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有很多相當不錯的文藝

 昵称18113329 2014-08-20
在昨日的論壇上,來自陝港澳臺的各位名家紛紛登臺演講。著名作家、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特別談到民族文化傳統在當下的繼承問題。他表示,眼下文化也進入了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的融合、競爭和合作並存,這成為每個民族不可回避的話題。賈平凹說,“文化興則民族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魂,否則這個民族就無家可歸,更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兩岸四地承擔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也肩負著創新發展中華文化的崇高事業產後脫髮。”

接著,賈平凹又提出問題,“我們現在都在說文化,什麼都是文化,什麼又好像都不是文化?人人都講繼承弘揚中國文化傳統,什麼是文化傳統?”他說,這個問題並不是人人都能說清,有多少人讀過“四書五經”?多少人瞭解“陰陽五行”?“說老實話,我是沒有讀完過,即便是讀了一些,我也是整體上知道,具體說不清。”

他表示,現在中國有很多相當不錯的文藝、影視作品,都體現了中國的文化,“但嚴格講,那僅僅是有了一些中華文化的元素,而不是中華文化的原點和精髓。”賈平凹尖銳地指出,如果文藝作品中只出現毛筆、紅燈籠、吃餃子、拿筷子這些,那“只能算是出現了中國元素”,而這些如果表現得不好,不但起不到正面宣傳作用,還“有損中華文化”!
賈平凹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研究文化問題必須要和研究時代、社會結合起來。“掌握了社會的發展規律,才可能有前瞻性,才可能找出民族文化中哪些被我們丟失、哪些被我們忽略,哪些是我們要長期堅持和糾正的。但這些方面我覺得現在做的不夠,流於形式。”另外賈平凹強調,談繼承傳統,一定要學到文化的精髓,一定要學到文化的核心,“一定要繼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原點,否則中華文化再熱,還是起不了作用。”
詩意解讀——以酒做引天人合一

與賈平凹的慷慨陳詞不同,臺灣著名詩人餘光中的演講則更加詩意和隨性。這位清瘦的白髮老人走上講壇,以酒做引,講述了自己心中的中國精神。“到底中國精神賦予了什麼東西呢?李白曾說過,'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無論大道也好,自然也好,它就是大自然,就是中國講究的天人合一,這就是中國精神的一個體現。”

隨後,八十多歲的老詩人吟誦了《松下無人》《宜興茶壺》《一枚松果》等自己的幾首詩作,借此來說明自己心中的中國精神。餘光中吟誦的第一首詩就是《秦俑》,他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到臨潼參觀秦兵馬俑時得到的靈感,“我在詩裏用了一些典故,引用了《詩經》中的秦風部分的句子,寫到了'西安事變’,還寫到了秦始皇派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仙藥的故事。”
在吟誦中,當念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這幾句《詩經》中的句子時,白髮的詩人突然用歌唱的調子將這裏唱了出來,緊接著又朗誦隨後的“慷慨的歌聲裏,追隨著祖龍”。這獨出心裁又配合絕妙的一招引來了全場的掌聲,成為昨日論壇上精彩的一筆豐胸療程。

隨後,澳門“80後”詩人袁紹珊,香港作家潘耀明,西北大學教授、陝商學者李剛等也登臺作了精彩演講,分別就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以及世界華人文學圈的交流發展等話題發表了觀點。隨後,與會名家、學者共同簽署了《兩岸四地文學宣言》,呼籲加強文化交流,凝聚力量,增強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改變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