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01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1)一般三棱针刺尺泽穴一次即愈。(2)尺泽治鼻出血100例、针到病除取左尺泽一穴用28号毫针(1.5寸)在穴的上方2~3分用泻法运针3~5分钟,鼻血停止后即留针30~60分钟。(3)列缺治偏头痛数百例效果甚佳我30号1.5寸针,针尖向肘部斜刺0.5~1寸,针感可下传至母指,上传至肘部。(5)对刺鱼际治急性咽喉病治愈率95%以上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双侧取双。
医宗金鉴 伤寒心法要诀伤寒一证,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可谓既详且尽矣。伤寒脉证,当用麻黄汤发汗,若尺中脉迟,是营气不足,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则致漏汗恶风,四肢拘急,小便难等变证也。若未经汗下,津液未伤,三阳合病,轻证惟宜柴葛解肌汤,清解三阳可也。太阳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不解致逆成坏证,...
补气甘温肺脾归, 四参芪术药扁甘。山药平补脾肺肾,肾气不固遗带消。凉血止血旱莲草,虚热出血肝肾悦。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尝,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祛风胜湿药,口诀要记清。1. 祛风湿散寒药。3 .祛风湿强筋骨药。寄生养血补肝肾,祛风强筋安胎找。淡渗利湿药淡渗利湿药。2.清热利尿药。桑皮清肺能归肺,夏枯清热肝胆攻;石膏清热并泻火,...
泽泻为火中土,火为药之五行之性,功用为咸润下化燥,火中土 之土为作用于人体五行之土即脾也,故以泽泻以润脾肉之枯槁,以调运局部之水聚,使局部之湿得以匀而化之。人参为土中土,土为药之五行之性,功用为甘缓运化去燥化急,土中土之土为作用于人体五行之土即脾肉也,故以人参治脾肉气虚,甘缓运化而气不外渗,以补中气。
辅行诀及汤液经法总汇。(1)(4)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沙的微信公众平台。如果你喜欢穴位养生。想要学到更多的中医养生知识,请加入:穴位密码1每天学习群 184221189.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序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之用药以味为纲,味有“体”“用”“化”之别。木用为辛为补,木体为酸为泻。阴阳运动和合使五行生生不息,故有酸辛化甘,苦咸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甘苦化咸。辛补木泻土,但与酸相得化甘则补土;《汤液经法图》对五行的把握讲的是平衡的动态,动态之中的平衡,平衡之中的动态,这才有五行的合化,才有五...
这些穴位禁止艾灸。2.施灸的壮数和时间:艾炷大小和壮数多少,应根据病人之年岁大小和体质强弱酌情增减。老人、小孩和身体弱的,施灸时艾炷应当小些,壮数应当少些,艾条灸的时间要短些;身体壮的,中年人艾炷应当大些,壮数应当多些,艾条灸的时间要长些。艾条灸1分钟,相当于艾炷灸1壮。灸后将艾条的燃火一端剪掉,艾炷用镊子钳取,放入罐内...
泻肾汤:救误用汗法。此下缺“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口.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I下品毒药t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口口口口...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