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志国:当心,好母亲也会害孩子

 xc活人的娄子 2014-12-12

 

马志国:当心,好母亲也会害孩子 - 日出东方 - 求学网

 

 

马志国:当心,好母亲也会害孩子  



 

球人都知道,对孩子的漠视、暴力、强烈的控制欲,对孩子缺少爱,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发展。于是,大家都争当“好母亲”:给孩子无私的爱、无尽的鼓励、无限的期望,自己也追求形象完美,追求事业成功,追求做生活的强者,希望能给孩子无边的幸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新研究发现,这样的“好母亲”,也会给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伤害。因为这样的“好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不能顺其自然,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只有顺其自然的、顺应真实生活的教育,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心灵助长

母亲营造幸福 孩子却丢了幸福感

案例:欢欢该断奶了。为了让欢欢爱上吃饭,妈妈给欢欢的粥碗里放上白糖。欢欢果然喜欢上了吃饭喝粥。从此,欢欢每次喝粥都不离糖,而且需要的糖越来越多。后来欢欢长大了一岁,妈妈意识到糖吃多了不好,开始决定吃粥不放糖了。可是,欢欢刚尝了一口妈妈特意熬得香喷喷的粥就吐了出来,连声说“不好吃,不好吃”,还一把推翻了粥碗

解析:和欢欢妈妈一样,很多母亲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营造幸福,让孩子的生活比蜜甜。可是,从小给孩子太多的幸福,就会产生边际效益递减。比如,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喝的第一杯水是感觉最好的,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就是到了“边际”,这时候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好。幸福感也是这样,过了边际就会递减。所以,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会找不到幸福感。有人把这种越幸福越不知道幸福的现象,叫作“幸福递减律”。幸福都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所以,让孩子适当地体验痛苦,比如分离的痛苦、失败的痛苦、失望的痛苦,乃至饥渴的痛苦、劳累的痛苦,等等,这些痛苦的体验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幸福

母亲营造的完美 让孩子遭遇不完美

案例:娜娜刚上幼儿园,却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说幼儿园小朋友们总是吵架,不是好孩子,自己不愿意和坏孩子在一起。一个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娜娜的妈妈是知识分子,说话做事处处讲个体面。她认为这样才能维护完美的形象,营造完美的生活。但是,生活并不完美,居家过日子更是难免纷争。于是,为了讲究体面,为了维护完美,夫妻冲突起来她首先是隐忍,实在忍不住了,就紧紧地关上房门吵架,不让孩子看到。妈妈平时给孩子灌输的都是,吵架不是好孩子,吵架的孩子没人喜欢

解析:当然要避免成人的冲突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影响。但是,有些母亲即便与丈夫发生争执也躲在屋里吵,仍要在孩子面前假扮和谐。可是孩子不是傻子,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母亲掩藏在和谐背后的痛苦。但是,面对母亲的假扮和谐故作完美,孩子会感到困惑,失去了学习面对不完美的机会,难以形成面对不完美的能力,就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障碍。于是,难以适应生活成了孩子心灵上最大的不完美。所以,与其给孩子假造一个脱离社会的“真空环境”,不如让孩子慢慢懂得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色,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

母亲培养自信 导致孩子不自信

案例:电视里,“星光大道”的演播大厅,第一轮节目完了,一个娃娃被淘汰了。几岁的娃娃难免泪水涟涟,老毕请上孩子的妈妈来安慰孩子。令人大出意外的是,妈妈上来了就说:“儿子你是最棒的!”明明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妈妈开口就说孩子是“最棒的”,这不是欺骗孩子吗?懵懵懂懂中,娃娃似乎对妈妈的安慰并不买账,还是流眼泪,还是一脸的不自信

解析:生活中,这样一味肯定自己孩子最棒的母亲并不少见,于是孩子就不能接受自己很多时候并不最棒的事实。比如孩子参加活动,如果仅因努力尝试就得到奖励,那他们就没有机会学会面对失败了。自信来自于战胜困难和走过失败,一味盲目地鼓励,只能让孩子更加不自信。所以,我们要看到,自信就是对自我价值的确信和肯定,而不是因为“我最棒”,要让孩子懂得,哪怕不是最棒,哪怕失败了,自我也是有价值的。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要根据当时的情境,要具体,要恰当,比如可以肯定孩子为了比赛克服了那么多困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好样的

无私的母亲 培养出自私的孩子

案例:嘉嘉刚上小学,却有能力在公共汽车上给妈妈抢占座位了。每到这时,妈妈总是幸福地把嘉嘉搂进怀里。多年来,嘉嘉喜欢吃的,妈妈一口不沾;嘉嘉想要的,妈妈一律满足。为了孩子,无私的妈妈可以不顾自己的一切。所以,看到嘉嘉给自己占座,妈妈有一种得到回报的感觉。可是有一天,母子俩上车的时候,只有一个座位。妈妈刚想重温坐下来的幸福,嘉嘉却快步抢占了座位,一屁股坐下来独自享受。妈妈不由得心生疑惑:无私的母爱怎么培养了一个自私的家伙

解析:事情就是这样,无私的母亲常常会培养出自私的孩子。因为母亲的所谓无私,实际上是以孩子为中心,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经验,日益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让孩子心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再往深里说,母亲这样的所谓无私,并非真正的无私,只是在亲子之间放弃了自身利益,实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一己私利。孩子怎能不学会自私?所以,真正无私的母爱,是让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比如不管吃什么都要先分给爸爸妈妈一份。这样,成人的“自私”,反而会让孩子学会无私,学会心中有他人

强势的母亲 培养出弱势的孩子

案例:初中生晓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而且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懦弱,不仅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连和同伴交往都成了问题。因为晓强的妈妈太强势了。晓强妈妈学历很高,在科研单位工作,性格特别要强,事业上很成功,还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样的妈妈自然对儿子期望非常高。晓强3岁的时候,她就买了一套儿童智力训练丛书开始了对儿子的训练。起初的训练还有效果,随着妈妈不断提高标准,晓强有点跟不上,于是,妈妈的不满就开始了。由于妈妈自己太棒了,好胜心太强了,对晓强总是不满意,总是批评甚至打骂。结果是恶性循环,晓强学习更糟糕了,对什么都没有了信心,对什么都没有了热情,只剩下了自卑、怯懦、软弱和退缩

解析:强势的母亲常常培养出弱势的孩子。因为母亲对孩子期望过高,容易扼杀孩子的潜能,压抑孩子的发展。而即便不直接给孩子加压,强势的母亲本身就对孩子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更何况,强势的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会更高,给孩子的压力会更大。有调查发现,高学历的母亲喜欢拿自己作为孩子的比较对象,对孩子的要求会比一般母亲更高,更难看到孩子的长处,会给孩子更多的消极评价,给孩子更多的消极心理暗示,所以对孩子多采取严格的教养态度,有的甚至近于苛刻。有这样高学历的母亲,孩子还怎么强势起来?所以,强势的母亲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强势,在教育孩子上未必是优势,弄不好会成了劣势。所以强势母亲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示弱,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就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才会帮助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8日第8版 作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阅读原文

众议

顺其自然的理念,如今越来越成为年轻父母的选择。可是过分顺其自然的背后,也可能是一种溺爱或者说不负责任。面对大是大非的严肃问题,或者孩子玩火、玩电、玩刀之类的事情,就不能够放任自流,需要引导甚至制止。就像学开车,学员出了错,教练应警示甚至要代为刹车。( 浙江省嵊州市蛟镇中学  周国梁)

生活中,不少母亲不顾孩子的意愿,以怕脏、有细菌等理由禁止孩子养小狗、小猫、小鸡等宠物,依据自己的喜好肆意拒绝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其实,在养育小宠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因势利导,使孩子学会如何关爱小动物、如何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情心和爱心。(安徽亳州谯城区烈军属子弟小学 许保明)

有些妈妈在孩子眼里少了几分慈爱多了些许苛刻,当孩子遇到困难、受到委屈的时候,妈妈所给的不是支持和安慰,而是暴力和冷暴力,这种方式不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而是让孩子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真正的母爱不带任何的功利,全然接纳和包容,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坚强后盾,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力量!( 山东聊城工业学校 刘平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