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天下先 IP属地:湖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38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按照倪海厦老师的说法,经方就是绝对处方,经方的各药用量是最好的比例,也即黄金比例,你不需要去改动他,只要对上症,放心大胆使用即可。以大青龙汤为例,我们看看《伤寒论》第38条: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其实经方中,都有煎药方法和服用方法,比如大青龙汤中服用方法:加水九升,先煮麻黄,去浮沫,...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蘖(六两)正格:金、木5、土2、水2,木局,土局。大枣:土中火。正格:木2、土2,与火成,火三会方。副格:水、木,土2、火,土局、水局,火三会方。正格:火、水3,木2、土2,水局、土...
黄帝密码|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手经脉与天干对应。不仅如此,诊断上也可以建立起这样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比如经络标本的结构化知识体系。手太阳。有时这种结构化的体系还可以跨越不同的体系,从而打通联系成新的结构化知识体系。比如五俞刺法是一个结构化的体系,和四时可以相互配合,但在五变中,它就使两个不同的体系贯通起来了。这个结构建立起...
《素问.调经论篇》中,岐伯说道:“五脏者,故得与六腑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骨,焠针药熨;而其他如血、脉、气、肉、筋、骨等仍保留着传统针刺外治法的特征。还有,“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伤寒诸症辨析:热、寒四,伤寒诸症辨析热:中医发热须触、望、问而知,不单独凭借体温而定。(太阳中风之恶寒貌)[12]寒热辨别:【恶寒与发热是否同时出现是别阴证还是阳证的关键。】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4]伤寒条(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11]伤寒条(3):太阳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三、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为您打基础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张仲景三味药的方剂1,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9克,生姜9克,枳实5枚。4,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6克,炙甘草3克,炮附子6克。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17,栀子甘草豉汤:栀子(擘)10克,香豉(绵裹)30克,炙甘草6克。19,枳实栀子豉汤:炙枳实6克,栀子(擘)9克,香豉(绵裹)12克。20,栀子厚朴汤:栀子(...
《经方集论》:桂枝汤治杂病。1、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此言妊娠反应。(即桂枝汤)产后风,而有桂枝汤证者,与桂枝汤。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八是,等病人略恢复呼吸,含...
腹痛休克三次,经方一剂效,五剂已天医堂推荐搜索腹痛经方导读:经方治急症,毋庸置疑,有是证,用是方,经方利剑斩顽疾,腹痛休克一朝除。经方的急症治疗作用,应当成为一个发掘重点 经方治疗急症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条文中除大量急症内容外,明确标出“不治”“死”“难治”等急重病情的随处可见。《伤寒论》中用吴茱萸汤凡三次,虽然均不...
10生活压力大,经常心情郁闷,胁部塞堵胀满,脉弦(四逆散)+心烦、焦虑、口苦(黄芩、连翘、栀子)+胃脘塞堵胀满,纳呆,时时恶心(半夏厚朴汤)=解郁汤+除烦汤。35颈项僵硬疼痛(芍药证)、右胁胀痛、脉沉弦有力(四逆散)+口苦、咽干、心烦、尿黄、便干,舌苔黄,时出汗(黄芩、连翘、栀子)+嗳气多(半夏厚朴汤)=解郁汤+除烦汤。122眩晕、...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