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集1

 程宇宏 2015-12-23

【儿童咳嗽--胡维勤偏方】

  1、罗汉果茶 广西罗汉果9g,水煎服。用于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容易咯出。

  2、丝瓜汁 秋季丝瓜,取汁,隔水蒸热后饮用。用于咳嗽时间较长,痰多,色黄粘稠,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

  3、川贝梨 川贝母5g,冰糖15g与梨同蒸,用于咳嗽痰多,色黄而粘稠。

  4、薏苡仁山药冬瓜子粥 薏苡仁50g,山药、粳米各100g,冬瓜子50g,同煮粥食。用于咳嗽痰多,色白。

  5、杏仁萝卜猪肺汤 猪肺、白萝卜各1个,切块,杏仁9g,共炖烂熟食。用于久咳不愈、活动后气喘、气急者。

  6、萝卜陈皮汤 白萝卜1个,切片放入白胡椒5粒,生姜10g,陈皮5g,煮汤,再加冰糖50g。用于疾病的早期,咳嗽频繁发作,咽喉发痒,咳声重浊,痰白清稀。我是从一位祖传中医处得到的方子,临床用了 好多小孩 效果很好,特别是输液效果不明显的病人,

【小儿咳嗽良方】麻黄3克  凤凰衣7克 桔梗7克枳壳7克  鱼腥草30克  。水煎服。

【咽炎引起的咳嗽】 甘草片3  喉炎丸10  扑而敏1  板蓝根4   阿昔洛韦2  一日三次口服
追风膏一小片 外贴咽部
另外口含银黄含片,喷西瓜霜喷剂效果也很好 
       
【单纯喉痒咳嗽,干咳很频繁】 扑尔敏5粒, 甘草片10,地米5片研碎成粉加入麻杏止咳糖浆一瓶《100毫升》,摇匀,一次口服15毫升,一定要记住每次服之前要摇匀,服时缓慢,让药水缓缓流下咽喉,最好能在咽部多停留,服后一小时内不要喝水.机理是糖浆和扑尔敏粘在咽后壁起局部作用。药物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咽喉部,从而发挥最大药效。
     急支糖浆或者川贝枇把糖浆,都可以用。除了加扑尔敏外,还可以加地米,加25ml章脑酊.效果更好,喝上就止咳对伴咽喉痒的轻中咳嗽效果很好,感冒后较重的咳嗽不建议用。
     有痰咽痒咳嗽个人实验以加了药的麻杏止咳糖浆,配合复方甘草合剂共同使用,效果教好.因其组方有甘草,章脑酊等化痰效果好.
     咳嗽声重、痰黄粘稠、咽喉疼痛,应选用急支糠浆;如咳嗽清稀、流鼻涕,应选用风寒咳嗽冲剂;如干咳痰少、喉痒,应选用川贝枇杷露之类;如久咳不止,可选用强力枇杷露等;如反复咳嗽带痰,有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可选择麻杏糖浆,甘草合计等。

  自拟止嗽汤治咳嗽】 桔梗8克,前胡10克,紫菀10克,荆芥6克,百部10克,陈皮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鱼腥草30克,北豆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
  加减: 若偏于风寒咳嗽去黄芩、北豆根,加防风、苏叶、羌活等;风热咳嗽加桑叶、菊花、薄荷、芦根;风燥咳嗽去陈皮、荆芥,加桑叶、麦冬、沙参等;痰热咳嗽加桑白皮、贝母、竹茹等。

    凉燥咳嗽验方】杏仁(打碎)、苏叶(后下)、清半夏、白茯苓、炙紫菀各12克,枳壳、桔梗、前胡、陈皮各10克,荆芥、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一般2~3剂可愈。
    【风寒咳嗽的特效方--张振东荆防各10,粉甘桔各5/10,杏仁泥10,信前胡10,紫苏叶10,白云苓10,广陈皮10,炒枳壳10,法半夏10,生姜三片   经多年试用,新感者只要一煎即愈,病久者也不过三剂。

  顽固性咳嗽--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合并2次所煎汁液,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
  秋燥咳嗽验方】杏仁(打碎)、苏叶(后下)、白茯苓、炙紫菀各12克,枳壳、桔梗、前胡、陈皮各10克,荆芥、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升降散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僵蚕10克,蝉蜕10克,生大黄5克,炙麻黄9克,炙紫菀10克,黄芩15克,地龙9克,防风9克,百部15克。临症加减:流清涕、鼻塞,加苍耳子、辛夷、红花;干咳少痰,加沙参、天冬、款冬;气虚乏力,去大黄,加生黄芪、五味子、白术;咽痒甚,加威灵仙、荆芥、元胡;痰多质清稀,加细辛、干姜、云苓;咽痛加玄参、板蓝根、桔梗;气逆而咳,加枳壳、旋覆花。

【咽干咳嗽验方】

  1.生地黄、玄参、丹参各20克,麦冬、桔梗各10克,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牛膝、瓜蒌各12克,甘草6克,乌梅1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2.桑叶、菊花、金银花各15克,枇杷叶、牛蒡子各12克,黄芩、沙参各20克,百部、桔梗各19克,甘草5克。水煎代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
  3.荆芥、陈皮、天冬、款冬花、桔梗各10克,僵蚕、紫苏叶、薄荷、甘草、细辛各6克,生姜3片。将上药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蜂蜜冲服。

  4.黄精30克,当归15克,五味子10克,紫菀20克,杏仁10克,川贝母5克,全蝎5克。上述药物用水煮10分钟,连煮2~3次后,倒入保温瓶,当茶饮,日一服。

  咳嗽妙招--桃仁威灵仙】龚某,男,20岁。患者于二十余年前不慎感冒,当时证见咳嗽,头痛,咽痛,鼻塞,恶寒发热。曾到别处就诊,服中药数剂(具体处方不详),诸症渐消,惟咳嗽不减。初诊:自觉痰阻于咽中,咳嗽,痰稠色白,咽痒,胸闷,大便四日未解,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浮。

辨证分析:患者年轻体壮,故外感之邪虽迁延二十余日未除,然邪未传里,其病位仍须责之于肺。肺气失于宣降,上逆而见咳嗽、咽痒;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失宣肃,殃及大肠而便秘;肺气失司,气滞于胸,又患者久病,气滞则血不行,故胸闷。辨证当属风寒犯肺,余邪未尽而肺失宣降之证。予处方:炙麻黄10g,杏仁12g,炙甘草10g,枳壳12g,荆芥15g,射干15g,茯苓15g,桃仁12g,威灵仙30g,服药两剂后复诊,大便得通,诸症日减。继以原方改桃仁9g,威灵仙20g,两剂而愈。

    【咳嗽--肾不纳气】马某女,56岁,外感引起咳嗽,10遇日,口服消炎止咳药无效来诊。咳嗽频,咳痰稀白,咽痒,恶寒轻,无汗,二便平常,舌淡略胖苔薄白,脉浮滑,兼上盛下虚。辨证风寒未尽,肾不纳气。治则降气敛肾,解表去痰。

    芡实15  代赭石15  半夏10  党参20  桂枝12  荆芥韢12  蝉蜕10  陈皮10  茯苓20  甘草6  百部12  枇杷叶15  生山药30  远志10  内金20  生姜3片   枣3个,1副水煎。随访痊愈。

    方解,芡实代赭石降敛肾气,党参补肺气,生山药补肺肾。桂枝升降诸气(张锡纯先生语)兼助荆芥蝉蜕解表,二陈去痰,鸡内金健脾去痰,行滞。与其余佐药合用安定母子,至1副痊愈。

    另外一例如此运用,二副痊愈。同时叹服前贤咳嗽“非独肺也”精确。

[方一]  风寒咳嗽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10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方二]外感风寒咳嗽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方三]风寒咳嗽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方四]风寒咳嗽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入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方五]风寒咳嗽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方六]风热咳嗽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方七]风热咳嗽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方八] 风热咳嗽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方九]  阴虚干咳   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方十] 阴虚干咳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方十一]肺燥咳嗽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方十二] 肺燥咳嗽    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

[方十三]痰湿咳嗽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方十四]痰多咳嗽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

[方十五]痰多咳嗽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方十六]肝火咳嗽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方十七]肝火咳嗽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方十八] 肝火咳嗽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

[方十九]肝郁咳喘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方二十]燥咳痰少。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方二十一]肺燥咳嗽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

[方二十二] 脾肺俱虚之咳嗽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方二十三]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方二十四]  脾肺皆虚之久咳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方二十五] 肺肾双虚之咳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方二十六] 肺肾不足的咳喘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方二十七]肺肾气虚所致咳嗽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方二十八] 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二十九]  阴虚咳嗽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方三十]肝火咳嗽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方三十一]宣肺化痰止咳--顾铭浩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方三十四]    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咳嗽食疗方:

1.二果猪肺汤   罗汉果15克,无花果50克,猪肺1具,苦杏仁10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洗净,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用。将罗汉果、无花果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待用。将猪肺放入清水中漂洗1小时,除杂后,切成片状,挤尽水分,放入沙锅,加清水足量(以浸没肺片为度),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入杏仁,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猪肺熟烂,放入罗汉果、无花果片,继续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精盐、味精,拌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或分2次服用,以淡食为宜,吃猪肺,嚼食罗汉果、无花果片,饮汤汁。

  [功效]养阴清肺,止咳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阴虚燥咳者。

2.鱼腥草炖雪梨  鱼腥草100克,雪梨2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新鲜雪梨洗净,晾干后,连皮切成碎小块,梨核部分可弃去,备用。将鱼腥草拣杂,洗净,晾干后切成碎小段,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收集过滤液汁再放入沙锅,加入生梨碎小块,视需要可加适量清水,调入白糖,用小火煨煮至梨块完全酥烂,即可食用。

[吃法]早晚2次分服,吃梨,饮汤汁。

[功效]清肺止咳,清化痰热。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患者,对肺癌痰多、吐黄稠脓痰者尤

为适宜。 

3.杏仁荸荠藕粉 苦杏仁15克,荸荠50克,藕粉50克,冰糖15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用。将荸荠洗净,除去荸荠头及根须,用温开水冲一下,连皮切碎,剁成荸荠泥糊,待用。烧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放入杏仁浸泡液,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与荸荠泥糊同放入锅中,拌和均匀,小火煨煮至沸,拌入调匀的湿藕粉及冰糖(研末),边拌边煨煮成羹。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抗癌。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评介]苦杏仁擅长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为临床用于痰热咳嗽之要药。据现代医学体外

4.橄榄萝卜饮   青橄榄400克,白萝卜1000克。

[制法]先将青橄榄拣杂,洗净,盛入碗中,备用。将白萝卜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反复洗净其外皮,除去白萝卜蒂头及根须,连皮剖开,切成片或切成条状,与洗净的橄榄同放入沙锅,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加少许精盐,拌匀即成。

[吃法]当饮料,随意服食,或分数次服食,当日服完。服食时,吃萝卜、饮汤汁,并嚼食橄榄,缓缓咽下。

[功效]清肺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5萝卜蜂蜜饮    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6百合蜜     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7、百合款冬花饮   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8荸荠百合羹    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温热食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9川贝母蒸梨  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末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10醋饮    白醋适量。

制法服法: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

功效主治: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肿的功用。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见患儿因痒而咳,遇风则甚。所谓“痒则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项:此法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会损齿伤胃。

11核桃鸭子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

制法服法: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将核桃仁、荸荠研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加少许湿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健肺,润肠通便,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等成分。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味甘、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医林纂要》曰:“去劳热,故治咳嗽。”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B5等。本膳可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婴儿肾虚久咳,见咳痰清稀,喘促不宁,体弱多病,秋、冬咳喘加重。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注意事项:本膳以补见长,适用于虚性咳嗽,若婴儿在患外感或咳嗽痰稠,或在发热期时均不宜选用。  

12剑花猪肺汤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剑花先用水浸至柔软,除去泥沙,与猪肺同煮1~2小时。调味后饮汤,余者可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用治秋冬肺燥于咳,口气臭秽。

注意事项:此方为民间常用食谱。主要以肺燥偏有痰火者更宜,咳痰清稀,大便溏烂婴儿不宜食用。

13南杏桑白猪肺汤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1具(约250克)。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人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功效主治:猪肺味甘、性平,有补肺润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为宣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药。桑白皮性味甘寒,泻肺平喘。药理研究,其排出的多量氯化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汤润肺止咳。

治疗肺燥干咳,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

注意事项:本膳为民间常用食谱,一般入秋后服食。不但可治疗,且有预防肺燥的效果,无病婴儿也可常食 

14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5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6丝瓜粥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主治: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

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末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17雪梨炖冰糖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咽喉痒咳嗽试试旱莲草】“晚上老感到咽喉发痒而咳嗽,睡不好觉。”后来一位同事叫我用墨菜(旱莲草)试试,我按其说法一试,真灵!”  将旱莲草洗干净捣烂后,用开水冲,然后去渣,加入适量的蜂蜜服用,据说功效不错呢。

【多年不好的咳嗽】:嫩桑叶9克,陈皮6克,杏仁6克,五味子6克,当归6克,云苓6克,半夏6克,甘草6克。用水煎,分2次服用。

                           【专攻难治性咳嗽】贝母一两,黄芩半两,干姜一两《生》,五味子一两,陈皮一两,桑白皮半两,半夏一两,桂心一两,木香一分,甘草一分。  上为粗粉末,每服五钱,杏仁七个,去皮尖,生姜七片,水煎去渣服。此为古方,屡试不爽! 
【咽痒顽固性咳嗽特效方】:附片20 肉桂20 干姜20 山奈10上要研细末装瓶内备用。用时选背部肺腧,先按摩穴位使之发红,然后敷药粉适量用胶布固定,隔日换一次。同时用独头蒜切片敷于涌泉穴(成人一对时,小儿二至三小时即可)效果立竿见影,一般1-3次即愈 
       【顽咳秘方】时值冬季,咳嗽一证频出,有的治愈很难,献一秘方,让更多患者脱离痛苦:麻黄10 白果6  藕节10 土虫3  桔梗10  杏仁15 水煎服日一剂,一般患者不超两剂就愈。儿童减半!

【咳嗽---百试百效秘方】旋复花10g(包煎),白芍12g,生甘草5g,荆芥15g,苏叶10g,前胡10g,法夏10g,杏仁10g,白芥子10g,桔梗10g。一般咳嗽之病,信手治愈!

【顽固性咳嗽--伤湿止痛膏贴敷】李某,男,27岁,因发热、全身不适、咳嗽、流涕而就诊。诊为感冒。给予病毒唑、扑尔敏、布络芬、棕色合剂等处理。服药两天后,发热、全身不适、流涕症状消失,但仍咳嗽。 二诊仍诊为感冒,给予阿莫西林、氨茶碱、棕色合剂,一日3次,连服3天。服药后仍然无效。血常规、胸片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经治医生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先锋V号2g,静脉滴注,一天2次,连续滴注3天;急支糖浆20ml/次,一日3次,连服三天。

用药后症状如故。转中医治疗。证见咳嗽频作,痰白而稀,舌苔薄白,脉浮。辨为风寒束肺,治疗用伤湿止痛膏剪成2cm×2cm大小,贴双肺肺俞穴。一天换一次,连3天。3天后,咳嗽明显好转。继续使用3天而痊愈。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胸膜炎、背部软组织损伤等。伤湿止痛膏有祛风祛湿散寒的作用,用伤湿止痛膏治疗此顽固性咳嗽取得了良好效果。

笔者还看到了类似的报道:一组用伤湿止痛膏贴肺俞穴治疗36例顽固性咳嗽,取效最快者,贴2天就止住咳嗽;最慢者贴10天停止咳嗽,结果36例患者全部治愈
    【感冒后长期咳嗽--林鹤和细辛3  杏仁9(打)  法半夏9  枳壳9  陈皮9  瓜蒌壳9  枳壳9  桔梗9  薄荷9 沙参9  射干9  五味子6  甘草6  .

如有黄痰可加黄芩5  桑白皮9.

服法:先将药泡半小时,水开后十分钟即可。分三次服用,一天一服。一般4-5服痊愈,不用多服,之后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善后。

1.肺热咳嗽:症见痰黄稠,胸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数者,用杏仁、黄芩、桃仁、青蒿、栀子各等分,研末调鸡蛋清,外敷贴膻中穴(两乳头连线正中),效果颇好
2.咽痒顽固性咳嗽中药外贴神效  附片20克、肉桂20克、干姜20克、山奈10克上要研细末装瓶内备用。用时选背部肺腧,先按摩穴位使之发红,然后敷药粉适量用胶布固定,隔日换一次。同时用独头蒜切片敷于涌泉穴(成人一对时,小儿二至三小时即可)效果立竿见影,一般1-3次即愈
3..咳嗽很久:当归、桑皮、杏仁、川贝、法半夏、陈皮、五味子各12.5克,白茯苓、甘草各17.5克。煎服方法:用药三副,服法为第一副当天晚上服,第二副是次日早上服,第三副是次日中午服。每副只煎一次。用药时药渣都留着,待三副煎完后,再将三副药渣放在一起再煎一次。每次药煎好后用冰糖服下,无论病情轻重,三副根除。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七日内忌吃辣、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勿抽烟饮酒,禁房事
4.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再用普通橡胶膏贴其上,贴12小时取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注: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
5.风寒咳嗽 咳嗽新起,咳声重浊,痰稀色白,鼻塞流涕,或兼头痛,骨节酸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方一 炙麻黄3--6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前胡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苏叶10克,桔梗3克,陈皮3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 炙冬花、炙僵蚕各8--12克,川贝母、炙罂粟壳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蝎1--2克。水煎、每日1剂,煎2次,混合后分上、午服。风寒咳嗽加杏仁5--10克,生姜3--10克;风热咳嗽加桑叶、连翘各10--12克;风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竺黄各3--10克;肺虚者加太子参、百合各10--30克;肾虚者加仙茅3--9克,核桃肉10--30克。据报道,治疗咳嗽,速效(1--2天咳止)136例,缓效(3--5天咳止)6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9%。
方四 萝卜1个(300-500克切片),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3碗将萝卜煮熟后,再放葱白、姜,煮剩1碗,连渣一次服下,每日2次。
方五 杏仁20克(去皮、尖)。捣成泥,加砂糖18克,拌匀,分成2等份,早晚各1份,用于水浸泡,当茶饮。
方六 生姜3克,鸡蛋1个。姜切碎加适量食盐加水,鸡蛋打入拌匀,煮熟吃下,每日2次。
方七 大蒜适量,去皮,捣烂,用油纱布2--3层包裹,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局部灼热有刺痛感时去掉。一般敷2小时,每日1次,连敷3--5日。
方八 麻黄、细辛、甘草各等份。共研为细末,加大葱适量,共捣成膏状,纱布包裹,敷肚脐。2日换药1次。
                                      返 
6.风热咳嗽 咳嗽新起,咳声粗亢,痰稠色黄,或见头痛,口渴咽痛,身热,恶风,汗出,苔白而燥,脉浮数。
方一 桑叶12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桔梗15克,鱼腥草20克。先将桔梗加水文火煮沸10--20分钟,后加鱼腥草再煮沸5分钟过滤取汁15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
方三 矮地茶36克。水煎2次,混合后早、午、晚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方四 见风寒咳嗽单验方三。
方五 川贝6--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蜂蜜30克。共放锅内隔水蒸,饮药汁,每天1剂,连服3--5日。
方六 萝卜300--500克,洗净(不去皮)切片,放于碗中,加白糖2--3匙,搁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方七 栀子、桃仁各20克,杏仁6克,糯米、胡椒各1克。共研为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稠膏,敷两脚心(涌泉穴),及足背相对应的位置,覆盖塑料薄膜绷带固定,12小时换一次。敷药后,局部有蓝黑色素沉着(由栀子引起),经3--5天,肤色可恢复正常。
  
7.燥热咳嗽 咳嗽新起,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出。多伴鼻咽干,或痰中带血,咳甚则胸痛,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略数。
方一 浙贝母10克,知母10克,桑叶15克,杏仁9克,枇杷叶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矮地茶(紫金牛)20克,胡颓子叶、鱼腥草各25克,桔梗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方三 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冰糖5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饮汤食药,每日1剂,连服3--5日。
方四 大萝卜500克,蜂蜜60克。萝卜洗净,削皮,挖空一半,装入蜂蜜,放入碗中,隔水蒸熟服食。连服3--5日。
8.痰湿咳嗽 久咳痰多,痰白粘或稀,易出,胸脘闷满,或身疲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一 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甘草5克,杏仁9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硼砂、天南星、白芥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次服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方三 见风寒咳嗽单验方三。
方四 大蒜数瓣捣成泥,加适量冰糖,用沸水冲泡,待水温热时饮服。
方五 桔皮10克,生姜5克,冰糖8克,开水冲饮。
方六 苏子30克(布包),瘦猪肉200克。共炖服。
方七 半夏10克,天南星10克,共研细末,取适量,用明矾水调成稠膏,敷肚脐。覆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9.肝火咳嗽 久咳气逆,阵阵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引胸胁痛,面红喉干,心烦口渴,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方一 青黛10克(布包)瓜萎仁15克,海浮石10克,栀子10克,桑白皮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丝瓜藤(干)90--240克,切碎浸泡后煮1小时以上过滤,再煎,2次煎液合并浓缩至100--150毫升,加糖适量。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2--3次,10天为1疗程。
方三 蜂蜜20克,百部25克,瓜萎壳25克。后两味药水煎,取汁,再调入蜂蜜搅匀,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四 石苇、冰糖各60克(重症各10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10.肺虚咳嗽  久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或见两颧红,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消瘦,疲乏,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 石斛50克,麦冬25克,桑叶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胡颓子30克,浙贝15克,甘草9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6克,每日2--3次,连服3--10天。据报道,治疗120例慢性支气管炎,均于3--10天内临床症状消失。
方三 五倍子、五味子、核桃肉各150克。共研细末,用蜂蜜制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晚各服6克,温开水送下。
方四 百合25克,大雪梨1个,冰糖20克。先将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连水一起煮90分钟,待百合煮烂时,加梨(切块)和糖,再煮30分钟,即可食用,每日1剂。
方五 麦冬15克,木蝴蝶3克。泡茶含(涑攵)、饮服。
方六 黑芝麻120克,冰糖30克。每次用开水冲服15--30克,每日2次,早晚服。
方七 核桃1个,冰糖适量,鸡蛋1个。将核桃用微火烤糊,去壳,核桃仁捣烂,用一碗白开水冲核桃仁,蛋和糖,晚上睡前服,每日1次。
方八五倍子研细末,调凡士林,敷于肚脐,覆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
11)外感咳嗽.支气管炎咳嗽.一些肺炎和其它疾病愈后遗留下来的咳嗽.
方子的剂量是原剂量.大家如果应用.就照原方配伍.不要加减.炙甘草200克  炙麻黄100克  杏仁75克  石膏100克  炙法半夏150克  陈皮200克  代赭石75克  朱砂100克  川贝母150克  五味子125克  红参150克  以上药物用粉碎机粉碎成极细末.每日三次.每次根据病情服用6到10克.一日三次.连续服用痊愈为止
12)小方止咳化痰真神速
1。舌体宽大,舌质暗紫;说明身体细胞内物质淤滞,身体血液循环不顺畅且有血瘀的现象。2.舌体上焦隆起,边缘硬,下焦略为凹陷;说明上焦肺部细胞开合不利,肺区细胞内物质淤滞,胞内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受阻,导致肺气不能越肩过背达到下焦,致使下焦命门区域缺乏动力,导致肾气不足。3舌体干湿不均匀。说明细胞内水分分布不均匀。处方 蒲公英7克 独活5克 九节菖蒲7克  桂枝1克 当归2克 桔梗1克 瓜蒌仁1克 杜仲1克 不用煎药,开水浸泡服下。不到10分钟,感觉咳嗽慢慢平息,胸中气机顺畅,啰音渐渐消失。不知不觉地过了30分钟后,顿感所有的症状消失,痰不吐即化了。每天服两次,连续服用两天,痊愈并且巩固疗效
13)顽固咳嗽,每次都要咳几个月,吃啥药也无用,后来老妈医院的一位老中医给了个方子:用一把川贝母煮半锅开水冲板蓝根颗粒喝,一天三次,喝了三天竞然好了,以后二十年从来没犯过,我小姨也是用此方治好的,就是太苦了。
15)柿饼1个,川贝母10克。制法将柿饼切开去核,纳入贝母,入锅炖熟后服之,连服数次。用法
16)沙参、玉竹各30克,鸭子1只。制法将鸭子洗净去毛、内脏,与前2味药同入锅内,文火煎煮1-2小时,食肉饮汤。用法功效
17)灵芝、百合各15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制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用法
18)鲜百合、鲜藕)来源民间原料鲜百合、鲜藕、枇杷(去核)各30克,淀粉、白糖各适量。制法鲜藕洗净切片,与鲜百合、枇杷肉一并放入锅内合煮,待熟时放入适量淀粉调匀,服时加少许白糖用法
19紫何车(干鲜均可)适量。制法洗净焙干研面。用法每日3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功效
20向日葵(干品)300克,金钱草(干品)100克。制法洗净后加水1200毫升,煎1小时后,滤渣加水再煎1小时,合并药液,浓缩为240毫升,成人每次60毫升,1日1次。
21.川贝母末、杏仁末各10克,雪梨1个。制法将雪梨挖去心,装入前2味药后,封好,放入豆浆里煮熟,空腹1次服下。
22).佛耳草15克,地龙15克。共研末,分为2包,用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包。制法
风寒咳嗽
23.生姜+红糖+大蒜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4.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5.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26.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27.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风热咳嗽
28.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29.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0.还可以给宝宝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但宝宝一次只能吃一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宝宝在夏天如患了风热咳嗽,可给他多吃西瓜。
  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宝宝吃。
  ④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其它有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等,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
31..山药粥
  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32..红枣+白果
  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33.核桃+芝麻+红枣+蜂蜜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热)。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73、治顽固性咳嗽:鲜枇杷果洗净晾干,放入容器内,加蜂蜜浸泡,密封后放在凉暗处,泡致枇杷完全脱色后,即可备用。用时取泡好的枇杷蜂蜜1汤匙,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服后暂时不要喝水、吃东西,让药液尽量贴护在咽喉处,日3次。
104.治久咳不止验方
对于久咳不愈的患者,诸药治疗无效的久咳,我在临床应用此方,效果神奇。但新咳者不宜。
醋炒米壳80克,炒杏仁40克,炒五味子20克,白矾10克,共研为末,一次2克,一天两次。
治疗腮腺炎的特效方:蝉衣外敷患处.此方得于一老医,为其祖传.小时本人患此病,诸药无效,其人用一动物之壳外用二日即好.当时不知,后来学医看到就是蝉衣.本人用时常与青黛,冰片,或浦黄一起用.一两天即愈.此方确有伟效
105.风寒咳嗽的特效方
此方系已故老中医张振东的经验方。二十多年前因小孩呛风咳嗽,多处求医不效,后经人介绍该医擅治咳嗽,便前往就,处方两剂,结果只服一剂而愈。因此方太神效,便就收藏。后来遇此类病人将此方与之,无一不效。经笔者多年试用,新感者只要一煎即愈,病久者也不过三剂。今将此方献于大家,以感激已故老先生。方:荆芥10、防风10、甘草5、桔梗10、杏仁泥10,信前胡10,紫苏叶10,白云苓10,广陈皮10,炒枳壳10,法半夏10,鲜生姜三片去皮
此方是杏苏散加荆防而成,专治风寒咳嗽,有神奇的疗效。在一般人看来,此方不过是普通方而已,可是此方简洁,抓住“风寒”这一特点,巧妙地加了荆防二味药,同时运用了鲜生姜去皮的作用,却收到了神奇的疗效,体现了这位老先生的丰富经验。这位老先生是当地很有名的治咳老中医。
  27、感冒咳嗽、嗓子痛:用热水袋放在身后两肩中压住,盖被保温即可。
  28、气管炎咳嗽:新鲜红皮萝卜2斤,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加饴糖3勺,放一夜,频饮此糖水即可。
121.治咳嗽哮喘不愈方
白果肉十个,微炒捣烂,开水冲服,每日一次。
122.:治咳嗽哮喘不愈方(四则)
1、石苇30-45克,(小儿酌减)水煎去渣,冲入冰糖30克,每日分三次服,3天可见效。
2、地龙粉3-5克,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天虫五条,姜汁浸透晒干,瓦上焙脆,和入细茶适量共研末,开水送服。
4、白果仁、杏、麻黄,粟壳各6克,同白母鸡蛋煮两次服药食蛋。
124..久咳偏方:
a.05年时.桂林农村的保姆给了我一个方子,是久咳不好的 罗汉果1个 鱼腥草50克 白茅根15克 紫苏梗15克 桑白皮15克 百合50克 野菊花15克 板蓝根15克 甘草15克 熬成中药熬中药是这样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有一种是用电的,用电的一般是自动的,比较方便。如果是用煤气来烧的,则刚开始的时候用猛火,水开了转小火,自己控制时间就好了,不知道可以倒出来看看是不是剩下差不多一碗水就可以了,如果水多继续煮。
125.热咳:咳痰色黄质稠,或干咳少痰,伴咽干、喉痒。选方:①蜜炼川贝枇杷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②虎杖20克,枇杷叶6克,地胆草12克,桔梗6克
,鲜梨2个,在药物煎熬时,放入一定量红糖,然后去掉药渣,加入冰糖、猪油,用文火熬炼形成糖膏,每日少许冲服。③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每次6片,每日3次,适用于风热外感初起咳嗽。④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适用于风热外感初起咳嗽或兼气管炎者。
126.寒咳:咳痰色白清稀。选方:①小青龙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②半夏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③通宣理肺丸,每次1丸,每日2次。④青皮萝卜1个,白胡椒10粒,生姜5片,煎汤服用。
127.燥热咳嗽:痰少难于咯出,或痰中夹有血丝,或干咳无痰,或咽干口渴。选方:①南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石斛10克,百合10克,生地黄10克,枇杷叶10克,杏仁10克,水煎服。②鲜萝卜80克,麦芽糖30克,桑白皮15克,车前草15克,紫金牛6克,将药物煎后,加入蜂蜜冲服,每日数次。
128.痰湿犯肺: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胸脘作闷。选方:①陈皮、半夏各10~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②鲜枇杷叶30克,煎熬浓缩成膏剂。日服2~3次,每服9~15克。③苏子、莱菔子各10克,白芥子6克,水煎服。
129.肺虚咳嗽:起病缓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气喘或咯血,口燥咽干。选方:①梨1个去皮、核,切碎,川贝末3克(或大贝母末6克),与梨拌匀,冰糖适量,上锅蒸,梨熟食用。每天分3次食完。可连续食用至病愈。亦可用于急、慢性气管炎。②生怀山药(去皮切片适量),雪梨(去核)3个,蜂蜜少许,将前二味煮水两碗,调蜂蜜吃。③沙参15克,玉竹、麦门冬各12克,桑叶、生扁豆、天花粉各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130.久咳不止:①用百部、枇杷叶各120克,川贝60克浓煎,去药渣,加入蜜2000克,熬膏,每次1匙,每日3次,或不时取用。②百部100克煎膏,加入蜜1000克,不时取服。③百部10克,生姜5克,煎汤,加蜜代茶,每日1剂。④白及、白果(去皮)、川贝母各50克,共研细末,分成40包,每日早、晚水煎1包,以此沸汤冲鸡蛋1个,空腹饮下,连服40天。
132.热熨法
  虎杖根20克,枸杞根12克,枇杷叶20克,车前草10克,艾叶20克,瓜蒌藤20克,生姜10克,将药物捣烂,加入食盐炒热,然后热熨胸、背、额头、足心等部位。
133.外敷法
  萝卜叶20克,地松12克,桑枝10克,棕树根20克,将药物捣烂取汁,调拌芝麻油或蛋清,外敷贴肺俞、列缺、天突等穴位。

【外感后顽固性咳嗽58例--止嗽散化裁-赵英明】

  基本方:百部15g、前胡10g、桔梗10g、紫菀10g、生甘草6g、杏仁10g、款冬花10g。加减:风寒犯肺型加荆芥10g、防风10g、苏子10g、地龙10g;风热侵肺型加桑白皮10g、枇杷叶10g、瓜蒌15g、川贝10g、射干10g、玄参20g;肺热壅盛型加生石膏30g、麻黄6g、鱼腥草25g、黄芩10g、大贝10g;湿痰内盛型加半夏10g、陈皮10g、云苓12g、白芥子10g、苏子10g、莱菔子10g;气阴不足型加党参15g、麦冬20g、玄参20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效果 42例,经3~9剂中药治疗,全部治愈;湿痰内盛型9例中,5例服9~15剂后痊愈,其余4例服15~21剂后痊愈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气阴不足型7例中,3例较轻,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服用9~12剂后痊愈,其余4例病程在半年以上者,服15~21剂后,痊愈1例,显效2例,好转1例。全组病例治愈率90%,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杨某,男,39岁,患者因咳嗽、咯黄粘痰3周而于1997年3月25日来诊。3周前患者外感后发热、咳嗽、咽痛、恶风,经中药对症治疗好转,但仍咳嗽不止。症见咳嗽,咯黄粘痰,尤以夜间为著,痰中带血丝,每遇刺激性气味则呛咳不止,伴咽痛而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胸透心肺膈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风寒犯肺化热型,予百部15g、前胡10g、桔梗10g、紫菀10g、生甘草6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枇杷叶10g、瓜蒌15g、川贝10g、射干10g、玄参20g。服用3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已能正常睡眠,痰亦减少,色变白。续予原方加麦冬20g,3剂水煎服,服用后咳嗽咯痰症状完全消失而愈。

  痉挛性咳嗽--自拟方】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1~4周。鲜竹沥口服液30毫升,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

  【加减】寒重者加麻黄、荆芥;热重者加黄芩连翘;痰重者加法半夏、胆南星;发热者加淡竹叶、芦根;伴颜面浮肿者加黄芪丹参。小儿根据年龄酌减剂量。

  【典型病案】案1  张某,男,36岁。2006年6月5日初诊。因出差感寒致流涕,咳嗽,喷嚏,泪多3天,对症治疗,余症除,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咽痒即痉挛性咳嗽,伴咳吐少量泡沫痰2周,自买咳特灵、复方甘草片、急支糖浆等服用,未见好转,前来就诊。诊见:体温正常,咽后壁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痰犯肺。处方: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鲜竹沥口服液30ml,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治疗3天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10天后,诸症悉除。

  案2  王某某,女,19岁。2009年7月2日初诊。患者以“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偶有咳吐食物1月”就诊。患者1月前始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经多家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治疗后,发热止,无流涕,咳嗽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睡前尤甚,偶有咳吐食物,伴形体消瘦,纳差,颜面轻微浮肿,精神欠佳。胸部X线诊断:间质性肺炎。血常规:未见异常。咽后壁充血,舌淡苔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痰犯肺,肺气虚弱。处方: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黄芪12克,丹参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鲜竹沥口服液30ml,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治疗1周后,诸证减轻。2周后,咳嗽时无呕吐,食欲增加,颜面浮肿消退,精神可,上方丹参黄芪。后加减汤剂治疗至25天,诸症悉除。

【外感咳嗽通用方---卢祥之】杏苏散(吴鞠通方)杏仁9克  紫苏叶9克  橘皮1 0克  半夏1 2克  生姜6克  桔梗9克  枳壳1 0克  前胡9克  茯苓1 5克  甘草1 0克  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加减】外感风寒者,每加浮海石12克、麻黄6克;夜间喉痒,咳甚,加当归1 0克、仙鹤草12克。咳甚加海浮石,咸寒降下,清肺止咳,配上麻黄之宣肃,效果可靠。
夜咳,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用当归,仙鹤草。外感者配陈皮,入血入气,夜咳常宁,供参考。

咳嗽--冰糖紫苑冬花水--王幸福】即冰糖50g、蜜紫苑15g、款冬花15g,用法为:两味药用小奶锅加水煮15分钟,箅出药汁,趁热加入冰糖,搅化,倒入饮料瓶中当可乐喝,不分次数,一日喝完。每日一剂,二、三天就好,深受家长欢迎。

【咽部奇痒伴干咳3月余】患者,男,21岁。3月前感冒后咽痒一直未愈。平卧即发,一痒即干咳,稍饮热水可止。无痰,无咽干咽痛等,亦无全身症状。近日咽痒加重,干咳频繁。近3月来,患者喜饮冰镇甜饮料。

一诊:该患者除咽痒阵咳外并无其他不适,应属干祖望老先生提出的”喉源性咳嗽”方用三拗汤:炙麻黄20 杏仁20 甘草20 丹参10 蝉衣10 莱菔子10 射干10 三付。
二诊:诸症明显减轻原方继三付。
三诊:基本愈仍服二付以巩固。

       【咳嗽---魏品康经验总结
1.1麻黄一杏仁
    肺为清肃之脏,以宣通为常,以壅滞为病。患者外感初期,皮毛受邪,若内传肺脏,则见咳嗽、气喘,当以宣肺解表为治疗大法。麻黄发汗以疗喘逆,其味辛苦性温,长于升散,功能宣肺解表平喘;杏仁润肺燥止嗽,其味苦性温,色白入肺,功能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两药相配,一升一降,宣降相宜,既防麻黄辛散太过,又助杏仁止嗽之功,如此则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合用出自《局方》三拗汤,常用治外感风寒咳嗽、气喘者,兼见身痛、鼻塞、痰白稀者。
  临床所见外感风寒咳嗽之患者,前来就诊时已过表证初期阶段,多已入里化热。若见痰白粘或变黄者,魏师常加一味石膏,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作为基本方,因为从病程的衍进和痰的变化过程来看,患者正处于由外及里、从寒证向热证转化的阶段,这段时间常较为短暂,此时佐以石膏,可以提前布局,为化热做好准备,但若见痰白稀或患者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者,应慎用。
1.2浙贝母一川贝母
     贝母,由于产地不同,有川贝母与浙贝母之分。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浙贝母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两者虽都能止咳化痰,但临床应用各有所长。川贝母偏于润肺,润肺止咳力强,常用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浙贝母偏于清肺,清热散结力大,适用于有表证的风热咳嗽。临床所见咳嗽多为寒热纠结、虚实错杂,且随时间推移病情有所变化,魏师常将二贝合用,既可润肺止咳,又可清热化痰,无论风热犯肺之初咳,或肺虚痰结之久咳,皆可用之。若咳嗽属于寒痰、湿痰引起,则不宜使用。
     川贝母在临床多与杏仁合用。杏仁味苦性温,功能降利肺气而平喘咳;川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止咳。二药合用,川贝母重在润,杏仁重在降,一润一降,痰气并治,润降结合,止咳化痰甚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降气止咳,若再配合桔梗质轻升浮,开宣肺气,解表利咽,祛痰排脓,一升一降,宣降肺气。
  川贝母亦多与知母合用,知母苦寒,气味俱厚,功能滋阴降火、化痰止咳、润燥滑肠,两药相配,并走上焦,清气滋阴、降气润燥,化痰止咳力量增强。合用出自《和剂局方》二母散,常用治阴虚咳嗽发热。
1.3桑白皮一地骨皮
  桑白皮主喘息,味甘、性寒,入肺中气分,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味甘、性寒,走血分,清肺中伏火,功能凉血除蒸、清肺降火。桑白皮清肺中气分之邪,地骨皮清肺中血分之邪,两药相配,一气一血,气血并清,清肺热、泻肺火、降肺气、祛痰嗽、平喘逆。合用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魏师治疗咳嗽注重清热,因咳嗽多为受寒或受风引起,表证会很快入里化热,故临证多见热证咳嗽,如风热犯肺、邪热壅肺、余热未清等引起的咳嗽,治疗上均可采用宣肺清热、止咳化痰的方法。但临床上亦可见某些寒证咳嗽,咳白粘痰,同样也可用清肺热的方法,并不必拘泥于见黄痰才清热,少佐清热药可以阻止病情由寒向热转化,故多与黄芩、浙贝母等联用;若兼见皮肤蒸热、午后发热、舌红、苔黄、脉细数者,用之最宜。
1.4全瓜蒌一黄连一半夏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全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功能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三药合用,共奏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之功。合用出自《伤寒论》小陷胸汤,原治小结胸病,证见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魏师常用于痰热内结壅盛,症见胸闷痞满而嗽者。
1.5葶苈子一大枣
  葶苈子泻肺喘而通水气,味辛、苦,性大寒,功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两药相配,用大枣甘温之缓,挽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热,以防其泻下太过,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合用出自《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魏师常用于治疗痰邪壅盛、咳喘胸满不得卧,若临床影像学证实兼有胸水者,疗效更佳。
1.6当归一熟地黄
  当归补虚而养血,其味甘、辛,性温,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又主咳逆上气;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其味甘,性微温,功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又可益肾纳气。两药相配,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益彰。当归一味,《本经》言其“定咳逆上气”,紫苏子降气汤中亦以当归为佐,而伍用治久咳,首推张景岳用之最善,即益肾纳气,金水相生之理也。魏师常用此对药于久咳、久喘患者,其他方剂疗效不显时,若并见阴亏血虚者,投之常显奇效。
1.7天冬一麦冬,南沙参一北沙参
     天冬味甘、苦,性大寒,功能养阴润燥、清火生津;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合用出自《张氏医通》二冬汤。魏师认为,二冬皆为甘寒清润之品,二者养阴润燥之功相似,相须为用,其功益彰,又兼麦冬入肺经以养肺阴,天冬兼入肾经以润肾燥,二药结合,有金水相生之妙。
  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味甘,性微寒,功能养阴清肺、化痰益气。《本草求真》云:“沙参有南、北两种,北沙参质坚性寒,南沙参体虚力微。”《本草便读》谓南北沙参“清养之功,北逊于南,润降之性,南不及北”。魏师认为,南沙参养阴生津力强,润肺止咳力弱;北沙参润肺止咳力强,养阴生津力弱,临床常将二者合用,相互促进,共奏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
2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2007年3月14日初诊。感冒后咳嗽1周。咳声重浊,气粗,痰粘色白难咳,口干,舌红,苔白腻,脉滑数。曾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效果不明显,前来就诊。患者发病虽只l周,但表证初期已过,未见化热之征,却有入里之象。故拟处方:炙麻黄9 g,生石膏(先煎)30 g,杏仁9 g,炙桑白皮15 g,炙枇杷叶15 g,浙贝母9 g,川贝母3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2剂尚未服完,患者即出现发热,体温38.5℃,痰黄质稠量多,伴胸闷。胸部正侧位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此时痰热里实已成,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法。上方加黄芩15 g、地骨皮15g、桔梗6 g、鱼腥草30 g、冬瓜子30 g。服药后咳出大量黄痰,5剂后咳嗽明显减少,胸部胀闷感明显减轻,痰少色白,仍觉口干,上方去鱼腥草30 g、冬瓜子30 g,加天花粉15 g,再进4剂而愈。

1、咳嗽     双皮 马兜铃各15 半夏 杏仁各12 桔梗 远志 陈皮 黄芩 桃仁各10五味子甘草各6。日服一剂。

痰粘稠加葶苈子 瓜蒌壳各9

痰多而白加橘红 紫菀各9

痰少咳声无力加沙参 款冬花各9

大便干加瓜蒌仁30

发热胸痛加生石膏 鱼腥草各30

痰中带血加仙鹤草 阿胶各10

咳而痰少,气短懒言加沙参 麦冬 五味子各10 人参5

2、久咳不愈      马齿见30 炙麻黄 杏仁 甘草各10

痰黄而粘稠加生石膏20

痰白而有泡沫加五味子10 干姜5 日一剂

3、顽固性咳嗽     沙参 山药 马兜铃 炒牛旁子 桔梗 枳壳 杏仁 川贝母 白微 橘红 甘草各10 日一剂。

4、咳嗽     金钱草 百合 生地 熟地 沉香 川贝母 朱砂 杏仁 桃仁 当归 芒硝 双皮 枳壳枇杷叶 款冬花各20。共为细未,每次服10×2/日。

5、多年咳嗽(虚喘)   茯苓24 山茱萸肉 怀山药 熟地 生白术各12 日一剂

6、咳嗽兼虚喘。  紫河车一具 蛤蚧一对 川贝母60。共焙干为未,炼蜜为丸重9克。早晚各服一丸。

7、风寒咳嗽痰喘。  炙麻黄杏仁紫苏子白果仁款冬花半夏神曲槟榔6(炒)甘草各6

8、久病喘息咳嗽之症     当归 川芎 陈皮 半夏 川贝母 双皮 冰糖 甘草各6 青皮 炒杏仁 五味子 茯苓各10 日一剂。忌烟酒100

9、气短咳嗽,气虚上气喘促    人参半夏 紫苏 子官桂 橘红 当归 前胡 厚朴 炙甘草各3 日-剂

气虚加麦冬 五味子各6克;

阴虚加熟地15

10、因气虚而致的咳嗽气喘症     党参60 牛膝15 麦冬60 五味子10 熟地60 山茱于肉12 加水4茶杯,煎剩1杯,空腹1次服下每日一剂。服后半小时腹内略有热感,至1小时即觉上气下达呼吸顺畅

11、咳嗽气喘,风湿痰饮,鼻塞头眩,脊强,呕哕,胸胁满闷等。

半夏细辛五味子前胡茯苓白芷桂枝枳壳3(炒) 党参炙甘草生姜4 2 白芍5(酒炒)。日服一剂。

12、多年的咳嗽气喘     蛤蚧1 高丽参15 干姜 百合 杏仁(炒) 双皮 沙参 橘红 紫菀 半夏 川贝母 炙甘草各15。为蜜丸,每服915。日三次。

13、肺燥咳嗽,日久不愈,并治小儿百日咳       炙百合炙款冬花炙双皮莱菔子冰糖12。水煎服日一剂,小儿酌减。

14、痰凝膈间,胸胁疼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呕吐水液,咳吐稀痰,周身不适之症。

紫苏子薄荷叶炙杏仁陈皮12 百部细辛茯苓半夏旋复花桔梗枳实柴胡24 五味子生姜3 大枣2枚。

日服剂。临卧时服一半,隔二小时再服另一半取汗。

15、咳嗽     1)紫菀20 冬花30克共细末炼蜜为丸,每次10克日3

2)川贝母 白芨 黄芩各15克共为细末,每次冲服152

3)沙参20 加水煎去渣顿服日12

【小儿顽固性咳嗽---王益谦三法】 1 清咽止咳法 

袁某,男,6岁。1996年3月12日诊。 

咳嗽20余日。先后给予西药抗感染、止咳等治疗少效。刻诊:阵发性咳嗽,咽痒不适,痰少粘稠,寐时咳减,得饮咳暂缓,舌红,苔薄黄。查体:咽部充血,咽后壁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听诊:两肺呼吸音清。胸透及血常规、血沉均正常。证属邪热熏灼咽喉,肺失清肃。治拟清咽止咳。处方: 

木蝴蝶5g,金果榄5g,银花6g,连翘6g,炒子芩6g,甘草4g,桔梗4g,马勃(包)3g,玄参6g,薄荷(后入)4g,杏仁5g。3剂。水煎分服。 

药尽咳嗽显减,咽痒亦好转。原方再进3剂,咳止而安。 

按:《医学三宇经·咳嗽》云:“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咽喉为肺卫之门户,风邪袭肺,咽喉首当其冲;邪热熏灼咽喉,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则咽痒咳嗽。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严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中医学将其命名为“喉源性咳嗽”。其特点:咽痒则咳嗽,夜寐可缓,饮水办可暂缓。王老早在八十年代就撰文认为这种咳嗽病位在喉,而不在肺,遵治病求本的原则,从清咽利喉法着手,方中木蝴蝶、金果榄、薄荷、马勃、甘草、桔梗清咽利喉;银花、连翘、黄岑清肺;杏仁镇咳。诸药合用,共奏清咽止咳之功。 

2 敛肺止咳法 

葛某,女,5岁。1996年5月18日诊。 

咳嗽阵作1月余,呈刺激性干咳,咳势较剧,夜间为著,咳甚则呕吐食物,夜卧不宁,常常寐中咳醒,纳谷减少,精神疲倦,舌淡、苔薄白。听诊:两肺呼吸音稍增粗,未闻及罗音。经摄X线胸片报告未发现异常,血沉及冷凝集试验均正常。先后予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皆罔效。综观脉证体征,证属久咳肺气耗散,敛降无权。治拟敛肺止咳。处方: 

诃子肉5g,天竺子5g,乌梅6g,炒白芍10g,粉甘草4g,杏仁5g,百部6g,罂粟壳3g,炙麻黄3g。3剂,水煎分服。 

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夜寐较前安宁,纳谷亦馨。原方去麻黄、罂粟壳,加新贝母5g,再进5剂,诸症悉平。随访1月,未见复发。 

按:历代诸家治咳,慎用涩怯,恐致闭门留寇。王老则认为只要不是新感,凡痰不多的久咳剧咳,收敛之法可大胆使用。《内经》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久咳、剧咳足以耗散肺气,故方用诃子肉、乌梅肉、白芍、罂粟壳酸以补其肺体,敛肺以止咳;又用麻黄之辛,宣肺化痰,使敛中有宣,敛不留邪,散不伤阴;百部、杏仁镇咳化痰。此种咳嗽类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咳嗽”。其特点是咳嗽日轻夜重(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理化检查多无阳性体征,抗感染治疗无效,而本方配伍精当,常获良效。 

3 解痉止咳法 

严某,女,2岁。1996年6月12日初诊。 

咳嗽迁延70天。咳时喉有痰鸣,咳声连续不断,甚则面红泪出,甚至呕吐大量白粘痰后咳可暂缓,咳嗽日轻夜重,先后住当地区医院予抗感染、止咳治疗半月,咳不得缓,日渐加重,故转来就诊。刻诊:咳嗽呈痉挛性阵作,面目微汗,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听诊:两肺呼吸音粗、血象正常。胸透:无异常。证属风痰滞肺,肺气不利。治拟解痉止咳化痰。处方: 

羚羊角粉0.6g,全蝎1.5g,蜈蚣1.5g,川贝母5g,杏仁5g,百部5g,苏子10g,葶苈子(包)10g,法半夏5g,连翘10g,炙桑皮5g。3剂,水煎分服。 

药后咳嗽大减,呕吐亦止,惟喉间有痰鸣。上方去蜈蚣、半夏,加炒莱菔子6g,青礞石5g。继进5剂巩固,随访至今未发。 

按:本例咳嗽临床症状与“百日咳”颇为相似,但血象、咳痰培养均不支持。近十多年来研究报道:从该类患儿的鼻咽喉分泌物中分离不出百日咳杆菌,但可分离出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故称为“百日咳样综合征”。王老从临床中总结经验,治从解痉止咳化痰着手,方中羚角、全蝎、蜈蚣息风解痉;苏子、葶苈子、法半夏降气化痰;贝母、百部止咳化痰;桑皮、连翘清肺泄热。诸药合用,屡屡获验。

  •   【咽喉源性咳嗽---刘芳名】自拟荆蝉牛桔汤:荆芥、桑叶、蝉蜕、僵蚕、桔梗、牛蒡子、青果、木蝴蝶、杏仁、百部各10g,甘草6g。方中荆芥、桑叶疏散表邪;杏仁、百部、桔梗、甘草宣肺利咽、降气祛痰;蝉蜕、僵蚕、青果、木蝴蝶、牛蒡子清咽利喉止咽痒。全方共奏滋阴降火、清咽利喉之功。

      加减法:风寒型者加麻黄、细辛、生姜,减桑叶、木蝴蝶、青果;伴头痛鼻塞者加白芷、辛夷花、苍耳子;气虚汗多者加黄芪、白术、防风;咽有异物阻塞感者加半夏、厚朴、柴胡;剧咳致不自主遗溺者加黄芪、太子参、枳壳;热象较重者加黄芩、鱼腥草。视其病情变化,随证加减。

      3 典型病例    王某,女,52岁。咳嗽近半年余。初病感冒,经对症治疗后已好转,但咳嗽不己。经注射先锋5号加内服消炎药,急性症状得到控制。之后以咽喉瘙痒,如遇油烟刺激则咳甚,呈阵发性,昼夜亦然,干咳或有时咳少量粘稠痰,剧咳时伴渗出少量尿液,但小便色量正常,咽有阻塞感(吞咽不困难)。舌苔薄黄质淡红,脉弦细数。检查: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胸透及血常规均正常。用荆蝉牛桔汤依症加减治之,连续服23剂,缠绵半年之久的咳证告愈。

      4 体会   咽喉源性咳嗽多为感冒、流感、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引发,以咽喉瘙痒、干咳少痰为临床特征。虚证患者多为肺肾阴虚之人,亦有久病气虚患者,尤以中老年人较多见。而所谓实证,也是在本虚基础上含有部分标实之证。所以,其治疗当以滋阴降火,清咽利喉为主。兼有气虚者,当补益脾肺;兼有表证者则以解表为先。

      笔者体会:蝉蜕、僵蚕、青果、木蝴蝶、牛蒡子这五味药的协同作用,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仙鹤草治顽固性咳嗽】李某某,男,44岁。2010年9月就诊。晨起遇冷空气咳嗽连连,平时情绪波动,环境嘈杂,烟雾重即引起咳嗽,持续不止,反复发作7年。刻诊:六脉平稳,唯有肝脉稍弦,舌质红,苔少光红。体格壮实,自述咳嗽多年反复不愈,多处检查未果。天凉时晨起遇冷空气引发咳嗽发作。本病属肝火犯肺证,兼杂风痰为患。病机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兼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而发咳嗽不止。治宜清肺泻肝,祛风涤痰,止咳。药用:仙鹤草30克,威灵仙15克,露蜂房15克,细辛5克,蝉蜕5克,荆芥穗10克,防风15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天冬15克,五味子20克,化橘红12克,炙甘草15克,半夏12克,黄芩15克,桑白皮12克,前胡12克。3剂,水煎内服,2日1剂。忌食烟酒生冷油腻之物。

      二诊:服上方6天后,自觉咳嗽明显减轻,心情大好,上方加炙麻黄、平贝母,继服6剂而愈。一年后随访诸症皆愈。

      仙鹤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作用。《滇南本草》记载:“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仙鹤草醇浸膏能收缩周围血管,有明显的促凝血作用。对辨证属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所致咳嗽,可用上述病例中所用方剂,若兼有咳痰加全瓜蒌;兼胃脘灼热隐痛嘈杂加黄连、吴茱萸、生地榆、白蔹等;兼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口干加沙参、石斛;心情郁闷加生麦芽、蒺藜、八月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