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承气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3-08
第一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咸苦达下,泄热存津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煎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主治】治伤寒阳明腑证,热邪入里,里实不大便,潮热谵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痞满燥实坚全具;杂病三焦大热,脉沉实滑数者;及太阳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结痛,口干舌燥者;亦治阳明刚痉,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
【方论选萃】
明许宏:中满者,泄之于内,此方乃通泄之剂也。伤寒之邪,自表传里,若至阳明,则为内实之盛也。如谵语有燥屎,大热便闭,腹满不得通,烦热,脉实沉;阳明汗多;少阴口糜;厥阴囊缩。非此大下泄之剂,不能已也。轻者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少厚朴而无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润坚,厚朴能破大实,病未至盛,以此减之;大承气汤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满大实,非此不能除也。《经》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是也;“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是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是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吕震:大承气汤治阳明胃实之主药。必审明表证尽罢,不恶寒,但恶热,或潮热汗出瞻语,腹满痛或喘冒不能卧,口干燥,脉滑而实或涩者,方可用之。下之不宜早,早则阳陷;并不宜迟,迟则阴亡。恰好在阳明胃实之界,一下夺而诸病尽解,临证时不可错过。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大热入胃,惟有下夺一法。盖阳明胃实之证,有从太阳传入者,有从少阴转属者,并有从三阴转属者;三阴经中,少阴更有急下之证,此乃伤寒一大归宿,若应下失下,变证烽起,津液之亡,可立而待。孟浪不可,因循亦不可。大承气开阳明之结,直达下焦,其力猛而效速,故曰大。盖胃大实,故重任厚朴以破结,而数独倍于大黄;矢已硬,故虽有枳实以导下,而功必资于芒硝。至其煎法,尤有深意。厚朴、枳实之汁,以浓而力锐;大黄、芒硝之性,以生而力锐。故分作三次煎,此斩关夺门之将。用此以急下存阴也(《伤寒寻源》)。
清王旭高: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有形血药;厚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无形气药。盖肠胃燥实,气必不通,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其煎法先煎枳、朴,次纳大黄,再入芒硝,取生则气锐而先行,熟则气钝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俾燥屎去,地道通,则阴气上承,故曰承气(《王旭高医书六种》)。
宋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府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丞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丞手,其手足A然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润燥除热。又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之苦,下结燥。又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伤寒明理论》)。
清柯韵伯: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故以承气名汤,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之先后作三次煎者,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若小承气三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而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故称微和之剂云(《伤寒来苏集》)。
【近代验证】
例一  顾伯华治急性单纯性肠梗阻(选自《外科经验选》)
吴某某,女,44岁,职员,住院号34835
初诊:1975年3月15日。脐周阵发性绞痛7小时余,轻度恶心,昨日大便1次,今未解大便,无屁,腹胀痛不适。腹软,扪之无明显块物。肠鸣音亢进。腹围76厘米。苔腻,脉滑。腹部X光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中腹部有充气肠曲并伴有数个液面。患者于1958年作过输卵管结扎。1959年起有数次类似发作。证属气滞瘀阻肠道,不通则痛,清气不能升,浊气不得降。治拟通里攻下,行气散结。
生大黄三钱(后入)  元明粉三钱(分冲)  枳实三钱  川朴三钱  莱菔子五钱(打)  大腹皮四线  红藤—两  桃仁四钱  上午、下午各一帖
大承气汤一剂,浓煎200毫升,肛门滴注。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的平衡。
二诊:3月17日。经上述处理,于当日下午排便2次。X线腹透:肠腔无明显充气及液平。患者自诉尚有轻度腹痛、腹胀。腹软,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到气过水声。再拟前法,以巩固疗效。原方,三帖。
顾按:粘连性肠梗阻的特点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伴有腹部手术史。《内经》有关这方面的描述是“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以及“关格”、“肠结”的记载。“关者,不得出也;格者,不得入也”。治疗以通里攻下、行气散结的承气汤、硝菔通结汤为主,使肠道气滞通畅后,上可缓解恶心呕吐,下可通气通便,中可缓解腹胀腹痛。所以,肠梗阻治疗的原则是“以通为主”。
例二  门纯德治小儿急惊风(小儿急性脑炎)(选自《名方广用》)
韩某,男,6岁。睡前活泼如常,忽于夜间十一点突发高烧,时有抽搐,忽而头顶后倾,四肢强直痉挛,欲吐而吐不多,问之不语,家长急于救治,半夜叫门召余。诊时抽搐已减,双脉滑数有力。诊断为小儿急惊风,急与川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3克、生石膏24克,令其赴本地一家“日夜药店”取药,速煎服之。次日余前去复诊,患儿始睡,其家长云:当夜把药煎好服之,约临晨四时半诸症缓解,渐渐入睡。触其脉象小滑,令其醒后服下二煎即可。几日后,患儿全家前来致谢,患儿已活泼如常。
例三  杨咏仙治肠痈(选自《医药卫生资料(中医专辑)》)
沈某某,女,18岁,杨家埠,53年8月18日
始起脘腹作痛,继则少腹右旁有形板滞,转侧欠适,身热大便少解,检温38℃,内肠痈之症,治以疏化导滞。
生锦纹三钱  元明粉(分冲)二钱  生枳实二钱  广木香一钱  沉香片五分  制川补一钱  炒青皮钱半  炒陈皮钱半  台乌药钱半  广藿香二钱  焦山查三钱  炒川楝子二钱  左金九(包)八分  一帖
二诊:用疏化导滞法以后,少腹痛势下移于便缝之间,按之板滞,跨屈足难任地。此乃湿食已有出路而血瘀气滞于络使然,当以宣络祛瘀。
炒当归二钱  赤芍二钱  单桃仁二钱  全瓜萎(打)五钱  炒青皮钱半  炒陈皮钱半  左金九(袋)一钱  广木香一钱  炒川楝子三钱炒延胡三钱  制军三钱  大腹皮二钱  炙甲片钱半  枳壳实(各)钱半  二帖
三诊:少腹痛势已和,惟板滞下移于便缝,足仍不能任地,此肠痈虽无问题而血瘀气滞于络,再以宣络化瘀。
淮牛夕二钱  炒当归二钱  赤芍二钱  桃仁二钱  全瓜萎(打)五钱  炒延胡三钱  炒川楝子三钱  炙甲片钱半  炒枳壳钱半  大腹皮二钱  炒青皮钱半  炒陈皮钱半  左金丸(袋)八分  广木香一钱
例四  张伯臾治胃心痛(急性胰腺炎)案(选自《张伯臾医案》)
郑某某,女,23岁,住院号:73/1820
1973年3月9日  昨日中午过食油荤,入夜上腹部剧烈疼痛,拒按,并向腰部放射,恶心欲吐,口干便秘,今起发热38℃,白血球17100,中性82%,血淀粉酶1600u,脉小弦,苔薄黄腻。湿热滞互阻中焦延及胰腺,不通则痛,急拟清热解毒通腑法,方以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0克(后下)  元明粉9.0克(冲)  枳实12.0克  生山楂15.0克
红藤30.0克  败酱草30.0克两味煎汤代水煎上药。
服一剂腹痛减,二剂腹痛除,热退,血白分及血尿淀粉酶均正常。
例五  唐振玉治产后腹痛案(选自《晋江地区医案医话选》)
唐某某,女,22岁,安溪蓬莱公社龙居大队。以产后腹痛来诊。
三日来,腹部绕脐剧痛,时作时止,痛甚而厥,腹拒按。并现身热、口渴、唇燥,大便秘结,恶露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询知该妇于产后过食大量姜、酒,病作后并服过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之失笑散、生化汤和乳、没、香、砂等。此系肠胃湿热内蕴,燥化伤津,气滞瘀结所致。法当救阴除热,活血祛瘀。处以大承气汤加生化汤。
二诊:大便稍通,恶露再至,腹痛谐症减轻,其脉仍现数象。处以小承气汤加生化汤,再服—剂。
三诊:大便畅下,腹痛等谐症随之减退。处以四物汤加参芪之类调养气血善后。
例六  温玉应治真热假寒案(选自《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第二辑》)
温某,二十余岁。初患感冒,医者进香薷饮、香苏饮等,均未见效。四、五日后,忽然神昏厥逆。一医认为寒邪直中少阴,谓当用大剂真武扬及参附汤以回阳救急。余按其脉沉细而数,再细察其舌,见边赤尖绛,根有黄黑燥苔。面色晦垢,气息粗促,小便短赤,大使未通。断为暑热内闭,津液被灼,即古人所谓“阳盛格阴”,“热深厥深”之症。法当急下救阴,用大承气汤合紫雪丹清心开窍。服药半日后,方能转劫,言语混乱,继发大热,扬手掷足,弃衣下床,大呼口渴,即将药渣再煎与服,当夜下臭粪甚多。翌晨神识渐清,热渐退,但午后又发寒热,口渴引饮,有阳明少阳合病征象。遂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合白虎汤加瓜蒌根、元参,从阳明少阳二经以清解之。当夜得战汗,次早热退神清,膝复苔退,诸症均平。
例七  林义群治精神分裂症案(选自《湖北中医杂志》1991;(6):19)
李某某,女,32岁。工人,间歇性发狂已4年。其夫代诉:4年前仲冬月因情志不遂而发狂,经精神病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狂躁型)。近10周病情复发并加重,始见沉默不语,继而不进饮食,两目怒视,狂乱无知,毁物打骂,不避亲疏,弃衣而走。其夫迫不得已,将其用绳索捆绑已1天,而求中医诊治。诊其面赤,5日不曾更衣。舌红,苔黄燥,脉滑实。证属阳明热结,痰火扰心。治当通腑泻火,化痰开窍。投大承气汤加味:
芒硝20克(冲服)  生大黄15克(后下)  枳实12克  厚朴12克  礞石10克  铁包金20克  胆南星7克 菖蒲7克
傍晚进药1剂,午夜即泻下燥屎数枚,随后又泻下数次,泻下粪便奇臭难闻。次日清晨患者安静入睡。复诊稍事增损,继服2剂,神志清楚,语言正常。三诊时患者亲自泡茶让座,如常人矣。后以滋阴养血安神之剂调养1月,4年痼疾竞获痊愈,随访末再复发。
例八  李光发治宿食腹泻案(选自《南郑医案选李光发诊》)
黄某某,男,44岁,农民。
初诊:1977年2月10日。
主诉:腹泻40余日。
病史:因食玉米馍过量,胃脘胀满,嗳气吞酸,继则腹泻,水谷不分,气味腥臭。经治疗病减,但日仍3~4次,泻前肠鸣腹痛。曾用分利、燥湿、固涩等中药治疗不效。
检查:面色苍黄,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象沉滑。
辨证:饮食过量,宿食停滞。
治则:涤荡胃肠宿食。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15克  芒硝(冲服)9克  枳实9克  厚朴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二剂。
二诊:2月13日,泻次减少,泻为清水,腹已不痛,欲进饮食,停药一日,腹泻停止。
三诊:2月16日,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弱。宿食已去,肠胃薄弱,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调理脾胃善后。
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茯苓9克  陈皮9克  半夏9克  砂仁6克  大枣15克  广木香9克  苡仁15克  甘草3克
二剂。水煎服。
【按语】从三承气汤出入进退,反映了方随病转,相机而用的辨治法则和用药规律。大承气汤之应用,务必具备痞、满、燥、实、坚五者,且见舌苔老黄沉香色,或黄黑而燥,或焦燥板滞。脉坚实而小,或沉微似伏,始可放胆用之。近代浙绍贤达何廉臣氏,曾归纳承气汤八禁,确为临床实践历练有得之见。爰引如下:一者表不解,如恶寒未除,小便清长,知病仍在表也,法当汗解;二者心下硬满,心下为膈中上脘之间,硬满则邪气尚浅,若误攻之,恐利随不止;三者合面赤色,面赤为邪在表,浮火聚于上,而未结于下,故未可攻,又面赤而娇艳,为戴阳症,尤宜细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不能食,盖平素食少,则胃气虚,故不可攻,然病中有燥粪,即不能食,若不能食则无燥粪,不过便硬耳,但须辨之,亦未可攻也;五者呕多,呕属少阳,邪在上焦,故未可攻也;六者脉迟,迟为寒,攻之则呕;七者津液内竭,病人自汗出,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八者小便少,病人平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
附方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