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324 篇文章 |
|
阅58 转10 评0 公众公开 21-06-15 15:38 |
当牙好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只有真的遭遇牙痛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痛苦,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足以说明牙痛发作时那种疼痛难忍的感觉。用法:上一味,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于牙痛一侧的鼻孔中。用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用法:上三味,共研为细末。用法:上六味,... 阅74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0-02-29 00:09 |
逍遥丸,健脾丸、归脾丸:熟悉的中成药,有几个不为人知的新作用。以茯苓、白术、甘草补脾以固培其本,共同达到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养血柔肝的目的,为调和肝脾之名方。因为心中气血之盈亏, 由脾之盛衰决定。《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到:“人之所主者心, 心之所养者血, 心血一虚, 神气不守, 此惊悸之肇端。”因此,心脾两虚引起的心动... 阅110 转12 评0 公众公开 20-02-28 13:05 |
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等肝气郁结不升,胆气失于条达等少阳枢机不利之象,且“气有余便是火”,则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心烦、耳鸣、口苦咽干等肝火内盛,胆火上炎之象,即可说明抑郁症中的一类混合型抑郁症,有此类症状表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治疗宜选用柴胡等疏泄宣通之品,即《内经》所谓“木郁达之”。在柴... 阅185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0-02-27 13:23 |
脾胃阳虚,痰湿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该如何调理?所以中医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子,治疗脾胃虚痰湿内阻型的胸痹,同时也经常需要配合调理脾胃,通过益气健脾、调节饮食等方法,杜绝脾胃的痰湿之源,或通过温阳补气的方法推动气血血脉的运行,也有助于痰湿运散,比如配合陈夏六君汤、苓桂术甘汤等。 阅131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0-02-26 00:56 |
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中药1剂退高热,辨证论治很重要!今天小师妹整理了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李乃庚教授、浙江省名中医许国华教授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医案3则。感冒高热医案一则。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处方:银翘大板汤、益胃汤、芍甘汤合方与服。医案按语。而且往往三阳合病(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有的太阳病多,... 阅68 转5 评0 公众公开 20-02-25 17:36 |
艾灸通过温热的穴位刺激,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升阳固脱以及泻热拔毒等作用,现代研究艾灸有眀显的免疫调节作用。2.温灸器灸:选用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在穴位处进行施灸。3.穴位熨烫/穴位贴敷(如果艾灸实施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此法代替):在以上穴位处,选用嗳水袋、暧宝宝、自发热贴、热盐包等作为工具,在以上穴位上进行穴位熨烫/穴... 阅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02-15 20:00 |
此条薛氏自注曰:“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调三焦之气,分利其湿也。湿热俱多,则下闭上壅,而三焦俱困矣。当开泄清热,两法兼用。犹之伤寒门二阳合病、三阳合病也。盖太阴湿化,三焦火化,有湿无热,止能蒙蔽清阳,或阻于上,或阻于中,或阻于下,若湿热一合,则身中少火悉化为壮火,而三焦相火,有不起而为虐者哉。”可为湿温病... 阅1673 转27 评0 公众公开 20-02-15 20:00 |
咳嗽、痛经,这些小毛病,鸡蛋就可以解决!2、夜里干咳:蒸鸡蛋蒸鸡蛋加冰糖,是很传统的一个止咳方,重在养阴清热、润燥止咳,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干咳少痰效果最好。3、咳嗽:鸡蛋姜汁将姜汁与鸡蛋放少量油炒一下,不放任何调料,趁热吃上一小盘,不仅浑身暖暖,对止咳也有效果。4、痛经:益母草煮鸡蛋对于有痛经或是更年期的女性,推荐益母草煮鸡蛋。 阅66 转8 评0 公众公开 20-02-14 00:01 |
黄帝内经:一个人脾气不好,表面看是自控力差,深度原因是气不足。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人脾气不好,表面看是自控力差,深度原因是气不足。《黄帝内经》曰:“人少气,时欲怒。”人在气不足(气虚)的时候,容易动怒。《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黄... 阅399 转10 评0 公众公开 20-02-13 1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