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   
【范围】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 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4.病势病之初多为实证,日久可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   
5.病机转化因不通而痛的实证,日久不解,损伤正气,可以形成不荣而痛的虚证,同时虚证腹痛又可因复感诸邪,或痰浊、瘀血、食积、湿热等内留转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2.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放散与转移、范围、过程及诱因、病史和其它伴随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确诊。   3.腹部查体及必要的理化检查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二者鉴别要点在发病部位的不同。胃居上脘,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而腹痛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   2.蛔厥 突发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并向背部放射,常常突发突上,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常为胆汁,也可吐出蛔虫,间歇期呈隐痛或完全不痛。多见于青少年,初次发病者多,反复发作者少,有吐蛔、驱蛔史。腹部查体多无阳性体征。便常规检查、肝胆B超检查、静脉胆道造影、钡餐十二指肠造影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腹痛的疼痛部位与蛔厥不同,不难鉴别。   3.脾心痛突发上腹剧痛,并向肩背部放射,疼痛持续剧烈如刀割样,病人常自觉L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早期多伴恶心、呕吐,但吐后腹痛不缓解,腹部疼痛程度与区吐频度相一致。多于暴饮暴食后急骤起病。查体可见上腹部压痛、反跳痛、黄疸,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脐周围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或侧腹部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测定、胰蛋白酶含量测定、B超检查、X线腹平片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而腹痛无向肩背部放射的表现,不难与脾心痛鉴别。   4.胆石症右上腹季肋处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肩或右肩胛下角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黄疸等症状。胆石症很少有痛及脐腹和小腹者,与腹痛不难鉴别。胆囊B超检查,X线胆道造影检查有助鉴别。   5.肠痈初起为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呈钝痛、胀痛,数小时至24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此时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早期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或其附近的局限性固定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血常规、腹部B超、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6.尿石症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小腹、外阴及大腿内侧放射、伴腰酸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多突然发作,但有反复发作病史。查体肾区叩击痛或少腹有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x线腹平片或肾盂静脉分泌造影及肾、膀胱系B超有助于鉴别。   7.胸痹心痛不典型者发病可以出现腹痛症状,但逐渐出现心前区疼痛表现,严重者可伴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病人有胸痹心痛病史,服用治疗胸痹心痛的药物后腹痛症状可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有助于鉴别。   8.腹腔内肿瘤癥积腹痛固定不移,并可于疼痛部位触及包块。多见于中老年人。腹部B超、CT、MRI检查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需紧急处理;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疼痛缠绵,或痛势不甚,病程长,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反复发作。   2.辨病位 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初起所致腹痛,痛在脐腹,病位多在肠胃;痛在少腹,伴有肝气郁结之象,因情志而致或触发者,病位多在肝;腹痛绵绵,痛在小腹者,病位在肾、脾。   3.辨病性痛势急剧,呈暴痛拒按,伴腹胀、呕逆者,属实;痛势隐隐,或久痛,喜按或可按者,属虚;疼痛急迫阵作,口渴身热,喜凉,便秘或大便秽臭者,属热;疼痛拘急,腹鸣切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者,属寒;疼痛时轻时重,攻冲走窜,伴胸胁不舒,嗳气腹胀,得矢气而后快,每因情志变动而疼痛加重,属气滞;疼痛呈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扪及包块,舌质隐青,或有瘀点、瘀斑者,属血瘀;疼痛欲便,便后痛减,伴嗳腐苔腻者,属食积。   二、治疗原则   腹痛以“通”立法,但决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施以“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同时注意通补关系。“不通而痛”,为实证疼痛的病机,治当通利祛邪;“不荣而痛”为虚证疼痛的   病机,治当温补扶正。   另外,对于急性腹痛诊断尚未确定者,当禁食、胃肠减压,严禁滥用止痛剂、泻剂、灌肠或注射刺激肠道蠕动的药物。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有厥脱征象或有厥脱者,应积极抗厥脱治疗,若有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分证论治   
1.寒凝腹痛   证候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则重,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怕冷蜷卧,小便清利,大便溏,苔白或白腻,脉沉紧或沉弦。   证候分析外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于腹,使寒凝于腹内,腹中阳气不通,气血不畅络脉被阻,故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助寒收引则痛势加重,得温暖则阳气通,寒气散,故痛势缓而减;阳气不能外达则怕冷蜷卧;寒为水之性,寒盛故口不渴;小便清,大便溏皆为寒凝内阻之象;苔白为寒,白腻为寒湿,脉象为寒凝内阻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炮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砂仁、木香、甘草。   方中炮附子辛热温通,能温经逐阴散寒,干姜味辛性热,散脾胃之寒湿,暖中焦,能走能守,祛体内寒邪,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温中散寒的作用大为增强,共为君药;气充则阳生,故以人参补中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健脾益气作用增强,共为臣药,且人参与君药为相使合用,辛甘扶阳,人参得君药使补而能行,大气周流,君药得人参使行而不过,中气畅达,有相补相助之意,使阳气充足,寒邪祛除;砂仁性温,有温中调气作用,木香辛散,苦降温通,理三焦,尤善行肠道气滞,两药合用,芳香理气,使被寒邪遏阻之气机得以畅行而痛止,同时亦可防止人参、白术益气补中作用的呆滞、滋腻弊病的产生,两药共为佐药;甘草甘平,能缓和附子、干姜之热性,以防伤阴,与人参、白术同用,能缓和补力,作用持久,同白术与甘草相配,能促进白术健脾作用发挥,并和缓其刚燥之性,还有缓脾止痛之功,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则寒邪除,疼痛止。   (2)加减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寒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以温中散寒,化湿降逆;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以散表寒;夏暑之季感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以芳香化湿;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以荡除积滞。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用天香正气散合良附丸或高良姜汤治疗。附子为本证必用药,医者可依地域及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增减剂量,一般为15~30g,大剂量可重用至50g以上。但应注意,附子应先煎久煎以减其毒性,一般应煎60分钟以上。   2.热结腹痛   证候 腹痛腹胀,硬满拒按,身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干或黄腻、或焦黄起刺,脉洪数或弦数、或沉实有力。   证候分析 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醇酒辛辣烤炙,外受暑季湿热熏蒸,致肠道积热,热郁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痛腹胀,硬满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热积滞壅于肠胃,灼伤津液,故口干渴,身热,尿黄赤;舌苔、脉象均为肠胃实热之象。   治法 清热通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调胃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芒硝、炙甘草。   方中大黄苦寒,清热泻火,破积滞荡涤肠胃而通结为君药;芒硝咸寒,咸能软坚,寒能泻热,消除病因,芒硝善于润肠燥,软坚结而泻下通便为臣药,两者相须而用,起到清热通腑之功,并能除血分中之热邪;炙甘草甘缓和中,益气养胃,以缓大黄、芒硝之苦泄,使药力缓缓下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清热泻火通腑,则可泄尽肠胃中无形热结。   (2)加减湿热者,伴见口渴不欲饮,身热,苔黄腻,加薏苡仁、豆豉、黄芩、栀子以清化湿热泻火;暑湿之季发病者,可用黄连香薷饮;肝郁化火引起者,加金铃子散。    (3)临证参考本证腑通热结除疼痛止即应停用攻下,改投调理肠胃之剂,不可连用攻下而损伤正气。   3.虚寒腹痛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得温则舒,按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中阳虚寒,脾阳不振,气血不能温养脏腑,腹部经脉失于温养,络脉不和,不荣而痛,故腹痛绵绵;正邪交争,正胜则痛止,邪盛则痛作,故时作时止;寒得温则散,故按之温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乃阳气虚之征;中州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寒湿,则大便溏薄;舌苔、脉象均为虚寒之象。   治法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建中汤加减。药用饴糖、芍药、肉桂、炙甘草、大枣、生姜。   方中饴糖甘温,入脾胃肺经,能温脾补虚以建中气,和缓里急而止痛,其用量重为君药;芍药酸寒,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能收阴气而健脾敛中州阳气,倍用芍药,意在养血敛阴,启阴精以生阳气,与甘温之饴糖相合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故芍药为臣;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与饴糖合则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增强,与芍药合用则酸甘化阴,抑木扶土,又能缓急止痛,肉桂大辛大热,气味俱厚,散寒温阳,温煦气血,与饴糖合,辛甘生阳,助饴糖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且肉桂性能杀木,合芍药以制肝,防寒夹木势来侮土,故可退寒邪,共为佐药;生姜昧辛温,大枣味甘温,甘辛相合能健脾胃而和营卫气血,使经脉通畅,阳气所达,寒邪自除,为使药。   (2)加减气虚偏重者,伴见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体胖大,有齿痕,加炙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血虚者,伴见面色萎黄或面色咣白,心悸,加炙黄芪、当归;服药后腹痛仍不缓解,方中加熟附子、干姜,去生姜;若伴有恶心呕吐者,用千金吴茱萸汤。   (3)临证参考:阳气虚寒,气血不畅,络脉不和之腹痛,日久可致虚中夹实,络脉郁滞,治疗可温中补虚,通络止痛并举,药选丹参、檀香、九香虫等。   4.气滞腹痛 ‘   证候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苔薄白或白,脉弦。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故腹胀闷痛;病在气分,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无痕迹,故痛无定处;肝主疏泄,气机郁滞则疏泄之职失司,肝郁气滞则有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后则气滞有所通畅,故痛势稍减;情志变动则加重气滞,故疼痛发作;舌苔、脉象均为气机郁滞之象。   治法行气解郁。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木香调气散加减。药用木香、香附、乌药、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砂仁、桂枝、甘草。   方中木香辛散苦降,芳香而燥,可升可降,通理三焦,擅长于调中宣滞,行气止痛,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为理气良药,利三焦,解六郁,专属开郁散气,乌药辛开温散香窜,能顺气畅中,并上可入肺脾,下可入肾与膀胱,既可行脾胃气滞,又可疏肝理气解郁,三药合用能增强理气行滞之功,共为君药;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能疏肝胆,破气滞,陈皮辛苦性温气芳香,可降气宽膈,治七情之郁,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四药辅君药加强理气解郁之功,共为臣药;佐以苍术燥湿健脾,砂仁温中醒脾,和气化湿,桂枝辛散温通,入肝能杀肝木,并可调和气血,川芎行气活血,开郁行散;使以甘草制约方中辛香温燥药伤阴。和诸药。   (2)加减肝郁较重,痛连两胁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内有郁热,舌红苔黄者,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   (3)临证参考本方药多辛香温燥,不宜久服,有阴虚症状者更不宜用。本证在临床上还可选用枳朴香砂汤。因恼怒伤肝引起腹痛者,可用柴胡清肝饮;气结痰凝者,用二陈四七汤;气结便秘,脉数者,用厚朴大黄汤。   5.血瘀腹痛   证候腹痛拒按,呈刺痛,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证候分析瘀血阻滞腹部血脉故腹痛,呈刺痛,痛处固定;血瘀为有形之实证故痛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脉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五灵脂、当归、红花、桃仁、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甘草。  方中五灵脂甘温,专入血分,长于通利血脉,散瘀止痛,炒则去其恶臭,为君药;当归味辛,入血分,补血活血,桃仁活血祛瘀力较强,红花专入血分,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桃仁与红花相须配对后祛瘀之力大增,治疗一切血脉瘀滞,皆为臣药;川芎、赤芍、丹皮活血化瘀,助主药增加活血化瘀之功,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行气助活血药达病所,同时延胡索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当归配桃仁,两药合用,相使配对,有祛瘀通闭而不伤血,养血补虚而不碍瘀之妙;当归配川芎,两药相使配对,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当归之润可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可防当归之腻,祛瘀而不伤气血,诸药合用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血,瘀血除则疼痛止。   (2)加减病人少腹疼痛为主者,改投少腹逐瘀汤。   (3)临证参考本证以术后脉络损伤、粘连作痛多见,医者可根据病情酌用王清任的诸逐瘀汤化裁治疗。   6.食积腹痛   证候 腹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大便或秘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 食积停滞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胀痛;食积为有形之实邪故拒按;食积停于肠中不化故嗳腐恶食;腑气不通,升降失调则大便秘,痛而欲泻乃食积下行之象,泻后肠中食积减,故腹痛亦缓;舌苔、脉象均为食积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壳化滞汤加减。药用枳壳、厚朴、砂仁、陈皮、神曲、麦芽、莱菔子。   方中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逐宿食,通便闭为君药;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砂仁行气化湿,温中醒脾,陈皮宽膈降气,三药助枳壳行气导滞为臣药;神曲消食健脾,麦芽消食和中,莱菔子消食下气,三药合用可以加强消食化滞之效,共为佐药。诸药合用行气导滞,消食积,畅气机,积滞得下而痛除。   (2)加减大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荡积;食积日久有化湿生热之象者,改投枳实导滞丸。   (3)临证参考本证积滞在肠中,故应通腑荡积,食积去则腹痛自止。 腹痛方剂; 1寒邪内阻:腹痛急暴。遇冷则甚,得温则缓。怕冷,踡卧,口不渴。大便或溏薄,或秘结良附丸(【处方】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500g )天香正气散加减;干姜5克 紫苏5克 乌药5克 香附5克 高良姜5克 木香5克 延胡索5克 陈皮5克 1.蛔虫或大便有蛔病史,可加服乌梅丸,以安蛔止痛。 2. 夏报感受寒湿,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者,酌加藿香、苍术、厚朴、白豆蔻、半夏等,以化寒湿,降逆和中。 变证 1。阴寒腹痛:症见腹痛拘急,四肢不温喜按喜温,脉沉细,舌淡苔白等。治宜温中理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附子 回阳,干姜温中,白术健脾,党参、甘草补脾益气,加木香行气止痛。 2.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症见脐中剧痛难忍,喜温喜按,四肢厥逆,脉沉细而迟等。治宜温通肾阳,以祛寒邪。方拟通脉 四逆汤加味。方中重用附子以温通肾阳,干姜、甘草温脾阳而和中。加乌药理气止痛。. 3.寒袭下焦,疏泄失常。症见少腹拘急冷痛,肢冷,苔白,脉沉迟等。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所致。治宜暖肝散 寒。方以暖肝煎加减,如寒甚者加吴萸、干姜、附子等或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亦可。 . 4。内外皆寒。症见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又有身体疼痛,或恶寒等。治宜温经散寒,方用乌头桂枝汤加减。方中乌头温 里,祛内寒而腹痛得止。桂枝汤解表以治外寒之身痛恶寒。可加香附、紫苏之类以理气散寒止痛。 5。寒邪上逆,症见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治宜温中降逆。方以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阳以祛寒,半夏降逆 止呕,粳米、大枣、甘草以和中。 阴寒腹痛证:症见腹痛拘急,四肢不温喜按喜温,脉沉细,舌淡苔白等。附子理中汤加味;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木香5克 砂仁5克 干姜9克 加减: 1. 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2. 寒喜暖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以温中散寒, 化湿降逆; 3. 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以散表寒; 4. 夏暑之季咸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以芳香化湿; 5. 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以荡除积滞。 肾阳不足证:寒邪内侵证:症见脐中剧痛难忍,喜温喜按,四肢厥逆,脉沉细而迟等。通脉四逆汤加味;炙甘草6克 生附子8克 干姜9克(强人12克) 乌药9克 1.面色赤者加葱九根 2.腹中痛者,去葱,加白芍6克; 3.呕吐者,加生姜6克; 4.咽痛者,去白芍,加桔梗3克 如果利止而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9克。 寒袭下焦,疏泄失常证:症见少腹拘急冷痛,肢冷,苔白,脉沉迟等。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所致。暖肝煎加减;当归6克 茯苓6克 枸杞子9克 小茴香6克 肉桂3克(粉,冲服) 乌药6克 沉香3克 生姜5片 1.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附子等以增其温里祛寒之功; 2.腹痛甚者,加香附以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以加强疏肝理气之效。 内外皆寒:症见腹中冷痛拘急冷痛,手足逆冷,而又有身体疼痛,或恶寒等。乌头桂枝汤加减;乌头10克(包)桂枝9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香附6克 紫苏6克生姜9克红枣12枚蜂蜜100克(包) 寒邪上逆,症见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附子粳米汤;炮附子5克  半夏12克  甘草3克  红枣10枚  粳米12克 寒积用大黄附子汤,【组成】 大黄(9克) 附子(12克) 细辛(3克) 还可用附子理中丸(处方】 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 ) 和乌梅丸(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暖肝煎(〖组成〗 当归二三钱(6~9g) 枸杞三钱(9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二钱(3~6g) 乌药二钱(6g) 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钱(6g))(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 若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又身体疼痛--乌头桂枝汤(组成:乌头12·5g,桂枝23·4g,白芍23·4g,甘草15·6g,大枣15g,生姜23·4g,蜂蜜1斤)(内外皆寒)       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组成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寒邪上逆)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 组成】 厚朴(15-20克) 炒莱菔子(15-30克) 枳壳(15克) 桃仁(9克) 赤芍(15克) 大黄(9-15克) 芒硝(9-15克) 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用大柴胡汤,组成;柴胡(12克)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生姜(15克) 枳实(9克) 大枣(4枚) 大黄(6克)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 枳实导滞丸 [组成] 大黄9 枳实9 神曲10 云苓8 黄芩6 川连6 白术8 泽泻6 轻症用保和丸,处方: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 陈皮连翘萝卜子各30 克 4肝气郁滞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6克) 陈皮(6克) 川芎(4.5克) 香附(4.5克) 枳壳(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1.5克) 腹痛肠鸣泄泻用痛泻要方 组成; 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 少腹绞痛,阴囊寒疝用天台乌药散组成: 天台乌药(12g) 、木香(6g) 、小茴香(6g) 、 青皮(6g)、高良姜(9g) 各半两 , 槟榔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巴豆七十粒 (12g)。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3g)  5瘀血内停 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若有寒像 用膈下逐淤汤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6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喜按。饥饿及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麦牙糖70克(另包)加减; 1.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3.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4.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5.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方中生姜可改用干姜,再加党参、白术等,以增其温中益气健脾之力。若腹中攻痛不解,可加吴萸、 川椒、乌药等,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1.气虚偏重者,伴见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体胖淡,体胖大,有齿痕,加炙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2. 血虚者,伴见面色黄萎黄或面色苍白,心悸,加炙黄芪、当归; 3. 服药后腹痛仍不缓解,方中加熟附子、干姜,去生姜; 4. 若伴有恶心呕吐者,用千金吴吴茱萸汤。 5.可温中补虚,通络止痛并举可加丹参、檀香、九香虫等。 若虚寒腹痛较重,呕吐肢冷脉微-- 大建中汤;炒蜀椒5克 干姜12克 人参6克半夏6克 乌药6克 砂仁5克 陈皮3克  饴糖50克(包) 1.腹痛胀满者,加厚朴、砂仁; 2.寒甚而头痛目眩者,加吴茱萸; 3.恶寒重者,加附子; 4.呕吐甚者,加半夏。生姜; 5.口干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脾肾阳虚证:症见腹中冷痛,怯寒肢冷,下利清谷,脉沉细等。桂附理中汤加减;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肉桂3克(粉,冲服)  干姜9克 血虚腹痛证:症见腹中隐痛,面色萎黄,心悸眩晕,脉细无力,多有思虑过度或失血过多的病史。四物汤加味;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白芍12克 炙甘草12克 黄芪1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若腹痛自利,肢冷脉沉迟者--附子理中汤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还可用温脾汤,组成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 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补中益气汤,组 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加减: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变化方: 1、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术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术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术,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汤,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出,身痛,脉浮无力。煎服法:姜三斤,枣二枚,煎。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细辛三两(3克)、 通草二两(6克)、 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bo])、 炙甘草二两(6克)。黄芪建中汤配方:黄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擘)、胶饴(饴糖)30克。 气滞证:脘腹或胁下胀痛。痛处游走,或攻窜不定。痛引少腹。胸闷喛气。恼怒忧虑而作,舌苔薄,脉弦或弦细。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 醋香附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壳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胁肋疼痛较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药,脉象弦数者,酌加山栀子、黄芩、川楝子等以清肝泻火。 腹痛加减: 1.胁肋疼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增其疏肝止痛之力; 2. 窜痛明显,攻冲不定,加木香、乌药、沉香、郁金。 3. 以助理气止痛之功;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小茴香等以温化少腹之气。 4. 腹痛,肠鸣,便溏者,加白术、陈皮、防风等,即取痛泻要方之意。 若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苔薄白或白,脉弦。木香调气散加减;木香(另研)1.5克 乌药 香附 枳壳青皮(各3克 砂仁1.5克 厚朴 陈皮各3克 官桂0.6克 抚芎 苍术各3克 甘草0.9克加减: 1. 肝郁较重,痛连两胁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止痛; 2. 内有郁热,舌红苔黄者,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 血瘀证:腹痛如针剌,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腹部胀满。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少腹逐瘀汤加减;炒小茴香7粒 炒干姜0.5克 延胡索3克 没药3克 川芎3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炒五灵脂6克  蒲黄10克 当归9克 1.少腹胀甚,加莪术、青皮、木香; 2.少腹疼痛拒按,加姜黄、三棱、莪术; 3.虚寒甚,加附子。 加减。 1. 若无寒邪凝滞之征,本方可去肉桂、干姜,加香附,枳壳、木香等以理气止痛(即气行则血行之谓)。 2. 跌仆创伤成瘀者,加红花、泽兰以散瘀破血。 3. 术后络脉损伤,粘连作痛者,可加蜣螂(焙微黄为末另服),或加丹参,王不留行等,以通络逐瘀。 瘀结于腹证:症见腹中或胁下积块,疼痛拒按,或腹大坚满,舌质紫黯,脉沉涩等。治宜消瘀散结。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6克 川芎6克 牡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延胡索3克 甘草9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香附6克 枳壳6克 当归9克  1.临床见瘀血重痛剧,加乳香、没药、全蝎、蜈蚣等; 2.刺痛,加川芎、三棱、莪术; 3.寒证,加桂枝、干姜等; 4.湿热证,加茵陈、黄芩、泽泻、茯苓、薏苡仁等。 加减:病人少腹疼痛为主者,改投少腹逐瘀汤。 湿热积滞证:腹痛突然,持续加重,或阵发剧痛。腹部胀满,拒按。口中干苦,身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调胃承气汤;大黄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腹痛加减: 1. 湿热者,伴见口渴不欲饮者,身热,苔黄腻,加薏苡仁、豆豉、黄芩、栀子以清化湿热泻火; 2. 暑湿之季发病者,可用黄连香薷饮; 3. 肝郁化火引起者,加金铃子散。 4.下后改用调理脾胃之剂善后。 热积成痈证:小腹右侧急痛拒按,连及脘腹,压痛点始终在小腹右侧),或见发热呕吐,腹壁拘急或口渴喜冷饮,。黄牡丹皮汤加;大黄12克  牡丹皮3克 桃仁8.5克 冬瓜仁12克 败酱草10克 红藤10克 连翘10克 芒硝8克(包)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寒凝腹痛 苏合香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外感寒邪引起的腹痛。   (2)虚寒腹痛   ①附子理中丸(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9,每日2~3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②附桂理中丸(傅山牌,太原中药厂;健民牌,武汉健民制药厂):大蜜丸每次1丸。(99),水蜜丸每次69,1日2~3次,开水送服。用于中寒腹痛.呕吐泄泻,手足厥冷。    ③纯阳正气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药厂):每200粒重3g,1次1.5--3g1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暑天感受暑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④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4粒,每日2次。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引起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3)热结腹痛   ①牛黄清火丸(长白山牌,长春市中药制药厂):每次l丸,1日2次。清热通便解毒,还可用于头晕目眩,口鼻生疮,痄腮红肿,大便秘结。   ②牛黄解毒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3次,温开水送服。还可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便秘等症。   ⑧栀子金花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9g,1日1次,温开水送服。还可用于口舌生疮,头痛目赤,大便秘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4)气滞、食积腹痛   ①木香槟榔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Et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3~6g,1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肠胃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②大山楂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2丸,每日2~3次口服。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⑧保和丸(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傅山牌,太原中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饮不食。   ④开胸顺气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3~9g,1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停食停水,气郁不舒,胸胁胀满、脘腹疼痛。   ⑤木香顺气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回生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每次9g,1日2次,饭前温开水服。用于胸闷腹痛,气郁不舒,食积呕吐。   ⑧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   ⑦逍遥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   ⑧越鞠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⑨槟榔四消丸(回生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每次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   (5)瘀血腹痛   ①大黄廑虫丸(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鲁”字牌,济南中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大蜜丸,每次1~2丸,水蜜丸每次3g,小蜜丸每次3~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黑黯,潮热赢瘦。   ②止痛紫金丸(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瘀血作痛。   ③失笑散(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九芝图牌,江苏苏州雷允上制药厂):布包煎服,每次6~99,1日2次。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   2.单方验方   1.小茴香9克,乌药6克,水煎服。适用于寒痛。   2.五灵脂9克,蒲黄9克,研细末,醋、水各半,煮透,连渣服之。适用于血瘀腹痛。   3。莱菔子15克,广木香5克,共研细末开水炖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4。吴茱萸3克,木香2.5克,研末,开水冲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5.艾叶5克,香附10克,肉桂3克,水煎服。治虚寒腹痛。   6.黄芪工5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气虚腹痛。   7。蔓荆子15克(炒),研细末,开水送下。适用于热痛。   8.黄荆树子(晒干) 10克,炒研细末和红糖冲服。适用于食积腹痛。   (二)外治法   1.硫黄,吴茱萸各6克,大蒜适量,捣和,涂敷脐中。适用于寒痛。   2.皮硝30"--'90克,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适用于因食滞湿热而引起的腹痛。   3.白胡椒研细末,以少许纳入脐中,外贴胶布。适用于感寒腹痛。   4。苦瓜藤叶10片,洗净捣烂敷少腹痛处或用栀仁20粒、胡荽菜一两,捣烂外敷少腹痛处。此法适用于腹部热痛。   (三)针灸疗法   1。寒邪内积;针中脘、关元,足三里,公孙。隔盐灸神阙。 .   2。脾阳不振:针刺用补法,并灸。取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章门、足三里等穴。   3。饮食停滞;针刺用泻法,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庭等穴。单验方 (1)寒积腹痛   ①生姜lOg,大枣6枚,艾叶9g,红、白糖各15g,水煎服。   ②生姜5片,红糖60g,沏姜糖水加白酒少许,温服。   ③胡椒12粒,研成细末,开水送服。 (2)气滞腹痛 陈皮lOg,青皮6g,炒莱菔子15g,水煎服。   (3)血瘀腹痛   延胡索15g,当归lOg,水煎服。 (4)食积腹痛   ①焦山楂12g,陈皮6g,神曲9g,莱菔子6g,水煎服。   ②鸡内金3个(炙酥),研成细末,1天分2次服完。   ③山楂lOg,炒焦成炭,外呈黑色,内深黄色,研细末,加红糖,.开水冲调。待温1次服下。 (5)热郁腹痛 炒蔓荆子15g,研细末,开水送下。 (6)治腹痛不可忍 芍药、当归等分为末,每服10g,水2碗,煎成50~lOOml,温服。 (7)一切腹痛,不论虚实寒热皆效。 小麦秆烧灰,地上出火气,将麻布包之,滚水淋汁,一服立止。 3.食疗方 (1)寒痛   ①茴香粥:小茴香10~15g,粳米50~lOOg,红糖15g。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入粳米、红糖煮为稀粥。   ②干姜粥:干姜lOg,粳米lOOg,葱白2茎,红糖适量。先将干姜入砂锅煎半小时,再入葱白、粳米、红糖同煮粥。 (2)热痛   ①加味石膏粥:生石膏lOOg,番泻叶5g,粳米lOOg。先将生石膏煎汁,取汁去渣,番泻叶用开水泡,用石膏煎液与粳 米同煮为粥,再调入番泻叶浸泡液,日服2次。   ②番泻叶饮:番泻叶lOg,开水浸泡后代茶饮用。   ⑧西瓜汁:取西瓜瓤挤汁,适量频频饮。   ④加味郁李仁粥:郁李仁10--15g,粳米lOOg,西瓜汁或梨汁适量。先将郁李仁捣烂,水研绞取药汁,或捣烂后煎汁 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粥,兑入西瓜汁或梨汁服用。 (3)虚痛 姜枣饮;干姜5~10g,红枣10枚,饴糖30g。将干姜、红枣共煎,去渣取汁,再调入饴糖, 稍煮片刻即可,日分2次调服。 (4)气滞痛   ①砂蔻散:砂仁、白蔻、广木香各等份,共研细末,白糖水温冲服,每日3次,每次5g。   ②荔香散:荔枝核lOg,木香5g,红糖少许。将荔枝核煎取汁,木香研末并与红糖共调入汁中。 (5)血瘀痛 桃仁粥:桃仁10-~15g,粳米100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食用。 . (6)食滞痛   ①山楂神曲汤:山楂15g,神曲15g,共煎汤服。   ②加味曲末汤 神曲15g,谷芽、麦芽各lOg,枳实lOg,共煎汤服。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寒痛   ①艾叶6g,生姜6g,花椒6g,诸药共捣碎,用酒炒,敷于脐上。   ②食盐60g,炒热,装在布袋内,熨肚脐周围。   ③花椒30g,葱白1撮,盐30g,麸皮250g,共炒热,布包乘热敷熨痛处。 (2)食积热痛   皮硝30-~6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 (3)气滞痛   莱菔子120g(打碎),生姜60g(切碎),葱连根须5009(切碎),白酒1杯,上药用锅炒热,布包好,遍熨腹部,一般先由 上而下,由左至右,冷则换之。 (4)急腹痛 取本人头发烧灰存性,研末5g,不拘时酒下,随即以白芥子研末少许,水调封脐中,汗出而愈。 (5)腹痛,或寒或热或食积、血瘀不辨,药不能施者 生姜2000g,捣碎炒热,布袱2块各包姜一半,热铺上,候热气蒸熨,冷即易之,勿间断。如姜炒枯,加酒炒,须痛止方已 (6)热痛 苦瓜藤叶lOg,栀子仁20粒,胡荽末50g,洗净捣烂,敷腹部疼处或脐部。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寒痛   ①艾叶6g,生姜6g,花椒6g,诸药共捣碎,用酒炒,敷于脐上。   ②食盐60g,炒热,装在布袋内,熨肚脐周围。   ③花椒30g,葱白1撮,盐30g,麸皮250g,共炒热,布包乘热敷熨痛处。   (2)食积热痛 皮硝30-~6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   (3)气滞痛 莱菔子120g(打碎),生姜60g(切碎),葱连根须5009(切碎),白酒1杯,上药用锅炒热,布包好,遍熨腹部,一般先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冷则换之。   (4)急腹痛 取本人头发烧灰存性,研末5g,不拘时酒下,随即以白芥子研末少许,水调封脐中,汗出而愈。   (5)腹痛,或寒或热或食积、血瘀不辨,药不能施者 生姜2000g,捣碎炒热,布袱2块各包姜一半,热铺上,候热气蒸熨,冷即易之,勿间断。如姜炒枯,加酒炒,须痛止方已。  (6)热痛 苦瓜藤叶lOg,栀子仁20粒,胡荽末50g,洗净捣烂,敷腹部疼处或脐部。   5.针灸   (1)寒痛   取关元、下巨虚、足三里。关元宜隔姜灸,须大柱重灸至痛缓,亦可先施以热补法,继用泻法,以热补为主,留针期间,艾卷熏灸针柄。下巨虚施泻法,足三里先泻后补,留针时间长短,视疼痛改善而定,30--60分钟不等。   (2)热痛 取内关、气海、行间、建里、足三里。均用凉泻法,宜持续运针至痛解。   (3)气滞痛、血瘀痛、食积痛 ,   取足三里。气滞加期门,血瘀加地机,食积加天枢。足三里先行泻法,后施补法,泻多于补,余穴采用泻法。   刺血:取足三里、天枢、厉兑、下脘、承山。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耳针;取大肠、小肠、脾、胃、神门、肝、胆、交感等耳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腹痛各证类之间,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兼夹。如寒痛可以郁而化热,形成热痛;热痛日久不愈,耗气伤阴,可以转为寒热交错之证;气滞痛可导致血瘀痛,而血瘀痛又可影响气机的通畅,形成气滞血瘀痛;食积痛可以夹寒、夹湿热、夹气滞;虚寒痛常夹食积、气滞等;实性腹痛经久不愈,正气暗耗,可转为虚实夹杂腹痛;虚性腹痛也可以兼夹多种邪气,而显现虚实夹杂腹痛。、   二、预后   腹痛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通过四诊合参及理化辅助检查而寻找其根本发病原因,加以确诊治疗,一般预后多良好;兼有其它病证的腹痛,反复发作病程长,预后较差;正气日衰,身体赢瘦,腹痛难除,症状复杂者,预后不良。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腹痛患者的护理依其轻重缓急和证类不同而采取相应护理方法。腹痛剧烈病人宜禁食,诊断明确腹痛缓解后可以进食流质,逐渐转为半流质、软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营养足够为原则,忌油煎厚味及辛辣刺激食品。虚寒证或其它各证无明显热象者,可给热水袋敷腹部、葱熨法、盐熨法及艾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止痛。保持大便畅通,便秘者应及时处理。病情观察中注意腹痛之时间、部位、性质、伴发症状、诱发原因及与寒暖、饮食、劳力等的关系等。慎用止痛药,诊断不明者,禁用麻醉性止痛剂。   如患者突然腹痛剧烈且进行性加重,腹痛部位明确而固定,局部压痛并拒按,腹膜刺激征明显,且扩大蔓延,较快出现厥脱表现,具备外科急腹痛特征,应立刻按外科急腹症护理常规护理,并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二、调摄   1.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注意平素尽量减少情绪波动,防止七情内伤。   2.注意气候寒暖变化,避免六淫外袭。平时生活起居有规律。   3.饮食有节,禁烟酒,勿恣食辛辣、油腻、肥腥等,以免湿从内生,以有营养、易消化、无刺激食物为宜。应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食用植物油。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酗酒。   2.注意寒温变化,避免外邪入侵。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因素刺激。   4.坚持体育锻炼。   二、康复   腹痛症状基本消失后,可行食疗康复。常用有砂仁莲子粥、二冬粥、桃仁粥。砂仁莲子粥:适用于脾胃虚寒和肝气不舒引起的腹痛。用砂仁5g,莲子20g,捣碎,粳米lOOg,冰糖适量,加水500ml,煎煮至米烂为度,早晚各服1次,7天为1个疗程。二冬粥:适用于肠道积热引起的腹痛和病后伴有津液不足者。用麦冬15g,天冬15g,捣烂,粳米lOOg,冰糖适量,加水1000ml,煮至米烂。早晚各1次,7天为1个疗程。 桃仁粥:适用于瘀血腹痛。用桃仁15g捣碎,粳米50g,加水500ml,煮至米烂。每日早晚各服1剂,7天为1个疗程。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腹痛的病名首见于《内经》,可见于《灵枢》和《素问》的不少篇章中,如《灵枢·卫气》云:“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素问·气交变大论》谓:“岁土太过,……民病腹痛”。《内经》也将腹痛称为“环脐而痛”。《伤寒论》、《金匮要略》称本病为“绕脐痛”,根据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同也称“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少腹弦急”。《张氏医通》称“当脐痛”,《备急千金要方》、《景岳全书》则统称为“心腹痛”,其中包括“胃脘痛”在内。至明代,医家把胃脘痛和腹痛分开,专立腹痛门,指出“痛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以上,名日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延用至今。 证候分类及鉴别方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腹痛专立单独病候,并将腹痛分为急腹痛与久腹痛。该书“腹病诸候”日:“凡病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时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此论对急、久腹痛的证候及病因描述较详。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心腹痛门》中提出注心痛、虫心痛、风心痛等9种心痛名称,其中包括某些上腹部疼痛。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对腹痛分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等,并对不同腹痛提出鉴别,如“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惟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对临证鉴别颇有助益。《丹溪心法》对腹痛以寒、积热、死血、食积、痰湿划分。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腹痛论》中根据脉象、病因、症状把腹痛分为外感腹痛和内伤腹痛,进而又把外感腹痛分为风气腹痛、寒气腹痛、暑湿腹痛、燥火腹痛、痧胀腹痛;内伤腹痛分为热积腹痛、寒积腹痛、食积腹痛、痰积腹痛、酒积腹痛、虫积腹痛、血滞腹痛、血虚腹痛、气结腹痛、气虚腹痛。其分类之细,前所未有。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多从寒热邪气客于肠胃立论。《素问·举痛论》日:“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此外,《素问》“痹论”、“气交变大论”还提出饮食、雨湿、风气、燥气亦可引起腹痛。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腹痛的病因为外感六淫、郁于中焦,七情触动、气机郁滞和饮食劳倦、变乱肠胃的三因说。金元时期李东垣虽未专论腹痛,但他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辨证方面,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提出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并明确指出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辨证,如谓中脘痛太阴也;脐腹痛少阴也;少腹痛厥阴也。朱丹溪强调暴痛多实,久痛多热。明代张景岳对腹痛虚实辨证尤为精详,暴痛多由食滞、寒滞、气滞;渐痛多由虫、火、痰、血,明确提出“多滞多逆者,方是实证,如无滞运则不得以实论也”,并从喜按与否、痛徐而缓、痛剧而坚以及脉象和痛的部位等方面辨证,发展了腹痛的辨证。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腹痛》中强调,对腹痛的辨证应首先辨其有形与无形,“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癥瘕、蚘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进而审其病之在脏在腑,“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较为完善。   治法方面,李东垣虽未专论腹痛,但其《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中确立的“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腹痛治疗的准则。《丹溪心法》强调对老人、肥人应根据不同体质施治,并提出初痛宜攻,久痛宜消,热痛应以辛开苦降之法治之的治疗原则。明代陶华《伤寒六书·家秘的书》论及治腹痛有三法:“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合之;阴寒在内而腹痛者,则痛无休时,……以热剂温之;..…·有燥屎宿食而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硬痛也,……当以苦寒之剂下之”,颇为简明扼要。龚信的《古今医鉴》提出“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气则顺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的治法。虞抟的《医学正传》也提出:“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的治法大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腹痛》在治法上强调以“通”为主,但“通”者并非攻下之谓。   有关本病的治疗方剂,历代医家论述颇丰。汉代张仲景创立了许多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制定的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吐不能饮食,腹中寒……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和治疗“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的大乌头煎,以及治疗“心下满痛”的大柴胡汤和治疗“痛而闭”的厚朴三物汤,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还被临床所采用。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拟定了治心腹痛及腹痛方10多首,如寒热并用,治疗脐下绞痛的温脾汤方,温中补虚的羊肉当归汤方,温中散寒的当归汤、高良姜汤和生姜汤等,均不失为治腹痛良方。王焘《外台秘要》集古人经验于一书,载有治疗心腹痛的方剂20余首,如张文仲的当归大黄汤,范汪的四味当归汤,小品方的茱萸汤和治疗卒腹痛的《古今验录》的芎劳汤、深师的前胡汤、集验葛氏方等,治疗经验逐渐丰富。明代《医方考》则对治疗腹痛的丁香止痛散、三因七气汤、桂枝加大黄汤等有效方剂的组成、功用、配伍、适应症等加以解说,以便于临床应用。张景岳对本病治疗既用内治又用外治,方法灵活。他强调滞在上焦者,当吐之,凡闭结者,下之利之,滞在中焦者,可用排气饮,血积之痛用通瘀煎,阴寒腹痛宜先用葱姜捣烂熨其脐。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对腹痛的证候方药论述得颇详备,其谓:感冒而痛,或泻利并作,用十味香薷饮;腹中常热作痛,此为积热,用调胃承气汤;七情内结心腹绞痛选用七气汤;酒积作痛曲蘖丸等,值得后世借鉴。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腹痛治法强调以“通”为主,但“通”者并非攻下之谓,他用吴茱萸汤和四逆汤通阳泻浊;用左金丸和金铃子散清火泻郁;用四七汤和五磨饮子开通气分;用穿山甲、桃仁、归须、韭根之剂宣通营络;用苁蓉、柏子、肉桂、当归柔而通之;至于食滞则消之,鱿扰安之,瘢瘕理之,内疝平之,痧秽之候芳香解之,皆通之谓也。且叶氏治久积腹痛常以丸散为主,以此渐除其疾,颇有见地。《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腹痛的治则方剂更有新的创见。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为治疗瘀血腹痛的名方,唐容川用小柴胡汤加香附、姜黄、桃仁、大黄治疗腹痛亦很绝妙。   本病的转归及变证方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提出“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便下利”的论点。   本病的治疗禁忌方面,《丹溪心法》提出“痛忌补气”之说。值得参考,但不可拘泥。【医案选粹】 案一   一友偶患伤寒,将及月余矣。因食糯团子,为食所伤,自用自专,竟服消食降气之剂,有伤元气。此时稍进粥一杯许,则腹左右痛不可忍,必待手按摩之,此痛方止。余到,问目下所服何方?彼云:补中益气汤。正合愚意,然痛不止者何故?盖以多用木香之故也。气多弱而反欲行气,焉有不痛之理。余即以此方去木香一味,加参一钱,服药而痛竞立止矣,食欲大进矣。乃知医之长短,止在药之一二味也。 (选自《医验大成》) 案二   山西典客宋兄因多餐肉食而兼生冷,微有感冒,胸中饱胀,腹痛便秘,此当温中化滞。而前医概用山楂、神曲、麦芽、腹皮、枳朴消导之剂,殊不知冷食积中,须温方化,过用消克,反伤胃阳而食愈结。医不知此,消导不效,以大黄下之,惟便粪水,又以丸药下之,则冷结不通。计二十El,请治于余。脉细紧,手足清冷,胸结而硬,舌紫苔白。幸肾阳不虚,上结于胸,下结于脏,用苍术、半夏、干姜、附子、白蔻,十剂胸结方开。下注腹痛,加肉桂,日服半硫丸二钱。惟进谷汤,不令清饿,冷秘二十八日,大便微通,初硬后溏。大黄丸得温方化,洞泻数次,然后胸腹大开,后以理中汤加苓、夏、砂仁温胃,匝月方瘥。 (选自《素圃医案》) 案三   仲景云:少阴脉沉,小便白。予治赵公著、徐氏子二证,俱内中阴寒之证,少腹痛,痛甚则汗出,此一定无疑之证。余证则一泻而鼻衄,口渴,舌有白苔;一不泻不渴,而唇皮裂卷。至于脉皆浮数,小便皆黄,俱用附、桂、吴萸、黑姜、元胡、牛膝、乳、没而愈。此乃下焦阴寒逼火于上,故见此脉,小便黄者。二人原有此旧疾,凡寒证久郁不散,皆变为火。然此处非比他处,虽有寒火夹杂,仍当用热药以散之,是又不可概以脉浮数,小便黄,鼻衄,唇裂,谓非少阴证也。 (选自《医权初编》) 案四   盐屋弥右卫门,年逾五旬。昔曾患毒疮,服土茯苓及五灵丹,愈后即腹痛,左有块如梅子者五六枚,右腹有积如竹根,上攻心坎,痛不可忍,上及乳膺,左乳且酸,每日必二次;大便一二旬一度,如羊屎;小便短少,涩疼。曾坐温泉,略觉轻可。今夏更甚,探吐一回,暂宽一时,所吐唯酸水及痰。额汗,头微痛,足冷,胃痛下引命门穴,周回及脐。素有痔疮,行动则肛下脱。此久病正虚,欲成关格之兆。前因毒而过用寒凉,则成积聚。又服升炼之药,则燥肠胃。所以块如竹根,便如羊屎也。阳虚不能下制夫阴,而大肠之传送,膀胱之气化皆不利,故上而吐酸胃痛,下而小便短涩,足冷,脱肛之症作也;阴逆而上潜夫阳,故胸乳胀痛且酸。额汗头痛之症作也。治宜扶上、中二焦之阳,则阴自不上逆。以桂苓术甘汤合疏肝降肺之药三剂而大便通,积痛减。又三剂而硬处皆软,带脉亦宽。见效甚捷,竟不加减又十剂而愈。 (选自《其慎集》) 【现代研究】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在多种内科疾病中均可出现。近年来开展中医药治疗腹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对腹痛病机认识和辨证治疗上也取得了进展,概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李寿羚等认为“不通则痛”,指实证疼痛,“不荣则痛”,则为虚证疼痛。腹痛喜温按一般属虚,多系脾胃气虚之证,而临床上此证每兼见血气涩滞,仔细腹诊会发现一局部压痛点存在,治当温中益气,运行血气,常可提高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35)。潘国栋认为仲景治腹痛,辨证详尽,处方严谨,用药精当,归纳为20法:泻热逐水法,用大陷胸汤;清热涤痰法,用小陷胸汤;通便泻热法,用大承气汤,或厚朴三物汤;和解少阳法,用小柴胡汤;清热散寒法,用黄连汤;健脾祛湿法,用四逆汤、理中汤;扶阳镇水法,用真武汤;温中涩肠法,用桃花汤;通阳化湿法,用四逆散;温中健脾法,用小建中汤;养血平肝法,用奔豚汤;和解攻里法,用大柴胡汤;温中散寒法,用大建中汤;散气降逆法,用附子粳米汤;温阳通便法,用大黄附子汤;破积散寒法,用大乌头煎;养血散寒法,当归生姜羊肉汤;和营温里法,用抵当乌头桂枝汤;泻热逐瘀法,用大黄牡丹汤;安胃杀虫法,用乌梅丸(黑龙江中医药,1994,<2>:26一--28)。孙炜华认为《金匮要略》治腹痛有10法:温中散寒止痛法,用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建中补虚止痛法,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解通下止痛法,用大柴胡汤;行气下积止痛法,用厚朴三物汤;温里攻下止痛法,用大黄附子汤;破气行血止痛法,用枳实芍药散;活血化瘀止痛法,用下瘀血汤、土瓜根散、红花酒、大黄牡丹汤;养血补虚止痛法,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胶艾汤;调和肝脾止痛法,用当归芍药散;清热降逆止痛法,用奔豚汤(江西中医药,1995,<3>:58~59)。   二、临床研究   赵洪章等用七厘散治疗手术与外伤后或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腹痛50例,服药时间最短为1周,最长为半年,结果临床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2%(辽宁中医杂志,1993,<3>:36)。杨德明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术后肠粘连108例,药用当归30g,白芍30g,细辛8g,桂枝lOg,通草5g,炙甘草15g,酒大黄lOg。加水800ml,煎至300ml左右。每次50ml,每天5~6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腹痛控制后,可继续服药2~3个疗程,以进一步巩固疗效。结果63例完全控制,4l例基本控制,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国医论坛,1995,(1>:13)。   马璋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腹痛200例。除予西药对症外理外,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若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气犯胃,用自拟平肝和胃饮(代赭石、清半夏、陈皮、旋覆花、山药);气滞夹瘀者,用柴胡疏肝散加乳香、没药、丹参、桃仁;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桃仁、红花、丹皮、苏木;虚寒气滞者,用附子理中丸或小建中汤加减治之;湿邪重,用平胃散或藿香正气散加减;伴发热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周至半个月,症状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为治愈。结果治愈183例,占91.5%,总有效198例,占99%,无效2例,占1%(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3>:165,----1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