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困境之解决 —— 外部篇西昌航天杨周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数量超 5000 万家(含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 99% 以上,贡献 50% 以上的 GDP、70% 以上的出口总额及 80% 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民营中 小企业生存发展形势严峻,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倒闭、老板外逃现象频发,解决中小企业困境迫在眉睫。造成中小企业困境的外部原因主要涉及产业结 构、融资、非市场干扰、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下文将从多维度探讨解决之道。一、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推进国企股份化改革当前,部分国企凭借资 源、政策优势及垄断地位,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例,它们通过控制原油进口权与油品销售市场,人为制造供应紧张 、结成价格同盟,干预油价,推高企业成本。同时,国企存在利润分配不合理、腐败浪费等问题,成为部分人利益输送的渠道。为改变这一局面,应 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化进程。具备上市条件、盈利能力良好的大中型国企可发行 G 股(国有股的简称)实现国有资产民有化;G 股流通受限,每 年仅在特定工作日交易;发行对象仅限中国公民(不对企业和机构发行),实行实名制;强制发放红利且 G 股有优先分配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交易,分红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实行限额制度,国企员工拥有优先申购权,持股员工可参与企业管理。通过发行 G 股,既能推动国企向现代企 业转变,又能为国家回收资金,用于构建风险投资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此外,整合沪深证券交易所资源,将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 G 股交易 主战场,可规范证券管理,为民间资本提供稳定投资渠道,消解金融压力。二、畅通融资渠道:构建风险投资体系我国经济政策存在不合理之处,一 方面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因行业政策限制,只能涌入房市、股市等有限领域,造成经济泡沫;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因利润低、融资难,生存环境恶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可利用国企股份化回收的资金,成立全国资、行业性、专业性的风险投资银行,如能源开发银 行、矿产资源开发银行等,专注特定行业投资。风险投资银行对投资企业持股设定上限,通过市场化模式扶持中小企业,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国企改 制后,政府通过投资银行进行金融调控,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消除企业性质差异,让所有企业在统一标准下竞争。三、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减税政策 国际宏观经济变化及国内企业的高税负,使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除显性税收外,还面临众多行政性收费。政府应削减不合理开支,如 “三公” 费用,为减税创造条件。减税能激活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四、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不健全,医疗、住房、教育改革存在问题,民众承受巨大生活压力,导致过度储蓄,消费能力不足。国家应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基本保障体系,将投 资银行收益的 70% 用于基本保障体系运行,实现国家财富全民共享。完善的社会保障能让民众放心消费,提高内需,推动经济从外向型向内需 型转变,为企业创造稳定市场需求。五、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物流环境道路收费不合理、路政执法不规范是我国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部分地方政 府将收费公路作为牟利工具,民营资本参与道路建设后,收费年限被人为延长,导致物流成本飙升。应取消所有公路通行收费,对民营投资公路进行 审计和回购,保障运输企业利润,防止物流成本向生产企业传递,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六、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地方政府对经济 干预过多,权力寻租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发展受官员人为因素影响大。政府应转变职能,建立 “大市场、小政府” 模式,在法律框架内履行 市场监管职责,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涉,增加服务与协调,取消行政收费,制止摊派,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务环境。七、其他关键举措金融领 域:全面开放银行业,引入外资,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银行间竞争,规范民间资本投资,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公益性专利推广机构,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通过 工业区集中发展,实现企业协同合作。劳动力素质: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开放职业培训市场,提高国民素质,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国际贸易: 建立国际贸易协同机制,通过行业协会或代理公司形式参与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生产要素管理:改革生产要素管理体系,放开电力、石油 等市场,引入竞争,降低生产要素价格。信息资源开放:开放政府可公开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市场化应用,满足企业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结语中 小企业走出困境关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与长远发展。若政府能参考上述建议,从多方面改善企业外部生存环境,中小企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