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涎丹

 学中医书馆 2015-03-08
第三节 逐水剂
控涎丹
(峻逐痰涎法)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
等分为末,糊丸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
【主治】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或忽然胸背、手足、颈项、腰骻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钩痛,走易不定,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智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涎唾等证。
【方论选萃】
明吴昆:痰涎在心膈上下,使人胸背、手足、颈项、腰膝引痛,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此方主之。甘遂直达涎结之处,大戟能攻胸胁之涎,芥子能散支痛之饮,此攻痰之厉剂也。又曰:惊痰加朱砂;痛者加全蝎;酒痰加雄黄、全蝎;惊气成块者加穿山甲、鳖甲、玄胡索、蓬莪术;臂痛加木鳖霜、桂心;痰热加盆硝;寒痰加丁香、胡椒、肉桂。因其病证而药加焉,兵政之便宜也(《医方考》)。
明李时珍: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陈无择《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痹。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本草纲目草部》)。
清张石顽:甘遂直达涎结之处,大戟能攻胸胁之涎,白芥子能破支结之饮。此攻痰涎之峻剂也。凡形盛色苍,气壮脉实人有上证,但服此药数剂,其痛如失,后以六君子调补。若气虚皎白,大便不实,小便清利者误服,不旋踵而告变矣(《张氏医通》)。
清王晋三:控,引也;涎,读作羡,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流出于水道也。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达上焦,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故白芥子走皮里膜外之水饮,甘遂决经隧之水饮,大戟逐脏腑之水饮。三者引经各异,湎涎于水道则同,故复之为方,当审证采用可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饮溢中焦,流恋两胁,故胁腹胀满疼痛不已焉。白芥子散胁下之饮,紫大戟泻脏腑之饮,白甘遂以泻经络之饮,粥丸而下,使流饮消散,则中气调和而经络脏腑无不肃清焉,何胁腹疼胀之患此搜流饮之剂,为饮溢疼胀连胁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近代张山雷:此攻逐痰涎之峻剂。古书主治……是即痰塞中州,气逆上壅,神经不用之证……古人立法,不治其肢节之痹痛,而专逐其痰涎,剿破巢穴,去其凭依,则机关自利,正是手眼独高处,与指迷茯苓丸,用意同而用药更猛,常随其缓急轻重而择用之(《中风斠诠》)。
【按语】
痰涎为病,可谓无处不到。或留踞膈上,为胸痹喘嗽,或伏于胸胁,为悬饮癥积,或上蒙清窍,为眩晕痴迷,或流注经络,为颈项臂膊牵引钓痛。治宜蠲化痰涎,症势轻缓者,指迷茯苓丸;来势急且病情重者,控涎丹。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加味控涎丹方:白芥子一两,煨甘遂一两,大戟一两,巴霜一钱,炒黑丑二两,炒葶苈一两,芫花、沉香各五钱,末之,姜汁糊丸,淡姜汤下,以治积水停饮,化胀化膨,较本方尤为峻猛,非大实大聚者,不可轻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