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农村丧葬民俗流程介绍,需要注意什么!与其他地区有哪些不同!丧葬习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什么?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华阴市,当地农村丧葬民俗 一般有以下特点:丧葬民俗流程送终:老人弥留之际,子女等直系亲属要守在身边,听其遗言。快离世时,会被移至堂屋地铺,咽气后,通常由长女 长婿烧铺堂纸。报丧:家中男子负责外出报丧,需头戴白布帽,手臂捆麻,手持用桃木或柳树枝缠着白纸做成的 “丧棒”,前往亲友家报丧。若亡 者为女性,先给娘家报丧;若为男性,先给舅家报丧。入殓:一般在死后第二天,土工子为逝者剃头、刮脸、洗身、穿衣、整容、脸蒙纸,然后将尸 体安放进棺材。棺材内会放七枚硬币摆成北斗七星状,有的还会在死者嘴巴里塞钱币。守灵:孝子排班轮流守在灵柩旁边,不解衣、不去孝,直到下 葬。吊唁:亲友前来吊唁,孝子孝孙要磕头还礼。前来吊唁的人会根据关系亲疏送不同的丧礼,礼品有花圈、挽联等。做七: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 每七天为一个祭日,依次为 “头七”“二七”……“七七”,期间会进行一些祭祀活动。辞灵:下葬前一天,亲属庄邻会包饺子前来辞灵。出殡: 一般天刚蒙蒙亮就要出殡,长子、长孙手捧灵牌,花圈、棺材紧随其后,途经过的农户都要出来燃放鞭炮。下葬:到达墓地后,先由阴阳先生念经, 孝子孝孙跪地磕头,然后壮汉用麻绳将棺材放入墓穴,众人填土。烧灵:起好坟墓后,要把花圈、纸人纸马等放在坟头或指定地方烧掉,烧完后有些 地方会插哭丧棍。注意事项服饰方面:孝子孝孙要披麻戴孝,孝服穿着要整齐规范。孝布不能拼接,要长而宽。孙子辈孝衣胳膊上要别一片红绸子。 行为禁忌:守灵期间孝子不能离开灵堂太久,不能让猫狗等动物靠近遗体。出殡时,抬棺过程中棺材不能落地。祭祀讲究:祭祀时供品要摆放整齐, 上香一般为三根,行叩首礼。烧纸时要烧干净,不能有残留。与其他地区的不同报丧特色:报丧者手持丧棒,头缠白布,沿途不与路人说话,到亲友 家撂下 “谁谁谁老了” 一句话,转身就返回,这种简洁且具特色的报丧方式与一些地区详细告知丧葬事宜等有所不同。棺材处理:关中老人用的 棺材不兴油漆,外观为木材本色,而在其他一些地区,棺材不论逝者年龄都会进行油漆等装饰。饮食习俗:办丧事时有 “流水席”,吃 “流水席 ” 的人很多蹲在地上就餐,这与一些地区在专门场地、使用桌椅就餐不同。丧葬习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周秦文化根源:陕西是周秦文 化的发祥地,华山地区受其影响深远,丧葬习俗中一些重礼仪、讲秩序的特点,如复杂的吊唁、出殡等仪式,可追溯到周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儒家文 化影响:儒家文化强调孝道和丧葬之礼,华山地区的丧葬民俗中送终、守灵、披麻戴孝等环节,都是对儒家孝道观念的践行和传承。宗教文化融合: 佛教的 “七七” 超度观念和道教的阴阳风水等理论,也融入到当地丧葬习俗中,形成了做七、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墓地等习俗。文化内涵孝道体 现:送终、守灵、披麻戴孝等都是子女对父母尽孝的重要表现,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不舍,维护家族伦理道德秩序。灵魂信 仰:做七、长明灯、烧纸等习俗,反映出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观念,希望为逝者灵魂提供指引和帮助,让其顺利到达另一个世界。家族观念: 丧葬仪式是家族集体活动,亲友共同参与,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彰显家族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家族延续的重视。第 1 页 共 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