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六十六集)罗国正(2024年8月)3223、现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吴梅,是江苏苏州市人,曾任多所名牌大学教授,在戏曲理论研究上 ,成绩卓著,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1、他认为戏曲先应有“真”,再有风趣。2、“真所以补风化,趣所以动观听”。3、剧的唯一宗旨在“美 ”。4、“乐府亡而词兴,词兴而曲作”。5、元剧多用北词,明人多用南曲。6、元剧以拙朴胜,明趋妍丽。元剧排场至劣,明则有次第。7、苍 莽雄宕之气,明远不及元。8、曲有“妍炼艳冶”、“雄肆”、“清俊”多种风格,最早分“吴江、临川、昆山三家”。9、“参军代面,大曲小令 ,弋调昆讴,随时代递变,而各呈伟观。”10、“声歌之道,律学、音学、辞章三者而已。”吴梅从不同时代的历史比较来研究戏曲,以发展的审 美观评价中国戏曲,从文与律、文学性与舞台性出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声歌之道在三者,律学、音学、辞章。他对中国戏剧史的研究有较大影响 。他的美学观点给我较深的印象是: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每个时期、那个地方的性格。3224、现代文学家周作人, 浙江绍兴市人。其主要美学观点如下:1、主张“人”与“非人”的文学区别。2、认为中国古典史的谣书类、鬼神类、妖怪类、强盗类、才子佳人 类等十大类,“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和平”。3、主张“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4、认为“人的文学”是 “新文学”的内涵。5、“思想革命是文学革命的精神,文学革命是思想革命的工具;两者都是去满足‘人的生活’的。”6、提出“人的文学”应 描写人的理想生活,“各人以心力劳作,换得适当的衣食住与医药,能保持健康的生活”为“二十世纪的新福音”。7、艺术要表现个人的情感,人 类的意志,以“影响于人间生活幸福”。8、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写实,以表现人生,用“平民生活”,来充实文学内容,就具有普遍和真挚的性质 和意义。9、作品“自然应有艺术的美”,反对“以美为主的唯艺术派”的“享乐的游戏”的创作。10、文学的目的之一是“将平民的生活提高, 得到一个适当的地位”。11、散文“它的条件,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是“艺术性”。散文须“真实简明”。12、提倡“宽容”,反对“忍受 ”。“不滥作权威来阻遏他人的自由发展是宽容,任凭权力阻遏自己的自由发展而不反抗是忍受”。13、主张“个性文学”,文艺表现自我为主体 ,以感染他人为作用,因而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14、自我表现是文艺的基本特征。文学艺术,自然包含着人生和美。“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 利用”,从个性向国民性发展,形成有生命的国民文学。15、“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16、他开创了“趣、智、理、味、谐、闲”的 文风。17、“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而没有趣味乃是一件大坏事。这所谓趣味里含着好些东西,如雅,朴,涩,重厚,清朗,通达, 中庸,有别的选择等,反是者都是没趣味。”………。周作人经历了正反两面的人生,作品和翻译的文稿很多,是鲁迅的二弟,娶了个日本人的老婆 ,子弹打中他的衫钮而不死,又当过伪政府的教育部长,他相信自己是前世的僧人转世,中国解放后又有系列的故事等等,对他生平及他的作品有很 多介绍和评论的文章,有褒有贬,在此我不赘述。这里主要是研究他的美学观点。周作人被称为“散文之王”,他的大哥鲁迅也认为他的散文写得好 。他懂得多国文字,思路也开阔。他无疑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他从万事万物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趣味,写了大量的小品,如喝汤、饮茶、风、雨、石 板路、乌蓬船等等,天下所有事物都可以将其中的趣味写出来。传统文人是从四书五经入门,他却由小说入门汉学,这应是得益于他的祖父,让小孩 自由阅读,认为这样可以使人思路通畅的好方法,以提高人感兴趣之处开始。这也提示人们,趣味对人的培育会作用加大,到一定的时候,就容易顺 势发展。这是寓学习于兴趣、愉悦,蓄能到一定程度就会成才。他的散文特点,多数是有趣、平淡,象带有诗意又罩着薄薄的轻纱,隐约中有一种朦 胧的美。但也有少量的文章则相反,显现出雄强。他朦胧美的文章,主要是通过真实细致地描写对象,从对象的实用功能逐步地转入了艺术的表述、 鉴赏的对象,升华对美学的境界。例如他的《喝茶》等,就是如此。这些都与他的“人的文学”,在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寻找趣味等思路是一致的。周 作人的主要美学观点,是强调以人道主义为本的,提出“人的文学”是新文学的内容。将文学分出“人”与“非人”两大类。主张通过思想革命带动 文学革命,认为文学革命只是思想革命的工具。他提倡用描写人的理想、和谐、利己又利他、各有个性又协力合作的生活等,才是“人的文学”。要 通过艺术来表现人的意志、情感,来影响人间的幸福生活。艺术须认真地、写实地反映平民的生活,这样,文学的内容才得到充实,才具有普遍的、 真挚的性质。这样,文学作品自然有艺术的美。他反对以美为主的艺术派的“享乐的游戏”的态度,用意之一就是提高平民的生活应有的地位。他强 调散文须真实简明,与其它作品同样是艺术的;文艺要“宽容”,反对“忍受”,不能滥用权威阻遏自己和他人的自由发展,文艺既表现自我为主体 ,又感染他人为作用。因而既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自我表现是文艺的基本特征。他还认为,真正艺术的必定包含有人生的内容和美,有它自己独 特的美和无形的运用。社会须造成有生命的国民文学,以实现从个性向着综合的国民性发展。他进一步认为,不要害怕欧化,只要人们有自觉的国民 性时,欧化也就成为丰富民族文学的一种手段。他又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他非常着重趣味,还以为美也是善。他提出趣味里包含 着雅、朴、涩、重厚、清朗、通达、中庸、有别的选择等。反之则无趣味。他在这样的观念下,经过努力创作,开创出“趣、智、理、味、谐、闲” 的文学风格。他的这种文学风格,符合不少人的品味。周作人大量的作品和较多的美学观点,在我看来,他是对文学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选择 的文学风格,这与他的个性和爱好相关。人们当然知道,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文学风格很多,其中周作人他比较突出的是以有趣、平淡、真实的文笔 来赢得不少读者。世界上也有很多文学家用另外的风格,也非常令人喜欢。例如以激烈的、尖锐的词语和实例,揭露现实中的丑恶、虚假、残酷等等 。如果我们用美学、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周作人的主要美学观点,我认为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商榷的。例如,他认为美也是善的,他是否明白美与 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是否明白有的事物外表很美,其实是有毒的。他是否明白文学革命也可反过来促进思想革命,在现实中,远不只这两方面 的问题。例如,科技的进步、新的产品在人们中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必然导致人们逐步地在思想上实现了革命。 ………。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当一个读者偏爱并崇拜某个作家时,对他作品的鉴赏所得出的结论,与客观地、冷静地进行细致地审美、逻辑分析所 得出的结论是会有很大的差别的。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善于审美判断的人。3225、不少画家,由于深陷于继承传统的技法和理 念上难以自拔,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人们可以在他们的所谓作品中,看到大量前人作品中的程式化的所指、应然,重复着僵硬了的技法和 概念,而看不到技法、理念上有所突破,产生不出能指、或然、新的意韵,没有了自由广阔的联想时空。特别是不少中国画的落款,又进一步强化了 传统文化、艺术的所指、应然,致使作品的创意荡然无存了。稍好些的也只是碎片式的临摹,然后作出拼图。面对着这种容易产生的状况,我的对策是运用顿悟书画派的技法和感悟主义的理念进行创作,以激发出全新的创造力,这样所生成的作品,原创性的元素就会比较丰富,作品里有大量的能指、或然、意韵、或全新的所指和应然,给不同的审美者带来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待续)(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