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满洲国普通邮票

 zp6512 2011-10-07

伪满洲国普通邮票 Manchukuo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3月9日,“满洲国”成立,定都长春(改名“新京”),溥仪任执政 ,年号“大同”;1934年3月1日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任皇帝,年号“康德”。1932年7月25日,中华邮政全部员工撤入关内,伪满交通部接管并于次日发行邮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满洲国随即解体,邮票亦停用。

满洲国邮政共计发行普通邮票9版11组95枚,正票9组82枚、加盖票2组13枚、另有未发行票1枚、组外品4枚、再版票3枚。 另附以普票加盖的纪念邮票3套6枚,以及具有邮政意义的航空邮票4枚,储金邮票2枚(41.3.1);满洲国邮政共发行纪念邮票19套53枚,贺年邮票1套1枚,特种邮票2套5枚,未发行航空附加邮票4枚。

本专题所列邮品为张角所藏,原票扫描,弥补大部分邮票目录及网站未列入原色全部邮票图案的不足。
 
        1904年至1905年,在辽东半岛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以日本帝国主义战胜告终。从此日本侵略军一直盘踞在我国领土上,并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霸占东北。在蒋介石不抵抗的指令下,东北军撤进关内。次年3月1日,日本又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由清朝废帝溥仪出任执政,将伪首都设在长春,改称新京。为达到永久霸占东北,并进而以其为基地霸占全中国乃至亚洲的罪恶目的,完成了第一步。  伪政权虽建立,但东北的邮政机构仍然隶属中华民国交通部,东北地区仍然使用中华邮政总局发行的邮票。对此,日伪一直耿耿于怀,1932年4月1日,伪交通部声称要接收东北邮政,但因邮政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奉天邮务管理局邮务长是意大利人,故迟迟未能动手。但在将其他机关强行接收后,要于同年8月1日接受邮政,同时在日本内阁印制局印制了邮票和汇兑印纸,发给奉天、吉黑邮务管理局,命令从8月1日起发行使用。民国交通部同意奉天邮务管理局巴立地邮务长的建议,于7月23日下令关闭东北各邮局,封锁东北邮政,邮政员工全部撤入关内。奉天、吉黑两邮务管理局分别于7月25日、8月1日,被日伪强行接收,并发行伪满邮票。对中华邮政邮票和邮资明信片等,限期一个月内使用,年底前兑换完毕。至1932年底,共兑换伪满邮票60万枚,金额20900元(大洋)。  伪满邮票作为一种载体,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东亚共同圈侵略政策起到了反动的宣传和麻痹民族意识的作用。伪满《交通部之览》曾直言不讳地说:“每当举行国家庆祝典礼之际,以及在其他一些纪念日等时,为了把它的精神彻底地灌输给广大群众,就要发行纪念邮票和纪念绘图明信片。在建国一周年、登极大典、皇帝访日、满日邮政务约签订、建国五周年、国都建设纪念及治外法权撤销之际,都发行了纪念邮票,从而收到了极大的宣传效果。”其政治色彩强烈,宣传侵略政策,进行奴化教育。尤为突出的是“日本之兴即满洲之兴”纪念邮票,用伪满总务厅长武部六藏和伪国务院总理张景惠的字作图案,赤裸裸地暴露了主奴关系。伪满政权就这样亦步亦趋,跟着日本发行邮票,如国势调查、新加坡陷落、大东亚圣战一周年等邮票,无不奴性十足。  由于伪满邮票的设计大多出于日人之手,印刷也往往在日本,因此风格与日本邮票近似。在色彩使用、线条构造明暗关系上,尤为明显。如溥仪首次访日,日伪双方同时发行四枚一套纪念邮票(两竖两横),都采用暗调子,后两枚颜色完全相同。日本邮票中的白塔与伪满邮票中的富士山位置相同,构图亦同。若将此8枚邮票放在一起,说是一套亦不为过。伪满邮票的对偶票(即两枚一套图案相同,或四枚一套,由两套邮票组成),也源于日本。日本从1894年发行纪念邮票,就采用对偶方式,一直保持到1944年。伪满建国一周年、伪皇帝登极、伪皇帝首次访日、日伪缔结邮政条约、伪国都建设、伪赤十字社创立、伪皇帝二次访日,均为对偶。  值得一提的是伪满通邮邮票。自从1932年7月24日,中华邮政从东北撤出后,不仅关内与东北的通信断绝,而且国际间由东北与苏联西伯利亚相联的邮路亦中断。断绝通讯终不能持久,日本又趁机利用满铁附属地邮便局与关内通邮,万国邮联也通过决定,提出不涉及承认伪满国家而单纯通邮的主张。1934年9月,在北平,中华民国政府与伪满政权谈判,11月达成恢复通邮的协定。其中包括伪满发行不带“满洲帝国邮政”字样,只有“邮政”字样的通邮邮票。贴这种邮票的信件,可寄往关内。在山海关和东北口设置交换局,通邮实施时间为1935年1月10日。于是,由日本人大矢博三设计了以兰花纹章和白山黑水为图案一套四枚的对偶票,即通邮一版邮票。票面虽然没有“满洲帝国”字样,但这两种图案暗谕伪满皇帝和伪满国土。尤其是通邮二版邮票,用偷天换日的办法,把“满洲帝国邮政”文字压进邮票纸里(即水印厚绢纹纸)。  从1932年7月26日至1945年5月2日,伪满洲国共发行37套159枚邮票。计普通(包括加盖改值)、通邮(包括加盖改值)、纪念(包括加盖)、航空、贺年邮票。第三套航空邮票还未及发行,日本就已投降,有小部分邮票从仓库流出。这四枚一套的邮票图案与有张逆字那套邮票一样,但宣传文字却分别用了中、日文。未发行的还有普通邮票三版8分,俗称帝8分。该面值是伪满往关内的平信邮资。但由于国民政府拒收贴带有“满洲国”字样邮票的信件,所以就暂存库中。“八·一五”光复后,长春邮票库被砸,该票随之流出。  1934年3月1日,溥仪“执政”改称“皇帝”,“满洲国”更名为“满洲帝国”,年号由“大同”改为“康德”。故伪满邮票,前后有两种国名。伪满邮票的一个特点,其纪念邮票,有的是利用普通邮票加字而成,如新加坡陷落、太平洋战争一周年、勤劳奉公等票。  纵观伪满邮票,伪满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邮票也必然是其附庸。由于工艺先进,管理严格,在设计、版式、印刷方面也有其优点,这是客观事实。但也有疏漏,比如“皇帝登极”邮票,其标记显然应该是用“满洲帝国邮政”,而上面却印着“满洲国邮政”。  伪满邮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教材。  (编者按:伪满邮票发行时间据1991年《原色日本切手图鉴》校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