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5-01-06 | 阅:  转:  |  分享 
  
永春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
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2) 《次北固山下》中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中包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3)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登城远望,感受
大漠亘古的苍茫。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7月26日,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拉开帷幕。宽 ① (ch
ǎng)的展厅内( ),徜徉在展厅里的,有博学的学者,也有质朴的工人,有稚气的孩童,也有和蔼的老人,他们有的为觅得一本好书而
( ),有的为( )而徘 ② (huái)踌躇……潮水般的人群,生动地阐释了书香的 ③ (mèi)力与力量。精
品图书展示和全民阅读推广,是书博会的重要功能。通过书籍间的交流、传播,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书博会,不
仅仅是书展,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文化盛宴。(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
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吵吵嚷嚷 喜极而泣 无法取决 B.人声鼎沸 喜出望外 无法定夺C.
吵吵嚷嚷 喜出望外 无法定夺 D.人声鼎沸 喜极而泣 无法取决(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3. 名著阅读交流。(6分)在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以“名著中的‘理性的批判’与‘温情的回忆’”为主题对
《朝花夕拾》进行了探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文章内容,对《朝花夕拾》的“温情的回忆”进行阐述。示例: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有
许多深刻的“理性的批判”,如《五猖会》中对封建强权教育的反思,《<二十四孝图>》中对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的揭露,《父亲的病》中对庸医
故弄玄虚、草营人命的指摘,鲁迅先生的憎恶与批判鲜明而深刻。二、阅读(67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甲】峨眉
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乙】中秋月 晏殊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①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华孤。【注释】①羁人:羁旅他乡的人。②素娥:嫦娥。4.两首诗所写的时间都在什么时候?两位诗人当时都有
怎样的共同境遇?(3分)5.两首诗都借“月”抒怀,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题。(16分
)材料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节选自刘义庆编《世说新语》)材料二:司马温公①幼时,患②记问不若人。群
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③矣;独下帷④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
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朱熹编《三朝名臣言行录》)【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患:担忧,忧虑。③息:休
息。④下帷:指专心读书。6. 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
文/思其义/所得多矣B.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C.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D.或在马
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7. 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加点字词方法提示释义(填写文字)患记问不
若人联系课文解释词义。未若柳絮因风起。(1)若:______独下帷绝编联系成语解释词义。韦编三绝(2)绝:______迨能倍诵乃止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迨:①及;②等到;③趁,乘。(《汉语大词典》)(3)迨:______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9.同是写古代儿童的特点,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
概括。(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我的家乡 汪曾祺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
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运河是一条“
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
。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
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
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chuā)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
。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
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
,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
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
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
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舱,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
,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
,不动声色。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湖东有的村子,到夏天,就把
耕牛送到湖西去歇伏。我所住的东大街上,那几天就不断有成队的水牛在大街上慢慢地走过。听说是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了会消除劳乏
,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茭草地。⑥我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只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
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选文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水为线索记叙了家乡的人和风景,娓娓道来,语言平淡,情感柔和隐于其中。B.京杭大运河
是“悬河”,河堤很高,所以孩子们站在河堤上就能看到人家的屋顶。C.家乡的生活富有情趣,小孩子们能从鸽子、野鸭、堤岸等寻常之景里发现
生活之美。D.“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此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渲染了哀婉低沉的氛围。11.根据文意完成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3分)悬河嬉戏→① →② →③ →船家炊烟12.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6分)(1)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
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2)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从修辞手法的角
度赏析)1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③段中“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的理解。(3分)14.结尾处“这一切
真是一个圣境”有何深层意蕴?结合链接材料和本文主题,简要分析。(5分)【链接材料】“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秋之声 汪翔①秋是一首交响乐。秋之声,从远方缓
缓而来,向远方缓缓而去。②这首交响乐的序幕是雁鸣。秋天的清晨,大雁飞过长空,似乎从广漠的时空穿越而来。雁鸣声声,透过若有若无的流云
,清澈、透明,撒落在空旷的原野。雁鸣声惊醒了池塘边的鸭子,摇摇摆摆地从棚子里款款走出,然后张开扁扁的嘴巴,对着雁阵和天空叫喊,早起
的雄鸡也懒洋洋地吐出几声啼鸣。此时,秋之声由远而近,竞相争鸣,萦绕着秋天婉转的晨韵。③山涧小溪潺潺地流着,带着山间的青翠和芬芳,一
路穿行,若隐若现,时急时缓,曲曲弯弯,时而蜿蜒成溪,时而下落成瀑,时而汇聚成潭。一直延伸到山的深处。银铃般的笑声中,藏着秋日里清澈
的愿望。晶莹、澄澈,可以看见水中的鱼儿在卵石碧草间穿梭,带着纯洁的童心,从高山之巅流下。④最具秋的气质的是秋风。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
饰,是最纯净的风;它像是跳动的音符,犹如从山泉滑落的泉水,滴滴答答,轻柔温婉。细心聆听风的絮语,不知不觉中,身心好似与自然融为一体
,风在回旋,山岚在回旋,眼前呈现一个天籁汇聚、声乐齐鸣的秋天……⑤秋风是高超的演奏家,在草木枝叶间,把一架箜篌弹响,谱出一曲秋的歌
谣。它拂过山林,大树抖抖手臂,形成波浪,一层又一层。迎着秋风的呼吸,叶子绽开了笑脸,跃下枝头,仿佛生了一双自由的翅膀,旋转着,翱翔
着,发出飒飒的声响。⑥秋风里,我听到草的声音,如金属般铮铮,如古筝的断句。秋天古色古香,和金属声匹配,和古筝拨动的指头同步,秋草声
合着秋的心思。我听到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它有一头蓬松奶黄色的头发,风起时,头发就互相轻触着,沙沙沙,发出一阵细细的响声。⑦秋风里,我
听到秋虫的声音。蟋蟀的叫声婉转悠扬,如一曲天籁萦绕耳边,浸润着秋的诗意。蝈蝈的叫声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那些不知名的秋虫的鸣唱
,有的如大提琴,雄浑低沉;有的如舒伯特的小夜曲,优美动听;有的如琵琶弦上诉相思,柔美绵长。⑧秋天的风,像是一把蘸满了黄色油漆的大刷
子,只是轻轻地一涂抹,这大地上的稻谷,瞬间就变了颜色,满眼都是金黄,光辉灿烂。风的手掀起波澜,沙沙沙,哗啦啦,一圈圈涟漪在稻田慢慢
扩散,恰如一幅巨大而轻柔的锦缎在迎风飘拂。稻浪滚滚,铺天盖地的金黄起伏着,涌动着,翻滚着,热烈而张扬。⑨白果噼里啪啦落下来,柿子摇
曳在枝头,发出噗噗的声响,棉花发出嗤嗤的轻裂声,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合奏成秋天丰收的交响乐……(摘自《西安日
报》)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标题点明写作对象,开头扣题,首尾呼应,结尾强调秋天是
丰收的季节。B.文章重点写秋风里的各种声音,是因为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C.第⑥段画线句写出了秋日蒲公英的形态,以及在
风的吹拂下声音细小的特点。D.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等,将秋天写得生动可感。1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将下
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4分)17.请运用所学朗读技巧,仿照示例,为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配乐并完成朗读设计。(5分)A.紧张急促的鼓乐曲
B.低沉舒缓的钢琴曲C.悠扬明亮的提琴曲朗读卡1稻浪滚滚,铺天盖地的金黄起伏着,涌动着,翻滚着,热烈而张扬。【设计思路】我选择A恢
弘震撼的鼓乐曲做背景音乐。朗读时,“滚滚”“铺天盖地”“起伏着”“涌动着”等词重读,语调上扬,突出一望无际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如大
海般翻涌着波滔,波澜壮阔,震撼人心,表达了秋天丰收的喜悦。朗读卡2山涧小溪潺潺地流着,带着山间的青翠和芬芳,一路穿行,若隐若现,时
急时缓,曲曲弯弯,时而蜿蜒成溪,时而下落成瀑,时而汇聚成潭。一直延伸到山的深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小语所在学习小组围绕“交友之道”搜集资料,并展开讨论、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一:??许多人都希望一生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根据猿猴智力实
验和人类社交关系提出了“邓巴数150”,即一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的人数是150人左右。研究发现,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新大脑皮质在整
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稳定人际关系”就越多。人的新大脑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
稳定关系,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摘自网络《百科知识》)材料二
:下面是小语同学搜集的有关交友的名言:①不是血肉的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人。(柴可夫斯基)②门内有
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冯梦龙)③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材料三:下面是小语学习小组对本校564名初中生进行“你喜欢同学的原因”调查后统计的数据。因
素能满足你的需要座位相邻某个特长吸引你相貌漂亮成绩好思想品德好兴趣想法接近性格脾气好人数112147168221252354358
398所占比例20.10%26.30%30.10%39.60%45.20%61.80%64.20%71.30%材料四:??“友也者
,友其德也”,是说交友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在现代生活中,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毕竟,择友只有志趣
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交友之道关键在取友,取友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初次见面
,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
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时,才能看得清、分得明谁是真友。(摘编自张保振《交友之道》)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根据“邓巴数150”定律,我们一生中能交到的朋友最多只能是150个人。B.研究发现,人的交友能力主要受人的新大脑
皮质在大脑中的占比影响。C.初中生喜欢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方性格脾气好,成绩好只是一部分原因。D.“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告诉我
们自身优秀可以吸引同样优秀的人。19.材料二中,小语同学搜集的有关交友的名言中有一句不合适,请找出来并说说理由。(4分)第 句不合
适,因为: 。20.小文前几天外出游玩时,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社会青年王某。昨天,王某对小文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你替我教训教
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小文觉得王某对自己很好,准备帮他。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劝阻小文。(5分)三、写作(60分)21. 阅读下
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海伦凯勒遇见莎莉文老师,史铁生在秋天的菊花前回想起自己的母亲,莫怀戚带着家人散步在田野……上了初中
,我们也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个场景,从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或勇敢担当,或洒脱乐观,或自信坚定,或谦虚谨慎,或理想,或热爱……请
以“发现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永春一中七年级上
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①夕阳西下 ②断肠人在天涯 ③海日生残夜 ④江
春入旧年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思而不学则殆 ⑦回乐烽前沙似雪 ⑧受降城外月如霜2.(9分)(1)(3分)敞 徊
魅(2)(3分)B(3)(3分)提示:“通过”与“让”任删其一。3.(6分)示例: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不乏“温馨的回忆”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写鲁迅童年的乐园,充满无限趣味,描写生动有情趣,文字温暖又明亮;《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保姆阿长为“我
”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内心的惊喜和感激溢于言表,阿长的暖心、善良让“我”永生难忘;《藤野先生》回忆了藤野先生对“我”
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他的热忱、严谨和博大胸怀让“我”心生敬意和怀念。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都在秋天的夜晚(
2分);都离开自己的家(或都与亲友分别)(1分)。5.(4分)李白借月抒发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2分),晏殊借中
秋月抒发无法与家人团圆的孤独、惆怅和忧怨之情(2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二)(16分)6.(3分)A7.(3分)(1)如,及
(2)断 (3)等到8.(6分)(1)(3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2)(3分)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可
以不背诵。”9.(4分)材料一侧重表现谢家小辈的聪慧机敏、有才华;材料二侧重写儿时的司马光刻苦读书、勤于背诵。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
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
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三)(20分)10.(3分)D11.(3分)运河看船 鱼鹰捕鱼 西堤赏湖评分说明: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12
.(6分)(1)(3分)这句话通过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这群撑篙男人的粗犷、坚韧的形象,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2)(3分
)运用拟人手法,将鱼鹰人格化,生动描绘了鱼鹰捕鱼前的状态,表现人们对鱼鹰的喜爱。13.(3分)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不仅写出了撑篙
男人劳动的艰辛,更表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14.(5分)对于作者来说,家乡独特的水乡风情、淳朴的民风民俗,
以及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都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作者心中的“圣境”(2分)。这种“圣境”是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情感投射和美好回忆,是主观的、内在的。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无限怀念。(3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四)(12分)15.(3分)B16.(4分)①雁鸣声 ②叶落声 ③秋虫声 ④庄稼果实成熟的声音(或言:丰收声、成熟声、秋果声)17.(5分)我选择C悠扬明亮的提琴曲做背景音乐(1分)。朗读时三个“时而”构成的排比句应连读,语气轻快(2分),表现山涧小溪流水的不同情态,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2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五)(10分)18.(3分)A19.(4分) ⑤(1分) 孔子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好”“乐”,强调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属于交友方面的内容。(3分)20.(5分)示例:小文同学,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慎重,要交真友;朋友在一起是志同道合,是互相进步,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分辨是非,这个王大哥让你干的事是错误的,千万不要去啊!评分说明:结合相关材料内容3分,言语得体、通顺2分。若脱离材料,最多给2分。三、写作(60分)21.(60分)略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5149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