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东汉河上公本注:“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荣报,不如人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兴也。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也。”其主要观点以为天地无私,施不求报,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何谓“万物之母”,唯天地也。“道”是老子定义的万事万物第一因,天地(道性)与“道”同在,是“道”的功能体现,也是“道”这第一因的概念延...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六章 (文/愣头青)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也就是说,无水为“谿”,有水出流动的方是“谷”,“谷”因水而全其义,无水之存在不能称为“谷”。老子借“谷”来言其“水”,借水之善变来观其“神”,借其“神”来喻“道”之生万物而又具一定法度。二、万物本根及其功能的定义 “玄牝之门,是谓天...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五章 (文/愣头青)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因天地其心“虚”之不可度量,故不能用人心所定义之“仁”来窥其天地之心。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通过其无任何主观目的的无为(即天地及...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四章 (文/愣头青)原文: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在这里,老子从三个方面来释其“道”的本质: 1、“道”因虚故能容因而才能真正拥有万物,进一步论证其“无为而无所不为”之万物共有的道性,见其“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3、“道”是万物之源头,是万物的源动力。在此老子从...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三章 (文/愣头青)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若没有上述的这些极性化的欲念出现,则民心安定社会安祥。《道》经第三章领会:老子从人性之欲望这一本质入手,把其延伸至社会常态及社会行为中来,论证其阴阳出现极性化时,即欲望、贪念(阳)的极性化所带的行为(阴)极性化,如投机取巧、争权夺利、谋财害命...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二章 (文/愣头青)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理解:这一段话是老子借助上文“美丑善恶”的观念为注脚,把其提升到理论的角度来说明阴阳的基本原理,即阴阳同出于“道”而名异,万物都具“道”性。从老子的“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中,可以揭示出阴阳总处于不断消长循环之...
从阴阳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之第一章 (文/愣头青)序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他建立的“道”的哲学体系,对中国人的世界观及思维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阴阳的角度看,“道”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因“道”是万物之本源,我们不妨把阴阳的两重性称之为万物具有、实在的“道”性。个别的东西有生灭,本质的东西没...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