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灵公篇第十五

 听海6079821 2011-10-04

卫灵公篇第十五(共四十二章)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今译】卫灵公问孔子军队怎样列阵。孔子回答说:“礼节仪式方面的事,我曾听说一些;行军打仗的事,我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卫国走了。

【注释】卫灵公:春秋时卫国国君。陈:同“阵”,古代作战队伍的布置或组合的方式。俎(zū)豆之事:指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务。俎:古代祭祀时,用以盛放牲肉的器具。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二者均是古代祭祀宴享用的礼器。尝:曾经。军旅之事:军队方面的事物。未之学也:即“未学之也”,没有学习过。遂行:就走了。

【评点】孔子是主张先礼后兵的,即首先要教化民众,然后才能谈到打仗。卫灵公贸然向孔子询问军阵,说明他不仅对孔子的学说不感兴趣,而且不了解孔子。更何况,“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孔子是反对诸侯使用武力侵略别国,妄想行霸道,所以孔子就说自己不懂军旅之事。实际上这只是托词,孔子很懂得军事。鲁哀公11年,齐国派兵攻打鲁国。冉有当时任季氏家总管,他奉命领兵和齐国作战。在鲁国右师溃退的情况下,他率领左师击退齐军,取得了胜利。季康子问他是跟谁学的军事本领,他说是跟随老师孔子学的。这章是记叙孔子不满卫灵公妄图实行霸道,不施行仁政的行为。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今译】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带着埋怨的情绪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一般人困厄时就不能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注释】病:困,苦,此指饿极了。兴:起身,站起来。愠(yūn):恼怒,怨恨。固:安守,固守。滥:像水一样漫溢、泛滥。比喻人不能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

【评点】一个人能不能处变不惊、居穷不滥,是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鲁哀公4年(前491年),孔子辗转来到陈国、蔡国的边境,正好遇上吴国与陈国交战,秩序混乱,所以断绝了粮食。这时,别的弟子没有意见,而子路性格鲁莽,遇事控制不住自己,便向孔子询问:“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这里孔子把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鼓励子路学做君子。孔子从小清贫,在困苦条件下“安贫乐道”。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述而》)在物质利益和精神境界的价值选择上,以精神境界为上、为首要;在贫富与道义两者发生矛盾时,宁可“安贫”,也决不放弃道义。而小人往往是放弃道义,胡作非为。由此可见,抛开孔子其时“道”的具体特定内容,孔子上述思想道德原则的精神,今天亦是可取的。有人把“安贫乐道”解释为孔子不想摆脱贫穷,不想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只求一个卫道士,这是与孔子的本意相悖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153子曰:“赐也,女与予为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今译】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认为我是学得多而又记得住的人吗?”端木赐回答:“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所学知识的。”

【注释】赐:端木赐,即子贡。女:同“汝”。你。然:是的,对的。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在自己的知识中。以:用。一:一个基本观念。贯:贯穿,贯通。

【评点】子贡他们所重视的,是孔子的博学多才,而孔子所重视的,正是子贡他们所不知道的“一以贯之”。即以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在所学知识中,方才不致于泛滥无归。

至于这个“一”是什么呢?曾子说是“忠恕”。《中庸》却说:“忠恕违道不远”,认为“忠恕”并不就是“道”。贯穿“道”的那个“一”是“仁”。本章“予一以贯之”的那个“一”,是“道”,其内涵是“仁”。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今译】孔子说:“仲由,懂得‘德’的人少啊!”

【注释】由:仲由,字子路。鲜:少。

【评点】在孔子看来,“仁”是崇高的德性。一个人在与“仁”的要求发生矛盾时,甚至可以牺牲性命来成全“仁”。有了“仁”的思想就能非常勇敢,富有智慧,“乐而忘忧”。他教育学生要做“仁者”,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他对于自己要求更高,即“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一个人要追求“仁”的道德理想境界,必须由自身加强学习与修养,日积月累,长期努力,才能将其义理得之于心,见之于行,故孔子说“知德者鲜”。宋代朱熹认为,此章很可能是因为子路对君子穷困发问有感而言。当时孔子教育子路要知德,生死祸福丧得自不能乱自所守,要把握道德,以达到君子仁人的修养高度。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今译】孔子说:“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大治的人大概是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谨慎地整肃自己、端坐王位罢了。”

【注释】无为而治:“无为”,无所作为。据传,舜当政时,一切沿袭尧的旧法来治国,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和作为,而使天下太平。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事于政刑。夫(fú):第三人称代词,他。恭已:自己恭敬郑重,这是舜敬德的表现。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的方位为尊贵,天子、诸候、卿大夫在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出现时,总是背北、面南而坐。

【评点】孔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第一个在字面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概念。舜的“无为而治”是孔子的理想政治。舜所以能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大治,主要原因是由于舜的品德高尚,严格要求自己(恭已),为政以德,任用贤者,人民受其感化,自然用不着自己多做什么了。

道家无为的目的是为了“无不为”,“无不为”恰恰是最大的有为。《老子》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消极懒惰,更不是装呆,而是试图通过无为达到天下大治。《老子》以“无为”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而压榨人民、役使人民;提醒社会成员之间也不能因自己的贪欲而你争我夺、损人利己,这样社会才能清净安宁。

本章孔子称赞大舜“无为而治”,《老子》书中有“爱民治国”的思想(见《道德经·十章》),可见,儒道两家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互含的。我们常说“儒家精神”、“道家精神”,是对两家各自主要的独特性而言,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概括,若说到具体的儒家学派,都多少带有道家精神;具体的道家学派,都多少带有儒家精神,政治家思想家兼崇孔老更是司空见惯的了。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今译】子张问如何使自己的主张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厚恭敬,即使到了未开化的地方,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为不忠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忠信笃敬”这几个字,站着,仿佛看见它直立在眼前;坐车仿佛看见它依然依靠在车辕横木上。能这样,你的主张便会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注释】行:行得通。笃敬:忠厚恭敬。蛮貊(mò):之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蛮:南方的少数民族。貊:北方的少数民族。州里:本乡本土。五家为邦,五邻为里,一百家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参(cān):本意是直、高。此引申为像一个高大的东西直立在眼前。舆(yú:车。衡:车辕前的横木。绅(shēn):系在腰间的大带子。

【评点】子张向老师求教,如何使自己的主张能够付诸实行,取得预期效果。孔子便提出要求对“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时随地都仿佛看到这四个字,这样,即算在异国他乡,哪怕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也能行得通。真是俗语说得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反之,即使在本乡本上,也会触处成障。

子张很有才能,但有些偏激。在为人处事上,可能有些不顺利,甚至行不通,所以向老师请教。孔子希望子张铭记他的话,让“言忠信,行笃敬”六个字如影随行。子张便把这六个字写在自己的衣带上,以便随时警策自己。由此可见,子张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好青年。

157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今译】孔子说:“可以同他谈,却不去同他谈,就是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却去同他谈,就是失言。聪明的人既不失掉人才,也不失言。”

【注释】失人:失去人才。失言:浪费语言。知者:聪明的人。

【评点】孔子的意思是:说话要注意对象选择,注意时机,可以和应该对这个人说你却没说,是错过了说话的机会,失去了可以和应该对话的人,即“失人”;要说的话不宜同这个人说,不应该让这个人知道,你却冒失地对他讲了,是选错了说话对象,说了不该说的话,即“失言”。“失人”和“失言”都是不明智的。明智者,应既不失“人”,也不失“言”。“逢人只说三分话,莫可全抛一片心”,错在不分对象。对诚信的人不讲心里话,怎能以心换心,赤诚相待?对可靠的人,说话遮遮掩掩,怎能给人以信任感,又怎能办成事?这不就是“失人”吗?对品质恶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不加防范,把不该说的话说给他听,成为他日后整人的把柄,真正成为“祸从口出”,这不就是“失言”吗?还有一些情况,如有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或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或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或品质恶劣而不愿改悔。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必讲话。不过,这样的人若是自己的朋友,或是同事、同志,总要作些劝说。青少年是成长时期,有时候有些缺点,不要轻率视为“不可与言”的人。

158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今译】孔子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就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辞官归隐。”

【注释】直:正直。史鱼:卫国大夫,字子鱼。如矢:像箭一样。卷而怀之:卷起来藏在怀里,喻隐退。

【评点】本章孔子赞扬史鱼的刚正不阿,钦佩蘧伯玉的守志不移。史鱼曾多次向卫灵公进言要重用蘧伯玉,贬斥佞臣弥子暇,均未被接受,他在去世前嘱咐儿子以不给他办丧事的方式再次向国君进言劝谏,终于达到了目的。后人因而称赞他说:“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蘧伯玉对于自己无力制止乱谋能及时引退。孔子赞赏史鱼的正直,但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像蘧伯玉那样,在国家无道时及时隐退。再如:孔子很欣赏国家无道时免于刑罚的南容,也曾称赞政治黑暗时能痴呆的宁武子(见《公冶长》篇),他主张在上述情况下,应该行为正直而说话谦逊(《宪问》篇),以避免无谓的牺牲。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今译】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全仁的。”

【注释】志士:指志于仁德之士,不是一般的有志者。求生:此指为保活命,苟且偷生。害:损害。杀身:舍生,牺牲生命。

【评点】孔子认为,塑造君子人格,成就为君子,核心问题是修仁德之心。有仁德之心的人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做好事于心不安,见义不勇为,临危不赴难于心不忍,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具备了仁的品德。具备了这种仁德,他就会把实现“天下归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仁德”自我价值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为成就仁德,可以牺牲生命。在孔子看来,仁德就是志士仁人的生命。

这里的志士仁人,不能理解为“懂得爱”的人,而应该理解为懂得并能坚持原则的人。而“害仁”、“成仁”之“仁”,表面上是说仁德,其实际含义是原则。就是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而危害原则。至于原则是什么?则以具体情况而定,不必拘囿于礼制。在面临民族大义时,爱国就是最高原则。由于懂得并坚持原则,所以才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在中华文明史上,孔子的君子仁德人格理论树起了一面东方伦理道德大旗。这一伦理原则,曾鼓舞了许许多多志士仁人去维护正义,奏出了一曲又一曲民族正气歌。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今译】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事,一定要先磨利器械。居住在某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个国家中有贤德的大夫,又要结识士人中的仁人。”

【注释】为仁:培养仁德。利:作动词用。使其锋利。事:侍奉。大夫地位高用“事”,士地位低用“友”。友:结交朋友。

【评点】孔子认为,要做到仁,首先必须与有仁德的人相处。为了说明此意,先用比喻,说工匠虽巧,如果工具不好使用,也干不出好活。一个人有“为仁”的志向,却没能贤人、好友的帮助,孤军作战,也难以成仁。子贡资质好,却有明显的缺点,喜欢结交不及自己的人做朋友,显示自己的才能,而且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因此孔子有针对性地回答他如何培养仁德的提问,教育他要培养仁德,一定要结交贤者,得到师友的切蹉琢磨之助,切勿自以为是,自视太高。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今译】颜回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代的历法,乘坐殷代的车辆,穿戴周代的礼服,乐舞则用《韶》和《舞》;禁绝郑地的乐曲,疏远奸佞的小人。郑地的乐曲淫荡,奸佞的小人危险。”

【注释】为邦:治理国家。时:历法。辂(lù):古代的大车。冕(miàn):帽子。《韶》:舜时的音乐。《舞》同《武》,是周代武王的音乐。放:排斥,禁止。远:疏远,作动词用。佞人:花言巧语的小人。殆:危险。

【评点】此章是说,治理国家应该吸取前人的长处,杜绝导致邪恶的苗头。在具体治理中,孔子提出了礼乐制度上的四件事。他主张采用夏代的历法,因为夏历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他主张乘坐殷商时的那种车子,因为这种车子比较质朴;他主张戴周代的礼帽,因为这种礼帽款式华美,戴上它更显得庄重;他主张音乐采用《韶》、《武》,因为前者尽善尽美,后者虽未尽善也达到尽美。他主张不用的是郑国的音乐和花言巧语的小人,因为郑国的音乐浮靡淫秽,花言巧语的人危险。采取的态度:对前者要禁绝,对后者要疏远。由此看来,孔子对历史文化遗产并非兼收并蓄,而是有扬有弃,择善而从,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今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注释】远、近:指时间。虑:考虑,打算。忧:忧患,灾祸。

【评点】志向是对未来的思考,对未来的美好追求。理想之所以是人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正是由于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对于人有强大的心理吸引力和自我激励的作用。所以,理想的本质力量,是用以统帅现实,用长远来支配眼前。孔子可能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感悟,得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结论,鼓励学生们立志。“远虑”即远大志向。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无远大理想,未树立远大志向,必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贪图眼前小利,较真眼前小事。小事小利不可能事事件件令人满意,小是小非也不能令自己开心舒心。这样,就“近忧”不断了。可见,“远虑”问题也可以说是“立志”问题。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今译】孔子说:“没希望了!我没有看见过喜欢德行如同爱慕美色的人。”

【注释】已矣乎:完了吧。已:完、结束。好(hào):喜好、爱慕。

【评点】鲁定公14年,卫灵公和其夫人南子同车出游,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却把孔子放在后车上,招摇过市。孔子感到羞辱,于是很感慨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显然,孔子这句话是针对卫灵公对南子的宠爱、迷恋而荒于政事,不禁有感而发,并非感叹时人道德水平的下降。不久,孔子就离开卫国到曹国去了。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今译】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占了职位不管事的人吧?明知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任官。”

【注释】臧文仲:鲁国执政大夫。其:大概。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管事。柳下惠:鲁国贤人,字禽,柳下惠是他居住的地方,“惠”是私谥(不由国君授予的谥号叫“私谥”)。与立:即“与之并立于朝”,给予官位。

【评点】此章孔子表述举贤能的贤人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荐贤者是智、仁、勇三全,为最贤的人。荐贤的人,事业心强,有远见卓识,有识才之慧眼、爱才之热忱、爱才之大度,是最贤的人,应当受上赏。那些知贤而不举的人,是蔽贤。蔽贤者是有大罪过的。孔子说的臧文仲,为政于鲁,若不知柳下惠,这是不明,知而不举就是蔽贤。不明之罪小,蔽贤之罪大。孔子认为臧文仲明知柳下惠贤而不与立,就是窃位。蔽贤之罪大,无异于窃位。

孔子举贤能思想实质上是倡导贤人政治,主张实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因而他对为政者的一项政治道德期望是选贤任能、不妒贤嫉能。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今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注释】躬自厚:责备自己要重。躬自:自己。“厚”下应有“责”字,因紧接下文有“薄责”,所以“厚”下的“责”字省略了。薄:少。远:作动词用,远离,避开。

【评点】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素质状况是有差异的,而且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在人已关系上出现矛盾,怎样化解矛盾,使人们“亲和”,不致结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认为,当人已关系出现问题时,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重点在于宽以待人。“宽”就是人与人相处要宽容、厚道,不苛求他人,不鼠肚鸡肠,不要两只眼睛总盯在别人的缺点、错误,人与人相处要有气量,大度容人,善解人意,相互包涵,相互谅解和谦让。否则,对别人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把别人的一点点差错铭记在心,甚至记一辈子,那就必然要结怨人。只有宽容才能团结大多数,如孔子所言:“宽则得众。”(《阳货》答子张问)

孔子倡导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做人道德原则,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文豪韩愈深受孔子观点启发,进一步论述:“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的新意在于:自我批评是推动人奋发上进的动力,宽以待人是可以诱导人们乐于向善的。到现代,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如毛泽东周恩来在讲到团结问题时,也都强调双方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原则是对已要严,对人要宽。19624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再次强调,共产党员“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无止境”。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严于律已,宽以责人”。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今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注释】如之何:怎么办。表示肯动脑筋。末:没有。末如之何:即“莫如之何”,无可奈何,不知咋办。也已矣:复合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了”,“啦”。

【评点】孔子认为,碰到问题,不说“怎么办”,不去动脑筋,不想主动想方设法去对付,对这种人是无可奈何的。此章孔子教导人们自己的行为要深思熟虑,充分估计到行为的后果;要谨慎处事,不要莽撞从事。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今译】孔子说:“整天众人聚在一起,言谈不涉及正理,喜欢耍小聪明,对这种人真难以对付呀!”【注释】群居:大家在一起。及:涉及。好:喜好。小慧:小聪明。

【评点】本章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17.22)的意思差不多。在当时社会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沉湎在世俗生活中,缺乏道德理念。他们“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终日无非吃喝玩乐,所说不外张长李短,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无非投机取巧,行险侥幸。这种“多余人”恐怕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存在着。

明末清初,顾亭林曾引用这两段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北方之学者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今日南方之学者也。”看来南方的学者似乎强于北方的学者:他们还有一些言论,写点文章,耍弄小聪明,但本质上又和北方学者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丘之貉”。可见,那种社会“多余人”,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都不乏存在。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今译】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去实践义,以谦逊的语言表达义,以诚信的态度完成义。这就是君子啊!”

【注释】质:本质,根本。孙:同“逊”。谦逊。出:表达。

【评点】此章就处事上看出君子学问之精。“义以为质”即以行义、守义、护义为根本职责;“礼以行之”就是即使是合于“义”、应该做的事,做的时候要合“礼”,说话要谦逊,出口要注意,不要伤人。说明孔子是意识到讲道理、批评人要讲究态度和方法。但是,孔子疾恶如仇,从善如流、心直口快,有时控制不住情感。何况,他认为“义”与“礼”、“孙”、“信”,“义”是原则性问题,谦逊是方法问题,信是结果问题。孔子终生倡导礼,那怕在一些琐细小事上也谨循礼节行事,但在一些重大而急迫的问题上,他重实质,轻形式;重仁义,轻礼法。这一“轻”,使他吃了不少苦头,好在他不以为意,屡挫屡奋。不过,今天看来,他未能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我们还是应引以为戒的。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也。”

【今译】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注释】病:担心,忧虑。能:才能。

【评点】孔子再三告诫门弟子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己治国安民的才能,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从孔子关于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反复教育中,如“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14.30),“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1.1)表明学生中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情绪比较普遍,有时可能是较突出的一种思想动态。这种思想情绪的反复出现,或许是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不能及时肯定、表扬有关。因为学生是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老师的肯定中得到精神鼓舞和力量支持,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如果说在生活中,尤其在一个集体中,如班级集体,对成员的进步不闻不问无人关心,这实际上也是不正常的。这只是成长过程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确是,君子德才兼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清代宦懋庸在《论语稽》中说:“古今人才,大有大用,小有小用,苟其有用,则皆有能,故君子惟以无能为病,至于天下之大,何患无知己哉!”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今译】孔子说:“君子所担忧的是离开人世尚不被人们称颂。”

【注释】疾:担心,忧虑,感到遗憾。没世:死亡。称:称颂。

【评点】君子的修养、学习,当然不是为了被别人称颂,但作为君子至死还无名望,说明自己才疏学浅、智能低下,因而是应感到羞耻;反之,作为一个君子,应当以自己的博学多才、大智高能,为国效劳,为民出力,积极地去争取获得荣誉。

孔子主张积极有为,谨慎生前事,重视身后名。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活着为大众的人生,应该是终生奋斗、立功建业的人生。这种人生观激励了多少后人,司马迁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就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司马迁与孔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今译】孔子说:“君子责求自己,小人求助于他人。”

【注释】求:要求、责求、求助。诸:“之于”的合音词。

【评点】君子求之于自己。他爱人,乐于奉献,具体实现的途径是立德、立功、立言,在建立之不朽的事业中,全靠自己不懈的辛勤奋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严于律已,首先从自己方面自我检查。而小人求之于别人。他只是爱已,贪于索取,求人无所不至。处理人际间问题时,即从别人那里找问题。一个“求”字,两种对象,表现出两种人生观。“求诸已”,最终是为了他人;“求诸人”,最终是为了自己。依赖他人者自弱,附于他人者自垮,强求他人者自绝,小人可以一时获取,但终成不了君子。从一个“求”字来分辨,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今译】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注释】矜(jīn):庄重,矜持。党:结党营私,拉帮结伙,搞小宗派。

【评点】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居心,所以一般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的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注释】以:凭,因为。不以人废言:王肃《论语注》:“不以无德而废善言。”

【评点】孔子认为言与行,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不相一致,也就是说,言与人品有时往往是两回事。有言者,不一定有德,说漂亮话的,不一定反映他人格美好,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君子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质不好而废弃他正确的话,因为品质不好的人也并非句句话都错,只要说得对,就该照办,俗话说“对事不对人”,我们也可以说:“对言不对人。”所以说,作为一个君子,要有正确的言行观。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译】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注释】言:字。行:奉行。欲:想要,愿意。施:强加。

【评点】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才高的人,往往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告诉子贡应该终身“恕”。恕道是“仁”的内涵,“仁”是做人的最高准则。这里的“恕”,不是宽恕,而是从自己出发,去推想别人。这是孔子一贯主张的求仁方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针对求仁者提出的。它要求待人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不愿得到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就是说人要树立道德“自我意识”,根据自己内心善良意志处理人际关系,此即人的道德自觉。孔子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这对做人来说,还是低层次要求。在“恕”之上的高层次要求,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即: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站住脚,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站得住;自己想通顺发达,也要让别人通顺发达。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今译】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誉过谁?假如我有所赞誉,那是实践考验过的。夏、商、周三代的人能如此(安分守已),是因为三代能够直道而行。”

【注释】毁:诋毁。誉:赞誉。指扬之善而过其实。试:试验,考验。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直道:正道。【评点】本章孔子自述以直道待人,不随便毁誉别人。“直道而行”的原则,就是据理直言,不随意恭维人,也不有意伤害人;更不说假话,不圆滑,不花言巧语,在任何情况下都秉持正义,“直道而行”。

需要指出,孔子的“直道而行”有时不免带有天真的自信和对别人的善意信任。他以为,凡向他咨询,请教的人,都是真心佩服、真心愿意听他的话,并照他的话去做的,所以便毫不隐讳地直言,结果不免使人难堪。这是孔子始料不及的,也不愿意出现的结果。他同季康子的三次交谈证明了这一点。

孔子遵循夏商周三代遵循的“直道而行”原则来为人处世,确实找不出他诋毁过什么人的记录,称赞人的时候也很少,且都经过验证。不过,在认识上,孔子把“诋毁”等同“批评”了。“诋毁”大多出于不良居心;批评则除了要合情合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意政治艺术。

 “直道而行”,孔子的这一品行,至少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数十代人的精神品格。他的这一品格,未必无可挑剔,但从主导方面看,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特别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群体的独特性格,是不能单独就孔子“个体”品评的。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今译】孔子说:“我还能赶上见到史书上存在疑问而空缺的地方。有马的人,借给别人骑坐,现在没有这种人了。”

【注释】史:史书。阙文:文章中存疑而空缺的地方。阙:同“缺”。亡:同“无”。

【评点】此章的大致意思是感叹当世人心不如古时敦厚。朱熹《集注》引胡氏说,云:“此章义疑,不可强解。”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扰乱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注释】乱德:败坏道德。大谋:全局性的谋略。

【评点】花言巧语属不实之辞,不实之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当然有害于道德。事有大小,理在必择;权衡轻重取其重,度量大小由其大。小大不辨,轻重不分者,大谋必乱。至于激于小忿者,不可与言事,言事必败,此等已非认识问题,而涉嫌素质教养了。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今译】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其详细原因;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其详细原因。”

【注释】恶:厌恶。察:考察,调查。

【评点】孔子教人对待人才,不该凭个人好恶,而要实事求是,多方考察,慎重其事。依辩证法观点,世界没有什么事物是全体一致或铁板一块的,有差别、有矛盾才真实。对一个人的评价更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被全体厌恶,一个人也不可能让全体喜欢,因此,出现“舆论一律”的时候,就该考察一下了。因为恶人会哗众取宠,会使用各种手段,获得好评。好人修已独立,不一定被众人了解。战国齐威王时,即墨大夫将即墨治理得很好,但无善政传到齐威王耳中。而阿大夫治阿,田野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而颂声不绝于威王之耳。威王取慎重态度,派人调查,了解事实真相,于是赏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今译】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弘扬人。”

【注释】弘道:弘扬、扩大道义。弘人:弘扬人。

【评点】本章孔子在论人与道的关系,强调人的作用。是指人和事物的活动和运行必须遵循的法则和规律,它要靠人自己去发现、悉心体察、认识、弘扬它。所以说道是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依靠人来弘扬,从而扩大道,发展道。为此,我们首要任务是在于学习,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弘扬大道。可以说,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思想是我国人本思想处于启蒙时代的一种说法。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今译】孔子说:“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叫做真正的过错了。”

【注释】过:过失,过错。

【评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俗话说:“不知错,不为过。”主观上想做好,客观上出了差错,这种过,大家一般能谅解的。知错能改,也不为过。人无完人,谁能无过?过而改之,不仅“不贰过”,还比别人多了教训,糟糕的是知错而掩饰,有过而不改,这可真叫过错了。而且一个人的过错不是孤立的,不是停滞的,如不及时改正,会由小变大,由轻变重。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犯“大错”的。所以有了错要及时改正,不要养痈成疽。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今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毫无收益,不如去学习。”

【注释】尝:曾经。食(sì):吃。寝(qǐn):睡觉。

【评点】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2.15)学与思应该并重。学,是思的原料、基础。原料必须经过加工,但没有原料,也就无从思索。

本章开始用“吾尝”二字,说明这句话是孔子自己的经验。孔子的话,大概是对那些思而不学的人说的。思而不学不仅“无益”,而且很容易想入非非,结果一无所获。胡适认为,老老实实地学习,这是孔子做学问的功夫。他说过:“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今译】孔子说:“君子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作,未必不挨饿;学习知识,则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忧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注释】谋道:追求道德。道:真理,道德。馁(néi):饥饿。禄:做官的俸禄。

【评点】此章是讲修身与学习的目的。为了谋食而去耕作,未必不挨饿,而通过修身、学习所得到俸禄是否就是修身和学习的目的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心目中的“道”,实际是孔子的人生理念,包括仁民爱物、礼乐文化、为政以德、修省躬行等内容。需要指出,孔子所说不谋的“食”、不忧的“贫”,是就君子个人生活而言,并不是全社会都不要发展经济。在治国方针政策的层面上,孔子也是一贯主张“重民”、“富民”的。

理是社会规范、道德要求及其内化;欲是人的感性欲望。理与欲的关系怎样协调,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人们在价值追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理”和“欲”的对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表现了对理性追求的注重。谋道是追求理想,体现了理性的追求,谋食是感性欲求。在谋道、谋食之间,孔子更重视前者。

随着儒学的正统化,理性优先的原则也不断地被强化,而感性的欲求则常常受到压制。到宋明理学则强调天理人欲之辨,把理与欲的对立推向了极端,最终导致“以理杀人”。理与欲的极端对立,另一方面则导致理的虚伪化。理的虚伪化,对人的精神是一种腐蚀,使一些人常常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满足不可告人的目的。封建时代的官绅阶层,大多是“满口听仁义道德,满肚的男盗女娼”,说一套,做一套,没有稳定的人格操守。

人作为社会的存在,既是理性的存在,又是感性的存在。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完全从口体之欲出发,追求物欲享受,无疑算不上一个高层次的人。但是如果追求某种同人的感性欲望截然对立的理,又会导致对人的感性欲望的抑制,而脱离人性的理无疑是一种抽象的、玄虚的教条。所以说,理与欲无疑需要某种平衡和协调,究竟怎样达到,正是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思考。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今译】孔子说:“靠聪明才智得到了官位,不能用仁德守住它,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丢失它。靠聪明才智得到了,也能用仁德守住它,但不用庄重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也不会敬服。依靠聪明才智得到了,也能用仁德守住它,又能用庄重严肃态度去治理百姓,但不能用礼仪来教育,那也还不够完善。”

【注释】知:同“智”。庄:庄重。莅(li):到,临。这里指从事治理百姓的工作。动之:教育百姓。动:动员,教化。之:代指百姓。善:完善。

【评点】此章孔子在讲为政之道,特意拎出知、仁、庄、礼四个字,认为这些是临国莅民(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必要条件。全章三句话,却是三个层次,给人以层层递进的感觉。

从政治上看,孔子强调爱民、使民以时、使民以礼,是为了缓和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从政治伦理出发,则是承认和确认老百姓人格尊严,要求为政者也要尊重老百姓的人格。应当说,孔子对为政者的这点政治期望是不为过的,对为政者要求是最起码的。以现代眼光视之,这点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为政者。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让他承担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承担重任,却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注释】小知:从小的地方去考察。小:作副词用。知:动词。大受:委以重任。大:作副词用。受:动词。小人:此指常人,一般人。

【评点】本章也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由此可见,观察人必须从大处着眼。孔子认为,对君子不可以在平常小事上,用世俗眼光去观察他,理解他,因为他们不会耍小聪明,更不会自我表现,推销自己;他们是大根大器,可以委以重任。小人恰巧相反,他们在小事上可能做得出色,其特长往往会超过君子,可在关键时刻,就顶不住,经不起严峻考虑,所以不能委以重任。

汉末,刘备领荆州牧,任命庞统为来阳县令,因没干好被免职。东吴鲁肃知道后,致书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刘备找庞统谈话后,“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他后来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可见,君子可以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如果让他干小事,那也实在太委屈,并且浪费人才。本章孔子的话,体现了他使用人才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思想。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矣。”

【今译】孔子说:“人民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求。我见过溺水蹈火而死的,却没见过为实践仁德而死的。”

【注释】甚:超过,胜过。蹈(dǎo):踏,踩。引申为追求,实践。

【评点】此章孔子勉励人们去实践仁德。孔子认为仁德比日常生活中的水火更重要。没有水火,大不了是个死;没有仁德,就要丧尽人性,不成其人了。“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庄子·田子方》)

生活里有蹈水火而死的,有投水自尽,有举火自焚,却不曾见到由于实施仁德而死于非命。孔子为此深为感叹。孔子为了提高学生对仁德的认识,他把仁德与水火进行比较,指出仁的重要性,并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鼓励学生追求仁德。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今译】孔子说:“面对合于仁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注释】当仁:面对仁义。让:谦让。师:老师。

【评点】在儒家看来,人与物应该尊敬的,是天地君亲师。天地是养育自己的自然,君是管理自己的人,双亲是生养自己的人,老师是培养自己的人,都有恩于自己。天下所要尊崇的理,就是仁。仁就是人之道。天地载此道,君亲行此道,老师传此道。人、物与仁比起来,仁更崇高。

弟子应恭顺师长,但在仁的面前,却可以当仁不让。因为求师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仁道,尊师也就是尊仁,如果因此而把行仁抛弃了,那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君子面临仁的事情,就是对所尊敬的老师也不谦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中外哲人对此认识不谋而合。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今译】孔子说:“君子守正道讲大信,而不拘泥于讲小信。”

【注释】贞:正,守正道、守节操。本章与“谅”相对,是讲大信的意思。谅:信,守信用。本章与“贞”相对,是拘泥于讲小信的意思。

【评点】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坚定的节操,坚守正道,能明辨大是大非,顾全大局,不必拘泥于小信,即不应该无原则地守信用而不知变通。例如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是否合乎道义,都坚持不变,结果害人害已。孔子是主张讲信用必须合乎正道(贞),否则,“守信用”并不可取。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今译】孔子说:“侍奉君主,要谨慎认真地工作,而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注释】敬其事:认真对待工作。而后其食:把享用食禄搁在工作后面,亦作“而后食其禄”。食:此指俸禄,官吏的薪水。

【评点】本章讲官吏对于任职的正确态度。孔子主张先劳而后获,事君之道也是一样,先为国君尽力尽责,敬其事,然后接受俸禄。反之,一个计较薪水待遇,或者说一心想升官发财的官吏,又怎么能尽心供职呢?

1539子曰:“有教无类。”

【今译】孔子说:“我对教育对象是不加区分的,都愿意教育他们。”

【注释】教:指教育对象。类:区分,作动词用。

【评点】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见7.7)这是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由此,孔子的及门弟子的出身确实很“杂”。七十贤人中,属于贵族出身的只有四人,平民子弟居多,甚至连颜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吕氏春秋·尊师》)也列入其中。所以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用以矫正斜曲的器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就是这样诚诚恳恳教育前来求学的人。

孔子以重礼维礼著称,但他在“有教无类”这点上,却不守周礼,勇敢地冲破等级制羁绊,表现出大胆改革、精心实践的精神,是春秋时代教育面向的革命性变革。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今译】孔子说:“根本主张不同,就不能相互在一起谋划事情。”

【注释】道:根本观点、信仰。为:替、给。谋:谋划,商议。

【评点】志同道合,才能共谋大事。“道不同”,是指根本观点的不同,不是一般的意见不同,它是不能妥协,缺乏共同语言,是有根本性分歧,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谋”的。例如孔子主张功利,实行仁政,而长沮、桀溺主张隐居,道不同就不相为谋了。春秋未期,儒家之外,老子、墨子等各家的思想也逐渐形成。《史记·老庄申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chù)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今译】孔子说:“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注释】辞:言辞,特指有组织的语言、文字。达:表达清楚。

【评点】孔子认为,达意是语言的主要目的。有人以此认为孔子对文采不重视。实际上,“辞达”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明白事理,然后了然于口和手,用文辞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做到的。真正做到“辞达”,也就达到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首先应该表达清楚,而后作适当的处理。不要多费笔墨唇舌,更不要故逞辞锋。其次,不在根本目的上下功夫,单纯追求词藻华丽,乃是本末倒置。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而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今译】盲人乐师冕会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位边,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冕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问道:“这是同乐师讲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方式。”

【注释】师冕(miǎn):师,乐师。冕:乐师的名字。我国古代的乐师,大多是瞎子。及:到达。席:座位。某在斯:某某人在这里。某:古书中的某,一种是自谦之词,一种是避讳而不敢直指其名,一种概而言之,代替不确指的人、地、事、物、如某人、某国、某一天,某某单位等等。斯:这里。道:方式方法。固:本来。相:帮助。

【评点】此章记载了孔子接待盲乐师的礼节,以反映君子以诚相待的态度。常人看到贵人则知敬,看到弱者往往不能以礼相待。其心始终受功利思想操纵而不自觉。而孔子引导乐师冕参加一次会见,对他一一作了介绍,表现孔子对于一个残疾人富于同情心,讲究礼貌,是一种至诚的道德修养。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还是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好针线,就在那里大声叫,要求同学邦他穿一下。但是,他的同学,那一班罗汉们,都打坐入定了,没有人理他。释迦牟尼就自己下来邦他穿好针线,交到他手里,教他怎样缝。这个弟子听到说话的声音,才知道是老师。他忙说:“老师,你怎么亲自来?”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马上给弟子上了一课,说:“人应该做的,就是这种事,为什么不肯帮助残疾人、穷苦人呢?”(南怀瑾《论语别裁》)

该章记录孔子十分亲切地接待师冕,说明我国历史文明的大树,真如“一干卓立,枝叶扶疏”。不要轻看待人接物这些细技末节,细节见精神,细节见教养,细节见人品,细节见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