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国际节日大辞典——元旦节

 荷花小女子 2012-09-28

现代国际节日大辞典——元旦节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元旦的来历:

  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趣味元旦:

  飞雪元旦 居住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把雪花开始飘落的第一天当作元旦,称为“飞雪元旦”。

 丰收元旦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把元旦定为9月15日,这时正是丰收季节,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庆丰收。

  月亮元旦 叙利亚农民把9月里月圆第一天作为新年开始,因9月是丰收季节。

  雨季元旦 非洲乌干达人以雨季的来临作为岁首标准,一年中每隔六个月就有一次雨季,因此他们一年有两个元旦。

  摔罐元旦 意大利的元旦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家中旧瓶罐扔到室外摔碎,以示除旧迎新。

  候鸟元旦 印度尼西亚的凯拉比特族人把候鸟最早飞来那一天作为元旦。

  就义元旦 菲律宾定于公历12月30日为元旦节,这天是该国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就义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天定为元旦。

  唱歌元旦 挪威人在元旦前夕临睡前,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所穿的鞋由大到小排成一列,然后再轮流唱一首自己最喜爱的歌曲。

  斗牛元旦 葡萄牙人每年在元旦的前后10天,以斗牛表示庆贺。

  送煤元旦 英国元旦这一天,人们争先跨入长者的门槛,然后躬身向长者奉送一块煤并投入火炉,祝福身体健康,寿如火焰。

  涨水元旦 埃及尼罗河水上涨时,便是埃及人的元旦。

  喷嚏元旦 保加利亚在元旦佳节期间,总是想方设法打喷嚏,他们认为,喷嚏除旧纳新,恰悦畅通,会给全家带来幸福。

  泼水元旦 傣历的新年在傣历六、七月间,大约在清明节后的一星期。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祝福。

  埋物元旦 墨西哥有些地方在元旦到来时,在屋后挖一个很深的洞,将旧东西埋进洞里,以示除旧迎新。

各国新年习俗:

  庆贺新年开始、欢度元旦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西侧,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泰 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 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日 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埃 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便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 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朝 鲜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新加坡

  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 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德 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伊 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 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唐诗中的“元旦”:

  汉代以来,每逢元旦,都要举行元会,朝廷举行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朝会祝贺的礼仪。汉代张衡《东京赋》:“于是孟元春日,群后旁戾”,“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薛综注),唐代因袭此风尚。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是从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视角记载元朔之日万方在庭的场景;盛唐中唐之际的诗人卢纶等人,则是从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记载百官朝贺的盛况:“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音留)。”(《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寿酒年年太液池”“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许浑:“千官共削奸臣计,万国初衔圣主恩。”(《正元》一作元日,一作元正)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百官于元旦早朝庆贺新年的场景:从万戟森森的御前警卫中趋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品位依次行礼称贺,然后,在鼓乐歌舞中举行酒会。当然,新年之际,那些罪臣流贬者,便也格外伤心,如初唐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宋之问晚年流放,有《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可谓在初唐时期难得的好句,没有流放贬谪的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但以贾谊贬为长沙傅自比,却是没有人能够认同的,倒是与贾谊同样死在贬谪之地,倒是成为宋之问的谶语。不同的是,贾谊郁郁而死,为天下人所痛哭;而宋之问则是为睿宗皇帝赐死于贬谪之所钦州,为天下人所不齿。

元旦对联: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人逢盛世;
岁值华年。

人民万岁;
祖国永昌。

行臻康泰;
志展宏图。

江山秀丽;
人物风流。

欢天喜地;
吐气扬眉。

喜辞旧岁;
笑迎新春。

岁将更始;
时乃日新。

励精图治;
振兴中华。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两年。

一年春作首;
万事公为先。

天心随律转;
人事逐年新。

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元旦人同乐;
神州地共春。

四化宏图展;
九州春意添。

四海皆淑气;
九州尽春晖。

风正民心顺;
人和国自安。

节日人共乐;
神州地皆春。

旧岁已呈彩;
新年始到门。

正朔参三代;
春旸煦万邦。

庆一元肇始;
祝四化图新。

启一元复始;
待四序更新。

新风遍华夏;
美景展神州。

腊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

梅花闹春意;
爆竹贺新年。

春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春风传捷报;
梅韵贺新年。

江山千秋永固;
大业百世其昌。

祖国与天齐寿;
人民同地永宁。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鞭炮声声报喜;
红灯盏盏迎春。

九州喜度元春日;
四海欢呼大有年。

人歌四化金鸡唱;
岁乐千春紫燕飞。

天开美景春光好;
人庆丰年节气和。

风吹大地迎春绿;
日照人心向党红。

六花喜映丰收果;
四化欣期大有年。

四化宏图壮春色;
十亿神州浴朝晖。

旧岁扬鞭已跃马;
新年折桂再乘龙。

旧岁乘风传捷报;
新年飞雪送征程。

旧岁创千秋大业;
新年描四化蓝图。

去岁欣欣收硕果;
今年跃跃绘宏图。

腊梅朵朵迎新岁;
瑞雪飘飘兆丰年。

神州伟业歌不尽;
祖国春光画难赢。

国历欣逢元旦节;
新春合唱吉祥歌。

国运兴隆如旭日;
事业发达胜阳春。

祖国长天皆丽日;
神州大地总春风。

登高望九州春色;
著力绘四化蓝图。

载舞载歌辞旧岁;
同心同德贺新年。

载歌载舞辞旧岁;
自唱自乐迎新年。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
八方捷报,四海增辉。

一元复始,九州同庆;
八方和协,四季平安。

万里江山,增奇添彩;
四化图景,流翠飞红。

中华腾飞,鹏程万里;
民族崛起,彪炳千秋。

风纪书元,人间改岁;
鸡声告旦,天下皆春。

四海同心,惠风和畅;
万民交庆,化日舒长。

庆佳节,千门赞国策;
迎新年,万户颂党恩。

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春暖花开,千山呈荣。

鞭炮齐鸣,一元复始;
笙簧迭奏,万象更新。

万户千家,齐奔现代化;
五湖四海,共庆胜利年。

日月知心,人民大团结;
春风得意,江山起宏图。

创千秋伟业,一日千里;
描四化蓝图,万众一心。

献身四化,鲸鱼跃大海;
实现两番,雄鹰击长空。

东西南北中,处处传捷报;
征羽宫商角,声声奏佳音。

辞旧岁,爆竹声声人添喜;
迎新春,红灯闪闪国增辉。

迎新年,满园春色满园锦;
辞旧岁,遍地鲜花遍地歌。

迎新年,三江春水三江酒;
干四化,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夜连双岁,岁岁花红果大;
五更分二年,年年月异日新。

万国飞花,八方齐摘丰收果;
九天溢彩,四海共度胜利年。

元超于一,一心耿耿创大业;
旦就是朝,朝气勃勃奔小康。

文明古国,励精图治新崛起;
东方巨人,雄姿勃发创奇功。

河山毓秀,古国春色耀青史;
岁月更新,中华雄姿震寰球。

老一辈开天辟地,恩泽四海;
新梯队启后承前,功贯千秋。

祖国富饶,煤海粮山堆西北;
江山秀丽,水多泽国遍东南。

展宏图,九州英才扬鞭跃马;
创伟业,四海豪杰破浪飞舟。

新岁雪晴,祖国红梅争怒放;
故园春好,台湾紫燕盼归来。

新岁举杯,两岸同胞遥祝福;
春风得意,九州赤子话团圆。

年年进财,年年添福年年乐;
岁岁丰收,岁岁有余岁岁欢。

佳节思亲,倍思台湾亲骨肉;
新月望满,同望春色满神州。

天道本循环,正朔合推阳曜定;
人民同鼓舞,春光好共物华新。

旧岁不旧,四野山青红梅正俏;
新年更新,八方水碧翠柳含情。

四序更新,巍巍乎,万里长城三春不老;
一元复始,灿灿兮,千年古国九鼎生光。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荷花小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