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小学生创建书香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共建书香校园二、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三、课时1课 时(40分钟)四、设计理念以体验式、互动式活动为核心,结合小学生具象思维与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故事分享、游戏互动、动手实践等形式,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认识阅读对个人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营 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助力书香校园建设。五、班会背景分析(一)学情特点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兴趣不足、阅读习惯不佳的问题,如阅读时间碎片 化、偏好娱乐性读物、缺乏深度阅读等。同时,班级中尚未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之间缺乏阅读交流与分享。(二)现实需求通过前期对班级学 生的调查发现,仅有35%的学生每天能保证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60%的学生更倾向于观看动画片、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对经典书籍的 阅读量较少。而创建书香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因此开展本次主题班会十分 必要。六、班会目标设定(一)认知目标1. 学生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知识积累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 认识不同类型的优秀书籍,知 晓常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二)能力目标1. 能够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和阅读感受,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2. 学会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做读书笔记等。(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主动阅读的意识。2. 增强学生 对书香校园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营造班级浓厚的阅读氛围。七、班会准备(一)物资准备1. 提前收集学生家中闲置的优秀书籍,数量约30 - 40本,用于“图书漂流角”展示与交换活动。2. 准备彩色卡纸(每人2 - 3张)、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用于制作 “阅读心愿卡”和“好书推荐卡”。3. 制作“阅读知识问答”卡片,内容涵盖书籍常识、经典名著情节、阅读方法等问题,数量约20 - 3 0张。4. 准备“阅读时间沙漏”(计时15分钟)、“阅读积分存折”(每人一本,用于记录阅读打卡和积分)。5. 准备小奖品,如书签、 笔记本、儿童文学书籍等,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二)环境布置1. 将教室桌椅摆放成U型,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活动区域。 2. 在教室黑板上方书写班会主题“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共建书香校园”,并绘制一些与书籍、阅读相关的图案,如翻开的书本、飞翔的 小鸟、智慧树等。3. 在教室后方设置“图书漂流角”,用彩色布条和气球进行简单装饰,将收集到的书籍整齐摆放其中。4. 在教室墙壁上张 贴一些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和励志标语,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八、班会流程设计(一) 趣味导入:故事引趣(5分钟)1. 教师手持一本童话故事书,走到教室中央,用充满神秘和生动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入一 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会说话的小动物、神奇的魔法、勇敢的小英雄……”2. 开始讲述一个简短有趣的童话故事片段,如《小红帽》 中小红帽与大灰狼的对话情节,讲述过程中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和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 故事讲到精彩处突然停下,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在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其实,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共建我们的书香校园吧!”(二)主题活动:感受阅读魅力(15分钟)活动1:阅读的力量分享会(7分钟)1. 教师 引导:“同学们,阅读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力量。谁愿意来分享一下,阅读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2. 邀 请3 - 4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和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会分享从书中学习到的新知识,如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到恐龙的种类;有的学 生可能会讲述书中主人公的品质对自己的激励,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自己学会了坚强。教师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适时进行点评和补充 ,如“你说得太棒了,从你的分享中,老师感受到这本书真的给你带来了很多启发”。活动2:书籍类型大探索(8分钟)1. 教师拿出提前准备 好的不同类型书籍,如童话书、科普读物、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书等,依次展示给学生看。2. 邀请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书籍都有什么特点?你 最喜欢哪种类型的书籍?为什么?”讨论时间为3分钟,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 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介绍每种书籍类型的独特魅力和阅读价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宽知识面。(三)方法指导:掌 握阅读技巧(10分钟)活动1:阅读方法小课堂(5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么读书的呢?”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 阅读方式。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阅读知识卡片,向学生讲解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仔细阅读,品味文字,理解内涵)、略读(快速 浏览,了解大意)、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下读后感)等。讲解过程中,通过举例说明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如读经典文学作品适合精读, 读报纸新闻适合略读。3. 现场示范如何做读书笔记,在黑板上展示摘抄好词好句和简单写读后感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活动2:阅读知识问 答赛(5分钟)1. 将学生分成4 - 5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2. 教师拿出“阅读知识问答”卡片,宣布比赛规则:教师读出问题, 各小组举手抢答,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最终得分高的小组获胜。问题如“《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柴光中看到了谁?”“ 精读一本书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深入理解?”等。3. 进行问答比赛,教师及时记录各小组的得分情况。比赛结束后,为获胜小组颁发小奖 品,如书签,并对所有参与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四)实践行动:制定阅读计划(8分钟)1. 教师展示“阅读积分存折”和“阅读时间沙 漏”,介绍使用方法:“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阅读积分存折’来记录大家的阅读成长。每天阅读15分钟以上,就可以在存折上记录一 次阅读打卡,积累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我们的小奖品哦!”同时,用“阅读时间沙漏”现场演示15分钟的阅读时长。2. 发放彩色卡纸,让 学生制作“阅读心愿卡”和“好书推荐卡”。在“阅读心愿卡”上,学生写下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名称、阅读目标(如一个月读完几本书);在“好 书推荐卡”上,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写出书名、作者、推荐理由,并可以绘制简单的插图。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 . 邀请3 - 4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心愿卡”和“好书推荐卡”,分享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推荐理由。教师对学生的计划和推荐进行点评和鼓 励,引导其他学生互相学习。(五)总结升华:共筑书香校园(2分钟)1.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阅读的魅力,学习了阅读 的方法,还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希望大家能把对阅读的热爱坚持下去,每天抽出时间读书,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从 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创建我们的书香校园贡献力量!”2. 组织学生一起宣读班级阅读口号,如“书香飘满园,阅读伴我行!”在响亮 的口号声中结束本次班会。九、班会延伸设计(一)长效跟踪1. 设立班级“阅读打卡墙”,将学生的“阅读积分存折”张贴在墙上,每周统计一 次阅读打卡情况和积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如颁发“阅读之星”奖状,奖励一本儿童书籍。2.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分享课,让学 生分享自己本周的阅读收获、推荐好书、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分享,如讲故事、表演书中情节、制作读书手抄报等。3. 开展“ 师生共读”活动,教师每月推荐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与学生一起阅读,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二) 家校协同1. 发放《亲子阅读倡议书》,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建议家长每天抽出15 - 20分钟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感受, 交流阅读心得。同时,推荐一些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清单。2. 举办“家庭读书会”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定期举办小型读书会,邀请亲朋 好友参加,分享阅读乐趣。家长可以将家庭读书会的照片、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3. 建立家校阅读沟通群,教师定 期在群里分享阅读资源、阅读方法和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情况。家长也可以在群里反馈孩子在家的阅读表现,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 习惯。十、预设问题与应对策略(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1. 增加更多趣味性强的活动和游戏环节,如“故事接龙”“角色扮演比赛”等,激发 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设置丰富的小奖品,对积极参与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2. 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可以走到 他们身边,轻声邀请,如“老师觉得你对这个问题肯定有独特的想法,要不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也可以安排活泼开朗的学生与 他们一组,带动他们参与讨论和活动。(二)讨论偏离主题1. 在提出讨论问题时,明确讨论的范围和要求,如“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科普读物的特 点,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不要偏离哦。”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回到主题。2. 如果学生讨论偏离主题较远,教师可以用幽默风 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到正轨,如“同学们,我们好像不小心迷路啦,快跟着老师回到我们的讨论主题上来吧!”然后重新强调讨论要点,引导学生继 续讨论。(三)制作卡片时间不够1. 提前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如构思推荐书籍的内容、想好阅读目标等,这样在课堂上可以 节省时间。2. 如果时间紧张,教师可以适当简化制作要求,如“好书推荐卡”只要求写出书名、作者和最主要的推荐理由,不强制要求绘制插图 。或者将未完成的部分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完成,并在第二天进行展示和分享。十一、教学反思要点(一)参与度评估1. 统计各环节 学生的参与人数和参与频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认真完成实践任务等。分析哪些活动形式更受学生欢迎, 哪些环节学生参与度较低,以便在今后的班会中进行调整和改进。2. 关注不同性格、学习水平学生的参与情况,思考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班会中有所收获。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 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二)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1. 通过学生在分享会、问答赛、制作卡片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阅读重 要性、书籍类型、阅读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如是否对某些阅读方法的应用场景存在误解,以便 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强化。2. 观察学生在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制定计划等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例如,学生在分享阅读感受时 语言是否更加流畅、有条理,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制定的阅读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等。总结学生能力提升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参考。(三)活动效果评估1. 观察班会结束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阅读行为变化,如是否有更多学生主动阅读书籍、是否会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是否积极参与班级的阅读活动等,判断班会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际影响。2. 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意见,通过课间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班会内容、形式、活动安排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例如,询问学生是否觉得阅读知识问答赛很有趣,是否希望增加更多的书籍分享环节等。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本次班会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开展类似主题班会提供经验,不断优化班会设计,提高班会的教育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