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2 篇文章 |
|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谈到:“这个方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非常好使,我常用它。还有一个二加龙骨牡蛎汤,这两个方子可以配伍着用。我用二加龙骨牡蛎汤时就是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里面再加白薇、附子,挺好使的。因此本书医案所说的二加龙骨牡蛎汤,应该都是指二加龙骨牡蛎汤又加桂枝方,以下同。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及二加龙骨牡蛎汤先治其遗精。...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3-08 19:14 |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汤,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 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厥阴乌梅安蛔方。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实宜攻承气汤,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入少阳, 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麦...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2-18 21:56 |
舌苔 淡红舌薄白苔。舌苔 淡红舌薄白灰干苔。舌苔 淡红舌薄白黄润苔。舌苔 淡红舌红点舌半截黄腻苔。舌苔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舌苔 淡红舌厚腻干苔。舌苔 淡红舌白苔黄心根灰腻苔。舌苔 淡红舌白腻根灰苔形象 舌淡红。舌苔 淡红舌白腻淡黄苔。舌苔 淡红舌白腻根灰苔。舌苔 淡红胖大瘀斑舌黄白苔。舌苔 淡红晦暗舌剥脱苔。舌苔 淡红晦暗黑点舌白...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2-17 00:09 |
【处方】夏枯草15克,生白芍10克,生杜仲15克,生黄芩6克。【处方】人参20g 白术20g 茯苓15g 甘草15g 熟地20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芪20g 桔梗15g 白芷10g 皂角刺10g 金银花20g.近年一直钻研、阐扬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火神派温阳九法》等书,系统揭示、总结了火神派的学... 阅6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2-27 21:21 |
千年老方子,补阳气、化湿气、瘦舌头。舌头胖大,可能是阳气太少!说说胖大舌。就是伸出来,舌头显得很大,很厚,满口都是,舌头两边布满齿痕。如果小便正常,舌头见瘦,周边没明显齿痕了,四肢转温,下肢水肿消失,就可以停药。水湿之气上泛于舌,于是舌头就被憋大了。其中,山萸肉、山药、熟地滋补肾精,制附子和肉桂(原方用桂枝)来温补阳... 阅2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2-20 08:51 |
陈士铎的“壮脾方”,让你消化好,有力气,精神足。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说说,中医如何来补脾。陈士铎有一张方子,长成这样——。我们老师当时就问咱们,说这张方子,和一般的健养脾胃的方子,有啥不同?这里,自然就包括胃的受纳之功,和脾的运化之功。正因如此,陈士铎的方子里,加入了炒枣仁和远志。其实,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脾... 阅1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12-17 05:16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服桂枝汤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表证仍在,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心下痞复恶寒者,表未解... 阅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2-08 12:01 |
世间本没有过敏,不过是你的正气不足而已!...世间本没有过敏,不过是你的正气不足而已!于是四诊合参之后我给他开方: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所以我们用防风辛温,来驱风,它可以补正气、守正气,是一种具有很好流通性的补药。因此这个方子,有散——防风,有收——乌梅,五味子,有补——甘草,有泻——银柴胡,一方面能滋阴,一... 阅1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11-23 16:26 |
秘密偏方,第一次分享行医的秘密偏方。14、小阴茎的偏方。取熟地黄、巴戟天各15克,山茱萸、麦冬各12克,肉苁蓉、茯苓各10克,五味子、官桂、石斛、炮附子、菖蒲、远志各6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10--15克,加生姜10克、大枣5克、薄荷6克同煎.日服2次.2月为1个疗程.本方滋肾阴,补肾阳,安心神,通下窍.适用于阴茎短小,副性征发育不良,腰膝酸软,性情抑郁,... 阅2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1-07 20:14 |
现代医学可理解为心主神明理论的创立是以心主血脉作为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以及与脑细胞供血对心血管系统的高度依赖和脑髓对缺氧的高度敏感等因素有确切关系,在这一点上中医学有着超前的先进性,通过我们对心主神明理论认识的深化,通过中医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我们可将不寐、健忘、多梦、癫狂痫病、痴呆厥证等神志病归属于心系疾病,用心主... 阅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1-05 2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