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 农村丧葬民俗流程介绍,需要注意什么!与其他地区有哪些不同!丧葬习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什么?商丘农村丧葬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 特色,以下是相关介绍:丧葬民俗流程烧倒头纸:老人去世后,要将其双脚朝里、头朝外放在堂屋内,在床前放 “老盆”,孝子和娘家人在盆里烧 纸。报庙:老人去世当晚,孝子要到土地庙报告死亡消息。报丧:报丧的孝子需穿孝服,到亲友家时不能进门,有人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磕头,告知 死亡消息和吊唁下葬日期。换寿衣:为老人定制并换上新衣,寓意让老人体面地离开。扯孝帽:为前来帮忙的亲友订制孝帽。搭灵棚:在家门口或厅 堂内搭建灵棚或设灵堂,便于亲友吊唁。拉菜单:找大厨准备饭菜,以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泼汤水:丧葬仪式前一晚,长子要拿着面汤沿街泼洒。 破土:出殡当天,孝子和帮忙的人先到坟地,孝子先挖三下土,然后由其他人进行破土工作。吊唁:起丧前,所有宾客集中吊唁,向逝者表达哀思。 摔老盆:长子手执哀杖,走到十字路口停下摔烂烧纸的盆子。送盘缠:娘家人会带食物给丧葬队伍,意为给逝者准备路途上的盘缠。下葬:将逝者安 葬入墓穴,完成主要的丧葬环节。圆坟:下葬后的第三天,后辈到坟地添土,修整坟堆。烧七:下葬后的第七天及每隔七天,一般烧三七、五七、七 七,子女要去给老人烧纸。注意事项言语禁忌:报丧时不能直接说 “死”,要说 “走了” 等委婉表达;抬棺时不能说棺材重;葬礼上不能说逝 者坏话,也不能说与尸臭等相关的话。行为禁忌:孝子服丧期间不要串门;摔瓦盆要一次摔碎,不能摔第二次;丧礼上不能酗酒。服饰禁忌:孝子的 服饰必须为黑白二色,服丧期间要穿戴孝服、孝帽、孝带等。与其他地区的不同报庙特色:商丘农村的 “报庙” 习俗,是向土地庙报告死亡消息 ,这在一些其他地区可能没有或者形式不同。摔老盆讲究:商丘农村强调在十字路口摔老盆,且对摔盆的人及盆的选择等都有特定讲究,而有些地区 摔盆的地点和要求可能不一样。泼汤水独特:丧葬仪式前一晚长子沿街泼汤水的习俗,在其他地区并不常见,这体现了当地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 的一种特殊关怀和想象。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丧葬习俗深受中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历史悠久。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态使得人们重视家族传承和血缘关系,丧葬习俗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文 化内涵孝道体现:从送终到守灵、祭祀等一系列仪式,都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服丧期间的孝子服饰和守孝行 为等,都是孝文化的直观表现。灵魂观念: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烧纸、送盘缠等行为是为了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生活得好,满足其在阴间 的需求,同时也希望逝者的灵魂能保佑子孙后代。家族观念:丧葬活动是家族集体活动,亲友们的广泛参与和协助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强化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维护了家族的团结和延续。乡土情怀:圆坟等习俗反映了逝者与家乡土地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人们对乡土的眷 恋和对根的认同,蕴含着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守护家乡和家族的愿望。第 1 页 共 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