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37 篇文章 |
|
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鲁哀公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为政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大臣。“季康子也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要举用正直的人,抛弃邪曲的人,那样就使邪曲的人变为正直的人了。“季康子忧虚盗窃,孔子说:“如果你自己没有欲的话,就是给... 阅1 转自峨眉佛光 公众公开 25-07-08 17:56 |
道常无名(大道常在无有之间)。长之育之(道生长万物德培育万物), 亭之毒之(道丰满万物德成熟万物), 养之覆之(道滋养万物德维护万物)。修之天下(用这样的榜样来平天下), 其德乃普(天下的德行就会像阳光那样普照万物)。天之道(天道的规律): 不争而善胜(不与万物相争而善胜万物), 不言而善应(不与万物言语而善应万物), 不... 阅1 转自珊瑚茶树 公众公开 25-07-08 16:09 |
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什么批评了啊。他自己吃的很简单,然而祭祀时孝敬鬼神用的祭品却安排的很丰洁;自己平常穿的衣服也不讲究,然而参加祭祀活动时穿戴的衣冠却很华美;自己居住宫室低矮简陋,然而却尽心尽力于修治水利上面。禹能做到这个地步,我对他没有什么批评了啊!”要知道,禹可是一代君王啊。还是那句话,相较于春秋末期,作为一...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7-05 00:31 |
【书评】《大学》诠释与理学系统的建构。本书并不是一般性地讲经学和经学史,而是从宋明儒《大学》诠释与理学建构互动关系的角度,在“《大学》学”的历史和逻辑展开历程中,来具体地揭示宋明理学哲学精神之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大学>学引论》一书,着力于通过《大学》诠释与理学建构的互动关系来揭示“《大学》学”和宋明理学的思想...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28 17:53 |
先秦儒家“天下平治”民本思想通过治乱之辨,强调统治者应当施行王道仁政以平治天下,这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追求之实。先秦儒家以为,这些学说如果得以践行于天下,则可以平治天下,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开花结果,反之,其学说不能践行于天下,则天下大乱,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便会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论语·子罕》),这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阅1 转自竹山一枝... 公众公开 25-06-27 23:08 |
如果我们把《老子》十四章的部分内容改成白话,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你会相信这是《老子》吗?老子的意思是,从中间划一道横线,上面的部分就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形而上的道世界就是“不皦”,就是“昧”,看不见听不清摸不到;老子讲本原世界,最终的目的还是落脚到现实世界,因为我们一再强调,老子的学说最终是世间法。老子说:“能知古始,是... 阅1 转自心理咨询... 公众公开 25-06-23 11:14 |
这套书共六本,分别是《论语读本》《墨子读本》《孟子读本》《老子读本》《孙子读本》《庄子内篇读本》。《孟子读本》作者贝冢茂树,在甲骨文和金文方面造诣颇深,是“京都大学三杰”之一;《老子读本》作者金谷治,《墨子读本》和《孙子读本》的作者浅野裕一,也都是汉学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例如,《孟子读本》中讲到孟子在齐国时,燕国发生...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22 23:38 |
历史上的王阳明曾深刻影响了诸多思想家和行动者,曾国藩利用心学修身和治军,青年梁启超在王阳明身上找到答案,稻盛和夫将“致良知”融入企业管理……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阳明心学其实就是易意学,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上海博物馆内王阳明的书法真迹,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在后记中,温海明教授回顾自己本科毕业后,因阅...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18 00:14 |
【主客问答】《易》学条例:打开《易经》卦理奥秘的“ABC”卦皆由八卦重叠而成,八卦是最基。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列卦辞(喻示全卦大意)。(卦形)《屯》卦由震?和坎?两单卦组成,有些《易经》版本在屯卦卦形之下常加小注:“震下坎上”,又称为下体、上体,下卦、上卦,内卦、外卦。在卦辞之后,还附有以“《彖》曰”“《象》曰”开头的两... 阅1 转自三余无梦生 公众公开 25-06-16 10:24 |
《易经》共有六十四卦,每卦由六条阴爻(--)或阳爻(—)的卦画符号,和卦辞、爻辞文字共同组成。彖辞是解释卦辞的,共六十四节,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及卦辞。八纯卦。十二消息卦也是一年十二个月的当令卦(即十二辟卦)。内卦与外卦。内卦在己,外卦由人。乾卦配甲壬,坤卦配乙癸,震卦配庚,兑卦配丁,巽卦配辛,艮卦配丙,离卦配己,坎卦配... 阅1 转自渐华 公众公开 25-06-09 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