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石 农村丧葬民俗流程介绍,需要注意什么!与其他地区有哪些不同!丧葬习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2025-02-18 | 阅:  转:  |  分享 
  
黄石 农村丧葬民俗流程介绍,需要注意什么!与其他地区有哪些不同!丧葬习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什么?黄石农村丧葬民俗流程丰富且具特色,以下是
具体介绍:丧葬民俗流程送终:长辈临终时,儿孙要守在病榻前。逝后,在床前燃香点烛、化纸钱,床头点长明灯,放黑雨伞,给死者两手各置一饭
团。报丧:儿子穿孝服、着草鞍,向舅父家报丧,见到受报者下跪,泣诉死期、死因、出殡日期后即离开。入殓:长子拿新瓦堡到附近水溪或水塘
“买水”,为死者淋浴、梳洗、换衣,衣服 3-5 件且不扣钮。一些山区给死者嘴里放煎蛋,县北境多放硬钱币。死者入棺后抬至门外空地或屋
内厅堂停放,早晚家人装饭、上香、哭泣供祭,死者生前床板、床凳抛到水塘或水坑浸泡。出殡:村中各户派人参加送葬,葬前一般请道士做道事超
度亡魂。女家亲戚来吊唁,丧家主要成员穿孝服、持孝棍出门外下跪相迎。出殡时密锣开通,道士吹牛角,抬棺上山,丧家男女披麻戴孝持孝棍悲哭
相随,沿途鸣炮、撒纸钱和谷壳,送葬人中途可返回,丧家亲属要直送到坟地。安灵:安葬后立灵堂于正屋厅堂,早晚上香,逢七日烧纸祭奠,“三
七” 和 “五七” 请道士做道事,满七七再请道士做道事,把灵堂物品搬到门外焚烧,死者用具和衣物无用的焚烧,有用的 “过火河”,主家
大小脱孝服、更新衣,女的换红头绳,由道士将死者 “灵魂” 送入宗祠神位。注意事项报丧礼仪:报丧孝子见到舅父家受报者必须下跪,且报丧
后不能停留。入殓细节:为死者穿的衣服不能扣钮,若有钮要切掉。送葬规矩:送葬途中除丧家亲属外,其他人送到中途即可返回。安灵禁忌:安灵
期间的祭奠仪式要按时进行,烧纸等活动要确保安全,避免引发火灾等事故。与其他地区的不同报丧对象突出舅家:黄石报丧时儿子向舅父家报丧极
为重要且有特定礼仪,相比其他地区,对舅家的重视程度较为突出。有些地方报丧可能更侧重于通知所有亲友,没有特别强调向舅家报丧的特定仪式
。买水入殓:黄石有长子 “买水” 为死者淋浴梳洗的习俗,这在部分其他地区可能不存在。像有些地区入殓前的净身可能没有这种 “买水”
的仪式,或者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净身。安灵送魂入宗祠:黄石安灵结束后要由道士将死者 “灵魂” 送入宗祠神位,体现了对家族宗祠的重视。
但在很多其他地区可能没有将死者灵魂送入宗祠这一环节,而是简单地撤掉灵堂,结束丧葬仪式。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黄石丧葬习俗受楚
文化以及道教、佛教文化影响深远。楚地重巫风,对生死之事极为重视,有诸多关于灵魂和鬼神的信仰,这为丧葬习俗中的一些仪式如做道事超度等
提供了文化土壤。同时,道教和佛教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丧葬仪式中的宗教元素。文化内涵孝道体现:送终、报丧、守孝等环节都体现了子女对长
辈的孝道,如送终时儿孙守在病榻前,报丧时孝子的特定礼仪,都是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恩。灵魂信仰:燃香点烛、长明灯、做道事超度等习俗,反映
了人们对灵魂不灭的信仰,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帮助死者顺利到达另一个世界,免受苦难。家族观念:丧葬活动全村参与,女家亲戚来吊唁时丧家的
迎接礼仪,以及安灵时将死者灵魂送入宗祠神位等,都强化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维护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延续性。生死观念:整套丧葬习
俗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人们通过庄重的仪式来送别死者,表达对生命终结的哀伤和对新生命轮回的期待。第 1 页 共 1 页
献花(0)
+1
(本文系192小文号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