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连解毒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3-08
黄连解毒汤
(苦寒泻火法)
唐王焘《外台秘要》录崔氏方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黄柏二两  栀子十四枚
水煎,日分二服
【方论选萃】
明吴昆: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自归经矣。故用连、芩、栀、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然惟阳毒实火,用之最宜。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医方集解》)。
清吴谦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然大青龙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泻热深之在胃也。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成实者也。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费伯雄;此治实邪实火,表里俱盛之剂。故用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柏泻肾火,又用栀子令上焦之热邪委婉而下,三焦通治,药力颇峻。若表里俱热,胸痞便秘谵语者,便当去黄芩,加大黄以通之,使滞去而热亦退,须细辨之(《医方论》)。
清喻嘉言:病之繁而且苛者,莫如夏月为最,日之暑气,天之热气,地之湿气,时分时合。其分也,以风动于中,胜湿解蒸,不觉其苦;其合也,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蒸,无隙可避,多有烦躁神昏,肌肤痱起,胸膺痤出,头面疖生,甚则发为肿毒痈疽等症,或有头面外项赤肿,或咽喉肿痛,或腿足焮肿,长至数寸,不能步履。统宜清凉,解其暑毒,热症一解,赤肿自消,全无脓血。又有全身发泡,如桃如李,如碗如杯,晶莹脆薄,中含臭水,此湿热之水,泛于皮肤也,亦宜本方加减治之(《医门法律》)。
清顾松园:此苦寒清热之剂,通上、中、下三焦治之。按舌苔之症,邪热在表,则不生苔;在半表半里,则生白苔,传里则生黄苔,热甚则芒刺干燥,若见黑苔芒刺,刮去即生者难治。夏令时火邪火,内外合烧,故易生黑苔芒刺,尚有可生,冬令见之必死。又有舌苔如黑漆之光者,舌为心苗,应南方火,譬如火之自焚,初则红,过则薪为炭,面色黑,热之极矣。亦有舌上无苔,而赤紫干光者,皆因邪热灼干肾水,不能上溉于心,火无制,自焚而死。治舌之法,如见少阳症,即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知母、花粉;如自汗、烦躁,大渴饮水者,用竹叶石膏汤合本方加减,黄连泻心火,为必用之药。有下症者,用承气汤;自利者,本方加减治之。一切苔状,湿滑者,燥涩者凶(《医镜》)。
【近代验证】
例一  治痈肿重症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曹某某,女,16岁。
主诉:寒战壮热(体温40℃),一日数发,心烦口渴,神志朦胧,全身多发性脓肿,局部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发病两天后住某某医院,经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血白细胞28,000/立方毫米,中性90%,淋巴10%。诊断为(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2)多发性脓肿。入院后未加用抗生素治疗,转请中医诊治。
诊查:脉数有力,舌质红苔黄。
辨证:脉证会参,辨证为热毒炽盛,深入营血。
治法: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方选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黄芩25克  黄连9克  黄柏12克  丹皮15克  生甘草10克  夏枯草30克  生地20克  赤芍15克  紫花地丁30克  野菊花30克  黄芪30克
日服药两剂,分6次服,上方药连服两剂后,体温逐渐下降,后续用上方加减,血培养转阴,血白细胞正常,症状消失而痊愈出院。
例二  丁甘仁治霍乱案(选自《丁甘仁医案》)
居左疫疠之邪挟暑湿滞互阻,太阴阳明为病,腹中绞痛,烦躁不安,上为呕吐,下为泄泻,四肢逆冷,口干欲饮,脉细欲伏,舌苦薄腻而黄。清气在阴,浊气在阳,阴阳反戾,气乱于中,遂有此变。湿遏热伏,气机否塞,所以四肢逆冷,脉道为之不利,霍乱重症。急拟黄连解毒汤加味,辛开苦降,芳香化浊。
川雅连八分  淡吴萸三分  淡黄芩钱半  鲜竹茹三钱  枳实炭一钱  大白芍钱半  灶心土五钱  藿香梗钱半  仙半夏钱半  六神曲三钱  玉枢丹三分磨冲阴阳水煎。
【按语】
以时序而言,一岁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经以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言热病因季节之异而有不同也。夏至而后,火土司令,日之暑气,天之热气,地之湿气,合而为一,前人所谓暑必挟湿是矣。火热亢盛,口鼻吸收,充斥三焦,身热汗泄,烦躁目赤,肌肤痱痤,头面疖痈,炎暑蒸脑,扰乱元神之府,错语呻吟,夜不得眠。舌鲜赤起刺,苔焦黄燥裂,脉洪大而数。黄连解毒汤,苦寒直清里热,泻火解毒,最为对证,黄连泻心与小肠之火,黄芩泻肺与大肠之火,黄柏泻肾与膀胱之火,更以山栀屈曲下行,泻三焦浮游之火,四味相合,力挫其亢炎炽烈之势,然须形病俱实者,始可放胆应用,年老体弱,产妇病后,均非其所宜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