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地理课堂知识精解

 茶香飘万里 2011-08-04
  世界地理课堂知识精解

  ●地球

  宇宙

  空间和时间及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就是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中的天体多种多样,例如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像我们生活的地球这样的行星,以及地球的卫星月亮、拖着长尾的彗星、在夜空中划过一道光迹的流星等等。宇宙空间无边无际。我们常用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即光年(94605亿千米)来测量宇宙。随着天文望远镜和观测技术的提高,目前人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大约为360亿光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银河系

  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称银河系。在夏季晴朗的夜空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银白色的光带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像一条流经天空的长河,因而叫银河。它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其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它是一个旋涡结构的圆盘状星系,中央厚,越向边缘越薄,形状像铁饼。银河系的主体部分直径为7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5万光年。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3万光年的位置上绕中心运转,运转周期2.5亿年。

  太阳系

  由太阳及以太阳为中心、并受其引力控制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太阳是中心天体,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以它巨大的引力吸引着九大行星(依距日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小行星(约2000颗)、卫星(约60多颗)、彗星(约1600多颗)及流行体等围绕它运动。太阳系的范围,估计最远可达450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是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根据人造卫星的测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体积约10832亿千米3,质量约为5.976×1027克,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千米2,其中70.8%是辽阔的海洋,其余为陆地。陆地上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以及河流,湖泊等众多地貌形态。海底有大陆架、海岭、海沟、洋盆等众多地貌形态。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生命的存在,这是由地球的宇宙位置和它的特点决定的。距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受太阳光热的烘烤,它们表面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而距离太阳比地球远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接受的太阳热量甚少,异常寒冷,生命难以存活。质量比地球小得多的星体(水星、火星)吸引力也小,没有能力在自己周围控制住巨大而密集的大气圈。只有地球距太阳不远也不近,使地表能够得到和维持适合生物生存的热量,加上地球有液态水,又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些都为生命的诞生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正圆的球体。穿一根铁轴过球体的中心,装在支架上,使它可以转动。在球面上用颜色、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球表面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使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的运动,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的形态等。

  地轴

  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轴通过地心,联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

  北极

  地球自转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在北半球的,是北极。北极总对着北极星方向。北极点在北冰洋,已有中外科学家历经险阻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

  南极

  地球自转轴和地球表面相交于南半球的点,是南极。南极点在南极洲大陆,已有中外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

  赤道

  环绕地球表面与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地球赤道面通过地心,垂直于地轴,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是划分纬度的基准,赤道的纬度为0°。

  纬线

  也叫“纬线圈”。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圈的圆心位于地轴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球上纬线与经线垂直;赤道纬线圈最长。两极的纬线圈则缩成一点。

  纬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一个地点的纬度,是指该地点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变化为0°~90°,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北极为90°N,南极为90°S。习惯上人们把纬度分成低、中、高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在地图上判读纬度时应注意:在地图上若由南向北,纬度的度数由小到大时,则为北纬;若由南向北,纬度的度数由大到小时,则为南纬。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经度

  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

  东半球

  从西经20°向东经过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东半球。在东半球上分布着欧、亚、非三洲和澳大利亚。东半球上也有西经度,西经20°往东至0°的范围属于东半球。

  西半球

  从西经20°向西经过180°经线至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在西半球上分布着南、北美洲。西半球上也有东经度,东经160°至180°的范围属于西半球。

  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北美洲和欧洲。

  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运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地球自转一周360°,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则从东向西进行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昼夜交替不仅调节了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对于地球上生物界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地球公转

  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运动。公转周期为365日6小时9分10秒,也就是一年。公转的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每天向东推进59′。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即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成66°34′的夹角,地轴倾斜方向几乎保持不变,即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回归线

  即北纬23°26′纬线。这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

  即南纬23°26′纬线。这是太阳直射在地球上最南的界线。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南移至此,然后又向北移动。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北至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

  即北纬66°34′纬线圈。这是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最南的界线。北极圈以北的区域,阳光斜射,正午太阳度角很小,并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极夜),因而获得太阳热量很少,为北寒带。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

  即南纬66°34′纬线圈。这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最北的界线。南极圈以南的区域,阳光斜射,虽然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上照射(极昼),但正午太阳高度角也是很小,因而获得太阳热量很少,为南寒带。

  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极昼

  一天24小时都能见到太阳的现象,为极昼。每年春分日后,北极便出现极昼。随后从北极点向南,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夏至日,整个北极圈内都出现极昼。随后极昼范围向北逐渐缩小,到秋分日,北极才结束长达半年的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极夜

  一天24小时都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为极夜。每年秋分后,北极便出现极夜,随后从北极点向南,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到冬至日,整个北极圈内都出现极夜,随后极夜范围向北逐渐缩小,到春分日,北极才结束长达半年的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春分日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夏至日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黑夜越长,白昼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上距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相比之下,此时北半球比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一般北半球6,7,8三个月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秋分日

  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9,10,11三个月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冬至日

  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反之。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热带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能受到太阳直射,是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带。热带终年高温,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较小。热带占地球总面积的40%。

  温带

  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不能受到太阳直射,也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终年斜射的地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冬冷、夏热,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昼夜长短和四季的变化明显。温带占地球总面积的50%。

  寒带

  位于极圈以内,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只有46°52′,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气温较低,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无明显的四季变化。寒带占地球总面积的10%。

  ●地图

  地图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符号将地面上的自然或人文现象缩小和概括表示出来的图形,称为地图。它能概括反映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联系。根据地图,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面貌。地图的用途非常广泛。在生产建设中,如开垦荒地、建筑铁路、修建水库、规划城市、乡村,都要使用地图,又如行军作战、航海、航空,也离不开地图。我们学习文化了解国内外时事,外出旅游考察,也经常查看地图。地图按表现内容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大小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等等。地图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人口图等。地图既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又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

  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地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图例

  在地图上,用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称为图例。要看懂地图,必须先认识图例。图例有地图语言的功能,要从地图上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熟悉常用图例是十分必要的,如表示城市、村庄的符号,表示边界、道路的符号,表示山脉、河流的符号等等。

  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注记。在填写注记时,要注意字迹清晰,大小适当。字的排列顺序是,横写从左到右,竖写自上而下。标注不同的地理事物,字体、字体的变形及字体的颜色也应不同。

  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是一个点相对于另一个点的位置,而不考虑其相互间的距离。方向是地图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在各种地图上,能准确地熟练地辨别方向,是重要的读图、用图技能。在一般的地图上定方向:面对地图,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方是西,右方是东。即习惯上采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准则。介于这四个方向之间的是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定方向,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按指向标的方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则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线画成圆弧形或其他形状的情况下,它们所表示的方向不变。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正东或正西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正南,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正北。

  海拔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自1957年以来,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海拔高度的起算面。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为8848.13米,也是世界海拔最高处;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处是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底,为海平面以下155米,而世界海拔最低处是马里亚纳海沟底,为海平面以下11034米。

  相对高度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在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深线距海平面的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范围,可以查看图上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地图投影

  将地球表面用数学法则转换为平面图形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开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有误差,为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按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可分为三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由于投影的变形,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如大陆、岛屿、海洋等的几何特性(长度、面积、角度、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形。每一幅地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同一幅图上,不同地区的变形情况也不相同。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离没有变形的线或点的距离越长,变形也越大。因此,大范围的小比例尺地图只能供了解地表现象的分布概况使用,而不能用于精确的量测和计算。

  遥感技术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卫星照片

  利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图像资料,简称卫片。可分为:陆地卫星照片,能对农作物的生长、洪水过程、地震活动作动态分析;气象卫星照片,又叫“卫星云图”,能展示大范围的云况,尤其是能直观地显示台风、暴雨、寒潮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军事侦察卫星照片,只针对军事目标,分辨率很高。

  航空照片

  利用飞机、气球拍摄的地面照片,简称航片。能比较客观真实地记录瞬间地面物体的某些特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奇妙的海陆分布

  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个广阔无垠的壮观世界,它表面的总面积达到5.1亿千米2,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千米2,占全球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为1.49亿千米2,占全球总面积的29.2%。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很不均匀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39%。在北半球的中纬度,陆地面积广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仅占南半球总面积的19%。在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狭小。

  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具有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北美洲对南美洲,欧洲对非洲,亚洲对澳大利亚。在每对大陆之间多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陆间岛,地壳活动强烈。更令人叫绝的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如果把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拼合在一起,虽不能说完全做到天衣无缝,但其吻合程度也足以使人惊叹不已。

  海陆分布的特点并非偶然。它正吸引着科学家们去解开这一个个谜底。

  陆地——人类的家园

  地球表面未被水淹没的部分叫陆地,由大陆、岛屿、半岛和地峡几部分组成。它的平均海拔高度为875米。人们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人类文明,建设美好的家园。

  大陆

  地球表面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块叫大陆。按照大陆的面积大小排序,依次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除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之外,其他大陆的形状呈北部较宽,南部较窄的三角形。有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一道道向东突出的岛弧链,在其外围还环绕着一条条深邃的海沟。它们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

  岛屿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叫岛屿。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达217万千米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岛屿数量在两万个以上。全球岛屿总面积为970万千米2左右,大小几乎和我国面积相当,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

  从成因上讲,岛屿可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是大陆的“本家”,多呈花彩链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外围。在地质构造上与附近大陆相连,只是由于地壳变动或海水上升,局部陆地被水包围而成岛屿。我国的台湾岛就是最典型的大陆岛。海洋岛按成因不同又可分为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由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堆积而形成的岛屿叫火山岛。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岛是典型的火山岛。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我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岛。冲积岛则是由河流或波浪冲积而成的岛屿。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就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

  岛屿与大陆的标准是相对的。通常人们把澳大利亚大陆定为最小的大陆,这样格陵兰岛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岛屿。

  半岛

  伸入海洋或湖泊,一面连陆,其余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面积达300万千米2。

  地峡——大陆的桥梁

  位于两块大陆之间,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洋的特殊的狭窄陆地称地峡。例如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地峡,连接亚非大陆的苏伊士地峡,它们既是陆上桥梁,又是两大水域间的天然屏障。人们往往在地峡区开凿运河,沟通两侧的水域,如巴拿马运河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水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交通地位。

  大洲——地球的七巧板

  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为大洲。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亚洲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一洲,与欧洲共同居住在亚欧大陆和附近边缘海的岛屿上。亚洲面积达4400万千米2,约占亚欧大陆的80%、地球表面积的8.7%、全球陆地面积的29.4%。亚洲南北所跨纬度超过90°(81°N~11°3′S),为世界各大洲中跨度最广的一洲;东西约跨全球经度的一半,11个时区。亚洲东西、南北各相距约8000千米。辽阔的地域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栖息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欧洲

  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面积约1000万千米2。它三面环水,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和黑海。欧洲东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同亚洲分界;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兰海峡、丹麦海峡与美洲相对。

  欧洲总面积虽不大,但多半岛和岛屿,海岸线长达37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沿线有许多伸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对欧洲气候和海上交通有重要影响。

  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原占全洲总面积的57%海拔超过500米以上的高地仅占17%。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年轻而高峻,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古老而低缓。

  欧洲是白人的故乡,也是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目前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于其他大洲。

  非洲

  非洲大陆面积为3029万千米2。非洲轮廊完整、海岸平直,岛屿和海湾较少。非洲平均海拔600米以上,被称为高原大陆。大陆东部,断裂带发育,长达6000千米以上的东非大裂谷,恰以一道巨大的“伤疤”。深深地刻在非洲大陆上。在非洲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达700多万千米2。在那里万顷黄沙、金浪翻卷,一眼望不到边,沙丘、砾岩戈壁为主要景观。然而,在这茫茫大漠的东部一条大河自南向北,奔腾而下,它就是世界最长的大河——尼罗河。它全长6600多千米。在干旱的沙漠里,尼罗河及两岸地区形成了一条带状的“绿色走廊”。

  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地区位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是热带动物的天堂,有“天然动物园”之称。这里还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咖啡、枣椰、剑麻、丁香等,漂洋过海,畅销全球。另外非洲还是世界的“原料宝库”,黄金和金刚石的产量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北美洲

  位于西半球的北部。它三面环水,北濒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西北和东北分别隔海峡与亚洲、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为邻。

  北美洲呈现南北纵贯的三大地形区,西部耸立着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它由数列大体平行的山脉组成,山间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就分布在这一地区。中部是南北贯通的大平原,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位于平原的中部,它们彼此连通,有美洲大陆“地中海”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东部是古老的高原和低山。

  北美洲是开发晚而发展快的大洲,其两个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均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里以白色人种为主,还有黑种人、黄种人和印第安人。

  南美洲

  总面积为1800万千米2,是北宽南窄的三角形大陆。它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有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南美洲人种复杂,混血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和印第安人共同居住在这块大陆上。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出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等热带经济作物。

  大洋洲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总面积897万千米2。它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三大群岛,共1万多个岛屿组成。大洋洲位于亚洲与南极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具有重要的国际交通和战略地位。

  在大洋洲的大陆上,有许多特有的动植物品种,如袋鼠、袋熊、鸭嘴兽等。它们是这里较原始的动物品种。

  南极洲

  它位于地球最南端的神密大陆,直到19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它独居地球南端,四周被大洋包围,总面积为1400万千米2。它平均海拔2350米,成为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这里是冰雪世界。陆面覆盖着平均厚度达2000米厚的冰层,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淡水水库。南极地处高纬,接受太阳光热很少,即使是夏季,气温也在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曾达-88℃,有“世界寒极”之称。南极不仅酷寒,而且风大,人称“世界风库”。南极大陆自然条件极差、环境恶劣,但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锰等。特有动物有企鹅、海豹、海狮、鲸和磷虾等。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固定居民的大陆。现在不少国家在那里建立考察站,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而连续的水域,可分为洋、海、海峡等,其平均深度为3795米。是海洋孕育了生命,也是海洋为人类和生物界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海洋中至少有200多万种海洋动植物。在部分海底还有石油、锰结核等矿产资源。目前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洋

  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远离大陆,位于海洋中部。它面积广阔深度较大,盐度、水温受陆地的影响较小,比较稳定,有独自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洋水多呈蓝色。地球上有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

  它为世界第一大洋,南北长15800千米,东西宽19900千米,总面积达17968万千米2,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50%。太平洋不仅大,而且深,平均深度为4028米。因麦哲伦环球航海途经此地时风平浪静而得名。太平洋里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在浩瀚的大洋面上,点缀着2万多个繁星般的岛屿。

  大西洋

  大西洋略呈“S”型,面积只有太平洋的一半,平均深度只有3627米。在大西洋的的底部,有一条略呈“S”型的大西洋海岭,南北延伸长达15000多千米。海岭两侧分布着一连串的深海盆地,最深处在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现在的大西洋虽不如太平洋浩瀚壮观,但它是个年轻的水域,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据考证,它正以每年2厘米~3厘米的速度在扩张。

  印度洋

  介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之间。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线与大西洋为界;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东经146°的经线与太平洋为界。它大部分处于热带,平均深度为3897米,平均水温17℃。印度洋北部有特殊的季风洋流,洋流流向冬、夏相反,冬季海水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夏季海水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

  印度洋上的飓风是世界闻名的。这种飓风也和台风一样是一种强热带风暴,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巨潮恶浪,酿成巨大的灾害。1970年11月3日的一次强飓风,就使30万人丧生,100万人无家可归。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是世界上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310万千米2,占海洋总面积的3.6%,平均水深1300米左右。

  北冰洋的平均水温只有-1.7℃,是个非常寒冷的海洋。洋面上有常年不化的冰层,厚度在2米~4米左右,北极点附近冰层可厚达30米。

  北冰洋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越过北冰洋的航空线,大大缩短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的距离。北冰洋的海上航线,也大大缩短了东西之间的通航里程。但由于冬季严寒、气候恶劣,冰层厚、冰山多,因此航海只限于暖季,而且还要破冰船导航。

  海

  海洋本为“一家”,洋为主,海隶属于洋,一般在洋的边缘,靠近大陆,面积较小、深度不大,无独立的洋流系统。温度、盐度受陆地的影响大。海按其位置不同,又可分为边缘海、内海、陆间海等。

  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岛屿或半岛与大洋分开叫边缘海,如中国东部的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四周被陆地包围,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叫内海,如中国的渤海,紧靠陆地,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

  陆间海介于两三个大陆之间的海叫陆间海,如红海介于亚、非两大洲之间,地中海介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

  此外,海的类型还有外海、海湾、岛间海等。如阿拉伯海,既位于大陆边缘,又与印度洋有广阔联系,这样的海叫外海。而墨西哥湾是海伸入陆地中的一小部分,这样的区域叫海湾。被许多岛屿环绕的水域叫岛间海,如爪哇附近的弗洛勒斯海。

  海峡——海上走廊

  被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叫海峡。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较大的海峡有50多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长达1670千米。因它既宽又深,可通巨轮,成为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

  头戴两项“世界之最”桂冠的是位于南美大陆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最深处达5 248米。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南北宽达9 704米,成为世界各地通向南极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英吉利海峡的日通行船只在5 000艘左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出口。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源源不断地将石油运往欧美各国,被人们称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白令海峡则身兼多职,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两大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楚克奇半岛)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白令海峡的中央通过。

  大陆架

  国际上规定:“大陆架是环绕大陆,以低潮水位到海底坡度急剧增大的深处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说大陆架是大陆边缘在海面以下自然延续的平缓部分。一般坡度不超过2°,深度为0米~200米左右。世界各大洋,大陆架的宽度差别很大,在陆地为平原区的海岸其大陆架一般宽百余千米至上千千米,而在高原和山地海岸附近的大陆架宽度仅数千米,甚至缺失。全世界大陆架的平均宽度为78千米左右。大陆架海域水产资源丰富,大陆架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等矿产资源。大陆架为临海国家领土的自然延伸,其自然资源属沿海国家所有。

  大陆坡

  大陆坡是大陆架以外到深海海盆坡度陡急的过渡地带,平均深度为200米~3 000米左右。大陆坡上常有深切的峡谷。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一个整体,构造上与大陆相联系,是大陆的延伸部分。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位于大陆坡的底部。由于陆壳与洋壳的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坡度等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在结合部产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一系列的深海沟或叫深渊。那里地壳活动频繁,火山、地震时有发生。

  大洋底部

  大洋底部是大洋的主体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80%。洋底和陆地的表面相似,地形复杂、形态各异,大体可分为海底山脉、高原和盆地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早描述洋底面貌的人竟是一位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他叫格罗多特。

  海岭和海底山

  海岭又称大洋中脊。在四大洋中有彼此连通蜿蜒曲折庞大的海底山脊系统,全长达80 000多千米,像一条巨龙伏卧在海底,注视着波涛滚滚的洋面。

  大洋中脊出露海面的部分形成岛屿,夏威夷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就是太平洋中脊出露部分。在大洋中脊的顶部有一条巨大的开裂,岩浆从这里涌出并冷凝成新的岩石,构成新的洋壳。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为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海底山是指在各大洋中比较孤立的锥形山峰或山峰群。只有那些高出海底不小于千米的山峰才称海底山。

  海底高原

  顶部平坦,四周陡峻的大片海底台地。太平洋中的海底高原面积十分广阔。在有些台地上分布着一些低丘和平顶山,形成波状起伏的海底地貌。

  海底盆地

  面积广大的大洋盆地又称“洋盆”、“洋床”。海盆是位于大陆坡以下,深度介于3 500米~6 000米之间的平缓区域。在各大洋中脊的两侧都有广阔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海盆。海盆底部平坦的部分称深水平原,占海洋底部的大部分。海洋盆地边缘一般是火山或地震多发区域。某些地质学家认为,这些区域地壳较薄,弧形岛屿和海盆是由于洋底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并由于大陆边缘的压缩及海底褶皱而形成的。

  海沟

  是洋底狭窄、深邃的,往往呈弧形的区域。宽度一般长90千米~110千米,长度可达1000千米。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的地段,深度在6 000千米~10 000千米以上。海沟总面积约占海洋底面积的1.8%。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大陆漂移说

  1912年由德国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魏格纳以科学家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观察地图上海洋两侧的陆地轮廓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以后他又通过考察、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岩相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特征中,找到大西洋两岸陆地吻合的证据;进而推断早在三亿年前,地球上曾有一片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泛大洋”,其间包围着一块庞大的原始古陆——“泛大陆”。大约在2亿年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长期作用。这块联合古陆开始出现裂缝,并渐渐分离漂移。比重轻的硅铝层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海陆分布。

  在当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视为荒谬的奇谈,他本人也遭到非难。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不幸在50岁生日那天遇难。不过,值得告慰的是,魏格纳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大陆漂移的新证据,大陆漂移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大陆为什么会在硅镁层上漂移?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继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随着古地磁学的新发现及海洋科学的新进展,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法国人勒皮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岛弧、水平大断裂带等,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板块。在大板块边缘还可以分割出一些小板块。全球共划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它们像六艘大船,漂浮在地幔的软流层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而运动。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的活动带。正是板块之间发生的碰撞与张裂,形成地球的基本面貌。在它们彼此碰撞与张裂的过程中,有些古老的岩层消失了,而新的岩层又在不断的诞生。板块的新生之处是大洋中脊,而板块的消亡之地则是海沟俯冲带。例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由于后者坚硬厚实,太平洋板块只得向欧亚板块的下部俯冲,俯冲的结果是太平洋板块的牵引力形成深邃的海沟,而抬升力则造出了岛弧或褶皱山系。正是这些力的积累与释放造成这一带多火山、地震。

  地形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为地形。地表形态千奇百怪、高差悬殊。按照地表的水平形态,分为海、陆两大部分。按照高度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形态。陆地表面的最高点海拔8848.13米(珠穆朗玛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达400米(死海)。陆地上的平原面积最广,占陆地总面积的1/3,高原仅次之。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4。丘陵和盆地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世界陆地的总面积为14 952万千米2。

  山地

  山一般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组成。地球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丽的群山,海拔500米以上的为低山,1000米以上的为中山或高山。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较陡的坡势区别于丘陵。它们中有的孤峰耸立,有的群山沿着一定方向有序排列,脉胳分明形成山脉。在成因上相连的若干山脉称山系。各种山脉分布的地区总称为山地。山地与高原合起来称山区。山地一般具有地形起伏明显、相对高差大,山坡陡峻等特点。目前世界上主要高大山脉,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大体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环绕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主要有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洲及太平洋沿岸、边缘海外围岛屿上的山脉。另一支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带的山脉,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以及爪哇岛和苏门达腊等岛屿上的山脉。上述两大支山脉,山体多高峻巍峨,气势恢弘。世界上海拔4 000米~5 000米以上高峰多分布在这里。其中最高山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13米,为全球最高顶点。而位于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贯,全长为1.5万千米为世界最长的山系。上述两大山地系统又是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所在区域。目前95%的破坏性地震和绝大多数活火山都发生或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高原

  高原是在地质历史时期连续大面积的地壳抬升中形成的。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通常以高山或深谷与其他地形分开,即周围较陡峻。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起伏和缓,有的则奇峰峻岭贯穿,波状起伏明显。

  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的美誉。两千多万年以前,它从古地中海中陆续抬升,逐渐形成今日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

  平原

  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边缘无崖壁。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根据成因可分为冲积平原和侵蚀平原两类。

  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地面平坦、面积广大。而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千米2,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这里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地面坦荡、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期人类在这些地区开荒、播种,创造人类古老文明。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在大河附近的平原地区。

  盆地

  四周由高原或高山环绕,中间地势低平(有平原或丘陵分布)的地形称盆地。按成因盆地可分两类:一类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境内的吐鲁番盆地。另一类是由冰川、流水、劲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侵蚀盆地。盆地的海拔高度相差很大,盆地的面积也大小不等。

  丘陵

  丘陵是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孤立存在的称丘,群丘相连的称丘陵。丘陵一般都比较破碎、低矮,顶部浑圆,坡度和缓,没有明显的脉胳,多为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有的丘陵也分布在平原上和山间盆地中,如我国四川盆地中分布的紫色丘陵。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利用自然和改造过程中发明了“梯田”,在北方果田套种的梯田,把一座座丘陵装点得姹紫嫣红;在南方层层茶树,为一座座山丘披上绿色的盛装。

  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形态,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褶皱的不同形态和规模大小,常常反映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和方式。褶皱构造是地壳中最广泛的构造形式之一,它几乎控制了地球上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接触关系看,背斜核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则相反,核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褶皱隆起的初期,往往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常常被侵蚀掉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则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保存下来成为山岭。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倒置,如北京西部的妙峰山、九龙山、百花山都是高达千米的向斜山。

  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是什么力量倒置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

  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地质作用

  地球上由于自然力的原因,引起地壳和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称地质作用。

  有些地质作用进行的很快、很激烈,如地震、火山喷发、山崩等,可在瞬间发生,造成剧变。有的进行得极缓慢,不易被人察觉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又会使地表发生显著变化,如外力对岩层风化侵蚀等作用。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是指来自地球外部,促使地壳表层的物质成分、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因为有太阳辐射的光热能,动植物才能生长,才有风可吹,水才能流,冰川才能运动,海水才能掀起波浪等等。而正是上述运动引起地壳物质和岩石的侵蚀、搬运、堆积,进而重新组合成新的岩石。外力作用不断改造着原有的地表形态,它削低高山、填平洼地。外力的侵蚀作用和建设作用是同期进行的。不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只有一种作用占优势。

  地质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地壳组成物质的变化和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从地质历史的全过程看,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火山

  火山是地球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沿地壳脆弱地带上涌,冲破地壳,喷出地表,并在地表堆积成特殊形态(多为锥形)的地质体形成火山。

  当火山爆发时,灼热的岩浆沿“地下通道”上涌并在地壳表层打开一个“缺口”,先喷出浓烈的气体和烟柱,然后大量的围岩碎块及熔岩物质也随之“飞”上天空。炽热的岩浆从缺口处涌出,并沿地势向下流动,逐渐冷凝,被抛上天空的围岩碎块也纷纷降落在缺口周围。

  许多书籍中都对火山喷发的情形做了详细的描述。例如在《黑龙江外传》中记述了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火山喷发的情况。“墨尔根(今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出火,石块飞腾,声振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

  火山喷发的强弱与熔岩性质有关,喷发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几小时,长的可达上千年。按火山活动情况可将火山分为三类: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其中休眠火山指有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曾有过喷发,但后来一直未见其活动,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

  火山喷发可在短期内给人类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它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然而火山喷发后,它能提供丰富的土地、热能和许多种矿产资源,还能提供旅游资源。

  全球有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和洋脊火山带。

  地震

  地震指大地(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按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对人类的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脆弱的地方便会发生突然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颤动。

  地震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通过能力强,所以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这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大地便开始前后左右摇晃,严重时造成房倒屋塌、土石崩落、公路变形。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某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其大小同震级、震中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距离相同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也很大。

  地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平均每年发生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7级以上的大震平均不到20次。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此外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地貌。在全世界约270 000千米的海岸线,海浪不断拍击岩石,可以产生38吨/米2的压力,一面把岩石“击”成碎屑,一面再以碎屑为工具加速破坏着岩石,在海岸形成海蚀柱、海蚀桥、海蚀洞穴等奇特的海蚀地貌。

  此外,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岩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称搬运作用。

  “飞沙走石”很生动地描绘出风的搬运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非常强烈。而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的搬运作用很大。流水的搬运作用有时可以搬起成吨的巨石,行走很远的距离。流水搬运物质的力量与水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冰川具有很强的搬运能力。它搬运的物质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从山坡滚落到冰川上的岩石碎屑,二是冰川底部刨蚀的产物,它们大小混杂,随冰川运动而被运载进移。当冰川融化时,碎屑物质在当地堆积下来形成冰碛物。

  因此碎屑物质的特点是多未经分选和磨圆,这是冰碛物不同于风力、流水等沉积物的特点。

  海洋搬运作用的发生主要在靠近海岸的浅海地区,但搬运的距离可达几千千米以上。

  沉积作用

  被外力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介质理化条件改变而产生有规律的停积过程为沉积作用。按沉积环境可分为大陆沉积与海洋沉积两类;按沉积作用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物质沉积三类。

  在流水的的搬运途中,由于水的流速、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状、比重等的差异,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砾石、沙、粉沙、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层。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尼罗河三角洲等。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的杰作。强劲的西北风从遥远的蒙古高原搬来粒粒沙尘,经过上百万年形成深厚的黄土分布区。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天气

  天气指一个地区在短时间内气象要素所综合的大气状况,如风、云、雨、雪、阴、晴、冷、热、干、湿等。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有各级天气预报机构,根据大气运动规律进行天气预报。

  气候

  指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综合特征,包括其多年平均状况及极端状态。平均状况的得出需要多年的天气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等,除此以外人类活动对某地气候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气候与天气相比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阶段显示着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在整个地球发展的历史中,各地气候还是有变化的。

  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气温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作摄氏度。

  人们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温度表通常被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一天观测3次~4次,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人们把同一天中多次观测的气温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就得出了这天的平均气温,称日平均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

  通过对气温的长期观测人们发现,在一天当中,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并不出现在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两时左右。最低值也不是出现在午夜12时,而是出现在日出前。

  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和天气状况等有关。

  一般说来,高纬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地区的小些;海洋的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小些。全球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是沙漠,通常可达40℃~50℃,在极端情况下可超过60℃。在我国西北干旱区,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正是对该地区气温日变化大的极好写照。

  气温的年变化

  人们把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除以每个月的天数,得到的数值叫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月平均温的计录人们发现,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月和一个最低值月。而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要比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月(北半球的6月和12月)滞后1~2个月。大体而论,海洋落后的多,陆地落后的少。就北半球而言,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则出现在8月。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气温的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来,低纬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小于高纬地区,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小于陆地。世界上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地区,达102℃,最小值出现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只有0.6℃。

  气压

  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称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即横截面为1厘米2,穿过整个大气层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对其产生的压力。气压的单位是百帕,即1厘米2面积上受到0.01牛顿压力。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25百帕。气压大小受当地高度、纬度气温、气流等因素影响。

  等压线

  在地图上把同一海平面高度、同一时间、相同气压的各点,用曲线连起来,这样的曲线为等压线。绘有等压线的图叫等压线图。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分析各地气压的高低和分布规律,也可以判断气流的运动和强度,如风向、风力等。

  低气压和高气压

  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气象工作者利用等压线原理绘制出的一幅幅气压数值预报图。在图中可以看到有些区域的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升高,人们称之为低气压区,它空间等压面呈下凹状,类似地形中的盆地。而另外的一些区域,等压线也呈闭合状,但中心气压值高,向外围逐渐降低,这样的区域称高气压区,空间等压面呈上凸状,类似地形中的山丘。

  在低压区内,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使中心空气密度加大,引起空气不断抬升,中心区附近常常形成阴雨天气。而在高压区内,中心气流则向四面扩散,高空气流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多晴天。

  风和风级

  因各地间气压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高压区空气向低压区流动,而空气的这种水平运动就是风。

  风可以促使干冷和暖湿等不同性质的空气发生交换,可调解大气的冷、暖、干、湿程度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风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当风力和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用来带动风车,还可以用来发电,缓解某些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风通常用风向和风速(风力和风级)来表示。风向是指气流的来向。风速是指气流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米/秒或千米/小时表示。目前人们把风划分12级。

  季风

  季风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原意是季节。原来,阿拉伯海周围的风向,随季节的变化特别明显。一年中,5~10月份盛行西南风,11月到第二年4月,盛行反向的东北风,年复一年都是这样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季风因此得名。我国古代人民早已掌握了利用季风航行的规律。宋代已有“北风航海南风回”的诗句。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他利用季风乘风破浪地航行在海上,访问了30多个国家,记载了沿途各国的山川、物产和风土人情,还记载了沿途的航线、路程、港口、风向和洋流等详细资料。

  蒸发

  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为蒸发。

  蒸腾

  植物的叶片上有很多气孔,这些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为蒸腾。

  饱和空气

  空气中容纳水汽的数量随气温变化,气温越高,可以容纳的水汽就越多。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

  云

  当饱和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漂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雾

  大气中所含的水汽在近地面时受冷,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没有到地面,而是聚积在一起,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中就形成了雾。雾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气象状况,它会影响飞机起落、船只航行、天文观察等。

  大雾弥漫时,湿度大,会使人感到胸闷,疲劳,雾滴往往还会传播细菌和病毒,大雾还会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大气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总称降水。

  降水的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空气饱和时如果气温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水滴——云、雾。云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

  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量的多少用雨量器测定,将雨量器中收集到的雨水或融雪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就可以测得规定时间内的降水量,通常用毫米计算。一般在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某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通常我们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某个地方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等降水量线

  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年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些线就为等降水量线。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这个地带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如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南部等地区。②两极地区降水少。这个地区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③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例如大陆西岸的西亚、北非盛行东北信风干燥少雨。大陆东岸的亚洲东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④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西北地区。

  降水的季节变化

  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全年的降水量不同,一年中各月、各季的降水量的多少也不一样,人们一般用全年各月降水量柱状分布图来表示:柱状表示一地各月的降水量,图底横线上是月份,两侧竖线上是降水量的标尺,一般用毫米表示。世界降水季节变化的一般规律:①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②全年少雨区。在干旱地区和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③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④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降雨较多,夏季降雨少,如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罗马。⑤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状况、洋流条件等不同而造成的,这些统称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然带

  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都受气候条件的制约。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形成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构成自然环境的各地理要素是相应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地气候有明显差异,陆地的自然环境也有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所以称自然带。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

  热带雨林带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海岸,以及马来群岛南部等地区,全年高温,雨量充沛。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树木生长异常茂密,树种繁多。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水,所以称为“雨林”。丛林中,高大树上栖息着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可以看到皮厚耐热的河马、大象等动物。

  热带草原带

  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一年分为两季:雨季和干季。全年降水量比热带雨林少。湿季时,炎热多雨,树木繁茂,长着较高的草。干季时,大部分树木都要落叶,草也干枯。主要动物有长颈鹿、斑马等植食动物和狮子、鬣狗等肉食动物。干季时动物要向有水草的地方迁移。

  热带沙漠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这个地带终年气温很高,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地面只有很少耐旱的植物,大部分是沙丘或戈壁。代表性的动物是单峰骆驼。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降水稀少的地区,这里夏季气温相当高,但是冬季比较寒冷,地面只有少数耐旱的值物,沙漠广布,大型动物有野驴、亚洲的双峰骆驼等。

  温带草原带

  位于温带地区大陆内部。这一地带气温比热带草原低,降水量也较少,草长得低矮,野生动物有善于奔走的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在温带草原东西两侧,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主要植物是阔叶树,在较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为落叶阔叶林,如杨树、桦树等。在较低纬度地区,冬季气候温暖,则为常绿阔叶林,如樟树、漆树等。温带阔叶林带多被开辟为农田,天然森林保留地已很少。野生动物在平原地区也很少,在山林中尚可见到的动物有熊猫、梅花鹿等。

  亚寒带针叶林带

  在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即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这一带分布着大片的亚寒带针叶林,如松树、云杉等。森林里树种比较单一,动物多长着很厚的毛皮,如熊、狐、松鼠等。

  苔原带

  在亚寒带针叶林以北的寒带,各月气温都非常低,降水也少,树木不能生长;地面只能生长苔藓,主要动物有驯鹿。

  冰原带

  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及北冰洋沿岸。那里气温极低,地面全被冰雪覆盖,主要动物在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南极地区有企鹅。

--

 ●世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自然资源

  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等。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

  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后三者是可以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它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这里自然作用过程最强烈,人类活动也最活跃,所以是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运动的基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耕地

  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在上面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叫耕地。包括种植作物的土地、休闲地、新开垦的荒地等。可用来种植作物、蔬菜、花卉、苗木等。全世界耕地总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3%。我国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9.9%。

  林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中、低纬度的山区。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我国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

  草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草地多年生长草本植物。可供放养或割草饲养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的地区。世界上的草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我国各类草地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5%。

  土地沙漠化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凉的沙漠和丰腴的草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线。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长起茂盛的植物,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而绿地如果没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而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气候、土地条件如何,随便开荒种地、过度放牧;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不管后果如何,肆意砍树割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多风,现在土地被蹂躏、植被遭破坏,降水量更少了,风却更大更多了,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沙丘发育。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

  森林资源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贵的“绿色财富”。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有38.6亿公顷。其中针叶林占总面积的1/3,阔叶林占总面积的2/3。现在世界森林面积随着人口增加正日益减少,每年约减少1130万公顷。

  森林的环境效应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重要作用。例如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放出氧730千克,净化空气1800万米3。1公顷林地含蓄的水分要比1公顷裸地多3 000米3。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比无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23千克~53千克。此外,森林还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效应。

  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等。

  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水资源贫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约为9 000米3。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7 000亿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约2 400米3,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陆地水

  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地球上的陆地水约有5.597多万千米3,约占地球表面总水量的3.469%。陆地上水体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河流为人类提供了灌溉、发电、渔业、城市用水,为航运及能源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世界上许多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海洋水

  是海洋中水体的总称。地球上的海洋水约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96.5%。海洋水是多种固体和气体和水溶液,水是溶剂,它溶解有多种矿物质,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水

  是存在于空气当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水,仅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0.001%。

  淡水

  人们通常的饮用水都是淡水。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至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和较易开采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3%。目前,人类对淡水资源的用量愈来愈大,但淡水的污染问题却未完全消除。因此,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咸水

  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味道又咸又苦的就是咸水。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最多的是海洋水,其次是一些咸水湖湖水。咸水不能直接饮用。随着地球人口增多、淡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人们在研究利用高科技技术降低咸水盐度,供人类利用。

  矿产资源

  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矿物

  矿物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到处都可以见到。例如我们吃的食盐,点豆腐用的石膏等,它们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相对稳定。目前已知矿物的有3 000多种,最常见的只有50~60种,而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只是20~30种。绝大多数矿物是固态结晶物,只有极少数是液态的(如自然汞)和气态的(天然气、硫化氢等)。

  金属矿

  一般指经冶炼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如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是用做钢铁工业原料的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锡、锌、镍、钴、钨、钼、汞等。贵金属包括:铂、铑、金、银等。轻金属矿产包括:铝、镁等。稀有金属矿产包括:锂、铍、稀土等。多数金属矿产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质地比较坚硬、有光泽等方面。

  非全属矿

  绝大多数非金属矿可直接应用;少数非金属矿经加工后可提取非金属元素,如硫、磷等。按工业用途分为:冶金工业原料,如硅石、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等;化工原料:如从黄铁矿提取硫,磷灰石提取磷,以及盐、硼等;建筑材料,如粘土、砂、砾石、浮岩、白垩、花岗岩等;陶瓷及玻璃原料;如高岭土、长石等;工艺美术原料:如各种彩石,宝石、砚石等。

  共生矿

  凡在自然界共同出现于同一空间范围内的不同种矿物,不论其形成时间先后,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向如何,只要其在空间上相伴存在,即称共生矿或伴生矿物。当矿床含有共生矿时,可提高矿床价值,并可适当降低对主矿的品位要求,变“贫矿”为“富矿”,如:我国云南有一个钼矿,钼的品位不够工业要求,后来利用矿石富含镁的特点,用矿石先制钙镁磷肥,钼、钯、镍在炉渣中富集而达到了工业要求。

  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由物质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资源统称能源。自然界的能源种类很多,按照能源和形成和来源可分为:①来自太阳的能量。地球上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为人类、和各种生物提供所需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实质是地质年代固定下来的太阳能。②地球内部能量,如地热、核能。③地球与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形成的潮汐能。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今天,能源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保证。

  常规能源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这些已被人类长期利用,而且还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新能源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才开始被人类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沼气能等,或过去被利用过。后来被代替了,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用以发电的风能,都称为新能源。

  核能

  原子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叫做核能。它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的能源。它是靠核燃料(铀、钍等)在反应堆中“燃烧”而产生的热能,其能量巨大。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来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核电站比火电站有许多优点:核燃料能量密集、燃烧效率高,用它发电运输量小;核能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等。除此之外,核反应堆工作时不需氧气助燃,所以核电站可建在高山、地下、海底,甚至宇宙空间。

  太阳能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能源宝库。它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大量的光和热。地球就是靠太阳光照射而保持温暖,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是靠太阳能而生存。虽然地球只能接受太阳总辐射能的1/2.2×109,但每分钟仍可高达1.034×1020焦,相当于燃烧3.3亿吨煤所产生的能量。与煤、石油、铀等矿物燃料相比,太阳能具有四大优点:一是普遍,到处都有,无需开采运输;二是清洁,几乎无污染,无公害;三是长久,至少可保持50亿年;四是巨大,地球表面一年获得的太阳能约为目前世界上各种能源产生的总能量的1万多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和应用,太阳能将成为未来能源构成中的主体。

  风能

  人类很早就利用风车提水,用风帆行船。在陆地上一些常年风力较强的沿海和内陆高原,人们多利用风力发电,满足照明、动力等用电的需要。例如美国建造了大型风力发电站,丹麦约600个中心通信站用风机供电,日本正研制大型风帆货船,我国一些牧区、海岛已用上了风力发电机。风能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

  沼气

  沼气是有机物质密封发酵后产生的可以燃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农村,农作物的秸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都是生产沼气的好原料。把秸杆等原料放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做燃料。它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工制取沼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人口

  人口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人口是由活的有生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因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首先,人的生命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按照自然法则人有性别、年龄、生育、寿命、死亡等生物属性。其次,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必须消耗物质和能量。为了源源不断的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人们每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水分和空气,同时把废弃物归还到环境中去。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

  然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利用群体的力量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存活的)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以千分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略)

  例如某地在一年中、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存活婴儿18人,该地的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八。

  出生率的高低与人口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某地出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会导致人口的迅速发展,甚至使人的增长超过经济的增长。由于人口过剩,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能够正常的良性循环。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

  (略)

  死亡率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它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而变化。

  例如建国前我国人民生活贫困,疾病流行,加上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和连年的战争,死亡率极高,在1.8%以上。而建国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文化、医疗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加强,人的寿命不断延长。80年代以后,我国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6%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实际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一定时期人口的出生率减去同期人口死亡率的差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写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由此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同期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有关,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也很复杂。

  人口自然增长率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目是上升、相对稳定、还是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是认识人口发展和动态的标志。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极不平衡。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左右,发达国家在0.6%以下,发展中国家高达2.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达2.8%;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洲是欧洲,只有0.3%,其中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发展过快,造成沉重的人口压力,在制约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粮食、教育环境、就业等。而某些发达国家又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过慢,被人口老龄化、兵员不足、劳力缺乏等问题所困扰。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一般用“人/千米2”表示。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它们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四个地区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14%,却集中了世界70%以上的人口。

  为什么这些地方人口如此稠密?原来它们大多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为早期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许多地方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以后随着工业、交通、城市的不断发展,集中的人口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一般指在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有短期的单次移动、多次移动或周期性移动,也有永久性移居。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的是永久性移居,即常住人口的迁移,如离开本国到另一个国家去居住(一年以上);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移往城市或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城市市区间的人口迁移等。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社会现象,受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资本积累与殖民主义扩张而产生的大规模国际移民。其主要形式是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除少数殖民统治者外,大部分的移民是被贩卖,或是在威逼、诱骗下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他国土地的。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又有新特点:一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二是短期外籍工人大量增加。这是由于世界人口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种不平衡性同样影响到国家内部的人口迁移。目前在许多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近年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镇,从山区流向平原,从贫困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这对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盲目的无序流动,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很好地组织和引导。

  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一定地区和一定时期内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条件和能力。它一般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等。

  人口个体素质一旦组成为人口的群体素质,就是人口质量的集中体现。它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同时人口质量对经济生活还有反馈作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口质量越高,对自然界认识越深刻,越能发挥巨大的创造力,无疑会加速经济建设,否则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的一般途径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普及优生知识,发展医疗保健事业,普及体育运动等。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是在自然、社会、历史诸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造成的。

  就全球而言,70%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全球面积7%的陆地上,而在有限的陆地上仍有35%~40%的地区无人定居。另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广阔的农村,向更为狭小的城市汇集,使只占全球陆地面积0.33%的城市,集中了全世界41%的人口。

  世界人口分布的分布状况是:首先,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这里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其中又有80%的人口集中在(20°~60°N)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其次,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30.1%,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50.3%。第三,地势低平地区人口稠密,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据估计,海拔在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5%,而人口却占世界的55%。

  从世界范围看,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东部,四个人口稠密区的面积合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却集中了世界70%的人口。

  从大洲范围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29%,大洋洲人口最少,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0.5%。

  从国家范围看,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已达12亿以上。其次是印度、俄罗斯、美国等。

  人口问题

  人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教育升学、医疗条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人口老龄化等。究其原因,种种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引发的,我们统称为人口问题。它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作为组成人口的个体来说,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生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而作为生产者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人的一生中,只有在相当年龄范围内,人才能作为生产者发挥作用。即使这样,人作为生产者还得具备其它相应的条件,如人的体质、技能、文化程度等。

  当人口数量迅猛发展,超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就不得不被迫地以牺牲质量而满足人的最低的生存需要,也就必然会产生种种人口问题。相反,如果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人种

  在街道上,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常常可以看到肤色不同、外观各异的人群。他们有的黄皮肤、黑头发,有的白皮肤、蓝眼珠,有的黑皮肤、厚嘴唇。

  人们把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称为人种和种族。

  世界上的人种根据肤色、毛发、眼睛等体质特征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大类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古代文明。人的体质特征差别纯属自然的范畴,绝无优劣之分。

  就目前而言,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全世界人口54%左右。黄色人种其次,占全世界的37%,黑色人种占世界人口的8.5%,其它人种合计占世界人口的0.5%。

  民族

  你知道泼水节吗?你参加过那达慕大会吗?你到过佤族山寨吗?你欣赏过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吗?这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人们,由于所处地域和自然环境差异,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具有共同语言文字、共同地域、共同的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的稳定的共同体称民族。

  由此可见,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全世界只有3个,而民族却有2 000多个。在一个种族中可以有多个民族,如黄种人中就可分成汉族、满族、回族、壮族、苗族、朝鲜族等。

  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互通信息、联络感情的必要工具。语言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马克思的语言起源说认为是“劳动创造语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已知的语言种类也越来越多,国际语言专家公认的有4 200多种,其中美洲多达1000多种,非洲也近1000种,而印度一国就达100多种。

  语言使用的范围大小不一,发展程度也千差万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当属汉语,而在美洲印第安人一个几百人的部落,使用的语言却有好几种。

  世界上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它们都有相应的文字、语法系统,成为联合国文件、发言等的工作语言。

  宗教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地震、日食等无法解释;对梦境也十分困惑,平时看不到,甚至无法想象的奇怪现象出现在梦中。人们百思不解时,就说是“神的意志”,是灵魂的作用,并创立了宗教。

  早期的宗教称为原始宗教,它没有明确的信仰内容,没有明确的教义、教规,只是一种自然崇拜。发展到较成熟时期的宗教则具备了明确的信仰内容(教义)、信仰对象(神灵)、信仰程式(礼仪)和信仰主体(教会和教徒)四个基本因素,进而出现了特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及特定的宗教文化,如雕塑、绘画、音乐和建筑等。

  宗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超人间力量”(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信念,即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由此可见,宗教是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发展起来的,不具备任何客观基础。

  宗教之所以能够起源并得到发展,一个深刻的根源是贫穷;另一个深刻根源是愚昧。当生产力极大发展,人们具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时,宗教就无立足之地了。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

  佛教原产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尼泊尔、印度毗邻处),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于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目前教徒约2亿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基本教义有“四谛说”、“二十因缘说”、“因果报应说”、“生死轮回说”等。释迦牟尼用大半生的精力在印度北部和中部传教,发展了很多信徒,逐渐形成一大宗教。他的教义经教徒们纪录整理形成了“经”、“律”、“论”三部经书,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三藏”。他本人也被尊为“如来”(意思是“成正觉”)、“佛”(“觉悟者”),奉为佛祖。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奉上帝和他的独生儿子基督或耶稣的一种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许多小教派。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又叫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代表上帝来到人间为人类赎罪。耶稣从小学习木工手艺,30岁开始传教,因触动了当时统治者的利益,又被门徒犹大出卖,被罗马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以谋叛罪判处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圣经”是基督教的经书。目前世界上拥有基督教徒约12亿,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西部,是指信奉唯一神“安拉”及其“旨意”的传人穆罕默德的宗教。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被尊为安拉的伟大使者。他小时生活坎坷,饱经饥渴、酷热与风暴的熬炼,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40岁时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阿拉伯语意为“顺从”;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神圣经典。

  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创立最晚,距今只有1300多年,现有6.5亿教徒(穆斯林),散布于亚、非、欧三大洲。

  国土

  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球上的某一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国界线和领海范围内的全部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岛屿、大陆架以及这些区域的地下部分和领空。由此可见,国土的内涵不仅限于“领土”和“土地”,而是国家主权管辖下全部资源的总和,它是主权国家人民的生活场所和生产基地,是该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国土的主权和完整,受国际法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凡是被允许进入国界线内领海领空和陆地的外籍人员、船只、飞行器,都必须持有主权国的许可证,否则就是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

  国界线

  国界又称“边界”或“疆界”;是某国与邻国的分界,用它划分国家间各自主权的范围,所以又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界限。

  国界一般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划分的,划分的办法、种类也千差万别。

  传统习惯边界是指边界两边的国家自古以来对领土的占有和管理区域形成的边界。一般用边境条约来维护,用界碑做标志。

  自然(天然)边界利用两国间的天然地物分界,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物。山脉一般以分水岭为界。通航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道以河道中心线为界。

  人为边界是人为划定的边界,如桥梁、经纬线、街道、停火线等。

  我国一贯主张相邻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通过和平谈判订立条约,解决边境争端和边界问题。

  领海

  领海指环绕在一个国家海岸外围一定地带的水域。它们可以包括内海和海湾、海峡、边缘海等的一部分或全部。那么领海的宽度应该从哪里算起呢?

  要首先划出一条“领海基线”。划定领海基线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以海的低潮线作为领海的基线(当海潮退潮时离岸最远的那条线)。另一种叫“直基线法”,即在大陆上或沿海岸线外缘岛屿上选定某些点做基点,将这些点的每两个相邻点连成直线,以这些直线为基础向外划出一定的海域作为领海。它包括海底、地下层以及上空。此划分方法适用于海岸线比较曲折的国家。我国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划定的领海。

  关于领海的宽度,国际上无统一规定,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目前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

  殖民地

  殖民地作为侵占与被侵占的见证,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很早以前,欧洲人就把他们的“触角”伸向非洲。他们侵占别人的家园,掠夺当地的资源。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后,大批的欧洲殖民者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屠杀当地土著印第安人,把美洲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并宣布为本国所有,同时从国内移来大批居民,又从非洲买来黑奴,开始了殖民统治。那些被瓜分的土地也就沦为了殖民地。

  在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又有了新含义。指遭受外来资本主义强国侵略,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和支配的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面积占全球陆地的40.4%,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27%,却占有世界80%的贸易额,90%的农产品,以及世界80%的财富,人均收入达到10 000美元。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9.6%,人口占73%,只占有世界10%的工业,20%的贸易额、20%的财富,一些国家的人均收入也只有100~300美元左右。人们把前者称发达国家,把后者称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工农业均很发达,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等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历史上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饱受侵略和剥削。二战后它们才纷纷独立,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但因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南北对话

  如果读一下世界政区图,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而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又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于是,“南”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代名词,而“北”成了发达国家的代名词。人们把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就彼此的经济关系进行谈判和协商简称为“南北对话“。

  为什么要进行南北对话呢?这是因为南、北双方在工业、农业、粮食、商品、贸易、资源、能源、货币及金融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利益不均等。例如发达国家需要石油的75%来自发展中国家,世界60%以上的农矿业原料也由发展中国家提供。但发达国家又把不发达国家当成制成品的销售市场,把廉价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加工后的制成品,以高价反销到发展中国家,从中牟取暴利。由此可见南与北之间仍然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经济关系。目前南北对话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谈判与协商使南北之间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以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

  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但是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剥削和压迫,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再加上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封锁、价格压制,使发展中国家举步维艰。

  为改善这种状况,不结盟国家呼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进行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后来又召开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确立了南南合作的行动纲领。主要内容是按照集体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密切有效的经济合作,加强政治、经济独立和集体经济的力量,逐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