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银河系(5)
(续前)
4、旋臂
银河系有4条主旋臂,它们分别是:英仙臂、猎户臂、船底-人马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
下图为银河系想象的俯视图和旋臂示意图(图源;网络)。
图中:
Milky Way Overall Plan View:银河系整体平面图
Galactic Bar:银河系棒
Supermassive Black Hole:超大质量黑洞
Earth:地球
Swing Arm:旋臂
ARM:(旋)臂
英仙臂的半径大约为10700秒差距,位于天鹅臂和人马臂之间。由于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在英仙座,因而被称为英仙臂。
下图为银河系简易结构图和旋臂示意图(图源;网络)。
盾牌-半人马臂,也称为盾牌-南十字臂,是从银河系中心接近银河系棒的末端,由弥散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向外为螺旋弯曲的长串星流。它与银河系棒连接的区域是丰富的恒星形成区。
除此之外,银河系还有其它旋臂。银河系的螺旋结构还不确定,目前对于银河系旋臂的性质也还没有共识。因为,银河系旋臂经常有分支、合并、意外的扭曲,而具有程度不一的不规则性;完美的“对数螺旋模式”只能粗略地描述太阳附近的特征。
太阳系在猎户臂上。这条旋臂位于英仙臂和人马-船底臂之间,长度约为20000光年。它的形状和包含丰富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可与其他4条旋臂类比。“本地旋臂”或许不是孤立的,它极有可能是邻近英仙臂和人马-船底臂的一部分。太阳离银河系中心距离为26000光年,绕银心旋转速度为236千米/秒,绕行一周大约要2.12亿年。太阳几乎在银盘的中心平面上,距中心面垂直距离约为20光年,比以前的估计值82光年要小。
(未完待续)
2024年9月30日编写、修改于重庆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