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庭院 IP属地:美国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3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这要我们认真地来分析一下,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历来对这句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视角,有一首说法道远远一看这株柳树好像是由一整块的碧玉雕成的,“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是一个整体宏观的印象,所以这个解释它欣赏的视角是一个宏观的视角、是一个全局的视角,就是远远望去这株柳树好像一整块很光洁的、非常明亮的一...
李绅写这首《悯农》诗的时候,一开始是两首《悯农》诗。李绅一笑,站在这个高台之上,凭栏远望,看到四处田野里耕作的农人,沉吟半晌,突然吟出一句,让李逢吉想也没有想到的诗作来,就是这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一听,默不作声,他只关注着自己的命运,而且只关注自己的仕途,而李绅却是关注天下人的...
中华诗词:24-高适《九曲词》《九曲词》其三。2.逻逤(suò):又作“逻娑”,唐时吐蕃之都城,即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唐时临吐蕃东北边境。4.防秋:唐时突厥、吐蕃等游牧民族常在秋季马肥兵壮时入侵中原,唐亦调重兵防守。课程老师。添加课程老师名片领取VIP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课程老师咨询,大家一起探讨哦!
中华诗词:2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这里有一个妙用。而现在换了个角度,假设现在我在“山东”,就是我在山西的这些兄弟们,他们现在在老家过年过节都可以团聚,重九登高,登高的时候他们必然要开始插茱萸,给每一个人手里都取来一株茱萸插在身上、戴在身上,但插着插着,却发现原来自家四个兄弟现在...
中华诗词:22-王维《使至塞上》首联开门见山,交代了诗歌的写作目的,同时也交代了写作的地点,写作目的是“问边”,写作地点是过居沿的途中。居延到底指哪个地方,实际上对于诗歌欣赏来说并不太重要,我们只要知道王维一行人,来到了一个非常边远、非常荒凉的边塞之地就可以了。王维这位擅长画画的诗人,给我们用诗歌的语言展现了两个壮观的画...
中华诗词:21-王维《鹿柴》所以,《鹿柴》王维用了诗歌中特别出彩的对比与反衬的手法,来表现空山之空、空山之清、空山之寂与空山之冷?这和王维的《鹿柴》效果是一样。我刚才讲了,鹿柴这首诗写于王维的晚年,晚年王维历经坎坷、历经世事之后,隐居在终南山的辋川峡谷中。所以王维又是一极钟情之人,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他,...
中华诗词:20-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其实这儿不用“离离”,亦可选他字,但既然是赋得古原上的草,要点在于古原,所以用典故讲究用古老的,说“萋萋原上草”或“茂茂原上草”,或者用平声字,用“绵绵”之类皆可,但这儿用了“离离原上草”,使得这一用典作为一种修辞,不在意思而在意味上...
中华诗词:1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白居易的一篇作品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作者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写的。先来看标题《钱塘湖春行》,“钱塘湖”就是西湖,这正是早春的天气,作者在西湖边上信马游春,悠然自得,用舒展的笔触艺术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使读者感到盎然的春意扑面而来。孤山在西湖的后湖...
中华诗词:18-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中华诗词: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就是在草堂安顿下来的次年,也就是761年8月份,茅屋为秋风刮破的时候诗人写的一首名篇,这一年杜甫正好虚岁是50岁。这个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故而一开始就写茅屋为秋风刮破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秋风非常的猛烈,“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是多重的意思,指很多重,茅草到处飘飞,...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