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构思技巧—重复叙事
任何一部小说都是重复现象的复合组织,都是重复中的重复,或者是与其他重复形成链形联系的重复的复合组织。
——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
(一)何谓小说的“重复”叙事
重复性叙事“是在文学作品中把要叙述的内容多次进行叙述。它一般包括话语的重复、情节的重复、场景的重复、物象的重复等。
《清兵卫与葫芦》《牲畜林》《祝福》等采用了重复叙事的手法。
《清兵卫与葫芦》中,两次写到清兵卫是如何细致地处理葫芦的,表现出清兵卫对葫芦的由衷热爱和朴实又高超的处理技艺;
《牲畜林》则是情节重复,作者多次让朱阿摸到扳机,但直到第六次才扣响扳机,令情节跌宕起伏;
《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外貌,两次写祥林嫂说“我真傻,真的……”体现出祥林嫂鲜明的人物特点。《祝福》还采用了多重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叙事手法,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三重叙述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有时是互为反证),完善了情节。
(二)真题领航,题海撷珠--反复叙事有意蕴
1、(2023年新课标Ⅱ卷《社戏》)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2021年新课标I卷《石门阵》)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多次出现,试分析其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2016年全国I卷《锄》)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5、(2016年江苏卷《会明》)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6、(2015年新课标I卷《马兰花》)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考查方式
1、多次写到“×××”情节分析其效果。(如:2015年新课标I)
2、多处使用“×××”词语,有哪些意味或这样写的好处。(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2021年新课标I卷)
3、多次出现/提到“×××”物象,有哪些含义/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如:2021年新课标I、2020年新课标II、2013年新课标II、2011全国大纲卷)
4.“×××”场景多次出现,分析其作用。(如:2021年新课标II、2019年全国II)
(四)教考衔接,合作探究方法
结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具体文本分析“反复叙事在课文中的体现。
合作探究(思考5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多次写到“火”,有何作用?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雪景的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3、《祝福》中祥林嫂“我真傻,真的”在文中多次出现,试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写到“火”,有何作用?(物象重复)
①推动情节发展。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被林冲的轻轻一盖盖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②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林冲出门沽酒时“盖炭火”和沽酒回来时“探火种”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林冲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
③有利于渲染气氛、映衬人物。如草料场漫天大火,也燃起了林冲胸中熊熊怒火,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了三个泼贼,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雪景的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重复)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是严冬天气,形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①交代了“枪挑陆虞侯,夜投梁山泊”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了紧张激烈的氛围,暗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环境)
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因风雪而天冷,因天冷而沽酒,因沽酒而路遇山神庙;因风雪而屋塌,因屋塌而暂寓山神庙,因风大而移石堵门,因堵门而得知真相(情节)
③丰富了人物形象塑造,促成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复仇反抗逼上梁山的转变。(人物)
3、《祝福》中祥林嫂“我真傻,真的”在文中多次出现,试分析其作用?(语言重复)
①祥林嫂的反复诉说,表现了她希望得到同情、以求得心灵的安慰和精神上的解脱。而鲁镇上的人只把她的痛苦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人物)
②多角度地渲染了社会环境氛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鲁镇的人情冷漠。(环境)
③揭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凸显了“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主题)
方法小结:小说重复叙事的作用
1、在塑造人物方面,重复能够用来描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经过重复,人物的语言、动作得到强化,能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凸现出来,收到
以形传神的美学效果。
2、在情节方面,借助重复展开情节、铺垫延宕,或是激化矛盾,让情节一波三折。
3、在环境方面,通过重复场景的出现,利于聚焦情节,并且将场景典型化
使得场景具有一定的象征义。
4、在主题方面,重复表示强调,通过重复性叙事,可以找到理解主题的突破
5、在艺术效果方面,重复还可以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深化人物的感情,让读者更充分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着的饱满情绪。
高考演练
(2021·新高考1卷)卞之琳《石门阵》(文略)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2分;须分别从现实生活、所讲故事、故事的道理这三个层次分析“门”的含义;第三点须答出“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