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说课稿
江桥镇中心小学 王立新
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亡羊补牢》这一课。本单元围绕办法安排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我的这篇课文是寓言故事,放在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那么,基于本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任务群,我这篇课文的一个任务的设计如下:
任务一,读寓言,理情节
任务二,还原场景,由“果”寻“因”
任务三,思辨道理,得出“寓意”
任务四,类比迁移,劝诫己人
因为本单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语文要素,就是要谈谈读完故事后自己的一个看法,那么同时我还创设了这样的一个主情境,化身成劝说员去劝说故事中的养羊人,去劝说生活中的自己和他人,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的第一个任务,读寓言,理情节。当中有三个小任务:1.读题目,知寓言;2.读寓言,理情节;3.说内容,知题意。
在任务二当中,我们重点安排的是还原两次养羊人丢羊的场景,第一次还原的时候进行了三个小任务的设计。1.展开想象体会,他第一次丢羊的心情;2.化身街坊去进行劝说;3.就是用上原来这个词来说一说,他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在第二次丢羊的场景当中,又设计了三个小任务。首先,进到这个情境当中进行劝告,然后分角色读好对话。最后再来说一说第二次他丢羊的一个原因。
再来看看任务三,思辨道理,得出“寓意”。我们说,两次丢羊以后,课文中的养羊人其实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当时他的心情很后悔,那么在这个小任务当中,我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联系这个悔的古文字,加上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充分的理解了这个后悔的意思。那还有这个后悔的意思,后悔的一个行动就是这个养羊人赶紧把那个窟窿给堵上了。那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就知道后来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那么通过板书上的整体来梳理故事。读到这里以后,孩子们已经明白了,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和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最后他再也没有丢羊,那么故事读到这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在我在这里就进行了一个思辨的安排让孩子们去四人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把他们小组最关键的核心词写到词卡上,然后展示到我们的黑板上,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进行了一个思维的碰撞,得出了很多他们的看法。比如说要及时改正,要知错就改,要听取劝告。那么,这样一思辨,以后小组代表发言以后,最后我们的寓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水到渠成的得出来了,非常的顺其自然。
那在这个任务完成以后,我们还剩下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迁移生活,去劝诫自己和他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有很多像亡羊补牢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他们先自己勾连自己的生活去想一想,然后我再创设了一个情境,带来了我们班里的一个小朋友,他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让孩子们来写一写劝说单进行劝告,那么同时在这个学习任务当中,我把两个生字劝告也放在其中。最后进行了一个识字跟劝说的的融合。
这就是我本节课的一个思路和任务的一些安排。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还会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家批评指正的。那今天我的说课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