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血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吐血     

吐血指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鲜红或紫红,常夹有食物残渣,并可伴有大便色黑为主证的病证。多因胃热伤络,肝火犯胃,胃络瘀阻或脾虚血失统摄所致。   【范围】     西医学中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多见,其次肝硬化、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等病引起的吐血,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吐血等,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乃多气多血之腑,若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其它脏腑影响,均可使胃络损伤引起吐血。   一、病因   1.饮食不节,热伤胃络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炙博之品,致燥热蕴结于胃;或嗜食肥甘,饮酒过度,致湿热郁结于胃,燥热、湿热均可化火,灼伤胃络,血随胃气上逆而成吐血之症。若因暴饮暴食,使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健,食滞内结,化火损伤阳络,亦可致吐血。   2.情志内伤,肝火犯胃郁怒伤肝,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犯胃,损伤胃络,迫血上行,或素有胃热,复因肝火扰动,气逆血奔而上逆以致吐血。   3.劳倦内伤,脾胃虚弱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虚,脾气虚弱,统血无权,血液外溢上逆而为吐血;或脾胃素虚,复因饮冷,致寒郁中宫,脾胃虚寒,不能摄血,血溢脉外而致吐血。   4.肝胃久病,胃络瘀阻胃痛或肝病日久不愈致气滞血瘀,或久病入络,脉络瘀阻,血脉血络阻滞,血行不畅可致血不循经,外溢上逆而为吐血。   5.热病久病,阴虚火旺热病之后或久病阴津耗伤,或气火内郁日久阴津耗伤,阴血不足,虚火内生,阴虚火旺,灼伤胃络,血溢上逆而为吐血。   二、病机     1.发病火热灼伤胃络所致之吐血,一般发病较急骤。而由久病入络,气滞血瘀或脾气虚弱,血不循经引起者则发病多较缓慢。   2.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3.病性有实有虚。实者以火热、瘀阻为多,虚者以气虚、阴虚常见。   4.病势吐血日久,无论何种证型均可致气血亏耗,甚而出现气随血脱之证。   5.病机转化吐血以火热、脾虚、瘀阻为主要病机,新病吐血,一般以火热实证为多见。日久可耗阴伤气,而转化为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的吐血,若出血量多,血失气伤,可致气亏血耗,甚则气随血脱之证。因火热、脾虚所致之吐血,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可停而为瘀,或久病入络,均可导致瘀阻胃络,从而出现虚实相因,虚实夹杂,吐血缠绵难愈的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胃痛或胁痛或黄疸或瘢积等宿疾。   2.初起常有恶心,胃脘不适或疼痛,血随呕吐而出,血色多呈紫黯或咖啡色,或鲜红色,常夹有食物残渣,或见大便色黑如漆,甚则呈黯红色。   3.脘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4.呕吐物隐血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纤维胃镜、X线钡餐造影、B型超声波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引起吐血的原发病。   二、鉴别诊断   1.咯血吐血与咯血两者血液均经口而出,应予区别。吐血是血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咯血是血由肺而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咯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较大量的咯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但大便一般不呈黑色。   2.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这些部位出血,血色鲜红,不夹食物残渣,经五官科作有关检查即可明确具体部位。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有火无火无火者则或见气虚或见瘀阻见症。有火者,当辨实火虚火,实火如胃火内炽、湿热伤胃、肝火犯胃等证,火热灼伤胃络而致的吐血,多可兼见心烦、面红、血色较红、脉数等症;虚火主要为阴虚火旺。   2.辨证候虚实 辨别吐血的虚实,主要是根据病程、临床证候及血色。新病吐血,大多属实,久病吐血多属虚证。实者症见胃脘部疼痛,胀满不舒,出血量多,血色较红或紫黯夹有血块,苔黄脉数;虚者症见脘痛绵绵或不痛,吐血色淡或紫黯不鲜,舌淡脉虚等。   二、治疗原则   吐血无论虚实,有火无火,均应以降气止血为大法。且注意止血而不留瘀,适当应用凉血活血法。血止瘀消之后,则以宁血、补血为主。   三、应急措施   1.大黄粉(或醇提片) 每次3g,每日3次,口服。   2.云南白药每次0.5~1g,每日3次,口服。   3.三七粉或白及粉每次3g,每日3次,口服。   4.紫地宁血散每次2安瓿(8g),每日4次,口服。或用本药按30安瓿溶于1500ml凉开水中,再放入冰箱冰冻至3~4℃,每次经胃管注入胃内500ml,协助患者左右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分接触,随即抽出,反复2~3次,然后再注入200ml保留胃内,每天1~3次,出血停止24小时后,拔出胃管改为口服。本法对大出血有快速止血作用。   5.内窥镜下局部止血急作纤维胃镜检查,找到出血灶,选用以上止血药,经胃镜活检孔由塑料管注入。本法具有直接快速止血作用。   四、分证论治    1.胃热壅盛证:脘腹胀闷,甚或用痛。吐血黯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药用泻心汤(大黄6克  黄连3克  黄芩3克 1.恶心呕吐者(胃气上逆),加代赭石、竹茹、旋复花和胃降逆。 2.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热伤胃阴),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 【辨证加减】 1.本方可酌加荷叶、侧柏叶、茜草根、栀子、牡丹皮、棕榈皮,或合十灰散加减,以加强清热止血功效。 2.胃火炽盛者,可酌加石膏、知母、生地黄、丹皮、赤芍、牛膝等,以加强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 3.若热郁血瘀,阻滞胃络,吐血紫暗,胃脘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涩者,可加参三七、白及、五灵脂、花蕊石、藕节等,以化瘀止血。 4.若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以和胃降逆。 5.夹伤食者,酌加焦三仙、莱菔子,以消食和中。)合十灰散(大蓟10克 小蓟10克 荷叶10克 侧柏叶10克 白茅根10克 牡丹皮10克 大黄10克 茜草10克 棕榈炭10克山栀子10克)。   热伤胃络证 吐出鲜血或血色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脘腹胀闷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常用方泻心汤加味;大黄6克  黄连3克  黄芩3克   生地榆5克  紫珠草5克 加减: 1. 呕恶者,加代赭石、竹茹; 2. 胃痛者,加三七末、白及末; 3. 泛酸者,加乌贼骨; 4` 热伤胃阴者。加石斛、天花粉; 5` 积滞者症见嗳腐吞酸夹不消化食物,加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消痰; 6` 饮酒过多,积热动血者,可加葛黄丸以泻火止血。  胃热而阴伤,表现胃脘不适、疼痛、吐血、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可改用生干地黄散(犀角、黄芩、大蓟、侧柏叶、阿胶、地黄)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2.肝火犯胃证:吐血色红或紫黯。胁痛。口苦,心烦易怒。寐少多梦。舌质红,脉弦数。药用龙胆泻肝汤;酒龙胆草6克 栀子9克 炒黄芩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3克 酒生地黄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加减: 1. 可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或合用十灰散凉血止血。 2. 胁痛甚者,加郁金、制香附理气活络定痛。 变证 肝郁化火,烦热胁痛,吐血,而口苦、心烦易怒等证不及上证显著者,可改用化肝煎清旰泻火,酌加凉血止血之品以增强止血功效。和龙胆泻肝汤相比,本方清泻旰经实火之力稍弱,但疏旰理气止痛之力较龙胆泻肝汤为强。【辨证加减】 1.本方可酌加黄连、大黄、石膏、竹茹,以加强清热泻胃火之功。 2.本方亦可与十灰散合方,以加强凉血止血之功。 3.兼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者,可酌加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粉等以凉肝降火,止血。 4.口苦泛酸者,可酌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芍等,以清肝泻火,降逆止酸。 5.吐血势急量多不止者,可加服花蕊石粉、三七粉、白及粉、生大黄粉,以收敛止血。 【按语】 1.本方为苦寒清泻之剂,临床须确为肝火内炽犯胃的实热证候方可使用;且不宜过量、久服,当中病即止,再以养阴柔肝和中之剂以善其后。 2.本方已制成丸剂、散剂,临床可酌情选用。 3.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过量易损伤肾功能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者当慎用。泻火强  肝火犯胃证 吐血鲜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嗳气,寐少梦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5克 酒龙胆草6克、栀子9克、炒黄芩9克、酒生地黄9克、白芍9克、夏枯草9克、茜草炭9克、旱莲草9克、黑侧柏叶9克 加减: 1. 兼瘀血者,加花蕊石、三七; 2. 吐酸者,合左金丸; 3. 嗳气频作者,加沉香;胁痛者,加郁金。  肝郁化火,烦热胁痛,吐血,而口苦、心烦易怒等证不及上证显著者,可改用化肝煎清肝(青皮6克 陈皮6克 白芍6克 丹皮6克 山栀子9克 泽泻9克 贝母9克 1..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2.吐血、可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或合用十灰散凉血止血。 3.胁痛甚者,加郁金、制香附理气活络定痛。)泻火,酌加凉血止血之品以增强止血功效。疏肝理气止痛力强 3.气虚血溢证:吐血缠缠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药用归脾汤;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加减:可酌加仙鹤草、白芨,乌贼骨等固涩止血。 变证   1。症见吐血反复,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而心悸、失眠之症不显著者,可改用人参饮子益气摄血,滋阴养血。 2.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肤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童便化瘀止血,共奏温经止血之效。 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若出血过多,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等症者,均应急服独参汤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 【辨证加减】 1.本方可酌加乌贼骨、白及粉、仙鹤草、阿胶、炒蒲黄,以加强止血之功。 2.反复吐血,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者,可重用人参、黄芪以益气,并加熟地黄、阿胶,以补血。 3.肢冷,畏寒,便溏者,为脾胃虚寒,可酌减远志、酸枣仁,加炮姜炭、艾叶,或改用艾叶散,以温中止血。 【按语】 1.本方为甘温益气摄血的代表方剂。适用于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所致的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出血。若血热妄行的出血不宜使用本方。 2.本方除用于消化道疾病所致的出血外,亦广泛用于血液病、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出现的虚寒性出血。 3.据报道:采用本方加味而成的益气统摄止血汤,治疗虚寒型上消化道出血104例。结果:痊愈57例,显效3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症见吐血批复,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而心悸、失眠之症不显著者,可改用人参饮子(人参5克 黄芪10克 五味子5克 麦冬9克 当归5克 白芍5克 甘草3克 )益气摄血,滋阴养血。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肤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柏叶9克  干姜9克  艾叶15克,上3味,用水7两,马通汁(马粪{童便也可}化水滤过取汁)1.4两,合煮取1.4两,分2次温服。)。 4.脾气虚弱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淡,或伴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常用方四君子汤加减;党参10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阿胶10克、炒地榆10克、血余炭10克、白及10克、生甘草5克 加减: 1. 偏于脾阳虚者,加炮姜、炮附子、灶心黄土,或用黄土汤加减; 2. 兼有肝郁者,加佛手、郁金、柴胡等。   临证参考本证治疗重在健脾益气,脾气健旺则能摄血、止血。脾气虚弱,可依症情选用归脾汤、六君子汤等方。对吐血量多不止,语言不能接续者,当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或参附汤益气回阳固脱,并加三七粉、白及粉、云南白药、阿胶等止血。 5.胃络瘀阻 吐血紫黯有瘀块,胃脘疼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面色晦黯,舌质黯或有紫斑,脉涩。常用方化血丹加味;花蕊石10克、三七末6克、丹参10克、降香10克、茜草根10克、血余炭10克、地榆10克  加减: 1. 胃脘刺痛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 2. 兼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 3. 兼热者,加大黄、虎杖; 4. 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5. 兼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   临证参考吐血后离经之血未排出体外,留于体内,蓄结为瘀血,妨碍新血生成及气血运行,也可出现胃络瘀阻并使吐血缠绵不止或加重。因而吐血治疗中,应常规加入活血化瘀止血的药物,如三七、大黄、茜草根、蒲黄、云南白药等,以使止血而不留瘀,且同时有助解除患者脘腹疼痛的作用。吐血各证,若因吐血量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汗出肢冷,脉微欲绝之气随血脱之危重证候,当急予益气回阳固脱,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或参附、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同时口服云南白药、三七末及阿胶等止血药。  瘀阻胃络证 吐血紫暗,胃脘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针剌或刀割,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或有瘀斑,苔薄,脉涩。常用方血府逐瘀汤;当归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辨证加减】 1.兼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者,可酌减桔梗、枳壳,加黄连、大黄、黄芩、侧柏叶、茜草、紫珠草等,以增加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 2.兼胃脘作胀,嗳气,恶心者,可酌减桔梗、当归、甘草,加半夏、陈皮、白檀香、旋覆花、代赭石、竹茹等,以行气和胃,降逆止呕。 3.兼胃脘冷痛,喜温,大便溏泄者,可去柴胡、赤芍、桔梗,酌加炮姜炭、高良姜、茜草、艾叶、炒蒲黄等,以助温中散寒,化瘀止血之功。 4.兼气短乏力,自汗神倦者,可去柴胡、赤芍、枳壳,酌加炙黄芪、党参、白术等,以增益气摄血之功。 【按语】 据报道: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可明显改善小鼠回肠肠系膜微循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并对正常和急性“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轻度抑制作用,能延长出凝血时间,提示本品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流量的效应。因此,本方的最佳适应证为由血瘀气滞,瘀血内阻所造成的血粘度高、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非感染性的慢性炎症、出血等病症。 6.阴虚火旺 吐血色红量多,胃脘隐痛,面色潮红,潮热盗汗,口渴咽干,心烦不寐,耳鸣,大便黑,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方茜根散加减;茜草根10克、侧柏叶10克、阿胶珠5克、生地黄15克、麦冬10克、旱莲草10克、黄芩10克加减: 1. 兼气虚者,加党参或合生脉散; 2. 阴虚甚者,加龟甲、玄参; 3. 潮热者,选加地骨皮、青蒿、鳖甲、白薇; 4.盗汗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等; 5. 烦躁难眠者,加酸枣仁、知母。 临证参考阴虚吐血与肝火、胃火之吐血,虽都有热象,然而一虚一实完全不同。阴虚火旺为无根之虚火,故清降不宜过用寒凉,总以兼顾阴分为是,如麦冬、玄参、旱莲草等每多使用。  肝胃阴虚证 吐血量多色红,脘胁隐痛,嘈杂吐酸,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弦数。常用方 一贯煎;北沙参9克 麦冬9克 当归9克 生地黄18-45克 枸杞子9-18克 川楝子4.5克  1.口苦燥者,加酒炒川连1.5克(粉焗服); 2.大便秘结,加瓜蒌仁; 3.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 4.痰多,加川贝母; 5.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 6.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 7.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 8.腹痛,加白芍、甘草; 9.脚弱,加牛膝、薏苡仁; 10.不寐,加炒酸枣仁。 11.若胁痛甚者,加合欢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调气; 12.头目昏晕者,加女贞子、桑椹等以补益肝肾。【辨证加减】   1.本方可加旱莲草、大蓟、侧柏叶、藕节、仙鹤草,或与四生丸合方,以加强凉血止血之功。   2。阴虚火旺者,减枸杞子,加丹皮、栀子、地骨皮、炙鳖甲、知母等,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3.脘胁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川楝子,以缓急止痛。   4.兼气虚者,可酌加人参、黄芪、白术,以助益气摄血之力。   【按语】   1.本方为阴柔滋降之剂,I临床须确为阴虚内热之证方可使用。若为实火内炽者不宜使用本方,以免滋腻恋邪,反助火势;再如阳气虚寒者亦不宜服用本方,以免阴柔之品更伤阳气。   2.据报道:采用本方治疗肝胃疾病引起消化道出血50例,其中,肝病32例,胃病18例。结果:肝病组总有效率93.75%;胃病组总有效率83.20%。   3.据报道:采用本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消化道出血45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 7.吐血难证:若出血过多,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等症者,均应急服独参汤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   五、其它疗法  1.对于吐血不甚者,可选用下列简易方药治疗。   1.生地黄12克,大黄粉3克,煎服,或用地黄汁送服大黄粉。   2.藕节、大蓟各15克,煎服。   3。茜草12克,煎服。   4.白芨粉,每次3—6克,一日2-4次。   5.乌贼骨、白芨粉各等分,每次3克,一日3-4次。   6.生地、地榆、白芨各15克,水煎服。   7.花蕊石,火煅、醋浸、研细粉,每次3-5克,一日3次。   以上1一7方,可用于各种症候的轻症吐血。   8.麦门冬饮子(《圣惠方》);麦冬、大蓟、生地各12克,煎服。适用于胃热阴虚之吐血。   9.艾叶散(《圣惠方》)。艾叶、炮姜炭、阿胶各9克,侧柏叶12克,煎服。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吐血。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强字牌,北京中药二厂):每次1袋,每日2次。用于肝火犯胃之吐血。 (2)紫地宁血散(中一牌,广州中药一厂):每次8g,每日3--4次。用于胃中积热之吐血。 (3)胃血宁口服液(本药牌,辽宁本溪制药厂):每次20ml,每日2次。用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收敛止血。 2.单验方 (1)蚕豆苗(嫩茎叶)30g,冷开水洗净,捣汁服。 (2)大蓟草、白茅根、藕节各30g,煎服,也可加韭菜汁少许1次服下。 (3)鲜芦根90g,生侧柏、仙鹤草各30g,煎服。 (4)地锦草、墨旱莲各30g,煎服。 (5)白及、侧柏叶(或乌贼骨)各30g,共研细末,每天2次,每次3~6g,用温开水调服。 (6)鲜生地取汁30ml,加入生大黄粉3g,每日3次,口服。 (7)乌贼骨30g,炮姜炭9g,艾叶炭6g,煎服,以温涩止血。 (8)参三七、白及及生大黄,按2:2:1比例配成药末,每服3~4.5g,日3~4次,温开水调服。 (9)童便取健康男性婴幼儿清晨小便,盛于清洁器皿中,以消毒纱布过滤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备用。每次lOOml,每日3次服用,以祛瘀止血。 3.食疗方 (1)仙鹤草、冰糖按1:2用量比例制成膏滋,每次15g,每日2次。 (2)生地汁、鲜芦根汁、白及粉、藕粉各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口服。 (3)山药、陈皮、太子参、熟地、龙眼肉各适量,炖粥服用。用于气血虚弱之吐血。 (4)党参、黄芪、大枣、当归、龙眼肉,与牛肉共炖,饮汤食肉。用治气血亏虚之吐血。 (5)鲜藕汁1小杯,加水适量煮沸,三七粉3g,与生鸡蛋1个调匀入沸汤中,加食盐调味服用。适用于胃热或肝火未清者。 (6)银耳6g,玉竹15g,兔肉250g,加适量水同煲熟,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胃阴亏虚者。 (7)桃仁瘦肉粥桃仁15g,瘦猪肉150g,粳米适量,加水共煲熟.,入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胃络瘀阻。   【转归与预后】   吐血初期多为火热实证,反复吐血,气血渐亏,则由实转虚。虚证吐血兼血瘀者形成虚中夹实证候。   患者的预后与吐血的原因、吐血量及兼见症状三者密切相关。引起吐血的新病易治,久病难治,溃疡、胃炎等病引起者易治,肝硬化及胃癌等引起者难治。吐血骤然发生且量多者,易致气随血脱危证,预后较差;出血量少,自觉症状轻者,预后较好;吐血伴发热、脉数等症者,病情多较急重;身凉肢温,脉和缓者易治。   【护理与调摄】  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恐惧、焦虑心理。患者宜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注意保暖,吐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引起昏厥。   吐血量大者,宜暂时禁食。吐血止后或吐血量少、次数不多者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宜少食多餐,忌食粗纤维及辛辣刺激动火之品,以免再伤血络,饮食不宜过热,同时予具有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作用的食物,如鲜藕汁、梨汁等。脾虚者应注意营养,进食不宜过予寒凉。   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肢温、神志、尿量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因失血而引起气随血脱的重证;吐血时取头低脚高侧卧位,以防止血液流入气道引起窒息,同时又可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及时清除呕吐物及污染物品,以免恶臭刺激诱发呕吐,帮助病人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与康复】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注意生活起居、调摄情志为预防吐血发生的关键。按时用膳,避免过饥过饱及暴饮暴食,不食过硬及辛辣、酸、煎炸等物品,戒烟酒及浓茶。积极治疗引起吐血的原发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肝硬化等。   在吐血止后康复阶段,多有脾虚血亏出现,治疗可着重以健脾益气补血方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何首乌、当归、白芍、熟地等。兼阴亏者,加用麦冬、玉竹、石斛等;若有瘀血蓄积者,可适当配用活血化瘀药,如三七、蒲黄之类。   饮食方面,对脾虚血亏未复者,可选龙眼肉15g,黄芪30g,红枣lOg(去核),牛肉250g。上物共放碗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服用。对胃热、肝火未清者,可用茅藕黄花煎:白茅根15~30g,黄花菜30g,鲜藕60g,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