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哲理诗对比」梅尧臣《初见杏花》和欧阳修《和梅圣俞杏花》古诗阅读理解和答案(2025深圳一模)
2025-03-19 | 阅:  转:  |  分享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高三年级2月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初见杏花梅尧臣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和梅圣俞杏花欧阳修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诗前两句点题,诗人于早春时节雾气萦绕的树林见到刚刚开放的杏花。B.梅诗以“醉粉”指代梅花,并以“肯信有江梅”暗示其花事已接近
尾声。C.欧诗以“岂是”来表示反问,明确反对世人认为残冬里也有春天的观点。D.两诗一唱一和,都将杏花与梅花进行比较,也都有意突出早
春杏花之美。16.这两首诗借花来表达不同的哲理。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15.【答案】C【解析】C.“明确反对世人认为残冬
里也有春天的观点”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欧诗中的“残年岂是春”是设问句,用来引出下文的“独自占芳辰”,并不是明确反对世人的观点。故选C
。16.【答案】梅诗认为杏花虽早开却浅红,未必美于江梅,暗含美在各有时节,不必相争之意;欧诗认为梅花虽被公认为早春之花,却不及杏花
明艳于盛春时日,突出美在盛时的观点。【解析】梅尧臣的诗《初见杏花》通过杏花独自在烟林中早开的景象,表达了“竞争中应勇于争先”的哲理
。诗中的杏花不待春风遍,就独自早开,展现了其勇于抢占先机的特点。而欧阳修的诗《和梅圣俞杏花》则通过杏花在风和日丽的春日里独自占尽芳
华的景象,表达了“一个人应把握时机,展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的哲理。诗中的杏花在艳风日中独自占芳辰,说明了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才能
独占鳌头,突出美在盛时的观点。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