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湖之缘 IP属地:安徽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神功元年(697),苏味道以天官(即吏部)侍郎掌铨选,杜审言被选为洛阳丞。其时在圣历二年(699)七月十二日,周季重临死,感叹:“吾不知杜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杜并是杜甫的叔父,未成年即为父报仇而死,唐代又是崇孝尚侠的时代,为父报仇而至别身遇难,立即引起奥论普遍同情。李峤有《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以上杜审言在高宗时的经历与诗作,是他人生的第一时期,生平事迹可知者不多,从存诗看到他写作的一些痕迹,其中《经行岚州》《赠苏管记》在近体声律方面已经很成熟,今人一般认为此点普遍为诗人采纳在圣历至景龙(707一-710)期间,杜审言写作时间在此前约二十多年,他对近体诗律完成的贡献,应该肯定。此次赠行诗仅杜审言所作保存至今,《集》中...
綦毋潜是唐代著名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也说明他的才名盛于当时。綦毋氏复姓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主要来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也有一部分出自古匈奴族的姓氏,后简改为单姓綦氏、毋氏、张氏等,分别融入各姓氏大家庭。今天...
初唐嗜酒大诗人——王绩。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公元600年,王绩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公元605年,也就是赵州桥竣工、京杭大运河开凿那一年,王绩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公元625年,王...
王绩: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月明风清的夜里,弹奏起古琴,饮一壶醇酒,不用烦心世间俗世,只将一腔心事赋予琴音酒香中,这就是王绩想要的生活。不喜政务的他每日里都很开心,朋友打趣他说:“待诏一职有什么可高兴的呢?”王绩说:“待诏是没什么,但是一日三升酒的待遇还是很值得留恋的。”门下省长官陈叔达听说后,就给他调高了待遇,每...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公元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时,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的公卿称为“神童仙子”。成年后的王绩虽有仕进之心,然生性嗜酒,又不喜束缚,所以当了几任小官之后,王绩干脆辞官隐居以终了。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百无聊赖的王绩来到了东皋。王绩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创作最早的实践者和奠...
冷门诗人杜荀鹤: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是晚唐诗人,大顺年间进士,以诗成名,自成一家,最擅长宫词。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他脍炙人口的诗《春宫怨》,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段的高超。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杜荀...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可王绩呢?“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顾”中的清高,因常怀“采薇”之心,“采薇”着,清风拂面,清泉润喉,对白云长啸,对蓝天放歌,遥想孤竹伯叔,追念高远清逸,...
初唐十大诗人诗歌名篇赏析。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7岁作咏鹅诗。这首诗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诗人以蝉的高洁来比喻自己的清廉,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和一般的咏蝉诗不同,这首诗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抒发的是作者含冤莫辩的深切哀痛,借咏物寓抒情,满腔悲愤,溢于言表,是咏物诗中的佳...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