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2025-05-17 | 阅:  转:  |  分享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曾经到过济南趵突泉,趵突泉如诗如画,清澈的水中,三股清泉喷涌,犹如珍珠般绽放,水花溅起,宛如仙境。去时正是初夏,走近涌出
的水花,一碗趵突泉水一饮而尽,浑身清凉炎热顿消,真是不负“天下第一泉”的誉名。在大明湖公园,一瓶“趵突泉”牌啤酒,感觉到这是我喝过
的最好的啤酒了。 到过杭州虎跑公园,手扶石虎留影,细看那虎跑泉水自石缝间涌出,汇聚成溪,泉水清澈如镜,仿佛能够映照出人世间最纯净的
美好。平湖秋月找个面对西湖的茶座,龙井茶叶倒入虎跑泉水,清香拌清甜,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 曾经在彩云之南的边陲麻栗坡县城子上村驻训
数月,那里山美、水更美,清凉的泉水从山间不断涌出,汇成小溪流进村寨,泉水味道甜美,回味悠长。多年了,趵突泉、虎跑泉渐渐地淡出了记忆
,唯有南疆城子上甜甜的泉水忘不了,村寨中满载泉水的小溪忘不了,与泉水相伴的那片土地忘不了,时常会梦见居住在城子上泉水边的的那些父老
乡亲。 参加“纪念老山作战胜利40周年,重走老山路活动”,活动的最后一站就是到城子上村,看看那里的山,看看那里的水,看看那里的乡亲
们。到城子上村在麻栗坡县城南面的南温河渡口坐轮渡过马鹿塘水库半小时就到了,我们是乘大巴车去的,需要一个多小时,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
上行驶,大家心情无法平静,40年了乡亲们都好吗?指导员黄光文说:“作战后多年了,一直都想着城子上,来了几次难过呵,好多好多乡亲都见
不到了。”老兵马列强说:“我们4排那个王大爹家当年对我们太好了,我这辈子忘记不了他们家。”排长李卫民接着说:“前面下坡是老公路和桥
,修马鹿塘水库时被淹了,当年我们就是从大挢边下车徒步到城子上的,这些年城子上变化大了,城子上山泉水出名了,村里有两个矿泉水厂,产品
都销到省外了。乡亲们也早就脱贫了,都盖了新房,好多家都是小洋楼了。”说着说着,车已抵近了城子上村,停车后参加活动的英雄连老兵集合整
队,村书记、村长迎了上来和指导员黄光文紧紧握手,带着老兵们一齐进村,乡亲们早已等候在村口,以最热情的方式迎接英雄连老兵的到来。城子
上村文化活动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会开始了,村支书满面笑容热情致欢迎词:“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城子上过节了,我们盼望的亲人回家了
,我代表全体城子上村的乡亲们热烈欢迎‘老山攻坚英雄连’的老兵回家,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许久。黄光文指导员走上台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代表
‘老山攻坚英雄连’全体参战老兵回家了,回来感谢城子上父老乡亲们。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城子上乡亲们对我们的支持忘不了,城子上乡亲
们对我们的情谊忘不了!城子上乡亲们就是我们的父母,城子上村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说完把两面军民同心保边疆,鱼水情深永难忘”、“四十
年的亲情,四十年的牵挂。”的锦旗赠给城子上村,村书记高兴地接过锦旗,热烈的掌声中城子上村的欢迎演出开始了,傣族歌舞,原生态民族合歌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欢快声此起彼复,掌声中黄指导员和梅老师女儿梅应琼二重唱《峻马奔驰保边疆》。“我爱你呀老山兰,没有奢求生机盎然,
只爱自己亲爱的故土,无私无畏装点着边关。”随着攻坚英雄尖刀班的歌声,场上场下的战友情不自禁地合唱了起来,“我爱你呵老山兰,我爱你呀
老山兰,你如翠如玉,如刚似箭,我愿伴你扎根在老山……。”小和唱变成大和唱,全场佛腾起来山,歌声传到空中,在城子上山坳中回响。随后英
雄连老兵和乡亲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傣族舞把联欢会推到了高潮。联欢会结束大家热情握手相互问候,战友分别看望慰问驻训时所住的乡亲家,紧紧
握着房东的手问寒问暖,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事想问。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激动地说:“我们昐你们回来,等你们回来,我想你们,小姑娘都变成
老太婆了。”走访当年住过的房东家,看着热情的乡亲,看着曾经多次梦到的村寨,曾经的过去像电影一幕幕重现在我的脑海里,随时光隧道穿越到
四十年前。 美丽的山寨,清甜的泉水 那是1984年,所在部队受领了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任务,元宵节的晚上,部队从营区出发,夜行晓宿,
三天后的凌晨行进车队进入了麻栗坡县城,为隐蔽行动企图,车辆只开小灯,道路窄、弯度大,车队如巨龙在盘山公路缓缓下行,几小时后车队经过
南温河大桥后慢慢停下。连队通信员敲了几下车后档板,传达了连长命令:“人员下车,物资卸车,整理好物品。”这时天蒙蒙亮了,两侧的高山,
公路一侧的河流清晰可见。连长秦德勇召集我们几个排长,明确徒步开进事项及要求,他眉头紧皱,介绍了方位及现地位置,不慌不忙地说:“进入
战区了,敌特工活动频繁,大家要提高警惕,注意隐蔽,我们现在前往驻训地城子上村。”在调整哨和前站人员的引导下,全连成一路纵队,踏上了
一条盘山小路,小路约一米多宽,是村里人、畜行走的的主要通道,路边有几颗木棉树,盛开的木棉花在晨曦下格外灿烂。盘山的小路两旁是一层层
梯田,梯田从南温河边弯弯曲曲的一层层向上堆叠,一直向村寨延申。爬上小山坡,一个村子出现在眼前,远看树木浓郁,周边有一些小丘陵,村子
坐落在一片山坳中,村子的一侧不远处就是山坡了,运方的山很高很高隐隐约约的。村子中有一个近十亩的水塘,村民沿水塘居住,水塘边的一个平
台上有颗高大的榕树,树干很粗,几个人才能围过来,据说树龄一百多年了,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夏天成了村寨趁凉最好的去处。村寨中竹子居多
,每户人家都有,当地人叫龙竹,直径都在20公分以上,十多米高,远看一片片深绿。几颗较大的荔枝树,荔枝花正开,一振振甜香弥漫着整个村
寨。村寨周边无水田的地方是零星旱地,栽种着不少木薯,小路边、小溪边八角树绿绿的,风吹过,八角的浓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远望城
子上村远方海拨2579米的老君山忽隐忽现,太阳坪周边山峰有的似刀切,有的似称砣,村寨中零星分布着房屋,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薄薄
的雾中给人一种梦幻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南疆边陲城子上处温润季风气候带,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山高水长。当地村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
高。”城子上泉水清澈、甘甜和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闻名,泉水来自城子上西南老君山东边的一座半山上,泉水经过漫长的地下窖藏,在半里地段
上10多处天然泉眼自然涌出,常年不断,昼夜不舍。清凉甘醇的泉水带着山间的清新与灵动,让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它的纯净与活力。小溪载着
清清的泉水流淌到大山外城子上村的每户人家,滋养着这里居住的每个人,泉水流入村寨中央的水塘后又灌溉到层层的梯田。 人民和军队心心相连
当天中午,我们118团2营和加强配属的120团一连和无炮连一个排全部到达城子上村驻训地域,营部住在一所小学校内,其他连队分散住在
老乡家里,大多是每个班住一户人家。在城子上乡亲们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下,驻训安置进行得非常顺利。乡亲们热情欢迎我们进驻村寨,本来他们的
住房并不宽,我们全营及加强配属分队近600人,要在70多户老乡家驻下难度非常大,为保障我们住下,他们搬家当,腾房子,把家里的家当和
坛坛罐罐收整了一遍,把最好的房间腾给部队住,他们全家就是再挤,也要保证部队住下,住得好些。 城子上村寨中的房子,有竹楼和木楼,房
顶大部分是瓦,也有部分是茅草的,房子有些像傣族的吊脚楼,大都是两层,一层住人,二层是堆放粮食,楼板大部分都是木梁上铺上木板和龙竹板
,人多的家二楼也居住。一层一般有两至三间,中间主要用来的做饭,房中间有一火膛,房顶一挂钓吊着锅什么的。一楼的屋子边上是牛、马厩和猪
圈。我和4班住黄勤勇大哥家,家中共4口人,夫妻和个一岁多的儿子,另外一个是黄的妹妹。黄大哥性格内向,人很实在,不善表达,我们来到之
前, 他已经把楼上收拾好了,特地烧了一锅茶,我们到后他一直忙个不停,全家一句句:“叔叔这样,叔叔那样的叫着,帮我们尽快安顿下来。楼
上房子中间有一个竹子编的圆形大竹框,竹框口径一米多,70、80公分高,框子里是黄大哥家的口粮,为了便于居住和野战正规化,班长李登位
和黄大哥商量把竹匡挪动一下,黄大哥说要把竹匡搬下来,大家知道搂下潮湿,粮食不能下楼,在大家的坚持下,黄大哥找了些木料,把搂上准备重
新放竹匡的位置进行了加固,战友的一起把竹匡移到新的位置。排里的5班也是同样的情况,也是搬动了装谷子的大箩筐。屋里收整完,战友们就开
始搞卫生把住处门口进行了平整,还修建了卫生间,一下午的功夫乡亲们家门口整洁了,村寨道路平整了,不便行走的道路扩宽了。 初来乍到,
从营区到村寨,从日常生活到野外临战训练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为保证临战训练的开展和作战任务的完成,各级都对野战管理和群众纪律提出了严格
的要求。到城子上当晚,连队在梅老师家召开了连务会,连长秦德勇传达了团、营驻训训练计划,对连队临战训进行了安排;指导员黄光文对驻训中
的政治教育、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副连长张大权对驻训后勤生活保障讲了些意见和要求;副指导员黎年德特别强调群众纪律工作,对拥政爱民工作
提出了具体要求。接着排务会,班务会,持续到很晚。 城子上离边境直线距离仅30多公里,敌情复杂,驻训后,每晚以班为单位派出岗哨,连队
安排排长每晚轮流查岗晚,我刚睡着,一排长李卫民就把我叫醒,说到我查岗了,我一看表凌晨2点多了,这一夜村寨里的狗叫了大半夜,天快亮了
,才静下来。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起床出操了,住学校旁边的连队,操起队列,121,121,1234,一阵番号响彻了村寨。我们连队以
班为单位沿村旁小路跑步训练。上午、下午战术训练。几天的开进和一天的训练,大家确实累了,都想好好休息一下。晚饭后连队通知,今晚以排为
单位进行夜间训练。乘天亮我们集合出发训练了,沿村旁小路向村外走去,路旁小溪静静流淌,西边的晚霞映照着城子上村,一片片彩云似火燃烧,
映红了远方的老君山,映红了这个边陲村寨,实在太美了。来到一片八角林,全排进行夜间传递口今等训练,九点多了,我们收拢人员返回,小溪边
,大家取下水壶,把清凉泉水灌满了水壶,好好的喝上几口。返回进村时天特别黑,零零散散的灯光,把我都搞得有些昏了,沿水塘转了一圈后,觉
得这也象那也象我们住的房屋,费了好大劲,才慢慢回到住的老乡家。连队有的班训练回来一时找不到住家,有的老乡特意到村口到水塘边去找,把
战友们接回家中。 热心的梅家兄弟 连队刚到村寨驻训最辛苦的是后勤这块,但困难再大都能克服,因为连队的副连长张大权和司务长韦永宁都非
常能干。开进前副连长就计划好何把自制的咸菜带出来,我们连后勤物品装了整整一天,装车时他亲自指挥把一个装满酸菜、萝卜干的大灌子全装到
车上。他说:“人是铁饭是钢,搞好伙食吃好了,才能完成作战任务,战区天热,酸菜汤解暑下饭最好了。”司务长韦永宁开进中买了好多大白菜,
刚到城子上蔬菜供应还接不上 这些大白菜可解决了燃眉之急,连队吃了好几天。他挑了村寨中央的梅应平家把后勤和炊事班安下,立即把炊事车展
开,后勤各项工作斤斤有条。梅大哥家里房屋建的比较好,也非常洁净,房子位置可是村里的风水宝地了,那山泉水聚集的小溪就绕过他的门前,按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法水是带财的。后勤炊事班到后,梅应平一家兄弟一边忙安置好战士们住下,一边想着怎么方便炊事班操作,特地把家门口水塘边
的一处空地给连队使用,在梅老师、梅家兄弟的帮助下,一个筒易的厨房建起来了,解决了连队住训生活的大问题,无论天阴下雨都不受影响,可以
说是全天候的了。梅家兄弟又砍来龙竹,把水塘边的山泉水引到厨房边,清清的山泉水顺竹子流进连队的炊事车边。水塘边流淌泉水是村寨中洗衣,
洗菜取水的地方,炊事班在这里洗菜、洗锅盆方便极了。城子上大部分老乡家都有马,这种马很特别,身长约一米五,一米来高,战友们都亲切称他
“小马马”,别看他小力气不少,驮东西上坡,一点不比我们枪、炮连的骡马弱,跑得还快。梅应平家就有一匹。梅家兄弟说81年打扣林山时,城
子上村组织小马队支前,梅家大哥带着这匹小马参加了,送物资上扣林山。由于附近时有越特工活动,有时韦永宁到周边赶集购生活食材时,梅老二
就把家里的小马交给韦永宁,并把自己的黑色衣服让他穿上,一次韦永宁赶集购物天黑才回来,警戒还以为是越南特工进村了,差点闹成误会。 令
人尊敬的梅老师 我们连部住在梅老师家里,梅老师是村寨小学校老师,为人和善,助人为乐,受村里人敬重、爱戴。连队驻训展开后,清早是体能
训练,昼间战术训练7至8小时,晚上还有夜间训练,身体消耗较大,为搞好生活副连长张大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说是临战训练,除米和油团
统一配发外,每天每人仅有4角3分钱的生活费(菜金),肉供应相当有限。为加强参战人员蛋白补充,团里发了几百斤黄豆,开始用黄豆炖猪脚,
用黄豆烧肉都尝试了。看着发愁的副连长张大权,梅老师笑着说:“把黄豆做成豆腐就好吃多了。”副连长一听就说:“想是想做,没有些家什。”
梅老师:“明天就开始做豆腐。第二天司务长韦永宁带着炊事班班长辛鸿生和江应付、黄佩恩带着泡好的黄豆来到梅老师家里,村寨里的几个热心大
嫂也到了梅老师家,梅老师把家里准备好的手推磨搬到堂屋,梅大妈又手把手地教炊事班江应富、朱开宏如何使用手推磨,如何边推磨边加水。梅老
师又说过滤好是第一步,他找来三根竹子做了个简单的三角架把纱布做成一个兜固定好后,下面放一只水桶,把刚磨出的水溶液漫漫倒入,过滤后,
把下面的桶中豆桨倒入锅中加热烧开后,豆浆那金黄的色泽,那诱人的香气,那丝滑的口感,就出来了,副连长张大权到了一碗,喝了一口说:“好
香!有点我们贵州金沙酒的香味。”,梅大妈笑着说“城子上的泉水制成的豆浆非常香,和其它地方不一样。”梅老师拿着村寨里的一个亲戚送来胬
水,慢慢倒入豆浆中,再轻轻搅动,不一会豆浆变得浑浊的沉淀,豆腐的初制品做成了。最后把水豆腐倒入铺纱布的框子,扎好加压后,一块块豆腐
的制成了,大家都尝了一下山泉水制的豆腐,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味道。几天后副张大权和司务长韦永宁又琢磨着做出豆腐园子、麻婆豆腐,改善了连
队生活,把豆吃出了样子。军长刘子波对我们连队自制豆腐的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 梅老师全家都非常好客,梅老师的爱人村寨里的乡亲们和
战友都称她梅大妈,梅老师家子女多,梅老三在小学校当老师,其他4个还小,家里房子也不宽。连部进住后,梅老师家堂屋成了连队的会议宝、连
队办公室,二层楼的小木房,楼上被连部八九个人住满,连队的军械室弹药库都暂设在这里。连队开会时,梅大妈忙里忙外,为大家沏茶到水,梅大
妈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非常会持家,子女教育得非常好,做得一手好菜,时不时炒两个农家特色菜让大家尝尝味,战前团王政委、黄宏代政委、周
忠士副政委、杨工力参谋长、作训股殷建平股长到连队检查工作,梅大妈得知后都会到地里采了些南爪尖、竹笋等,请客人尝尝自己的厨艺。 连
队担负团里加强步兵班实兵实弹演习示范,场地选在城子上南侧一个山坡,需构筑工事等,连长秦德勇和副连长张大权找到梅老师,经梅老师和村长
协调,场地占用,演习场地安全迅速搞定,实弹演习前,村长挨家挨户传达实弹演习安全通知,要求乡亲们不能得进入实弹演习区域习,演习时村支
书在几个村路口派出民兵,保证连队圆满完成了实兵、实弹演习任务。 鱼水情深永难忘 改革开放初期,城子上乡亲们温饱虽没问题,但谈不上
富,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家里除粮食和生畜外没有其他,日用品非常简单。生火做饭的柴火要到大山去砍,一年四季老乡家都喝生水,喝开水
、喝茶对内地人极为普通的,但这里成为奢侈品了。我们驻进村寨后,从连队、排、班对严格遵守战区纪律都有严格要求,要求大家体谅人民群众困
难,不增加人民群众负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乡亲们却处处关心我们,有时烧一壶开水,拌一盆折耳根,蒸一锅木薯,从山上找来竹笋让你尝尝
。我们六班住在秦华元家。秦华元是村里的基干民兵,年龄和我们六班长杨昌明差不多,他到过文山、昆明见过了世面,我们住进他家,他们全家非
常高兴,当天就拿着他配发的56式半自动步枪给我们看,说我们都是老哥、老叔,在他家不要客气,为表示心意,他到三十多里路的猛硐乡赶街,
买了些猪腿、马肉,打了一塑料桶白酒,做了些莱对我们说:“你们从大老远的地方来,住在我们家,不容易,你们是来给我的撑腰的,给我们壮胆
的,今晚请你们吃个饭”。说完给我们每人倒了一碗酒,大家说不能喝酒,他端起来一饮而尽,班长杨昌明说不能喝酒,实在推不开,只好端起来喝
了几口,他高兴地说够意思,于是大家以水代酒相互畅叙,秦华月和他兄弟有些激动了,拉着杨昌明的手说:“你们住我家,现在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段时间他都会乘赶集去买些猪脚煮给大家吃,六班长扬昌明听说秦华月喜欢吃狗肉也托人去买些来回请房东家。84年的4月3日,那天农历
3月3也是傣族过泼水节。村寨里家家户户都用糯米蒸熟后冲成“吃巴”用芭蕉叶包好,有黄的绿的和白色的、有的做年糕、彩色饭,好多家乡亲的
把家里的鸡和鸭杀了请战士们一起过节。 我住的黄大哥家杀了一支大火鸭,专门为我们准备了一道特殊菜,一碗生鸭血,撒了些香菜,折耳根,浇
上些酱油、酸醋,黄大哥说是招待贵人的,我们过意不去,一起分了吃。吃饭中黄大哥还教了我说了一些当地民族语言,吃饭傣族说“金口”,谣族
人说“呤郎”,我学了半天也没说清,逗得大家笑。五班住的那位大哥家也非常客气,大嫂炒的苦笋我特喜欢吃。有天晚上大哥去坐客回来,酒喝多
了两口,正好我去五班,他拉着我的手紧紧不放,要和我打过赌,问我敢不敢见到过路的穿裙子头上戴花的女生摇摇手帕,我说:“这没什么嘛,小
意思!”他坐在火堂边拉着我的手反复说那天你试试,还勾了勾小指。过后把这事就忘了,好多天后,我们在训练中休息时,村那边过来几个穿戴整
齐,头上插花的村寨女青年,好象是一起去南温河赶集。五班一战士突然说:“排长,是不是把和老乡打赌的事忘了。”我好奇问“什么事?”战友
说摇摇手帕,我取出手帕摇了几下,路上那些小姑娘也拿出花手帕向我们摇了起来,顺路向我们走来,边走边唱。也许是我们常淡论越南特工太多,
一个战友半开玩笑地说:“会不会是女特工。”这么一说顿时气氛紧张起来,想到我们是训练没,战士们的枪没有实弹,如果是女特工我们就吃亏了
。紧急中我本能地取出手枪,把空弹夹换成实弹夹,不管怎么也有7发子弹,可以应付万一。五个女青年走到离我们不远,边摇手帕边叫叔叔。并告
诉我们是那个村的,请我们有空去她们家里做客,还说:“叔叔们保卫边防辛苦了!”看着他们红红的脸,满脸稚气,纯真直爽的性格,大家都不紧
张了。她们说要去赶集,给我们唱了一支原生态的民歌,大家一起鼓掌表示谢意,随后她们摇着手帕,赶集去了。 快乐的蓝球赛,愉快的“摸你
黑”。 进入三月中旬,临战训练时间一天天加长,昼间战术演练强度大,晚上爬山穿林训练有时半夜才回来。有两次一整夜的夜间训练,训练结束
就在山坡上沿地休息,4月初,团里组织带通信工具的演练,连长带着我们几个排长和几个班长参加,演习在八宋方向。返回时来到城子上附近的一
个小厂,有些人在打球,连长秦德勇说:“这久太紧张了,今天放松一下”,说完就叫李卫民去约球,这些打球的非常高兴,过了一会他们又来了几
个人。一场蓝球友谊赛开始了,我开始以为在这偏远的地方,对方球技不会高,而且个子不高,没有我们壮实,我们轻松打赢,想不到,对方球艺好
,体力好,投蓝还准,我们打得非常吃力。我在蓝下起跳投蓝,被对方几次盖帽,运球时对方一个小个子抢了我两次球,我有些生气,对方运球在蓝
下勾手上蓝时,我防守动作过大,小伙子摔倒了,他灵活地在地上一个滚翻,就爬来了。我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咋晚搞训练没有睡觉,小伙子说
没什么。比赛结果56比54,我们胜了一球。球赛后,他们说是钨沙矿的,其中有两个体育老师,他们一再留我们吃饭,我们连长解释说,任务在
身,以后再来打球吃饭,于是大家握手告别。 在临战训练中,正值当地春耕插秧,连队安排了半天时间助民劳动,劳动中战友们忘记训练的疲劳,
欢笑声中,田里插满了秧苗,插秧是当地村寨中快乐的时刻,在当地的风俗中叫“摸你黑”,插秧中乡亲们相互把泥巴摸在脸上,用泥巴相互抛打,
喜欢谁就在对方身上多枺泥巴,老乡们也把泥巴轻轻摸在我的脸上,说代表吉祥,收获。罗书华、王昌俊去年在小山家搞生产时,一天插一亩三分田
,是连队的裁秧高手,今天他们大显身手,引来乡亲们的振振喝采,小伙子,小姑娘都把妮巴往他俩身上摸。六班长扬昌明和战士熊金芳是苗族,和
乡亲们对起了苗话,连长秦德勇在一旁开着玩笑,也说了些苗话,在田里笑着、唱着,他们三人身上全部是泥巴,田里一片欢快的笑声,情景令人难
忘,田里到处是小螃蟹,战友们抓了很多,晚上乡亲用水煮用油炸犒劳这些人民子弟兵。 4月中、下旬训练越来越紧,相似地形的演习一次接一次
,城子上的民兵也进行了动员,小马组成的支前分队也开始准备,老乡们清楚部队即将隧行战斗任务。想到这些子弟兵来自五湖四海,为保卫祖国,
为保卫边疆的安宁,不辞辛苦,刻苦训练,现在要离开了,就要上战场了,战场枪林弹雨,流血牺牲,真有些不舍,老乡家杀鸡杀鸭请战士们吃饭,
尽管各级都有严格要求,不能增加人民群众负担,但盛情难却呵。一排长李卫民住麻大叔家,大叔把家里的鸡鸭和一条狗都杀给大家吃了。仅剩的一
条大白狗吊在树上,准备再请大家再吃一次狗肉,还说狗肉能去湿寒,吃了壮身体。刚训练回来的排长李卫民看到了这一切,立即跑过来,把狗放了
下来,一边摸着大白狗,一边说服麻大哥不要杀狗,大白狗在李卫民的摸扶中,渐渐地醒来,摇了摇尾巴,用舌头舔着李卫民的手。 就要离别相处
两个多月的乡亲们了,战友的想到乡亲们从点点滴滴关心我们,尽心尽力给予的支持,也有难舍之情,战友们以班为单位,每个人从每月仅10元的
津贴中拿出钱几元凑在一起,给自己的房东家购买保温瓶、茶壶等用品,以示感谢之情。 4月26日下晚,我们整理作战装具出发了,房东老乡在
家门口和战友们握手送别,四排就住的老乡王国秀老伯家三姊妹给每个战友送了一双鞋垫,老伯又给每个战友4包云南三七香烟,战友们一再委婉谢
绝,最后王老伯干脆把4包烟?到每个战友的挎包里,凌晨4时老伯手提装满阴钱烛香供品的包到土地庙求神拜佛保佑大家平安归来。九班住的黄大
叔家,副班长胡应奇把全班集合在门口准备出发,班长韩跃奎进去和黄大妈告别,几分钟过去了,焦急的胡应奇进去叫班长,排长于建国也叫人来催
九班,韩跃奎才红着眼离开黄妈妈,带着全班来到连队出发集合点。(进攻战斗结束再次到黄妈妈时,黄妈妈告诉胡应奇,“那天你们出发时,韩跃
奎握着我的手,说再见了,我不知不觉拉着他的手不放开,又不知不觉抱着韩叔叔,叔叔含着泪轻声地唱着‘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
。’,行装已背好,声音不高,但非常坚定有力。”) 下晚的村口有的乡亲们提前来到这里,站了一排排,乡亲们握着战友们的手,有的向战友
手中?鸡蛋,?吃的,千叮聆万嘱咐,有的乡亲们流泪了,轻轻的招招手,此时此刻我心也在流泪。一句句话:“打胜仗,等你们回来”这一刻是乡
亲们最仆实的语言。队伍翻过小山包,下山了,乡亲们还在招手,不愿离去。 收复祖国领土,难忘的支前民兵 ( 五连向祖国人民宣誓收复祖国
领土) 4月28日,凌晨5时56分,收复祖国领土老山地区的战斗打响了,我所在的118团5连担负老山西侧主攻任务。冲击发起后,全连
官兵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冲猛打,仅用1小时52分钟,于8时24攻占老山主峰表面阵地,以敌展开拉据战,在
友邻配合下全歼老山主峰守敌。在战斗中,我的左大腿被敌手榴弹炸伤,战友们给我包扎后,我一直坚持战斗,为防止伤口感染卫生员石玉体天天给
注射庆大霉素。5月1日,完成老山进攻任务后,连队转到马嘿待机,教导员看到我受伤的腿仍不好,命令我马上去住院,并安排两个支前民兵护送
我去医院,两个支前民兵准备用担架抬我,我谢绝了。我对他们说我慢慢走,你们不用去了,他们说不行,必须把我送到后方救护所,最后营部刘芝
胜医生叫我听安排,叫了一个民兵护送我去。我左腿是木的,下坡实在不好走,走得慢,这个姓王的民兵着急了,说天晚了危险,准备背我走,他个
子很小,我怎么忍心,况且刚下雨山路很不好走,下坡时他扶着我一起往下滑。刚到山脚,空中发出阵阵炮弹摩擦空气产生的尖叫声,原来是敌军对
我方前送后运道路进行袭扰炮击,我判断炮弹离我很运,也没在乎,民兵有点慌了,准备拉我往路边靠时,没走稳,我们2个人一起顺坡滚出了5、
6米,他摔倒时手被路边上砍断的树桩把衣服和手划破了,我一看伤的不轻右小臂皮肤上一个近3公分的伤口,随即取下急救包给他包扎,他还说过
意不去,还问我:“刚才摔到没有?我没什么,可惜浪费了一个急救包了”。一段下山的路,我觉得很长很长,下晚了才到达响水,他把转交后就匆
匆返回马嘿,我一看天晚了,担心他怎么回去。到师医院后,赵海英护士长见到我浑身是泥,问我穿几号衣服,不一会一个卫生员打来一盆水叫我洗
一下,拿来一套新衣服叫我换上。赵护士长又端来一盆面条,拿了三个碗,我实在有些饿了,一盆面条,被我全部吃光,另好两个伤员过来时,面条
没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了,我以为是我一个人的,吃不完浪费了。”第2天中午,一辆下面垫满沙子的东风运输车,把我和6个伤员一起
送到了南温河69前线医院。野战医院在城子上山下,原是南温河乡的粮食仓库。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打响后,部分伤员转移到这里,城子上和
附近的乡亲们听说后,纷纷到临时医院看望受伤的干部战士。医院为保障伤员的治疗和休息,每天下午安排了探望时间,我到医的那天下午门口早已
等着不少乡亲,探望时间到乡亲们才进入。和我住一间大病房的一连排长康勇,头部负伤,房东大妈拉着他的手问受伤情况,她的小孙女抱着康勇,
一个劲地叫叔叔,叔叔。梅大妈也来到医院,见到我把带来煮熟的鸡蛋往我衣服兜里?了几个。第二天又带着我住的那家房东黄大哥来看我,又带了
几个鸡蛋和一些瓜子,笑这说:“这些可以吃,还说过几天就可以吃荔枝了。5月15日,八里河东山战斗打响,又转来一些伤员。想到战友们还有
任务,想到牺牲的烈士,我找到了我的主管葛医生,要求出院,开始他不同意我出院,准备把我转后方医院,在我反复要求后,才同意我出院。
人民是永远的靠山 回到连队马赫的待机地点,回到了我的战斗岗位,虽说蹲猫耳洞条件艰苦,但我內心非常充实。几天后城子上村支前民兵,带着
城子上村的乡亲的家中刚刚成熟的荔枝、城子上村小学的学生的写的慰问信、儿童画、鞋垫等来到连队。一封封慰问信像一封封家书一样,大家都争
着互相传看,吃饭了都不想放下。战友们看后心里都非常激动,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大家都感到为保卫祖国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明天,为了祖国的安
宁,吃苦、受累、流血牺牲值得。至今记得有封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叔叔们您们好!您们辛苦了!听到您们收复了祖国领士老山的胜利喜讯,我们
无比高兴,无比激动!叔叔们,我要向您们学习,学习您们为保卫祖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把
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记得有一幅蜡笔画印象深刻,画的是一支小乌飞到老山主峰和战士们一起站岗。 5月底连队完成进攻阶段任务,回到
城子上休整补充。各班又回到原来住的房东家。黄大哥全家非常高兴,看到少了三个,有点好奇,一再问班长李登位小韦、小张和小罗呢,我立即说
:“小韦、小张、小罗在战中负伤了,到后方医院治疗。”过两天黄大哥和大嫂把我叫到门外,责备我不实话实说,哭着说:“韦成学、张维学两个
战士太可惜了,那么好的两个人。”说完黄大哥和大嫂又哭了一阵,说准备给牺牲的两位烈士烧些纸,敬敬香。五班住的这位大哥家多方打听到班长
曾义新在战斗中牺牲了,大哥、大嫂扶着我一个劲哭,边哭边说:“曾班长叔叔太好了,他带叔叔们给他们家修屋顶,砍柴火、挖地,前两天城子上
下大雨,房子一点雨都没漏,曾叔叔再也见不着了,难过呵!”(战斗英雄韩跃奎母亲和梅妈妈在烈士陵园) 九班是连队的尖刀班,班长韩跃奎牺
牲,其他5名战士负了重伤,看到回到城了上的只有胡应奇和何永志两人,全家无比难过,黄大叔和黄妈妈说:“你们走后,家里下蛋的两支鸡杀了
去敬你们,想不到会这样。”四排住的王国秀大伯家,只看到王文良、马列强、杨光国3个战友回来,拉着王之亮问,王文亮说:“排长左克礼带着
其他几个战友还在执行任务。”王大叔含着泪说:“你们都不说实话,打仗的当天下午送下来一些伤员,我们都去看,都去帮忙抬伤员,我亲眼见到
左排长负重伤睡在担架上,当天就抬上直升飞机运走了,他还向我们招手。”战友们心也软,耐不住王大叔一家追问,道出了实情,得知了原住家里
的冯利祥班长、贺荣光、梅成平3个战友已经牺牲,全家哭了几天,几天都吃不下饭。6月底,边防七团补入了连队25名战友。7月8日晚,连队
紧急出动前往老山主峰下小平寨,随后转战那拉方向。 8月底,我们完成了作战任务,即将回撤,团里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召开了追悼会,祭奠战斗
中牺牲的战友。城子上的乡亲们也来了不少,祭奠中乡亲们流着泪寻找生前熟悉战友的名字。在副连长张大权的墓地上,梅大妈和家人来了,梅大妈
和女儿捧起墓地上的新土又轻轻放下,梅大妈接着把从家里带来的酒倒在一个杯中,端着酒杯,按当地的民族敬长辈的习俗,围着副连长张大权墓地
绕了三圈,边走边说:“副连长您对我们家太好了,您是大好人,你太累了,你好好的歇着,我每年都来看你。”梅大妈边说边哭。看到这,我和在
场的营长李先文、副营长秦德勇、指导员黄光文、及其他战友,悲痛的心情再也无法控制,眼泪夺框而出,不约而同地都哭出声来。 几十年?我在
那段时光隧道中穿越里呆了好久好久。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大伯,拉着我的手说:“你就是当年的曹排长吗?我说是的,一位大嫂也进过来对我说,
这些年我们好想你们,我问:“你是?”我是你住的房东家。” 尽管大嫂满脸苍桑,我还是想起来了,我说:”你就是黄大嫂?黄大哥呢?”她说
黄大哥走了两年了,生前常惦记着你们。 联欢会场上两个小女孩跑过来拉着原排长李卫民的手,一个劲叫爷爷,小女孩的爷爷拉着李卫民的手说:
“叔叔,叔叔!几十年了,你还是那样帅,一点没变,当年你在我们家住过,我记得你。”说着笑着。 在通往村外山坡的路上,指导员黄光文和夫
人、司务长韦永宁、战友扬正宏和夫人在梅应琼及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梅大爹、梅大妈的墓地前,摆放好礼花、火炮、香焟纸烛,拨野草,清理墓地周边的杂物,燃放鞭炮、礼花、点烧香焟纸烛,行叩祭拜,实现了指导员黄光文在2020年梅大妈去逝时许下的诺言:“大妈仙逝八十九,惊闻噩耗心悲痛,泪湿衣衫行叩礼,遥祭老人三躹躬,他日坟前野草拨,告慰地下老妈妈。 ” 大家又回到中心,这是乡亲们为英雄连战友准备的欢迎餐,桌子中间用竹子编制的簸箕上写着“军民一家亲”,桌上摆满美食,梅应琼家杀了一头猪,一头羊,村寨里准备特色菜,泉水中长大的罗非鱼又香又甜,宴会上乡亲们热情唱起傣族敬酒歌,把一杯杯米酒敬给英雄连老兵,一声声“水、水、水”在宴会中回荡。欢迎宴会结束后,老兵们整队准备前往乘车点,刚走到村口,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暴雨中还夹着冰雹。大风吹倒了许多建筑物,路上的大树也被冰雹打断,横在公路上,我们乘坐的三辆大巴车被迫停在村口,这突然降临的暴雨仿佛是老天有意留住我们,不让我们离去。村民们自发参加疏通道路的工作,当道路疏通好后,乡亲们又聚集在村口,载歌载舞欢送着我们。离开村子不到两公里,前方又出现了险情,一个板房从山坡上被冰雹和大风吹翻到公路上。情况紧急,灾情就是命令,原三排长于建国第一个跑上去查看情况,发现整个板房横在公路,进出村寨的车辆被堵了很长。如果不迅速组织清理,三、四个小时都无法通行。于是于建国将情况向原指导员黄光文做了简短报告,随后全连参战老兵立即下车清除路障,在五连全体参战老兵的共同努力下,道路终于疏通。 风雨过后是彩虹,老兵们再次踏上了返回县城的旅途,一路老兵们唱着军歌,谈起在城子上与村民们的鱼水之情,人离开了心还留在城子上村。 趵突泉的泉水、虎跑泉的泉水固然是美好的 ,但远不如驻留我的中的城子上村的那清甜的泉水。40年来,我们连参加收复祖国领士老山的战友们都把4月28日这天作为第二个生日,因为打的是恶仗,战斗残烈,有的战友牺性了,自己还活着是幸存者。把麻栗坡城子上村当作第二故乡,因为我和我的战友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泉水,爱这里的乡亲们太深沉了。 2025年5月13日
献花(0)
+1
(本文系金降福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