的,只不过从唐朝开始把格律诗作为考试的内容纳入科举考试,考试用韵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便是韵 书。因此,自唐以后才有了官修的韵书。中国最早的韵书三国时期北魏李登编的《声类》收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命字, 各为一篇。其后自晋至隋有《韵集》《声韵》《四声韵林》《文章音韵》《五音韵》《群玉典韵》《音谱》《篡韵钞》《四声指归》《四声》等几十 部韵书,无一传世。第一部集大成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编撰的《切韵》,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共5卷,收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八字 。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切韵》原本已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 切韵》的残卷(收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切韵》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切韵》以 后的韵书,包括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平水韵》,其体例均来自切韵。《切韵》问世以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苦字少,复阙字义”,所以 不少人为它加字、补训。有长孙讷言笺注本(677年),工作做得较多、影响最大的是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706年)。《唐韵》,是《 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年)之后。因此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利用朝廷扩大《唐韵》的 影响,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范镇的《东斋记事》上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韵书是宋代官修的 《广韵》,共206韵,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 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是《切韵》系列韵书集大成的著作。也可以说《切韵》的内容,全部体现在《广韵 》中,章太炎《小学略说》中说:“后出之书,独有《广韵》则其粲然者矣,上考经典释文及一切经音义,旧音绝响,多在其中”。它完整而详细地 记录中古的(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今天的学者可以依据《广韵》确知中古语音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基本情况。学者还以《广韵》为桥梁, 上推古音(两汉以前的语音)、下证今音(现当代语音),它既是中古音韵学的主要研究资料,又是考察上古音韵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 以说《广韵》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当代汉语方言不可缺少的典籍。 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又修了《集韵》其纲目与《广韵》相同,但收 字多达53525字,其作用更像字典。宋代景德初年,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礼部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后又颁布《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是《韵略》的修订本。由于《礼部韵略》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都是为科举应试考虑,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 略》。又由于它是当时科举考试用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至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 ,江北平水人刘渊在其所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中,把《广韵》中同用韵合并,得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在其《平水新刊韵略 》中进一步归并为106韵。由于刘渊和王文郁同为山西平水人,人们把这种106韵部的韵书称为《平水韵》。大约在同时代,社会上应该还有其 他版本的分为106韵部的韵书。王国维先生曾讲,他见过一本比刘渊和王文郁本更早的韵书,也分为106部,王国维早期做过晚清的上书房行走 ,见过一些别人见不到的书藉,应该是可信的。因此,这种分部为106韵部的韵书,最早由何人所著尚不能确定。元代黄公绍编过《古今韵会》, 而后黄公绍的同乡熊忠嫌《古今韵会举要》,阴幼遇的《韵府群玉》,张廷玉的《佩文韵府》等体例与规模与《平水韵》大体相同。《佩文韵府》成 书于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张玉书、陈廷敬、查士升等二十余人编著。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佩文诗韵》和《佩文韵府》都是在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期间编辑成书。《佩文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106韵102 35字。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元曲韵书,影响巨大。其后《琼林雅韵》《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洪武正韵》《韵略易通》《中原音韵》娄湄的 《韵学骊珠》以及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十三辙》都是以京戏为代表的北方说唱文学用以押韵的韵书,与诗词无关,无需关注。 《词林正韵》为清嘉 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是词人写词用韵的重要韵书。?2004年 由中华书局正式颁布发行《中华新韵》,以汉语拼音韵母为押韵基础,分部宽泛,共分14个韵部。?我们课内所使用的韵书为《平水韵》,填词使 用《词林正韵》。? 2.平仄、四声与入声字的辨析?什么是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不平。要分平仄,首先要弄懂四声。普通话的四声和平水 韵的四声并不相同,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水韵的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南朝沈约制《四声谱》,梁武帝便问朱 异:“何为四声”?朱异巧妙回答:“天子圣哲是也。”既恭维了皇帝,也用四个字准确地说明了平、上、去、入四声的声调特征。“哲”字,这个 现在属于平声的字,在中古音中是个入声字,他是一个较短促的发音,属于仄声。入声,就是以塞音p、t、k为韵尾,具有发音短促、不能延长的 特点。而平、上、去三声是以m、n、ng为韵尾或者直接以元音为韵尾的。《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短促急收藏”,概括的说明了入声的发音特点。我们用中古四声“平、上、去、入”读 以下几组音节:东~董~送~屋方~仿~放~缚工~拱~共~各空~孔~控~哭卢~鲁~路~禄文~吻~问~物申~审~圣~设阳~养~样~药鱼~ 语~御~玉中古音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当中消失了,已经归入到了1、2、3、4四个声调之中。现代汉语的1、2、3、4四声其实是中古音的平 、上、去三声,入声分化到这三声去的情况就被称为“入派三声”。而且大部分归入到了去声中。去声和上声都是仄声,因此这个部分无需去分辨, 需要分辨的就是归入到阴平、阳平中的那一小部分入声字。如何分辨这一部分入声字呢?〈一〉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辨别入声字①声母b、d、g、j 、zh、z与全部韵母相拼的阳平声字,基本都是入声字:b:必、笔、壁、逼、毕、碧、鼻、臂、弼、匕、荜、篦、跸、辟、薜、襞、愎、荸、嬖 、瓿、不、白、百、柏、佰、北、悖、孛、邶、雹、薄、剥、别、憋、鳖、瘪、咇、蟞d:达、搭、答、嗒、哒、妲、恒、鞑、耷、笪、的、得、德 、滴、迪、荻、敌、笛、狄、嘀、嫡、涤、籴、独、读、度、督、毒、笃、犊、牍、黩、椟、牍、夺、铎、掇、咄、裰、踱g:各、格、葛、革、割 、隔、阁、咯、搁、铬、鸽、镉、嗝、硌、胳、膈、疙、鬲、圪、塥、谷、骨、縠、轱、盬给、刮、括、贾、国、郭、掴、蝈、帼、聒j:及、即、 级、集、极、急、击、吉、积、疾、激、迹、籍、辑、寂、脊、戟、藉、绩、汲、棘、髻、唧、偈、嫉、鲫、亟、缉、蕺、咭、殛、戢、笈、楫、咭 、佶、诘、瘠、圾、芨、蒺、岌zh:竹、祝、逐、筑、烛、嘱、躅、术、属、屬、劚、职、直、殖、汁、值、质、执、植、置、侄、挚、跖、枳、 帜、咫、贽、轵、蛭、窒、挚、识、秩、踬、摘、宅、窄、翟、栉、扎、闸、札、轧、铡、柞、蚱、这、者、着、浙、哲、柘、辙、摺、帻、箦、侧 、螫z:族、卒、镞、渍、滓、择、咋、咂、杂、匝、则、责、仄、足、凿②fa与fo的全声调字均为入声字:fa:发、法、乏、伐、罚、阀、 筏、珐、垡、砝、髮、發fo:弗、佛、拂、彿、坲、砩③d、t、n、L、z、c、s拼e的全声调字均为入声字:d:的、得、德、地、底t: 特、忒、忑n:呐、讷l:乐、勒、肋、叻、玏、饹④卷舌音声母zh、ch、sh、r拼uo的全声调字均为入声字:zh拼uo:着、捉、卓、 桌、浊、拙、灼、啄、酌、琢、濯、焯、镯、斫、擢、倬、茁、酢、怍、柞、阼、涿、浞、诼、做、作ch拼uo:绰、戳、啜、撮、踔、辍、龊、 娖sh拼uo:说、索、缩、硕、嗦、朔、烁、槊、溯、搠、妁、蒴、溹、鎙r拼uo:若、弱、偌、箬、爇、婼、渃、蒻、鄀、渃、嵶⑤b、p、 m、d拼ie的全声调(除“爹”外)均为古入声字。b拼ie:别、憋、鳖、瘪、蹩、咇p拼ie:撇、瞥m拼ie:灭、蔑、篾d拼ie跌、碟 、蝶、叠、迭、谍、牒、喋、耋、的、堞、鲽、垤⑥全声调拼ue的(除“靴”、“瘸”外)基本为古入声字:n拼ue:虐、疟l拼ue:略、掠 ⑦g、h、z拼ei的全声调,均为古入声字:g拼ei:给h拼ei:黑、嘿、嗨、潶、嬒z拼ei:这、贼、鲫、鰂注:凡以n、ng、er、 uai为韵尾的均非入声字,z、c、s拼i的全声调均非入声字。〈二〉从形声字的声旁辨别入声字1)白、百、柏、伯、佰、栢、竡、粨、迫、 泊、魄、珀、粕、湐、敀、帕、箔、铂、帛、舶、帕、袙、陌2)犮、跋、拔、茇、坺、魃、炦、鼥3)辟、壁、璧、薜、襞、嬖、繴、躄、劈、僻 、噼、霹、擗4)卜、扑、朴、圤、仆、僕、穙、噗、樸、璞、濮、蹼、镤、襆5)末、抹、沫、茉、秣、昩、眜、皌6)木、沐、莯、炑、蚞、狇 7)卖、读、牍、椟、黩、渎、讀、殰、匵、韇、續8)目、钼、苜、睦9)答、搭、嗒、瘩、褡、鎝10)啇、滴、敵、敌、嘀、嫡、镝、敵11 )节、節、疖、莭、唧、唧、栉12)戢、辑、缉、楫、蕺、湒、檝13)捷、婕、睫、崨、倢、脻、誱14)及、伋、汲、极、笈、圾、岌、芨、 伋、忣、岋、彶15)吉、桔、颉、黠、拮、秸、硈、洁、结、袺、劼、狤、郆16)夹、颊、荚、铗、浃17)夬、决、诀、抉、砄、玦18)厥 、撅、橛、蹶、镢、鳜19)爵、嚼、灂、釂、皭20)菊、鞠、掬、粷、婅、淗21)足、哫、蹙、珿、蹵、趗、浞、捉、龊、娖22)失、迭、 跌、瓞、昳、詄、镻23)枼、蹀、蝶、褋、牒、谍、鲽、堞、喋24)直、殖、值、置、植、填、稙、犆、禃25)莫、谟、摸、膜、漠、寞、貘 、嫫、镆、瞙26)息、熄、媳、螅、鎴、瘜、鄎27)术、沭、述、秫、鉥、怷、絉28)叔、淑、菽、椒29)朔、塑、溯、愬、遡、遡、嗍、 搠、槊30)录、禄、碌、绿、渌、逯、箓、録、粶、睩菉、醁31)卓、倬、焯、晫、啅、琸、趠32)敝、憋、鳖、蟞、彆、蹩、龞33)列、 咧、烈、裂、冽、峢、洌、趔、洌34)国、掴、帼、腘、蝈35)谷、唂、硌、逧、俗、浴、欲、峪、卻36)属、嘱、屬、瞩、镯、欘、蠾、孎 、爥37)曷、喝、褐、鞨、餲、齃38)则、則、侧、厕、崱39)弗、拂、氟、佛、绋、砩、茀、彿、咈、刜、岪、笰、炥、鮄40)束、速、 涑、蔌、籁、漱、觫、餗、綀41)折、浙、哲、蜇、晢、悊、埑、哳42)责、啧、箦、帻、赜、蔶、皟、嫧、謮、碛、績43)夕、汐、矽、穸 、釸44)立、泣、笠、莅45)择、泽、澤、擇、襗、礋、蘀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检测软件的帮助,比如把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放在检测 软件中检测,汉语拼音为平声的“白bai”,却显示为“仄”,我们便知道它是一个入声字。诸如此类的常用汉字用的多了,便逐渐掌握起来了。 掌握了四声,便能搞清楚平仄。根据什么把汉字的音节分为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是较长的。而其他的三声是有升降的,是较短的 。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两个大类型,如果这两个类型的声调在诗词当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是也。这是 汉字作为音节文字独有的音乐之美,也是格律诗词的基础。平仄在诗词当中又是怎样交错着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①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②平 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平平 | 仄仄 | 平平 | 仄仄仄 | 平平 | 仄仄 | 平? 这种交替与对立的关系一目了然,读上去也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中国的方言很复杂,不仅现在有的方言里面保存着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 ,在闽粤等语区甚至多达十几声,中古四声也只是某个历史阶段和某个范围内的概括。无论有几声,都可以概括为平和仄两大调,平仄是汉语声调中 最低限度的差别。在诗文声律里,只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的,却不能有讲四声而不合平仄的(启功语)。因此,我们只需搞清平仄,对于汉语声调 的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不是初级班的学习任务。?3.五言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五言律诗,只有四个基本句式:?A? 平平平仄仄B? 仄仄仄 平平C? 仄仄平平仄D? 平平仄仄平?无论古人写过多少五言格律诗,都是这四个基本的句式的变化组合。比如:?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 楼高百尺,A?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B? 仄仄仄平平 不敢高声语,C? 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D? 平平仄仄平?登鹳 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C?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D?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A?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B? 仄仄仄平平??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B? 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D?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A? 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B? 仄仄仄平平?汾山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D? 平平仄仄平 万里渡河汾。B? 仄仄仄平平 (心)绪 逢摇落,C? 仄仄平平仄 秋声不可闻。D? 平平仄仄平?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C? 仄仄平平仄 危樯独夜舟。D? 平平 仄仄平 星垂平野阔,A? 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B? 仄仄仄平平 (名)岂文章著?C? 仄仄平平仄 官应老病休。D? 平平仄仄平 飘飘何所似?A? 平平平仄仄?( 天)地一沙鸥。B? 仄仄仄平平?注:以上几首诗中加()的字的声调,是对四个基本句式的活用,这个 原理到第四节课会讲到。强调:1.不管历史上留下多少格律诗,也不管将来会有多少人写多少格律诗,只要是格律诗,都不会跳出这四个基本句型 ,我们分别用ABCD来标志。记住这四个基本句型,就掌握了格律诗的基本结构。2.平,即汉语拼音1、2声。仄,即汉语拼音3、4声。少数 今平古仄的入声字,借助《今平古仄字表》和检测软件(国粹网)辨别。?那么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由四个基本句式组成的 格律诗诗谱有多少呢?这些问题,下一节课为大家详细阐述。?三、布置作业?1. 模仿《塞下曲》和《汾山惊秋》完成五言绝句两首。2. 题 目自拟。3. 押平水韵,每首诗的韵脚必须出自平水韵上平声或下平声同一部。4. 按以下诗谱写作,提交作业不带诗谱。(作业格式)?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七期初级班第二次作业?学员:学号:?1. 题目(韵部)(仄起平收式,押三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2. 题目(韵部)(平起平收式,押三平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汾山惊秋 [唐] 苏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注:①()起()收,起,指的是首句第二字;收,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②本次作业由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教研室统一布置。③作业截止时间:年?? 月??? 日----------------------四、结束语今天的重点是平仄、四声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这四个句式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记牢。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再次强调,根据课程进度认真完成每次作业,是掌握诗词写作的不二之途!作业由班委成员负责收录,感谢班委的无私奉献!祝大家学习愉快,落笔成诗!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