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所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临床上一般为痰声并见,故合称咳嗽。   
【范围】   西医学中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表现以咳嗽为主症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二途。其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一、病因 ’   1·六淫外邪侵袭肺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侵袭犯肺,是引起外感咳嗽的主要病因,但由于四时主气之不同,故人体感受的病邪亦有区别。因风为六气之首,外邪致病多以风为先导,故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风燥等不同的证候,其中尤以风寒为多。   2.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脏自病或它脏有病及肺,均可引起内伤咳嗽。   (1)肺脏自病多由于肺脏的其它疾病迁延日久,耗损肺气,灼伤肺阴,而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它脏有病及肺多因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过食辛辣肥甘,酿生痰热;或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或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日久化火,气火上逆犯肺;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阴则虚火上炎,损伤肾阳则阳虚内寒,皆可导致内伤咳嗽。   二、病机   1.发病外邪侵袭犯肺,发病较急;内伤致咳,发病多较缓慢。   2.病位病变主脏在肺,并与肝、脾、肾密切有关。   (1)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由于肺体清虚,不耐寒热,故称娇脏,内外之邪侵袭后易于为病,病则宣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为咳嗽。   (2)肝脾肾肝主疏泄,“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若肝郁化火,木火偏旺,或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则气火上逆犯肺而咳;脾主运化,脾为肺之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若脾运不健,痰浊内生,上渍犯肺,则肺失清肃,上逆为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若久咳肺虚,金不生水,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逆为咳为喘。   3·病性外感咳嗽,因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故属于邪实,由于感邪之不同,有风寒、风热、燥热之分;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或以邪实为主,病机与湿、痰、火关系最为密切,或以正虚为主,而阴虚、气虚多见。   4.病势外感咳嗽初起病位在肺,日久损伤正气,可由肺及脾至肾,病势由上而下。内伤咳嗽表现不一,既可由肺及脾及肾,又可由脾肾及肺。   5·病机转化主要表现为虚实、寒热的转化。外感有寒有热,寒邪可以化热;外感日久,可由实转虚,虚实并见。如风寒咳嗽,未能及时宣散,可郁而化热;风热咳嗽又可化燥伤津;或肺热炼液成痰而痰热郁肺。内伤有痰有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郁而化火(热),火能炼液灼津为痰;内伤日久,正气耗伤,又易受外邪的侵袭而表现为邪实为主。由它脏及肺者,多为因实致虚,如肝火犯肺,炼液为痰,耗伤肺津;痰湿犯肺,多由脾失健运,聚湿酿痰,上贮于肺,若久延不愈,可致脾肺气虚,甚则病延及肾,由咳致喘;如痰湿蕴肺,遇外感引触,痰从热化,痰热郁久,又可耗伤肺阴。肺脏自病者,多为因虚致实,若肺阴不足,每致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肺气亏虚,气不化津,则津化为饮。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有咽痒咯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外感表证。内伤咳嗽,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伴有其它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3.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罗音。   4.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以增高。   5.肺部X线摄片检查,肺纹理正常或增多增粗。   二、鉴别诊断   1.肺痨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亦为咳嗽,因此须与作为疾病诊断的咳嗽相鉴别。肺痨常同时出现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结合血沉、结核菌素试验、痰液涂片、细菌培养以及x线检查,可作出鉴别。   2.肺胀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膨胀满,上气喘咳,甚至面目晦黯、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且病程缠绵,久治不愈。必要时结合X线等实验室检查协助鉴别。   3.哮病及喘病哮病及喘病虽然也会兼有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痰气交阻,气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间痰鸣气吼,反复发作,常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喘病主要表现为呼吸迫促,张口抬肩,甚则摇身撷肚,不能平卧。   4.肺痈肺痈病证临床亦有咳嗽吐痰症状,但其主症为发热、胸痛、咯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结合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有致病菌和X线检查等阳性发现可作出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l·辨别外感与内伤一般说,外感咳嗽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常在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咽痒、头痛、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等症,病变多局限于呼吸道方面,一般无其它脏腑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易于治疗。内伤咳嗽证多虚实并存,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变主要在肺,但常涉及肝、脾、肾等脏,病理复杂,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治疗难取速效。但是,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肺虚容易受外邪,特别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往往受到外邪侵袭而使咳嗽加重,这时咳嗽是由外感、内伤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2.了解咳嗽的特点包括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因素等。   (1)时间、节律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多为外感或内伤偏实;早晨咳嗽,痰出后咳减,多为内伤痰湿或痰热较重;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夜间发作或加重,多属虚寒咳嗽。   (2)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或痰浊、寒饮)等咳嗽。   (3)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咳嗽声重,见于外感风寒;声音粗浊,为外感风热,痰热伤津(阴);声音嘶哑,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风燥;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单声、轻微短促的咳嗽,为风燥、阴虚;连声重浊的咳嗽,为痰湿。   (4)使咳嗽加重的有关因素饮食肥甘、生冷后加重,属痰湿;情志郁怒后加重,属气郁化火,肝火犯肺;劳累受凉后加重,属虚寒、痰湿。   3.辨痰的性状包括色、质、量、味等。   (1)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属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2)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粘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3)辨量痰量偏少多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多属湿性咳嗽。   (4)辨味痰之气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痰热胶结成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二、治疗原则   治疗咳嗽应分清邪正虚实和标本缓急,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则,同时注意标本兼治。一般而言,外感咳嗽为实证,以祛邪利肺为主,用药宜轻扬,忌收涩留邪,因势利导使邪去正安。内伤咳嗽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标实为主者以祛邪止咳为治;本虚为主者,以补肺、健脾、补肾纳气为主;标本并重者,当标本兼治,用药忌宣散伤正,耗气伤阴,当调护正气,以免久咳肺损成痨。概括而言咳嗽治疗常以宣、降、清、温、补、润、敛(收)等为法则。宣有宣散、宣通之意,如宣肺止咳,适用于感受外邪,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降为肃降、降气之意,如豁痰肃肺、降气止咳等法,适用于痰浊、气逆而致肺失肃降所引起的咳嗽。清有清热、泻火、清燥之意,如清热化痰、清燥养阴等法,适用于肺热及肺燥咳嗽。温有温肺、温阳之意,如温肺化痰、温肾纳气等法,适用于肺寒咳嗽、痰饮不化及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补为补虚之意,古有“肺无补法”之说,故不可妄用,必须在久咳肺虚,确无实邪之证时方可使用,况且肺虚又多与脾虚、肾虚兼见,又有阴虚、阳虚之分,故须互相参照治之,临床分为补气止咳、补阴止咳、健脾止咳等法,分别用于肺虚咳嗽、阴虚咳嗽及脾虚咳嗽。润有濡润、润燥之意,如养阴润肺止咳法,适用于肺燥咳嗽及热病,久病之后而致的阴虚津亏咳嗽。敛为收敛之意,如敛肺止咳法,适用于久咳不愈,肺中确无实邪之证。其中宣、降、润、敛法尤为重要,分别用于咳嗽的各个发展时期。某病程阶段,必须适用该法,如颠乱应用,当“宣”而“敛”,必致邪气闭伏,迁延不愈;当“敛”反“宣”,必致真气益耗,正虚邪盛;当“润”而“宣”,必致生燥动血,常见咯红;当“宣”反“润”,每令外邪留恋,久久不解。   此外,古有“毋见咳而止咳”,说明专用止咳的方法不一定能止住咳嗽,必须辨证论治,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束肺   证候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咽痒,鼻塞流涕,或伴有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   证候分析此证乃外感风寒之邪,肺气壅遏不宣所致。外袭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受邪,即可致肺气郁闭,呼吸不利而咳嗽咽痒,鼻塞声重;肺气受遏,津液失布,故咳痰流涕;涕清痰稀色白,均属寒象;风寒束于肌表,腠理闭塞,阻遏经络,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肺卫在表之征。   治法 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药用荆芥、麻黄、杏仁、桔梗、紫菀、百部、苏叶、白前。   风寒外袭,肺失宣肃而致咳,当疏散风寒,宣通肺气,而以止咳嗽为主,故选止嗽散,又恐散寒宣肺之力不足,而合用三拗汤化裁。方中紫菀、百部性温而润,入肺而温润止咳,二药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凡新久咳嗽、外感内伤致咳均可应用,桔梗开提肺气,白前肃降肺气以祛痰止咳,杏仁宣畅肺气,麻黄辛温散寒,苏叶疏风解表。诸药相伍,调气机之降,使邪从表而解。外邪得解,肺得宣肃,故风寒咳嗽得止。   ②加减风寒表证重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寒;外寒内热者,去白前、紫菀,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以清泻里热;咳嗽较重者,加金沸草降气化痰止咳。   ③临证参考若见咳嗽,胸痛满闷,咯痰稀白量多或有泡沫,苔白厚、脉滑等肺寒停饮明显者,选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温肺化饮止咳;若咳嗽不止,咯痰不爽,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微感风寒,肺气失宣突出者,用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若内有湿邪,复感风寒之邪所致咳嗽,可选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以祛风散寒,化痰燥湿。   (2)风热犯肺   证候咯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症,舌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熬津液,故咳嗽痰黄而稠,咳而不爽;肺热津耗,故咽痛口渴;邪客皮毛,则有头痛、身热、恶风等表症;风主疏泄,故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之征。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鲜芦根。风热病邪于肺,主症咳嗽,故治当外宜疏散风热,内则宣肺止咳。方中以桑叶、菊花甘凉轻清,均入肺经,均能疏散上焦风热之邪,桑叶善走肺络,清肺热、祛痰镇咳而止嗽,清、散并用,针对风热袭肺之咳嗽,二者共为君药;薄荷辛凉解表,助桑、菊疏散,加强解表之力,杏仁肃降肺气,桔梗开提肺气,一降一升,以恢复肺气肃降宣通而止咳,三者同为臣药;连翘辛凉质轻,能清热透表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而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且与桔梗相伍,功能利咽。诸药相伍,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表解咳止。   ②加减咳嗽重者,加浙贝母、枇杷叶、前胡宣肺止咳;发热较重者,加金银花、大青叶等苦寒清热;口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生津止渴;咽喉肿痛者,加牛蒡子、鱼腥草、土牛膝清热利咽。   ③临证参考对于风热夹湿所致的咳嗽,可选用桑菊饮加薏苡仁、泽泻之类;对于风热夹暑所致咳嗽,可选用桑菊饮加六一散、香薷、藿香、佩兰之类。若邪热壅肺,肺经热盛,肺气闭遏,咳嗽气喘,身热不解、口渴、舌苔薄黄、脉滑而数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   (3)燥热伤肺   证候 干咳少痰,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干鼻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身热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小而数。   证候分析 燥热伤肺,灼伤津液,肺失清润,故干咳少痰,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燥胜则干,肺气不利,故咽干鼻燥,咳甚则胸痛;初起兼有表证者,则因风邪外束,卫气不和而身热,或兼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小而数均属燥热之证。   治法 清肺润燥。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豆豉、梨皮、苦桔梗、连翘、山栀子。   方中以桑叶、山栀、豆豉、连翘清宣肺热;杏仁、象贝母润肺止咳;沙参、梨皮清热润肺;桔梗宣肺止咳。燥热得祛,肺金得润.宣降之机自调。   ②加减津伤较重者,加麦冬、石斛、玉竹养阴生津;热象明显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痰胶粘难出者,加瓜蒌化痰利气;初期有表热证者,可加薄荷、连翘、蝉衣以疏解表热;痰中带血者,加自茅根凉血止血。   ③临证参考对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燥热咳嗽,证见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者,可选用清燥救肺汤。   (4)风燥伤肺   证候 咳嗽,痰少而粘,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自而干,脉浮紧。   证候分析风燥袭肺,肺气失宣,津液耗伤,故见咳嗽,痰少或无痰,咽干唇燥;风燥外袭,卫表失和,故见恶寒、头痛、发热、无汗等表证。此证多发于深秋,为燥邪与风寒并见,以风燥袭肺,肺气失宣,表卫失和为主要病机。   治法 温散润肺。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止嗽散加减。药用紫菀、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皮。   方中以紫菀、百部、桔梗、白前润肺止咳,荆芥辛温宣散祛外邪,其中百部甘苦平,润肺止咳力强,对秋燥新感尤为适宜;陈皮理气化痰。   ②加减恶寒较重者,加苏叶、防风疏散风寒解表。   ⑧临证参考本方为诸药研末为散剂,必要时开水冲服,改用饮片煎汤服用,效果相等。“风燥伤肺”与“风寒束肺”均有外感风寒之象,而“风燥伤肺”实乃“小寒”犯肺;治疗从风寒袭肺入手,但邪易伤津化热,故用药辛不过热,辛润同用,临证时应鉴别。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证候 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粘腻而色白易咯,食甘甜油腻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 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健运失常所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渍于肺,壅遏肺气而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脾失健运,运化无力而见食少,体倦乏力;痰湿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脘痞、呕恶;苔白腻、脉濡滑亦为痰湿之象。   治法 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苏子、莱菔子、白芥子。   方中制半夏、茯苓苍术燥湿健脾化痰;陈皮、厚朴行气助脾运化而化痰;苏子、莱菔子下气消痰;白芥子利气祛痰。脾土得运化,痰湿不复再生,痰涎被化消,故痰湿咳嗽得止。   ②加减寒痰重,痰粘自如沫,怕冷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脾虚食少者,加白术、焦山楂、麦芽健脾消食;痰吐不利者,加瓜蒌仁、海浮石化痰利肺。   ③临证参考用药要平和,不可过热过寒,以防伤阳耗阴而转为它证。对于经治疗病情平稳者,治疗重点由肺转脾,用六君子汤调理。   (2)痰热郁肺 .   证候咳嗽痰多,质稠色黄难咯,气粗息促,口干渴,便秘尿赤,面部烘热;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过度,过食辛辣肥甘,酿成痰热,或因痰湿化热,或因肝火炼津成痰而成。痰热郁肺,肺失清肃而咳嗽;热灼津液,故痰黄稠难咯,口干渴;痰热壅盛,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桑白皮、黄芩、栀子、贝母、瓜萎仁、桔梗、橘红、知母。   方中以桑白皮、黄芩、栀子清热肃肺;浙贝母、瓜蒌仁、知母清热润肺化痰;桔梗宣肺化痰止咳;橘红理气化痰止咳。肺热得清,肺叶得润,稠痰得化,则宣肃之功自复。   ②加减痰黄如脓腥臭者,加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清肺化痰;津伤口渴甚者,加沙参、天花粉生津止渴;身热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除烦;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导。   ⑧临证参考本证要注意观察痰色和量的变化,判断痰热的比重,给予针对性治疗。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胸膈痞满者,可选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下气止咳。   (3)肝火犯肺   证候气逆咳嗽阵作,咳引胁痛,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心烦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甚或咯血,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证候分析多由情志抑郁不舒,肝气郁而化火,木火刑金,以致肺失清肃,故自觉气逆于喉而作咳嗽;肝火上炎故时咳面赤,口苦咽干;胁肋为肝经循行之区域,故咳引胁肋作痛;木火刑金,炼液为痰,损伤肺络而现痰少质粘或痰中带血;情绪急躁、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均为肝火内盛之象。   治法 清肝泻肺,顺气降逆。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用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海蛤壳、青黛、黄芩。   方中以桑白皮清肺降气,止咳平喘;地骨皮、黄芩、青黛清肝泻肝,以撤刑金之火;海蛤壳清热化痰止咳;天花粉润肺生津。   ②加减 肝火旺者,加山栀、丹皮、赤芍清肝泻火;胸闷胁痛者,加枳壳、郁金、丝瓜络理气解郁;津伤口渴者,加沙参、麦冬、生地养阴生津;痰粘难咯者,加川贝母、知母、海浮石润肺化痰。   ⑧临证参考 此证病本在肝,表现在肺,只徒理肺,肝火不平,咳终不止,唯清泄肝火,顺气降逆斯为正路。同时,气郁化火,火易伤津,故临证时还应伍以清养之品。   (4)肺阴亏耗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形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   证候分析多因久咳伤肺,耗伤肺阴,或失血过多,房劳太过,真阴耗损所致。肺阴亏耗,虚火内灼,肺失润降,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热伤肺络则咯痰带血,甚或咯血;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上乘,故口干咽燥或声音嘶哑;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形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治法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川贝母、知母。   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生津润肺;桑叶、知母、川贝母清热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阴津得复,肺叶得润,清肃之令自行。   ②加减阴虚火旺者,加银柴胡、青蒿、鳖甲滋阴清热;咳嗽较重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痰粘难咯者,加蛤粉、黄芩、知母润肺化痰;痰中带血者,可加丹皮、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③临证参考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肺阴亏耗,日久累及肾阴,因此治疗时必少佐滋补肾阴之品。若肺肾之阴俱虚,虚火较甚,则咳嗽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百合固金汤治疗。   (5)肺气虚寒   证候咳声低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咯痰量多、清稀、色白,神疲懒言,食少,面色咣白,畏风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多因久咳伤肺,或平素体弱,肺气不足,或七情饮食劳倦,损伤脾肺所致。肺气不足,气遏不降而咳嗽、声低、气短;气虚不能化津,津聚为痰,故咯痰清稀色白量多;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感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 补气温肺,止咳化痰。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温肺汤加减。药用人参、肉桂、干姜、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    方中以人参、肉桂、干姜、钟乳石温补脾肺以治本;半夏、橘红、木香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以治标。   ②加减痰多清稀者,加白芥子、细辛温化寒痰;咳逆气短,动则更甚者,加补骨脂、诃子、沉香补肾纳气;神疲懒言食少者,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③临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用药以甘温适中、质润轻巧为贵,旨在拨动肺金清肃灵性,徐发肺气,忌仿补脾之法而浪进甘温性燥之品。此外,本证患者正气已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的侵袭而使症状加重,因此治疗时应注意预防外邪的侵袭。   (6)寒饮犯肺   证候 咳嗽气急,呼吸不利,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痰,形寒背冷,喜热饮,在冬季或受寒后发作或加重,舌苔白滑,脉细弦滑。   证候分析 多因久病损伤肺肾阳气,或饮食劳倦,元阳受损,脾肾阳虚所致。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水湿内停,上逆犯肺,肺气不得下降,故咳嗽气急,呼吸不利,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痰;阳虚肌肤失于温煦,故形寒,喜热饮,冬季或受寒后发作加重;苔白滑、脉细弦滑为寒饮内停之象。   治法 温肺化饮。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生白芍、半夏。   方中以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细辛、干姜、桂枝温阳驱散寒饮;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白芍敛肺止咳。   ②加减 痰多稀薄者,加白芥子、白前、苏子温化痰饮;胸膈满闷者,加厚朴、莱菔子、陈皮理气宽胸化痰。   ③临证参考病情反复发作者或老年人易患此证,治疗时要顾护人体之正气,祛邪而不伤正,要根据正虚与邪实的侧重不同,选择扶正与祛邪的药物比重。 咳嗽方剂; 咳嗽的鉴别诊断 (1)咳嗽痰白而稀,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此是外感风寒咳嗽。风寒犯肺,肺气郁滞,宣降失职所致咳嗽。 (2)咳嗽痰黄稠,咯痰不爽,兼有口渴,咽痛,身热头痛,恶风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多发于春季,此是外感风热咳嗽。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咳嗽。 (3)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稠,不易咳出,兼有恶寒发热,鼻燥咽干,咳引胸痛,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多发于秋季,此是燥热伤肺咳嗽,肺津受灼,肺气失宣,故干咳无痰或少痰。 (4)咳嗽多痰,痰白而粘,兼有胸闷脘痞,纳少便溏,苔白腻,脉濡滑。此是痰湿犯肺证。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故咳嗽痰多。 (5)咳嗽气逆.痰稠难咯,兼有面红咽干,咳引胸胁痛,舌苔黄薄少津,脉弦数。此是肝火犯肺咳嗽。肝火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逆。 (6)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或咯血,兼有咽喉干燥、潮热,盗汗,舌干而光,脉象细数,此是肺阴虚咳嗽。肺阴不足,虚火妄动、煎津成痰,痰热内阻,肺失清肃,故咳嗽。 (7)咳喘气短,痰多清稀,兼有面色咣白,乏力自汗,易患感冒,舌淡白,脉虚弱。此是肺气虚咳嗽。肺气虚弱,肃降失职,故咳嗽。 (8)咳嗽气促,咯痰不爽,动则气促加剧,兼有咽喉涩痛,头晕,耳鸣,腰酸,舌红而光,脉细数,此是肺肾两虚咳嗽。肺肾两虚,呼吸失司,纳气无权,故咳嗽气促。 (9)咳嗽,咯吐浊唾涎沫,行动气短,形体消瘦,舌红,脉虚数此是肺痿咳嗽。热伤津液,肺失濡润,故咳嗽,吐涎沫。 (10)咳嗽,咯吐脓痰腥臭,兼有胸痛烦满,身热,振寒,苔薄黄,脉浮滑数。此是肺痈,乃热毒壅滞于肺,蕴热成脓,故咳嗽,咯吐脓痰腥臭。 咳嗽的鉴别要点 外感咳嗽都有发热,恶寒或恶风。外感风寒咳嗽,痰白而稀;外感风热咳嗽,痰黄而稠;燥热伤肺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稠。 内伤咳嗽无恶寒发热的表现,痰湿犯肺咳嗽,痰多而白,有纳少便溏,苔白腻等症。肝火犯肺咳嗽,有气逆,痰稠,咳时胸胁痛。肺阴虚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喉干燥。肺气虚咳嗽,痰多清稀,面白,自汗。肺肾两虚咳嗽,动则气促,头晕,耳鸣,腰酸。 肺痿病咳嗽,以咯吐浊唾涎为主要表现。肺痈咳嗽,有身振寒,咯吐脓痰腥臭。      喘 促 喘促,又称气喘,是指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而言。它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之中。 喘促多与肺、肾两脏关系密切。外感或内伤造成肺肾发生病变,气机升降出纳失常,即可引起喘促,但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风寒、痰火、痰浊壅塞肺气。肺失宣降所致。虚证多因肺气虚弱,肾气不足,纳气失常而成。??? 喘促的鉴别诊断 (1)呼吸喘促,兼有胸闷,咳嗽,痰稀白,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多发于冬季,此是风寒束肺证。风寒外袭,内合于肺,肺气失宣,气机升降失常,故呼吸喘促。 (2)呼吸喘促,息粗有力,甚至鼻翼煽动,兼有咳嗽,痰黄稠粘,身热,心烦。口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此是热邪壅肺证。风寒袭肺,郁而化热,或风热犯肺,或肺有伏火。复感外邪,新邪引动伏火,火热之邪壅塞肺气,肺失宜降,故呼吸喘促。 (3)呼吸喘促,甚至张口抬肩,端坐不卧,咳痰量多粘稠,不易咯出,兼有胸脘满闷,恶心纳呆,口粘无味,苔白腻,脉滑。此是痰浊阻肺证。体内积湿成痰,痰贮于肺,气道被阻,肺失宣降而致呼吸喘促。 (4)呼吸喘促,,短气无力,咳声低弱,兼有语言轻微,自汗畏风,咽喉干燥,舌淡,苔少,脉软弱。此是肺气虚衰证。肺气不足,气失所主,肃降失司,故呼吸喘促。 (5)呼吸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兼有形瘦神疲,肢冷,汗出,面青或黧里,舌质淡,脉沉细。此是肾不纳气证,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呼吸喘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 (6)呼吸急促、胸胁胀满、咳唾引痛,苔白,脉沉弦。此是悬饮病。饮停胸胁,脉络受阻,气.机不利,故呼吸喘促,咳唾牵引胸胁痛。 (7)呼吸喘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兼有咳痰白沫量多,舌苔白腻,脉弦紧,经年不愈,感寒易发,初起有恶寒、身痛等症状,此是寒饮停肺证。寒饮停肺,肺气上逆,故呼吸喘促、常因外感邪引动伏饮而发。 (8)呼吸喘促,兼有眼睑浮肿,继则全身肿,咽喉肿痛,肢节痰重,小便不利,多有恶寒、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数。此是水肿病,风水泛溢证。风邪外袭,通调失职,水气凌肺,肺失宜降,故呼吸喘促。 喘促的鉴别要点 风寒束肺证,有恶寒发热,咳嗽痰稀,与热邪壅肺证,身热心烦口渴咳痰黄稠不同。痰浊阻肺证,以痰多,粘稠,胸脘满闷,恶心纳呆为主。肺气虚衰证,多有短气无力,自汗畏风,与肾不纳气证,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肢冷,面青显然不一。悬饮病兼有,胸胁胀满,咳唾引胸胁痛。寒饮停肺证,以咳痰白沫量多,经久不愈,感寒易发为要点。风水泛溢证,以全身浮肿,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      呕 吐   呕吐乃食物入胃,反而上逆之症。《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吐之征。。胃气上逆,既有吐声,又有食物吐出于外者,谓之呕吐。   本症多由外感、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因,使胃腑纳谷,降浊等生理功能失职,胃气上逆则呕吐。呕吐症状,不外虚实两类。虚证,是胃阳不振或胃气不足,失其和降而成;实证是邪气犯胃,如饮食积滞,痰浊内阻、食物中毒等因造成胃气上逆所致。     呕吐的鉴别诊断   (1)呕吐兼有恶心,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者,由外感寒湿所致,湿浊犯胃,胃气上逆则呕吐。   (2)呕吐兼有脘腹胀满,吐物酸腐,嗳气厌食、便溏,苔白腻.脉沉滑者,是食滞胃脘。因饮食停滞,胃浊不降、郁而化热生酸,纳化失常故见呕吐。   (3)呕吐清水痰涎:兼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苔白,脉滑。是痰浊内阻,胃气不降的呕吐证。脾不健运,水湿不化,凝结为痰、痰浊郁阻,清阳不升,故伴见头眩心悸。   (4)呕吐,吐物酸腐、嗳气频多,兼有胁肋胀满,急躁易怒、舌边红,苔薄腻、脉沉弦者、是肝气犯胃、(肝木克胃土)胃腑停郁,化热生酸、则嗳气吞酸。肝气郁则胁肋痛;胃气逆则呕吐成。   (5)呕吐,饮食稍多即吐,时吐时止。兼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濡者、是脾胃虚寒所致。脾胃虚寒,中阳不振,在内无力受纳,腐熟水谷,在外不能充于四肢,故有此便溏,肢凉等兼症。   (6)呕吐,时作干呕,兼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消瘦、舌红。是胃阴不足,冒失濡润,气失和降所致。   (7)呕吐,年久不愈,吐物已尽则胃中安和。兼有消瘦、头晕、心烦、失眠、乏力,舌红少津、脉细数。是胃燥津枯,胃失滋养、气逆不降所致(此与胃阴虚基本相同,只是病程长,病证重而已)。      呕吐的鉴别要点   呕吐症状总不外实证与虚证两大类。实证呕吐、多由外邪犯胃、食滞胃脘、痰浊内阻、肝气犯胃等病因所造成。外邪犯胃必有恶寒发热的表证;食滞胃脘必兼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痰浊内阻者,则痰涎多、头眩心悸。肝气犯胃则胸胁痛,脉弦为鉴别要点。   虚证呕吐,是因脾胃气虚或阴虚化燥,胃失滋养,无力和降,胃气上逆而造成呕吐。其鉴别要点,关键是兼症不同、兼面白肢冷便溏者是脾胃气虚;兼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其轻者是胃阴不足,其重者,是胃燥津枯。     泄 泻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古人所谓。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泻下较猛。。二者微有不同,但其病则一,故总名之为泄泻。   本症多因外感寒、湿、暑、热等淫邪所致,中阳被遏,脾失健运而成;或因饮食所伤、脾胃不和,大肠传道变化失司;或因肝气犯脾;或因脾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病变,均可造成泄泻。    泄泻的鉴别诊断   (1)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鸭溏清澈。兼有肠鸣切痛,喜温、喜按、畏寒、面白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者,是寒泻。中焦寒盛、脾胃阳虚,不能腐熟水谷,蒸化津液、故清浊不分,轻则便溏,重则完谷不化。   (2)泻下如水(水样便),便次频多,兼有胸腹满闷、肢体痠重;肠鸣,腹痛轻微,或无疼痛感,舌淡、脉缓者,是湿泻.湿盛伤脾,脾不能运化水湿,清浊不分,水液下注于肠,则肠鸣泄泻。   (3)泻下稀如浆汁,(黄糜样粪便)气秽极臭、肛门灼热。兼有发热,口渴多饮,时有恶心,尿短赤涩痛,舌红,脉数,是热泻或暑泻。火热或暑邪伤损肠胃,胃肠腐熟传导作用失常;热蕴于中,内腐水谷败烂如黄糜而气秽极臭。热伤胃肠,胃气上逆有恶心等症。   (4)泻下稀便,夹杂不消化的食物、矢气频多、臭秽难闻。兼有嗳腐吞酸,胸腹饱闷。苔黄.脉滑。是伤食泻。多食过饱,损伤胃肠、受纳、腐热、化物传导功能紊乱,故有上述脉症。    <5)泻下时溏时水。兼有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舌淡,苔黄,脉缓弱者,是脾虚泻。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水谷,分利水湿,故大便时溏时水。脾胃虚弱受纳无权,故有不思饮食等症。 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风寒初期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胸满气急,鼻塞声重 1三拗汤;甘草9克 麻黄9克 杏仁9克 生姜5片(包)加减 1.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6克、川朴6克,苍术6克,茯苓9克之类燥湿化痰; 2.若热为寒遏,咳声不扬,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寒热少汗者,加石膏30-50克、桑白皮6克、黄芩6克以清肺。 3.与止嗽散合用更好。 4. 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用药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酌加紫苑、款冬、百部等,若恶寒甚 ,无汗,可配荆芥、防风。 5.风寒表证重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寒; 6.外寒内热者,去白前、紫菀,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以清泻里热; 7.咳嗽较重者,加金沸草降气止咳。 8.若见咳嗽,胸痛满闷,咯痰稀白量多或有泡沫,苔白厚、脉滑等肺寒停饮明显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温肺化饮止咳 9.若咳嗽不止,咯痰不爽,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微感风寒,肺气失宣突出者,用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        若内有湿邪,复感风寒之邪所致咳嗽,可选用 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以祛风散寒,化痰燥湿。 10. 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川朴、苍术、茯苓之类燥湿化痰, 11. 若热为寒遏,咳声不扬,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寒热少汗者,用三拗汤加石膏、桑皮、黄芩清肺。方中麻黄 、杏仁宣肺气而解表寒,配石膏以清里热。 12. 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用药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酌加紫苑、款冬、百部等,若恶寒 甚,无汗,可配荆芥、防风。 风寒稍久:外感咳嗽迁延不愈,咽痒,咯痰不爽,气急面红等症。 2止嗽散;炒桔梗10克 荆芥10克 紫菀10克 百部10克 白前10克 炒甘草4克 陈皮5克 加减: 1.若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表证较重者,加荆芥10克、防风10克、苏叶10克、生姜或合三拗汤用以散邪; 2.若暑气伤肺,口渴烦心溺赤者,其症最重,加黄连10克、黄芩10克、花粉10克以直折其火; 3.若湿气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10克、茯苓10克、桑白皮10克以祛其痰; 4.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10克、贝母10克、知母10克以润燥。 5.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6克、川朴6克,苍术6克,茯苓9克之类燥湿化痰; 6.若热为寒遏,咳声不扬,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寒热少汗者,加石膏30-5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以清肺 7.风寒表证重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寒; 8.外寒内热者,去白前、紫菀,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以清泻里热; 9.咳嗽较重者,加金沸草降气止咳。 10.如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 11.饮邪内停,症见咳逆上气,胸闷气急,舌淡苔白而滑,脉浮紧或弦滑,可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 12.咳嗽声重,气急而喘,痰粘稠,心烦,身热,口干,苔黄而腻,舌红,脉滑数,可加石膏、黄芩、桑白皮解表清里。 13.咯痰稀白量多或有泡沫,苔白厚、脉滑等肺寒停饮明显者,选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温肺化饮止咳; 14.若咳嗽不止,咯痰不爽,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微感风寒,肺气失宣突出者,用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 15.若内有湿邪,复感风寒之邪所致咳嗽,可选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以祛风散寒,化痰燥湿。 16.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川朴、苍术、茯苓之类燥湿化痰, 17.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寒热少汗者,用三拗汤加石膏、桑皮、黄芩清肺。 3. 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方取杏苏散加减,酌加紫苑、款冬、百部等,若恶寒甚,无汗,可配荆芥、防风 若内有湿邪,复感风寒之邪所致咳嗽, 3杏苏散加减;苏叶9克厚朴6克苍术6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3克前胡9克苦桔梗6克枳壳6克生姜三片橘皮6克红枣3枚杏仁9克 1.风寒较重,肌腠紧闭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9克或荆芥9克、防风9克发散风寒; 2.汗后咳不止,系经发汗表解而肺气不利,去苏叶、羌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伤津也,加苏梗或紫菀10克、款冬花9克, 百部9克可畅肺气以止咳; 3.兼泄泻腹满,为湿盛气滞,加苍术6克、厚朴6克以燥湿行气; 4.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加白芷9克之善入阳明而散寒止痛; 5.兼见热象,故加黄芩9克清热,泄泻腹满者不用,是恶其苦寒易于伤中损阳也。 6.皮肤干燥,口渴甚者,加芦根10克、天花粉10克或麦冬10克、玉竹10克以清热生津。 3.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喉燥咽痛,口渴;痰粘稠或稠黄,咯痰不爽。或鼻流黄涕;咳时烘热汗出,肢楚,恶风,身热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4桑菊饮加减;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苇根6克加减: 1..气粗似喘,气分热盛,加石膏10克、知母5克。 2.若舌降、暮热,是邪气入营,加犀角(水牛角30克(先煎)代)、玄参5克。 3.若热入血分,舌质深降,躁扰或神昏谵语,恐耗血动血,宜去薄荷、苇根,加生地5克、丹皮5克、麦冬5克、玉竹5克。 4.若肺热甚,加黄芩5克、山栀子5克。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5克、南沙参5克。 6.若兼咽喉红肿疼痛的,加玄参5克、板蓝根5克或射干5克、赤芍5克、挂金灯5克、土牛膝5克。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5克、茜草根5克、丹皮5克。 8.若目赤肿痛,宜加剌蒺藜5克、蝉蜕5克、木贼5克、决明子5克。 9.咳重者,加前胡5克、牛蒡子5克、天竺黄5克、贝母5克、枇杷叶5克 10.夹暑者,加滑石9克、甘草1.5克、荷叶5克。 11.咳嗽重者,加渐贝母、枇杷叶、前胡以宣肺止咳; 12.发热较重者,加金银花、大青叶等苦寒清热; 13.口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生津止渴; 14.咽喉肿痛者,加牛蒡子、鱼腥草、土牛膝清热利咽。 15.风热夹湿所致的咳嗽,可选用桑菊饮加薏苡仁、泽泻之类; 16.对于风热夹暑所致咳嗽,可选用桑菊饮加六一散、香薷、藿香、佩兰之类。 17.若邪热壅肺,肺经热盛,肺气闭遏,咳嗽气喘,身热不解、口渴、舌苔薄黄、脉滑而数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 18.咳重加前胡、牛蒡子、天竺子、大贝母、枇杷叶清宣肺气,化痰止咳, 19.热盛加山栀,黄芩,知母以清肺泄热, 20.咽痛,声嗄,加射干、赤芍、挂金灯、土牛膝清热利咽, 21.夹暑加六一散、荷叶清解暑邪, 22.热伤肺津加南沙参、花粉清热生津。 若邪热壅肺,肺经热盛,肺气闭遏,咳嗽气喘,身热不解,口渴、舌苔薄黄、脉滑而数者, 5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包) 杏仁8.5克 炙甘草6克 石膏24克加减: 1.如果比较怕冷的,加入豆豉9克、薄荷5克(后下)。 2.如果内执热甚,加入黄苓6克、山栀子6克、芦根10克。 3.如果咳甚加入前胡6克、桑白皮6克。 4. 汗出多者,去香薷加藿香; 5. 头痛者,加桑叶、菊花、白芷祛风止痛; 6. 心烦、小便短赤者,加竹叶、赤茯苓或六一散(滑石、甘草)清热利湿; 7. 呕恶者,加陈皮、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止呕; 8. 胸闷者加砂仁壳宽胸理气; 9. 纳呆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消食健胃; 10. 若湿重于暑而无汗者,加大豆黄卷助香薷以发表。 燥热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痰少而粘,或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咳而胸痛,痰中带有血丝;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多发于秋季;舌苔红少津,脉浮数。 6桑杏汤加减;桑叶3克 杏仁4.5克 沙参6克 川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犁皮3克 加减: 1.若表邪郁闭较重,症见恶寒无汗,发热者,加薄荷3克、荆芥3克以增强疏表发汗之效; 2.若咽干而痛者,可加牛蒡子3克、桔梗3克以清利咽喉; 3.若鼻衄或痰中夹血者,加白茅根3克。旱莲草3克以凉血止血; 4.皮肤干燥,口渴甚者,加芦根5克、天花粉5克或麦冬5克、玉竹5克以清热生津。 5.热重,加石膏5克、知母5克清泄肺热; 6.津伤较重者,加麦冬、石斛、玉竹养阴生津; 7.热象明显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 8.痰胶粘难出者,加瓜蒌化痰利气; 9.初期有表热证者,可加薄荷、连翘、蝉衣以疏解表热; 10.痰中带血者,加自茅根凉血止血。 11.气阴两伤之燥热咳嗽,证见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者,可选用清燥救肺汤。 12.津伤较盛,配麦冬、玉竹养阴生津, 13.热重,加石膏、知母清肺泄热, 14.痰中夹血,配白茅根凉血止血。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声;痰多,质稠或黄,或有腥味,难咯;咯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质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7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5克 黄芩5克 山栀子5克 川贝5克 瓜蒌仁5克 桔梗5克 甘草3克 橘红5克 茯苓5克  麦冬9克 知母5克 加减: 1.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鱼腥草10克,金乔麦9克、薏苡仁9克 冬瓜仁9克等清肺化痰; 2.如胸满、咳逆、痰涌、便秘,加葶苈子5克、风化硝5克(后下)以泻肺逐痰; 3.如痰热伤津,口渴咽干,舌红少津,配南沙参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等以养阴生津。 4. 身热烦燥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除烦; 5.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导。 6. 痰黄如脓腥臭者,加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清肺化痰; 7. 津伤口渴甚者,加沙参、天花粉生津止渴; 8. 身热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除烦; 9.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导。 10.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胸膈痞满者,可选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下气止咳。 11.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鱼腥草、金养麦根(即开金锁)、苡仁、冬瓜仁等清肺化痰, 12.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子、风化硝泻肺逐痰, 13.痰热伤津,口渴咽干,舌红少津,配南沙参、麦冬、天冬、花粉等养阴生津。 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咯;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脉濡滑。 8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苏子6克 白芥子6克 莱菔子6克 白前5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咳嗽加减: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久病脾虚,加党参、白术益气补脾。 14.寒痰重,痰粘白如沫,怕冷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 15.脾虚食少者,加白术、焦山楂、麦芽健脾消食; 16.痰吐不利者,加瓜蒌仁、海浮石化痰利肺。 17. 咳逆,痰多,胸闷,气急加白前降气化痰, 18.寒痰重,痰粘白如沫,怕冷,加干姜、细辛温肺化痰, 19.久病脾虚,神倦乏力加党参、白术益气补脾。 20.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汤调理。 肝火犯肺证:咳逆上气阵作;咳时面赤,口苦咽干;痰少质粘,或如絮条,难以咯出;胸胁胀痛;咳而引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9加减泻白黛蛤散;地骨皮5克 炒桑白皮5克 炙甘草3克 粳米一撮 黄芩5克 知母5克 桔梗5克 青皮5克 陈皮3克  青黛3克 海蛤粉10克加减; 1..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 2.火旺,加山栀子5克、丹皮5克清肝泻火; 3.胸闷气逆,加枳壳5克、旋覆花5、赤芍5克克理气降气; 4.胸痛,配郁金5克、丝瓜络5克 枳壳理气和络; 5.痰粘难咯,配海浮石10克(先煎)、贝母5克、知母清肺化痰; 6.火郁伤津,酌加生地、沙参10克、天花粉10克、麦冬10克、诃子肉5克养阴生津敛肺; 7.肝火犯肺,灼伤肺络,痰中带血,重用黛蛤散,并加丹皮5克、藕节10克等。 8. 肝火旺者,加山栀、丹皮、赤芍清肝泻火; 9. 胸闷胁痛者,加枳壳、郁金、丝瓜络理气解郁; 10.津伤口渴者,加沙参、麦冬、生地养阴生津; 11.痰粘难咯者,加川贝母、知母、海浮石润肺化痰。 12.火旺,加山栀、丹皮清旰泻火, 13.胸闷气逆,加枳壳、旋复花理气降气, 14.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15.痰粘难咯,配海浮石、知母、贝母清肺化痰, 16.火郁伤津,酌加沙参、麦冬、花粉、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17.肝火犯肺,灼伤肺络,痰中带血,重用黛蛤散,并加丹皮,藕节等。 肺阴亏耗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挟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变嘶哑;颧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形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0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天花粉4.5克加减: 1.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2.咳嗽较甚者,加川贝6克、杏仁6克、蒸百部6克等 3.伴咯血者,加仙鹤草6克、白及6克、阿胶6克等; 4.大便燥结,加全瓜蒌6克、火麻仁6克; 5.胃津伤而口渴甚者,可兑入犁汁而服。 6.咳而气促,配五味子6克、诃子肉6克以敛肺。 7.潮热,酌加功劳叶6克、银柴胡6克,青蒿6克(后下)、鳖甲6克(先煎) 胡黄连5克以清虚热; 8.盗汗,酌加碧桃干6克、乌梅6克、浮小麦10克以敛汗; 9.咯吐黄粘痰,酌加海蛤粉10克、知母5克、黄芩5克以化痰清热; 10.痰中带血,酌加丹参5克、黑山栀子5克、藕节10克凉血止血。 11.阴虚火旺者,加银柴胡、青蒿、鳖甲滋阴清热; 12.咳嗽较重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 13.痰粘难咯者,加蛤粉、黄芩知母润肺化痰; 14. 痰中带血者,可加丹皮、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15.则咳嗽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百合固金汤治疗。 16.咳剧,加川贝母、甜杏仁、蒸百部润肺化痰止咳。 17.咳而气促,配五味子,诃子敛肺, 18.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鳖甲、胡黄连以清虚热, 19.盗汗,加瘪桃干、乌梅、浮小麦敛汗; 20.咯吐黄粘痰,加蛤粉、知母、黄芩化痰清热, 21痰中带血,配丹皮、山栀、藕节凉血止血。 若肺肾之阴俱虚,虚火较甚,则咳嗽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1百合固金汤;熟地9克 生地9克 归身9克 白芍3克 甘草3克 桔梗6克 玄参6克 川贝4.5克麦冬4.5克百合4.5克 肺气虚寒证:咳声低弱无力,气短不见以息;咯痰清稀色白量多;神疲懒言,食少;面色光白,畏风,自汗,易因感冒而咳嗽加重;舌苔淡白,脉细弱。 12温肺汤加减;人参5克(焗服)肉桂3克(粉焗)干姜5克 钟乳石10克(先煎)半夏6克 橘红5克 木香5克 炙甘草3克加减; 1.痰多清稀,加白芥子5克,细辛3克(后下)温肺散寒化饮; 2.畏寒、肢冷,酌加炮附子3克(先煎)温肾阳; 3.咳逆气短,动则更甚,加补骨脂6克、诃子肉6克、沉香3克补肾气。 4.神疲懒言食少者,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5.痰多清稀者,加白芥子、细辛温化寒痰; 6.咳逆气短,动则更甚者,加补骨脂、诃子、沉香补肾纳气; 7.神疲懒言食少者,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8.痰多清稀,加白芥子、细辛温肺散寒化饮, 9.畏寒、肢冷,加附子温肾阳, 10咳逆气短,动则更甚,加补骨脂、诃子、沉香补肾纳气。 11.咯痰粘腻,胸闷,苔厚,加川朴、橘皮、莱菔子,白芥子理气化痰, 12.如因外感引发,饮邪郁而化热,去细辛、姜、桂,加桑皮、黄芩、石膏、知母清化痰热。 寒饮伏肺证:咳嗽气急,喉有痰声,呼吸不利,胸膈满闷;咯吐白色清稀泡沬粘痰;寒冬发作加重,形寒,背冷,喜热饮;舌苔白滑,脉细弦滑。 13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克(包) 桂枝9克 炙甘草9克 白芍9克 细辛9克 干姜9克 五味子12克 半夏12克加减: 1.如果口渴则去半夏,加入栝蒌根9克 2.如果轻微下痢则去麻黄,加入茯苓9克。 3.若噎者,去麻黄,加入炮附子5克。 3.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 4.若喘去麻黄加入杏仁12克(去皮尖) 5.若外证较轻者,可去桂枝,麻黄则改用炙麻黄。 6.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30克、黄芩9克 。 7.兼有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9克 、苍耳子9克 。 8.兼水肿者,加茯苓9克 、猪苓9克 。 9.喘咳痰多,加射9克 、葶苈子5克、苏子9克 、白前9克 、金沸草9克 降气化痰定喘; 10.咯痰粘腻,胸闷,苔厚,加川厚朴9克 、橘皮9克 、莱菔子9克 、白芥子9克 理气化痰; 11.如因外感引发,饮邪郁而化热,去细辛、姜、桂,加桑白皮9克 、黄芩9克 、石膏30克、知母9克 清化痰热。 12.痰多稀薄者,加白芥子、白前、苏子温化痰饮; 13.胸膈满闷者,加厚朴、莱菔子、陈皮理气宽胸化痰。 14.咳喘痰多,加射干、葶苈、苏子、白前、金沸草降气化痰定喘, 15.咯痰粘腻,胸闷,苔厚,加川朴、橘皮、莱菔子,白芥子理气化痰, 16.如因外感引发,饮邪郁而化热,去细辛、姜、桂,加桑皮、黄芩、石膏、知母清化痰热。 14平胃散:苍术9g厚朴6g 陈皮9g炙甘草3g。 15二陈汤:半夏 、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16三子养亲汤:白芥子10克,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组成 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或杏苏二陈丸(组成;半夏(姜制)、紫苏叶、陈皮、前胡、杏仁、桔梗、茯苓、炙甘草。)标本兼顾 经方治咳嗽 一、风寒咳嗽 外有寒内有饮,多见胃部不适,痞满,要化饮散寒并用麻黄汤合小青龙汤(舌红方中桂枝可用葱白代替)麻黄10克 、桂枝15克、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干姜5克;细辛5克、 半夏10克、杏仁10 克、五味子10克。 ①咳嗽吐白泡沫痰,舌质淡苔水滑,脉弦紧。 ②咳嗽吐黄白痰量多,心烦胸满,背恶寒,饮水后胃脘不适,苔白腻或黄腻,宜小青龙汤加生石膏。 ③兼小便不利、便溏加茯苓。 二、风热咳嗽 ;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18~24克、甘草6克三、凉燥咳嗽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生甘草(不炙),各等分(10克)。五、风邪咳嗽.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厚朴6克、杏仁9克。六、痰湿咳嗽.半夏厚朴汤;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 ②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生甘草9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桔梗10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 七、风湿咳嗽,麻杏薏甘汤:麻黄5克、杏仁4克、薏米5克、炙甘草10克。八、痰热咳嗽,小陷胸汤;黄连6克、半夏12克、瓜蒌实20克。九、肝气犯肺,小柴胡汤;柴胡12~24克、黄芩9克、 生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党参9克、炙甘草9克;白芍10克、 桔梗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十、阴虚咳嗽;麦门冬汤合百合地黄汤;麦冬15~30克、半夏6克、沙参或太子参9~15克、生甘草6克、大枣12枚; 百合15 ~30克、生地15~30克;生姜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 十一、阳虚咳嗽上:甘草干姜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中: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半夏杏仁。下:四逆汤或真武汤加半夏杏仁。甘草干姜二苓汤: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五味子6克、细辛6克。 加再半夏10克、杏仁10克。(附: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生甘草9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 理中汤:干姜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附子理中汤: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四逆汤:炮附子15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 真武汤:炮附子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附录: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四两(12克)甘草三两(9克)干姜三两(9克)细辛三两(5克)五味子半升(5克)。 【主治】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加减;如兼有呕哕或痰多者,加法半夏10克;咳嗽甚者,加苦杏仁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气滞胃脘胀者,加陈皮5克、枳壳10克、春砂仁10克;脾虚食少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若喘嗽时时发作,不能平卧者,应加入麻黄4克、胆南星8克。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4~8片,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风热咳嗽、燥热咳嗽。 ’ (2)蛇胆川贝液(潘高寿牌,广州潘高寿药厂):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肺热咳嗽。   (3)蛇胆川贝枇杷膏(潘高寿牌,广州潘高寿药厂):每次15ml,每日3次,小儿酌减,口服。适用于风热犯肺及痰热郁肺之咳嗽。   (4)川贝枇杷止咳冲剂(又称川贝枇杷冲剂,峨嵋牌,四川省中药厂):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外感风热及肺热所致之咳嗽、咽干疼痛、口渴、痰稠或痰多等。   (5)复方川贝精片(华山牌,河北邯郸制药厂):每次3~6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之风寒咳嗽、痰喘。   (6)养阴清肺糖浆(长城牌,天津市第三中药厂):每次20ml,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适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7)三蛇胆陈皮末(汾江牌、珠江牌,广州佛山市制药一厂):每次1~2瓶,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8)橘红丸(嘉应牌,广东梅州制药厂):大蜜丸每次2丸,小蜜丸每次12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胸闷口干。   (9)罗汉果止咳冲剂(永州牌,湖南零陵制药厂):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适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   2.单验方   (1)桑叶、枇杷叶、胡颓叶各12g,煎服。治慢性咳嗽。   (2)矮地茶30g,水煎服,日1次,连服20---30天。止咳、祛痰。   (3)鱼腥草30g,桔梗9g,杏仁9g,甘草6g,水煎服。适用于肺热咳嗽。   (4)沙参15g,川贝母9g,百合15g,水煎服。适用于肺阴虚咳嗽。   (5)党参60g,冬虫夏草30g,五味子15g,蛤蚧1对,共为细末,每次9g。适用于慢性气虚咳嗽。   3.食疗方   (1)鲜萝卜1个,蜂蜜30g,水煎服。适用于风寒咳嗽。   (2)JII贝母9g,梨1个,煮汁饮服。适用于虚火咳嗽。   (3)松塔(松果)3个,豆腐2块,同煮沸加冰糖适量,空腹喝汤吃豆腐。治急性气管炎咳嗽。   (4)川贝粉6g,豆腐浆1碗。先将豆腐浆炖热冲川贝粉内服。治久咳不愈。   (5)白果5~7粒,用猪肉蒸食3~5次。治疗久咳。   4.针灸疗法   (1)风寒束肺证选肺俞、列缺、合谷为主穴,风门、大椎、天突、丰隆为配穴,毫针刺,用泻法。   (2)风热犯肺证选肺俞、尺泽、大椎为主穴,曲池、合谷为配穴,毫针刺,用泻法。   (3)燥热伤肺证可选肺俞、尺泽为主穴,天突、商阳、曲池为配穴,毫针刺,用泻法。   (4)痰湿蕴肺证可选太渊、太白、膻中为主穴,丰隆、足三里为配穴,毫针刺,用泻法。   (5)痰热郁肺证选肺俞、尺泽、合谷为主穴,少商、鱼际、丰隆为配穴,毫针刺,用泻法。   (6)肺阴亏耗证选尺泽、太渊、肺俞为主穴,劳宫、阴郄、鱼际为配穴。毫针刺,泻手太阴,补足少阴。   (7)肺气虚寒证可选脾俞、肺俞、足三里为主穴,气海、太渊为配穴;毫针刺,用补法加灸。简验方   1.佛耳草15克,苏子,菜菔子各6克,煎服,治慢性痰湿咳嗽。   2.桑叶、枇杷叶,胡颓叶各12克,煎服,治慢性咳嗽。   3.千年红15克,佛耳草、四季青、平地木各12克,煎服, 日一次,治痰湿化热的慢性咳嗽。   4.白毛夏枯草、一枝黄花各15克,煎服,治痰热咳嗽。   5.松塔(松果)3个,豆腐2块,同煮沸,加冰糖适量,空服喝汤吃豆腐,治急性气管炎咳嗽。   6.复方阴阳莲,阴阳莲30克,功劳叶、枇杷叶各工5克,煎服, 每曰一-剂,30天为一疗程,功能止嗽、祛痰。   7.矮地茶30克,曰一次,连服20—30天,止咳、祛痰。   5.外治法   肺气虚寒,寒饮犯肺证可用温阳散寒药敷贴背部俞穴。   【转归与预后】   咳嗽的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正气的强弱、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以及是否得到正确的治疗等。外感咳嗽多属暴病,患者正气尚强,病位较浅,病情轻,如果得到及时正确治疗,一般容易治愈。若迁延失治、误治,反复发作,损伤正气,则可由外感咳嗽转为内伤咳嗽,病机性质由实转虚,病位也由肺而及它脏。内伤咳嗽多呈慢性过程,迁延反复,患者正气已有不同程度的耗损,一般治疗难以速效。如能坚持正确的综合性治疗,也可使正气恢复,邪祛而病愈。如咳嗽El久,反复发作,病变必然由肺及脾至肾,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导致心、肺、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瘀血内停,演变为肺胀等病,则预后较差,往往病程缠绵难愈。   【护理与调摄】   一、生活调摄   1.要注意病室寒暖适宜,保持适当的湿度。   2.病室内绝对禁止吸烟,同时也要劝导有吸烟嗜好的病人戒烟,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3.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此点对肝火犯肺咳嗽病人尤为重要。   4.饮食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而定。如外感热证者,饮食应特别注意清淡、易消化;脾虚者应注意饮食易消化≯阳气虚寒者,可多食牛、羊肉等温性补养之品等。均应忌食生冷、肥甘、辛辣、酒类等。   二、辨证调护   1.外感咳嗽有恶寒,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者,宜多休息,而对内伤咳嗽体力尚好者,应鼓励其进行适当的锻炼。   2.外感咳嗽风寒束肺无汗者,服药后当以微汗为佳,汗出切忌受凉;风热、燥热伤肺者,津液已伤,不可过汗,以免更伤津液。对其发热、恶寒重者,不可用冰袋冷敷,以防遏邪生变。要让病人多饮水,以助驱邪外出。   3.各型咳嗽易于转化,必须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和舌脉的变化,把握病情的演变。   4.要注意观察咳嗽声音及痰的量、色、质等变化。痰多者,应尽量鼓励病人将痰排出;咯出无力者,可翻身拍背等以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或配合湿化疗法祛痰。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咳嗽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每次发作势必损伤人体的正气,使人体又易受外邪,以致出现咳嗽一反复发作一损伤正气一感受外邪一咳嗽病情逐渐加重的恶性循环,渐渐演变为肺胀等疾病。因此,预防其反复发作具有重要意义。而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外感机会。   1.适应气候变化,随气温冷暖增减衣服,尤其在冷空气环境时更应注意,避免感冒。   2.增强体质,对慢性久咳的肾虚患者,应嘱其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和耐寒锻炼,以提高肺的通气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平素易于感冒者,可嘱其经常于迎香穴进行按摩或用手揉擦面部。   3.药物预防针对患者的体质情况,辨证选用下列药物:   (1)玉屏风散每次取10g,水煎口服,每日1次。适用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冒者。   (2)生脉饮每次lO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3)参麦固本片每次99,每日2次。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二、康复   外感咳嗽患者,经适当治疗即可痊愈。内伤咳嗽患者,经适当的治疗,咳轻痰少,主要表现为一派虚象时,可进行康复疗法。   1.药物康复本病康复期可分为肺阴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之类证候。肺阴虚者,可选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生地、百合、黄精等药物;肺脾气虚者,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扁豆、大枣、甘草等药物;脾肾阳虚可选用附子、肉桂、冬虫夏草、杜仲、川断、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等药物。同时均需配伍宣畅肺气之品,如杏仁、苏子、瓜蒌、紫菀、款冬花等,使正气渐长,肺气宣降,而病体趋于痊愈。   2.食疗康复   (1)五汁蜜膏鸭梨(或雪花梨)1000g,白萝卜1000g,鲜姜250g,炼乳250g,蜂蜜250g。先将梨去核,萝卜、生姜洗净,分别用洁净纱布绞挤取汁。取梨汁、萝卜汁共置锅中,先武后文用火煎熬,浓缩至膏状时,加入姜汁、炼乳、蜂蜜,急搅令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取1汤匙,沸水冲调,每日2次。具有养阴清热止咳之功,适用于阴虚有热者。   (2)糖渍陈皮鲜橘皮,白糖。将鲜橘皮或将洗净的干橘皮泡软,切丝,放锅中,加入大约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加水使之没过橘皮,加热煮沸后,改微火慢煮,至余液将尽时将橘皮取出,放置盘内,将冷时再撤入约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拌匀即可。每日饭前或饭后,不拘量食用。具有开胃理气、止咳化痰、增进食欲之功,适用于咳嗽、食欲不佳者。   (3)枇杷叶粥 枇杷叶10~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先将枇杷叶用布包水煎去渣取浓汁,或将鲜枇杷叶30~60g刷尽毛绒,切丝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稍煮供用。每日早晚佐餐用。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气之功,适用于肺热者。   (4)五味子汤五味子净肉500g,紫苏叶200g,人参(去芦)125g,砂糖lOOg。取五味子剥尽肉500g,其核水泡洗至无酸味,以泡洗五味子核之水液熬煮五味子肉、苏叶、人参,去渣澄清,以此汤代茶饮,不拘时、量,随意饮用。具有生津止渴,补精益气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者。   3.自我疗法以自我按摩、艾灸为主。   (1)拍肺两手自两侧肺尖开始向下沿胸廓拍打各10次。   (2)灸足三里穴用艾条灸足三里穴(双侧),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3)揉风池、血海穴取双侧穴位,揉摩各10分钟,每日2次。   【医论提要】   咳嗽病名,始见于《内经》。对于咳与嗽是否为一个病证,古代曾有争议。认为咳与嗽当分论者,如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亦从此说。认为咳与嗽本为一病者,指出《内经》讨论咳嗽的专篇,其名为《咳论》,亦无嗽的阐述,如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中所云:“《素问》唯以四处连言咳嗽,其余篇中止言咳,不言嗽,乃知咳嗽一证也。或言嗽为别一证,如伤寒书中说咳逆,即咽中作梯磴之声者是也。此一说,非《内经》止以嗽为咳。《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阴阳应象大论》文义同而无嗽字,乃知咳即是嗽明矣。”究之临床,咳与嗽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故现在一般通称咳嗽。   咳嗽的病因,不过内、外两途。外因者,如《素问·咳论》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内因者,“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清代喻昌《医门法律·咳嗽门》认为此处仅“举形寒饮冷伤肺之一端,以明咳始之因耳。内外合邪四字扼要,比类之法,重在于此”,确实很有见地。《阴阳应象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诸篇,就详述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胜复变化对咳嗽的影响。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咳嗽》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饮食炙博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不论外感、内伤,任何脏腑病变,最终要影响到肺才会发生咳嗽。清代高鼓峰医宗己任编》从肺脏自身的特点加以分析,认为“肺为华盖,以覆诸脏,其二十四空窍,虚如蜂窠,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最喜清凉,不耐烦热。今心、肝、脾、肾四藏之火热上炎,则随所吸之气,入于窍中,则戛戛然而嗽,甚至肺叶干枯,不能振举,水精不能四布,五经不能并行,而成败证。总缘肺之空窍,只受得脏腑中固有元气,受不得一分邪气耳。”   综观咳嗽之病机,离不开“气”和“痰”二字。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咳嗽方论》云:“江流滔滔日夜无声,狂澜激石不平则鸣。所以咳嗽者,痰塞胸脘,气逆不下,冲击而动肺耳”,言简而意赅。从肺脾关系出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明确提出“伤于肺气”和“动于脾湿”为咳嗽之由。喻昌《医门法律·咳嗽门》则强调痰饮的因素,“盖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清代汪蕴谷《杂症会心录》认为,‘‘内伤之咳,不独肺金为患也,《经》谓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所以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而肾与肺又属子母之脏,呼吸相应,金水相生,苟阴损于下,阳孤于上,肺苦于燥,久咳不已,是咳虽在肺,而根实在肾”,从肺肾关系上探讨了咳嗽之病机。有认为与咳嗽关系最密切的三脏为肺、脾、肾,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所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   在咳嗽的传变规律上,宋代王贶《全生指迷方·咳嗽》指出:“……一脏受极,遂传其所不胜,如肺经受病,久而不去,咳则右胁痛不可转侧,遂传之脾。脾,土也,为木来克,则大便鸭溏,甚则瘈疭,如痫状,次传之肾。肾属水,为土所克,则骨痿,不能起于床,手足浮肿。次传之心,则死”。   在咳嗽辨证论治方面,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素问·咳论》详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症状,开创了咳嗽以脏腑分类之先河,但在治疗上缺乏具体的内容。至元代王好古才补其不足,在《此事难知》中对上述十一咳证,分别提出了具体处方,且多为后世医家所沿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以《内经》为基础,提出“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共i0种咳嗽病,《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均宗此说。金元四大家为咳嗽的辨证论治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张从正《儒门事亲·嗽分六气毋拘以 寒述》以六气分类咳嗽,在描述其症状,并制定出相应的方剂之后,张氏补充说:“此法虽已几于万全,然老幼强弱、虚实肥瘦不同,临时审定权衡可也。病有变态,而吾之方亦与之俱变。,,告诫医者不可执泥成方,应因人制宜,方随证转。元代朱丹溪对咳嗽的辨证论治别具特色,他在《丹溪心法·咳嗽》中将咳嗽分为风寒、痰饮、火郁、劳嗽、肺胀5种,描述其症状,示人以方药。朱氏并结合四季变化和一日之中咳嗽的时间,分析病机,进行论治,“春作是春升之气,用清凉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气炎上,最重,用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来,以药发散之后,用半夏逐痰,必不再来。……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柏、知母降火。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明代李梃《医学入门.咳嗽》提出‘‘外因四气随时令”、“内伤火郁劳食情”,首先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逐渐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中就提出:“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昏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以,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张氏认为,外感、内伤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他说:“盖外感之咳,阳邪也,阳邪自外而入故宜辛温,邪得温而自散也;内伤之咳,阴病也,阴气受伤于内,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愈也。然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治病必求于本,张氏认为,“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凡治内伤者,使不知治脏而单治肺,则真阴何由以复,阴不复则咳终不愈;治外感者,使不知治阳而妄治阴,则邪气何由以解,邪不解则嗽终不宁。”张氏对于外感、内伤咳嗽的辨证论治经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明代虞抟宗朱丹溪“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而一身之痰自消”的观点,认为咳嗽的治疗关键在于“痰”和“气”,他在《医学正传·咳嗽》中云:“……夫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者,必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明代李中梓对咳嗽的用药体会,值得借鉴。他在《医宗必读·咳嗽》中说:“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如《宣明五气论》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李氏认为又不可拘泥于此,“然治表者虽宜动以散邪,若形病俱虚者,又当补中气而佐以和解,倘专于发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治内者,虽静以养阴,若命门火衰,不能归元,则参芪桂附在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补于阴。至夫因于火者宜清,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消之,因气者利之,随其所见之证而调治。”清代喻昌《医门法律·咳嗽门》对咳嗽证治多有发挥,提出《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当为“秋伤于燥”,论“伤燥”致咳,开温润、凉润两大法门之先河;对于内伤咳嗽,提出“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等治疗法则;订律6条,提醒业医者不可违犯,临床可资参考。从清代王孟英《回春录》中可见,对于阴虚痰湿咳嗽的治疗颇有心得。在治疗“陈中甫……夏患感之后,咳嗽夜热……”一案中,王氏认为:“阴分诚虚,第感后余热逗留于肺,阻气机之肃降,搏津液以为痰,此关不清,虽与滋填培补之药,亦焉能飞渡而行其事耶?先清肺气以保胃津,俾治节行而灌溉输,然后以甘润浓厚之法,补实真阴.始克有济”。在咳嗽的治疗中,历代医家也创制了一系列著名方剂。《伤寒论》之小青龙汤、《金匮要略》之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麦门冬汤,均为后世治咳名方。喻昌之清燥救肺汤,以胃气为主,救肺燥诸证,莫不应手。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之止嗽散,“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虑,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为治疗外感咳嗽之名方。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列咳嗽16种,脉因证治齐备,出咳嗽方84则,由此足见,清代对咳嗽分类、病机、治则、方药的研究已相当广泛深入。民国以降,诸多医家,或禀家学,或承师传,在咳嗽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各有独到之处。黄文东认为,肺在上焦,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轻清灵动之品可以开达上焦。故黄氏治咳,用药主张以轻灵为贵,不主张药量过大或妄投辛散、酸敛、重浊之剂,并强调祛邪的重要性,认为治疗咳嗽不能留有一分邪气。常用治咳法有:宣肺、温肺、清肺、润肺、肃肺。不管咳嗽新久,有邪即要“宣”,其代表方为三拗汤,常用宣通药有桔梗、甘草;温肺与宣肺同用,治风寒咳嗽,其代表方为杏苏散,常用金沸草、紫菀、款冬花;寒包火、风热、燥热咳嗽用清肺药,代表方为泻白散,常用桑叶、桑白皮、地骨皮、炙兜铃、枇杷叶、白茅根、芦根、黄芩、生石膏;常用润肺药用沙参、麦冬、玉竹、瓜蒌等;肃肺代表方为止嗽散,常用药有炙苏子、白前、海蛤壳、海浮石等。对于既有时温外感,又有伏温内伤阴分,表里交相为患的两感咳嗽,前人鲜有论及,丁光迪通过临证观察,认为这种发病并不少见,此系外感时邪,引动伏温,肺肾两伤,上逆而咳之证。辨证要点在于:发病有季节性(入冬至春初),天气暴温而发作;见症有特殊性,一开始即见舌心芤剥,色红欠润,干咳而咽干;类多兼症,男子咳多则见心肾之变,妇女咳多影响月经。治疗以轻宣肺气,养阴达邪,自拟清肺养阴止咳汤主之,药用桑叶、薄荷、桔梗、甘草、杏仁、山栀、淡豆豉、生地、百合、鸡子黄等。刘志明对于湿热壅肺致咳,颇有心得,认为外感湿热袭肺,或外感之湿与内蕴之热相合,或脾胃湿热上犯于肺,或因肺脏本身病变而致停湿蕴热,皆可致湿热壅肺之咳。湿热致咳在新病时,多属实证,病变主要在肺,治疗以清化上焦湿热为主;久咳虽多见肺、脾、肾等正气虚损之证,但湿热之邪,亦往往留恋不去,对于久病咳嗽,医者不可不察虚实,一见病久,概投补益之剂,而犯“实实”之诫。湿热壅肺,药用轻灵,其义有三:一谓气味轻薄;二谓药性灵动;三谓药量较轻。刘氏临证喜用千金苇茎汤加减,以清化上焦湿热,宣通肺气。凡此种种,无不充实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而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医案选粹】   案一   东门高三郎,病嗽一年半,耳鸣三月矣。嗽脓血,而多黑点,身表俱热,喉中不能发声。戴人日;嗽之源,心火之胜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水既旺,水湿相接,隔绝于心火,火不下降,及而炎上,肺金被烁,发而为嗽。金烁既久,声反不发。医者补肺肾,皆非也。戴人令先备西瓜、冰雪等物,其次用涌泄之法,又服去湿之药,病日已矣。   (选自《儒门事案》)   案二   一人患咳嗽,恶风寒,胸痞满,口稍干,心微痛,脉浮紧而数,左大于右。盖表盛里虚,闻其素嗜酒肉有积,后因行房涉寒,冒雨忍饥,继以饱食。先以人参四钱,麻黄连根节一钱半,与二三帖,嗽止寒除。改用厚朴、枳实、青陈皮、瓜蒌、半夏为丸,与二十服,参汤送下,痞除。   (选自《丹溪纂要》)   案三   荔翁夫人,怀孕数月,嗽喘胸痹,夜不安卧,食少形赢。予日:此子嗽也。病由胎火上冲,肺金被制,相傅失职,治节不行。《经》云: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夫嗽则周身百脉震动,久嗽不已,必致动胎。古治子嗽,有紫菀散、百合汤,法犹未善。鄙见唯补肺阿胶汤,内有甘草、兜玲、杏仁、牛蒡清金降火,糯米、阿胶润肺安胎,一方而胎病两调,至稳至当。服药两日,咳嗽虽减,喘痹未舒,方内加苇茎一味,取其色白中空,轻清宣痹。再服数剂,胸宽喘定,逾月分娩无恙。   (选自《杏轩医案》)   案四   庄某某,女,49岁。   辨证:咳嗽。   病因:积食受风。   症候:咳嗽痰声频作,鼻塞。脉细数。舌质红,苔黄腻而垢。   治法:疏风化食。   处方:冬桑叶6g,大贝母6g,生枇杷叶6g(拭毛包),冬瓜子6g(杵),山楂炭9g,朱通草6g,甜杏仁6g(去皮尖),陈皮丝6g,竹沥半夏6g,苏薄荷6g(后下),黛蛤散9g(包煎)。   方解:以桑叶、薄荷疏解风邪。冬瓜子、甜杏仁、枇杷叶止咳嗽而化痰。贝母、黛蛤散化痰散结清肝。陈皮、竹沥半夏和胃化痰。山楂炭消食。通草入肺胃二经兼清湿热,连服三剂病已告愈。   (选自《陆观虎医案》)   案五   袁右,女子以肝为先天,先天本虚。情怀挹郁,则五志之阳化火,上熏于肺,以致咳呛无痰。固非实火可比,但久郁必气结血涸,经候涩少愆期,虑延成干血劳怯。亟当培肝肾之阴以治本,清肺胃气热以理标。腻补之剂,碍其胃气,非法也。   南沙参三钱,抱茯神三钱,怀山药三钱,炙远志一钱,川I贝母三钱,瓜蒌皮二钱,海蛤壳三钱,紫丹参二钱,茺蔚子三钱,生石决四钱,合欢皮一钱半,冬瓜子三钱,甜光杏三钱。   (选自《丁甘仁医案》)   【现代研究】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医药治疗外感和内伤咳嗽均具有肯定的疗效,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本证的研究逐步深入,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外感咳嗽的l临床研究和相关药物的药理研究   外感咳嗽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多数学者主张在辨别风寒、风热的基础上,重视解毒法的应用。如李家明以消毒灵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6例,药用大青叶、金银花、羌活、山药、牛蒡子、射干、拳参、葛根、云苓、大黄、炒栀子、蝉蜕、甘草。结果总有效率达98.1%(北京中医,1994,(5):31)。罗红以白花蛇舌草、地锦草、铁苋、乌蕨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9例,对照组61例以青霉素或复方新诺明等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7%(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2>:73)。苏学卿以荆防败毒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88例,有效率90.91%(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4>:21)。   现在一般认为,治疗外感咳嗽,应掌握宣、清、润3个环节:咳嗽初期,咳而不爽、胸闷、鼻窍不利者,均宜侧重于宣;外邪入里化热,出现痰热郁肺者,应着重于清;邪去大半而咳嗽不止,或体虚久咳者宜润。在选方用药上,不少学者认为,治风寒咳嗽麻黄有专长,《医学心悟》的止嗽散,仍不失为治疗外感咳嗽的有效方。张克礼以该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外感咳嗽130例全部有效(中医年鉴,1985,189)。王芳用加味止嗽散治疗难治性干咳240例,随症加减,治愈229例(95.4%)(河南中医,1995,15(6>:357)。肖之常等治咳依时令而用药:春令咳嗽,常选用前胡、桔梗、杏仁、苏梗;兼风热者以桑叶代苏梗,加用荆芥、豆豉、连翘、牛蒡子、象贝、芦根;若平素阳虚湿盛,表闭不宣者,加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夏令咳嗽,以新加香薷饮合前胡、桔梗、杏仁、桑叶。秋令咳嗽,常选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杏仁等。若有寒包火症者,轻者以三拗汤合前胡、杏仁、桔梗、桑叶;甚者以麻杏石甘汤为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1>:7~8)。   近年来,清热化痰宣肺法在外感咳嗽中的应用受到重视,如赵海峰以痰热清(含桑白皮、光杏仁、黄芩、鱼腥草、桔梗、瓜蒌、甘草、连翘、浙贝母、百部等)治疗风热型咳嗽35例,总有效率100%(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4>:12)。冼基岩以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外感咳嗽56例,总有效率96.43%(新疆中医药,1995,(2):17)。李树康以金银咳止汤(含金荞麦、银花、生石膏、鲜芦根、黄芩、地骨皮、前胡、枇杷叶、知母、薄荷、杏仁、炙麻黄、碧玉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220例,治愈212例,总有效率100%(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15)。   徐立然以蝉蜕止咳冲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4例,药用蝉蜕、百部、荆芥、地龙、甘草等,总有效率91.31%.在咳嗽、体温、胸闷、口渴、咽痛、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中医研究,1995,(2):26)。范小芬以清肺汤(鱼腥草、野荞麦根、山海螺、桔梗、杏仁、桃仁、生甘草、前胡、浙贝母、百部、鲜芦根)治疗支气管炎62例,总有效率为95.6%(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1>:10)。倪正忠以蝉蝶止嗽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70例,药用蝉蜕、紫菀、百部、白前、木蝴蝶、桔梗、甘草、佛耳草。风寒加麻黄、苏叶、前胡;风热加牛蒡子、薄荷、西青果、开金锁;风燥加桑叶、杏仁、凤凰衣、枇杷叶。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6例(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6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辛温解表宣肺的麻黄、荆芥、紫苏、防风,辛凉解表的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柴胡,清热解毒的淡竹叶、黄芩、山栀、银花、连翘,止咳化痰的桔梗、百部、炙杷叶,养阴清热的麦冬,益气并调和诸药的甘草等,分别具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的细菌和病毒株的抑制作用;麻黄、紫苏、薄荷、牛蒡子、桑叶、柴胡、芦根、山栀、杏仁、桔梗、炙枇杷叶、百部、半夏、浙贝母、陈皮等,分别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抑制咳嗽反射,促进痰液分泌和气管纤毛运动,刺激气管产生新的分泌物而使稠厚的痰易于排出等的祛痰、镇咳、止咳平喘的作用;防风、柴胡、淡竹叶、生石膏、山栀、黄芩、连翘、桔梗、甘草等,还分别具有解热或抗炎的作用;柴胡、石膏、芦根、银花、麦冬等,又分别具有兴奋网状内皮系统,促进白细胞对炎性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防御机能,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巨噬细胞成熟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中医辨证论治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气管一支气管炎的病因和改善其病理变化,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   二、内伤咳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内伤咳嗽属“积年久咳”,以慢性支气管炎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所致的咳嗽为多见。畅金剑以紫苏、杏仁、半夏、桑白皮、当归、黄芩、乌梅、五味子、米壳、炙甘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迁延期支气管炎103例,总有效率为92·23%(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9)。   肝火犯肺在临床上常见于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杜昌华以《通俗伤寒论》桑丹泻白散加减治疗肝火犯肺证30例,基本方为桑叶、丹皮、枇杷叶、桑白皮、黛蛤散、钩藤、地骨皮、黄芩、当归、蝉蜕、生甘草等,5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28例(中医年鉴,1988,98)。 胡义保等分析了肝肺生理相关,概括了肝咳病理机制,提出肝咳治法:①疏肝理肺法,适用于木叩金鸣之咳,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化裁;②清肝泻肺法.适用于木火刑金之咳,药用桔梗、青黛、海蛤壳、黄芩、桑白皮、焦山栀、丹皮、白前、葶苈子,伴咳血,用柴胡梅连饮(柴胡汤、逍遥散各半);⑧养肝保肺法,适用于肝阴不足,阴火侮金之咳,用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减(四川中医,1992,(7>:7~8)。 张善凌用柴胡二陈汤(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壳、桔梗、紫菀、款冬花、党参、甘草)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70例,临床痊愈65例,好转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5,<6):12)。 汪新象提出郁火咳嗽,其病机为邪郁少阳,气机不畅,进而化火伤肺,肺气失宣,治宜宣畅气机,解郁散火,方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生姜或于姜、杏仁、枳壳、细辛、甘草),治郁火咳嗽50例,全部有效(中医杂志,1986,(4):43)。 刘明皓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38例咳嗽,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19)。 ,   对于迁延期慢性支气管炎,张伟主张以扶正祛邪法治疗,并拟扶正祛邪方(紫苏、橘皮、黄芩、枳壳、制半夏、杏仁、桔梗、炙麻黄、茯苓、黄芪、党参、淫羊霍、枸杞子),治疗本病40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前后血浆IgG、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t、Ea等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1):23)。 吴秀珍等以变通阳和汤(熟地309,鹿角胶159,细辛39,白芥子、五味子、甘草各109,紫河车(吞)、炙麻黄、肉桂各59),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119例,总有效率为98.3%(四JII中医,1994,(10):32)。 张希宽以温脾化饮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8例,药用:党参、茯苓、紫菀、白术、半夏、干姜、麻黄、陈皮,痰热型去干姜加黄芩,对照组以复方新诺明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4.o%(P<o.05)(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12)。 张惠勇等自拟温阳抗寒合剂治疗顽固性咳嗽17例,本组病人均有多种抗原过敏,以尘螨及夏秋花粉为主。本方含附子、黄芩、桃仁、炙麻黄各109,细辛59,虎耳草309,蜈蚣2条,全蝎39,治疗期不用抗生素、抗过敏制剂和镇咳化痰药,治疗1个月。结果治愈8例,临床控制、好转各4例,无效l例,血清特异性IgE、IgA、IgG、IgM均显著下降,肺活量和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均显著提高(P<o.001)(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9>:20)。 邵长荣临床取温、清、润、燥等法分治咳嗽,并仿“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制成温阳化饮糖浆(附子、姜竹茹、葶苈子、细辛、五加皮、茯苓、陈胡芦、白术、米仁根、黄荆子),治后除咳痰、胸19、形寒等,有效率为70%~80%,且对痰液SIgA亦有调整作用(中医年鉴,1986,152)。   姜春华对迁延不愈的久咳,经常规治法治疗不效者,用截咳方:百部、天浆壳、南天竹子、马勃、诃子,水煎服,认为此方治咳和剧咳颇有效验(中医年鉴,1986,150)。邹少华自拟蝉蜕散风汤治疗顽固性痒咳22例,本方含蝉蜕、荆芥、防风、僵蚕、桑叶、银花、桔梗、麻黄、甘草,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20例,好转2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3>:33)。   苏梅者等对慢性咳嗽病中医辨证与肺功能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咳喘中医辨证属肺气未虚时,肺功能测定表现为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值降低;肺气已虚时,其肺功能障碍已由早期局限于小气道波及到大中气道,除上述3项值进一步下降外,补呼气量、最大呼气1秒量、最大呼气流速值也显著下降;肺脾两虚时,肺弹性明显减退,气道阻力明显增加,出现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值增高,时间肺活量、肺活量、深吸气量明显下降;肺脾肾俱虚时,肺的弹性回缩力进一步下降,其肺功能测值除上述异常改变外,常有功能残气量增高。认为以上检测指标的异常改变可作为中医I临床辨证的一项客观指标(中医杂志,1990,(3>:46~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