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热-----处方集

 程宇宏 2017-03-03
老中医坐堂绝招---夏季热
夏季热出现于盛夏季节,多见于我国南部及中部炎热地区的婴幼儿。近90%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其中以1-2岁多见。本病的病因病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由于气候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不能通过各种途径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所致。
 
   有哪些症状?
    1.发热:为本病最突出而必有的症状,其特点是长期迁延性发热,热型未定,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体温常在38-40℃之间,当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患儿体温往往随之发生波动,气候越热,体温越高;气候转凉后,体温就下降。病程多在1-3个月左右。
    2.口渴多饮,多屎:见于病的早期,患儿日夜均感口渴欲饮,每日进水量达1500-4000毫升。小便次数与尿量显著增加,一昼夜小便次数可达20次以上。
    3.无汗或汗少:患儿大多无汗或汗少,皮肤干燥灼热,但亦有少数患儿无明显汗少现象。
    病初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病容,发热久后开始显现慢性病容。约有半数以上患儿大便溏薄及食欲不振。部分患儿可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加咳嗽、咽部充血等,存高热时,可出现惊跳及嗜睡,但极少发生惊厥、神志不清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个别患者次年仍可复发,但较前一年为轻。
    如何诊断?
    婴幼儿夏季热有长期发热、汗少、口渴、多屎,一般情况较好,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可排除伤寒、结核、败血症、泌尿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者,可作此诊断。
    如何治疗?
    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2克,茯苓6克,乌梅6克,丹皮5克,覆盆子9克,玄参9克。
    *高热,加生石膏30克,青蒿10克。
    *口渴甚,加蚕茧10克,或参须3-5克。
    *尿频无度,加益智仁10克或桑螵蛸5克。
    *腹泻,去玄参,加扁豆10克,麦芽7克,白术5克。
    *有皮肤疮疡,加苦参7克,金银花7克,公英7克。
    *心烦,加莲子心3克,栀子5克。
    *惊厥,加钩藤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西瓜皮30克,麦冬6克,淡竹叶6克,甘草3范,水煎,当茶饮,每日1剂。
    2.菊花10克,桑椹子10克,黄芪6克,葛根6克,麦冬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乌梅15克,苦瓜叶15克,薄荷10克,鲜荷带10克,木瓜10克,梨皮1个,水煎,加入少许白糖饮服。
    特别提示
    1.注意营养,饮食宜清淡,可用西瓜汁等代茶饮。注意皮肤清洁。
    2.注意房屋通风,保持凉爽。
    3.高热者可用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
    4.对患过本病的小儿,次年春天可用简易方药或食疗方药服用以预防。

中医辨治小儿夏季热用什么药

暑伤肺胃型  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神疲肢倦,烦渴喜冷饮,脉虚无力,治以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药用西洋参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无汗或汗不畅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热偏盛,烦渴引饮,身热面赤,舌苔黄燥,脉数无力者,用白虎汤合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中阻型  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汗出不畅,头重脘痞,烦渴饮冷,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此为热重湿轻,治以清热祛暑,兼以化湿,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味,药用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苍术9克,藿香9克,佩兰6克,芦根12克;若身热持续,汗出不畅,胸闷纳差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腻,为湿重热轻,治以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药用鲜藿香9克,鲜佩兰6克,六一散6克,连翘9克,茯苓6克,半夏6克,陈皮6克,厚朴6克,荷叶9克。病久致脾胃虚弱者,加白术、党参、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气,和中化湿。

  上盛下虚型  主要表现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尿多清长,甚而频数无度,无汗或少汗。虚烦不安,倦怠神萎,面色苍白,下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宜温肾清心退热。方用温下清上汤(徐小圃经验方)加减,药用淡附子3~6克,黄连3~6克,磁石10克(先煎),天花粉10克,覆盆子10克,菟丝子10克,蛤粉6~10克,补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莲须10克。心烦口渴者,加莲子心、天花粉、玄参清心除烦。口渴不止,小便清长,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除烦、止渴益气,用金匮肾气汤补肾温阳、固护下元。

小儿夏季热

导赤丸
    【配方】连翘、黄连、栀子、关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
    【剂型与规格】大蜜丸剂。每丸重3克。
    【功效】清热泻水,利尿通便。
    【主治】热毒内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热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竹麦鸡蛋汤
    【配方】鲜竹叶10克,小麦30克,鸡蛋1枚。
    【制作方法】洗净竹叶与小麦入锅加水3碗,旺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1碗半,捞去竹叶、小麦。将鸡蛋打入另一碗中,去掉蛋黄,把蛋清倒入锅中煎液内,煮至蛋白凝结,加白糖适量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小儿夏季热。
    【应用】本方适用于肺胃阴虚型小儿夏季热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口渴、多尿、汗闭、烦躁。发热虽高但无头痛、怕风、怕冷等症状,多见唇红干燥,咽红,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饮汤,每日服2剂。连用数日。
    【小儿夏季热单验方】
    1.鲜西瓜皮、鲜荷叶各30克,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时间频饮。可长期饮用。
    2.蚕茧、红枣各20枚,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时间频饮。可长期饮用。
    3.白萝卜500克,切片榨汁;适用于夏季热,热病消渴及春季预防传染病。有宽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每次凉饮50毫升,每日3次。

孙浩清暑解热方 主治小儿夏季热

组成:鲜金银花10克,鲜冬瓜皮、西瓜皮(片厚约0.5厘米,每片约掌心大小)各5~10片,鲜稻穗2把(或生谷芽10克),鲜荷叶1角。
 
    功能:清暑解热,养胃生津。
 
    主治:小儿夏季热。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500毫升,煎5~10分钟,煎成后稍加食盐、葡萄糖粉,俟冷,频频喂服。
 
    方解:本方仿《温病条辨》“清络饮”之意,药用甘寒之金银花,清暑解毒;西瓜皮(含有西瓜翠衣)、冬瓜皮性甘寒,二者均可清热祛暑利水;稻穗甘平,能养胃生津;荷叶味稍苦,可泄热解暑。五味均使用鲜品,其清热解暑之效更著。“夏暑发自阳明”,荷叶与稻穗同用,又有清养胃气之义。该方对小儿夏季热较为对证。服用时酌加食盐、葡萄糖等,对小儿热证所引起的轻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有明显缓解作用,且口感更佳,易于接受。

苏卓活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临床经验

认为本病的产生是由于小儿脏腑柔弱,稚阴未充,稚阳未长,骨气未成,致使腠理闭塞而热邪蕴郁,所以病情往往缠绵反复。常见症状:患儿消瘦,入夏反复发热,无汗或少汗,烦渴多饮多尿。苏老认为此虽是热病但不可疏散发表,以免气随汗脱;更不可清利泻下,否则正气更虚。用药切忌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对攻伐有毒的药物尽可能不用,以免损伤小儿清灵的脏腑,有必用者当中病即止。并主张:“补虚者不应腻滞,消导者不能太过,清热者不要过凉,祛湿者适可而止”。苏老十分赞同运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却不用黄连、知母苦寒之药;喜用鲜荷叶及鲜西瓜皮,认为其清暑生津之效更妙。常用药:西洋参(清水另炖服)、麦冬、石斛、茯苓、淡竹叶、石膏、山药、甘草、鲜荷叶、鲜西瓜皮。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小儿夏季热多采用上述方药随症加减,用之疗效甚佳。现举验案如下。

    黄某,男,1岁半,1997年8月10日来诊。其母代诉:患儿2个月来反复发热,咳嗽气促,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中西医治疗,咳嗽气促症状逐渐好转,但发热持续不退。随后又到某医院住院治疗,曾使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凯福隆等抗生素,并加小儿百服宁片等,药后热稍退旋即复热,体温在37.5℃~39.5℃之间,遂延余诊治。诊见:患儿体质消瘦,目大无神,面色苍白,毛发干枯,触之皮肤干涩无汗,高热(T 39.3℃),喜渴多饮,夜卧不宁,纳呆,便溏,小便清长,指纹青紫直透气关,舌质红、苔白干,脉细数无力。诊断为小儿夏季热,用苏老清暑益气退热之法。处方:西洋参(另炖分服)、山楂各6 g,麦冬、茯苓、山药各12 g,石斛9 g,竹叶、象牙丝各10 g,石膏、鲜荷叶各15 g,鲜西瓜皮30 g,甘草5 g。水煎服,每天1剂。服2剂后,体温降至37.6℃,仍见口渴,但饮水量明显减少,精神稍好转,夜间能安睡3~4个小时,纳食稍增。续服3剂后,热退神安。因小儿体质瘦弱且胃纳差,遂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太子参15 g,调理月余诸症悉除。

小儿夏季热

竹叶三梗汤

    药物组成:淡竹叶6克,薄荷梗6克,青蒿梗6克,鲜荷梗15克,北沙参6克,麦冬6克,鲜石斛9克,知母6克。

    适应证:小儿夏季热。

    点 评:夏季热是小儿夏令特有的一种疾病。多为小儿素体虚弱,气阴不足,不耐暑热之熏蒸所致,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养阴为大法。竹如三梗汤以淡竹叶、青蒿梗、薄茶梗、荷梗、知母清暑泄热;沙参、麦冬、石斛益气养阴。临床若是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加香薷13克,淡豆豉6克,以发汗散热;若有微汗而热仍不退,加生石膏20克,天花粉9克,以清热生津;烦躁不宁加生龙齿15克,辰灯心5克,胡黄连2克,以平肝安神;若大便溏薄为脾胃虚弱加焦白术6克,淮山药9克,炒扁豆9克,去沙参、麦冬、知母以健脾胃助运化。另外,每天还可用银花露或西瓜翠衣煎汤代茶。

小儿夏季热案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郑某,男,24个月。持续发热12天,同时伴少汗,多饮多尿,纳呆。查枕部热两足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暑热交蒸,气阴两虚。治宜解暑清热,益气养阴。立方:太子参9克、香薷6克、薏仁9克、生扁豆9克、藿香5克、佩兰叶5克、生石膏15克、生谷芽9克、麦冬5克、甘草3克、乌梅5克。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饮。

二诊:服药2天后,体温降至37.5°C,第3天降至37°C4天后体温正常,诸症亦渐消失,后未再发。

体会:本病为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所致。治疗多采用扶正为本,兼以清暑。治疗当以养阴益气扶本,尚可加生石膏、香薷等清热消暑之品,或加消导之品以助脾运。有口渴多饮者,可适加养胃生津止渴之品,临床验之有效。

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

2.1 伤食停痞型

 

主症为入夏之后发热,持续不退,无汗尿多,渴欲饮水,小腹胀实,便溏厌食,舌红、苔黄厚腻,脉多滑数,指纹紫滞。多见于夏天断乳,过食生冷饼饵,导致伤食成痞,痞积化热与暑热交缠遂成此证。治宜和中消导,消暑泄热。

 

方用梁老自拟地金保和汤加味:地骨皮、鸡内金、独脚金、青蒿、莱菔子、连翘、神曲、山楂、茯苓、法半夏、陈皮。

 

停痞腹部胀实者,宜和中消痞、清泄退热,用蒿甲和中饮:青蒿、鳖甲、牡蛎、佩兰、枳实、茯苓、神曲、麦芽、水仙子、荷叶、白芍。

 

2.2 伏燥伏火型

 

主症为持续发热不退,蒸热无汗,口渴而小便短赤,烦躁不安,夜睡不宁,或兼咳嗽(但肺部检查未见异常),夜热早凉,舌尖红、苔薄白干或黄干少津,脉多数疾。此乃去年感于温燥,肺金未清,又逢暑热,伏燥骤发为病;或体内湿热素蕴,暑热湿火并发为病。治宜清金润燥,佐以消暑。

 

伏燥者用自拟加味川贝瓜蒌散治之:川贝母、栝蒌皮、山栀子、黄芩、枇杷叶、甘草、地骨皮、青蒿、橘红、花粉、冬瓜仁。

 


伏火者用自拟寒芩四逆汤:寒水石、黄芩、生石膏、柴胡、白芍、枳实、甘草、丹皮、玄参、银花、灯芯草。

 

若小儿肝火炽盛,兼见目赤唇红,夜寐躁扰齿介齿者,治宜泻肝清暑,降火生津,予自拟三石龙胆汤:生石膏、寒水石、石斛、龙胆草、山栀子、生地、柴胡、黄芩、甘草。

 

2.3 暑伤肺胃型

 

主症为长期发热,常持续23个月,气温愈高,发热愈高,夜热早凉,口渴多饮,小便清长,患儿虽病但精神尚好,玩耍如常,食欲无大改变,舌质淡白或淡红、指纹红紫,间或不显,脉数。此为暑伤肺胃,气阴损耗。治宜清暑透热,益气养阴。

 

可予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地骨皮、青蒿、白薇、荷叶、白莲花;如症见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手足心热,则用自拟育阴清暑二至生脉散:花旗参、五味子、麦冬、竹叶、玄参、葛根、地骨皮、银柴胡、女贞子、旱莲草。

 

2.4 脾肾阳虚型

 

主症为长期低热不退,朝盛暮衰,精神萎靡,面色白,形体消瘦,甚或足冷便溏,食欲不佳,舌淡白、苔净,脉细数乏力,指纹淡白隐约不清。多见于疾病中、后期,为久病及肾、上盛下虚之证。治宜温脾固肾,护阴潜阳。

 

偏于肾阳虚者,用梁氏附桂缩泉饮:制附子、肉桂、益智仁、桑螵蛸、乌药、补骨脂、龙齿、石斛、青蒿。

 

偏于脾虚者,用举元煎或参苓白术散加地骨皮、白薇,长服一段时间方能奏效。

 

3、验案介绍

 

例,患者,女,2岁半,1992713日门诊。患儿4周前突发高热、咳嗽,经当地卫生院疗3天后咳嗽好转,但发热持续不退,时高时低,后转市某医院治疗。经抗生素、激素、抗病毒口服液等治疗无效,体温稽留于39.5℃~40.1℃之间。

 

梁老会诊时见:腋温39.5℃,形体消瘦,肤热灼手,头及四肢尤甚,无汗,口渴,小便如常,胃纳尚可。易发脾气,唇干,舌嫩红,指纹深红。X线胸透检查心肺未发现异常,血及大小便常规检验均正常。细询其家长,谓患儿去年夏季亦曾有类似发热史近2个月。

 

诊为小儿夏季热(暑伤肺胃,气阴两伤),治宜育阴益气,清暑透热。方拟二至生脉散加味:花旗参(另炖兑入)、五味子、竹叶各6g,麦冬、地骨皮、银柴胡、女贞子、旱莲草、青蒿、白薇各10g,生石膏12g。清水煎服,3剂。

 

16日复诊:服药后,腋温37.8℃,烦渴略减,舌嫩红,指纹红。效不更方,原方加荷叶12g。续服5剂。

 

22日三诊:体温正常,诸症已除,唯口微渴,舌嫩淡红,指纹淡红。三伏时节,虑其复发,予养阴健脾巩固疗效,参苓白术散去陈皮、砂仁,加石斛、玉竹。连服1周而愈。

 

4、讨论

 

小儿夏季热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


虽然无并发症,至秋凉多可自愈,但本病对小儿体质造成损害,也给家长造成严重心理压力,故仍需积极治疗。


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本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时须注重维护阴津阳气,即挟其他因素,仍当以此为原则。

 

小儿体质娇弱,易虚易实,而汗与小便俱属阴津,异物同源,故王纶《明医杂著》关于“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的治疗原则在本病应用时应当慎重,仍应以益气生津为大法。又小儿“脾常不足”,治疗时当顾护脾胃功能,俾其气血津液生化之源旺盛,使正气渐强,方能早日祛邪外出。

 

热退之后,须防来年再发,可用自拟经验方蒿皮四物汤作巩固治疗:生地、沙参、炒鳖甲、当归身、白芍、青蒿、地骨皮、丹皮、甘草。本方益气补阴,轻透余热,热退后连服12周,效果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