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青丸

 学中医书馆 2015-03-08
泻青丸
(清肝泻火法)
宋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
当归去芦头,切,焙秤  龙脑焙,秤  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  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秤  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为九,如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场同沙糖温水送下。
【主治】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以及小儿急惊,热盛抽搐等。
【方论选萃】
明吴昆:中风发热,不能安卧者,此方主之。肝主风.少阳胆 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龙胆草味苦而厚。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易治,故又夺以大黄;用当归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意。乃上下分消其风热,皆所以泻之也(《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足厥阴、少阳药也。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不易平也。龙胆、大黄、苦寒味厚,沉阴下行,直入厥阴而散泻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使下也。羌活气雄,防风善散,故能搜肝风而散肝火,所以从其性而升之于上也。少阳火郁多烦躁,振子能散三焦郁火,而使邪热从小便下行。少阳火实多头痛目赤,川芎能上行头目而逐风邪。且川芎、当归乃血分之药,能养肝血而润肝燥,又皆血中气药,辛能散而温能和,兼以培之也。一泻、一散、一补,同为平肝之剂,故日泻青。惟肝常有余,散之即所以补之,以木喜条达故也(《医方集解》)。
清吴谦等: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便而出,是治火之标也。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风散肝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敢用川芍之辛以散之。肝之质喜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悦肝之神也(《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秦伯未:本方主治肝火烦躁不寐,易惊多怒,目赤肿痛等证。方内用龙胆。山栀、大黄苦寒泻热,当归、川芎、羌活、防风养血祛风,兼能发越郁火。按泻青丸和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三方同用于肝火实证,同为苦寒直折法,而泻火之力以当归龙荟丸为最强,龙胆泻肝次之,泻青较弱。三方的特点是,龙胆泻肝兼利小便,当归龙荟能通大便,泻青具有搜风散火而无通利二便的作用(《谦斋医学讲稿》)。
【近代验证】
例一  治惊风案(选自《续名医类案》)
罗田令治朱女,未周岁,病惊风。方用泻青九,服之而搐转甚。盖喉间有痰,药末颇粗,为顽痰裹住,粘滞不行之故。乃煎作汤,用薄棉纸滤去滓,一服而愈。
例二  治发热案(选自《续名医类案》)
万密斋治黄学仪子,病热不退,其父治之已八日不效。全叩之,曰:日夜发热,小便赤,大便难;再叩药,曰:先与胃苓丸,今与镇惊丸。全日:不效宜矣。其父日:汝能已此病乎全对日,此名风热,乃肝病,宜用泻青丸,热即退矣。黄氏相招,即令全往如法治之,五日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