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什米尔问问题 三次印巴战争及印巴紧张关系

 布丰斯基 2014-10-20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西北部;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穆斯林占总人数的67%,印度教徒占30%,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克什米尔处亚洲腹地,周边分别与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结束了190年的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6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对于包括克什米尔在内的王公土邦,则自行决定归属,可以保持独立,也可以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印度独立后,绝大多数土邦都加入了印度,克什米尔对自己归属却一直犹豫不决。

独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希望克什米尔主权归己。当时,克什米尔地区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则是印度教徒,他们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印独立不久,克邦王公就倾向加入印度。194710月,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宣布,与印度签署协议正式合并。这显然违背巴基斯坦和穆斯林的愿望。于是印巴双方都派出军队进入克什米尔,为争夺克什米尔控制权,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前后发生了三次战争。目前印度控制克什米尔2/3的领土,其余1/3由巴基斯坦控制。60多年来,克邦归属悬而未决,成了印巴交恶,相互仇恨、敌视的焦点所在。

印巴独立后长期对峙和冲突,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两国因宗教、政治、社会等矛盾不可调和而分道扬镳各自独立,独立过程中发生教徒冲突和仇杀,宿怨未曾化解。两国国情基本相似,特点都是人口众多(目前印度11亿,巴基斯坦1亿多), 经济不发达,宗教盛行、党派林立,社会矛盾繁杂。 在印度,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左翼全国联合阵线以及其它地方性政党对政治利益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巴基斯坦,人民党、穆斯林联盟及其它党派也是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两国内政治力量常发生分化组合,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就与邻国矛盾升级,成为转移国内视线,让形势发展有利于己。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克什米尔争端。印巴间的战争,带来的不是矛盾得到解决,而是庞大军费开支,使两个经济都还不很发达的国家难以承受。即使在和平时期,印巴两国也为其对抗付出了沉重代价。

印巴克什米尔军事冲突主要发生在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锡亚琴冰川地区。而锡亚琴冰川只占地区面积的110,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除南极之外的第二大冰川。尽管其终年冰雪覆盖,但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控制锡亚琴冰川就可控制与中国西陲的联系,还可将控制范围扩大到克什米尔的努布拉河谷,可监视和控制列城地区的通道及活动情况。为了争夺这个要地,印巴双方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上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

印巴三次大规模军事冲突(史称三次印巴战争)其中二次纯粹是克什米尔战争,另一次同时发生在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三个地区。

克什米尔争端使印巴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但由于克什米尔特殊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双方都不愿作出让步。 印度的立场:克什米尔过去和现在都是印度领土的一部分。失去克什米尔不仅影响印度的战略优势,而且对印度其它联邦造成不良影响。 印度强调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两国之间的问题,必须也只能由双方解决,拒绝任何第三方插手。 巴基斯坦的立场: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与巴基斯坦同根同族,是巴基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邦归属直接涉及巴基斯坦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巴方决不会放弃。为解决争端,巴基斯坦极力呼吁国际社会参与,以促使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同时要求印度归还自1972年以来在克什米尔控制线从巴方一侧夺取的领土。2005年之后印巴冲突有所平息,大趋势是缓和。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1026,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宣布,与印度签署了正式合并协议,该地区将归属印度。随后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地区。此举激怒了巴基斯坦,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装与印军发生了冲突,巴基斯坦军队也开进克什米尔。印巴双方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在战争中双方势均力敌,不能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1947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8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通过了停火、非军事化、公民投票三阶段解决克什米尔纠纷的决议。但是印度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已经由其土邦王与印度签署的协议解决,而反对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19491月,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印巴均表示接受关于由克什米尔人民自行选择归属的决定,双方签订了《卡拉奇协议》。于194911日正式停火。7月,印巴签署协议正式停火,划定停火线。克什米尔被停火线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1953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然而,19658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再次爆发战争。

结果印度控制了23的土地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仅 控制了13的土地和14的人口。

第二次印巴战争。

又称“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 双方没有正式宣战即进入战争状态。19658月,克什米尔印占区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巴基斯坦趁机将千余名“自由战士”派 进印占区,与当地群众一起进行活动。印度立即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并于当年824日越过停火线,向巴占克什米尔乌里地区发动进攻,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战争持续了近一个月。

1965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14巴基斯坦正规军在也加入冲突。印巴两军在停火线附近山地展开战斗,印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占了巴方控制线一侧的多处山岭。9月,巴军在坦克配合下展开反击,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印军遭重创。接着双方动用了空军支援地面战斗并展开激烈空战。随后,印巴战争陷入僵局。

1965920,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停火。923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停火。196613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 与印度总理夏斯特里在前苏联的塔什干签署了《塔什干宣言》。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双方军队撤回战前地区。

第三次印巴战争。

因东巴基斯坦分离而爆发这次战争本来与与克什米尔问题无关,但在战争中,双方为打击对手军事力量需要,在克什米尔也展开战斗。印度又占领了巴控克地区的部分土地。

1947814巴基斯坦独立,但其领土被印度国土分隔为东西两部分。虽然都为伊斯兰教,但因教派与族群有别,东巴基斯坦素有分裂倾向。

1971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则以军队实施镇压。对此,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准备进行军事干涉。巴基斯坦东西两部的矛盾和内乱给印度提供了打击宿敌的机会。7月,印度制定了“解放孟加拉”计划。为寻求国际支持,印度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获得了苏联的坦克、装甲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动向,也进行了备战。到197111月为止,双方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步兵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2个空军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巴军处于劣势,印军明显占优;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1121,印军向东巴基斯坦发起进攻, 23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粉碎印军进攻。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至129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在西巴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虽遭到巴军顽强抵抗,但依靠兵力优势,至1214,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西北一路印军几度突破巴军防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镇波格拉,而后遭到阻击没能再向北发展。在北部方向,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贾马尔普尔,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阵地。

在东巴战场,印军第50伞兵旅率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12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随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山穷水尽的东巴守军于12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事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藉空军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集结和机动,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力量,阻制印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双方在空中较量的同时,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但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其中印军多路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

19711217,由于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第三次印巴战争至此结束。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正式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国。巴基斯坦丧失了60%的人口和17%的国 土。

197262872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印 度总理英·甘地在西姆拉谈判,73印巴两国签订 了《西姆拉协定》,基本维持《卡拉奇协议》规定的停火线走向。协议规定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然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克什米尔问题后续。

197112月,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军为了牵制印度,配合东线作战,在克什米尔地区向印军发动进攻。双方又在克什米尔开战,直至12月第三次印巴之战停火。结果印军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72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19752月,印度正式宣布克什米尔为印度的一个邦——克什米尔邦。巴基斯坦强烈反 对这一作法。从此克什米尔冲突频起。

1989年后,印巴双方又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19995月初,印巴在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爆发了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武装冲突, 历时70多天。印度动用了西部空军14的兵力。双方 伤亡惨重,据各自承认的统计数据称,巴军187人阵亡, 24人失踪;印军398人阵亡,578人受伤。

20011213印度议会大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印巴紧张关系急剧升温。两国相互制裁,召回大使,中断空陆交通等。双方向印巴边境大规模集结部队,调整克什米尔军事部署。印度将其23的兵力部署到印巴边境,其中在克什米尔地区集结了21个师,作战飞机580多架。印军队停止休假,取消节日阅兵活动,炮兵进入阵地,严密监视巴军动向。 巴基斯坦三军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在巴印边境集结18个师,补充作战物资,进行作战演练,加强情报收集,并从美国手中收回了美军打击阿富汗借用的两个空军基地。印巴双方在边境地区部署了能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战争一触即发。紧张局势持续大半年。

20031123,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从穆斯林的开斋节(26日)开始,巴军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实行单方面停火。印度对此表示欢迎,积极回应。25日,两国军方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称“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

200417,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200547,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1029上午至1030凌晨,经长期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虽然此后双方不断有交火事件发生,但印巴紧张对峙的局势走向了缓和。

岁月悠悠,印巴战争已经过去40多年,人们已经有所淡忘。然而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印巴两国多次举行高层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今年(2014720日和106日,沉寂了多时的克什米尔实控线上,又传来军事冲突的枪声,据报道有平民伤亡。

不过,尽管矛盾依旧,但大趋势是,印巴两国关系还是不断走向缓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