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逐步形成的。其形成途径主要有:  ①“针刺”、“灸治”、“按摩”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和总结。②腧穴疗效的总结。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④解剖、生理的启发。⑤古人练气功导引也发现体内有气行现象。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与脏腑系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疾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证之脉象表现如按后世之法,脱然脉象没有热象就不必考虑脉的问题了,但仲景不然,却是从这个无热伺出证属阴伏得出瘀血的病机,无热二字看似宏观甚至于笼统,但正是由此辨析出精确的病机和诊断。
从《脉经》起脉诊在病机方面的缺憾  后世脉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脉为主列出病证使脉法自成一个系列,在脉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脉法自成一个系列,脉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脉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脉上对号入座,削减了在辨证中的作用。所以王叔和所撰的主病部分只是第二卷,它的形式是以...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十五络脉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十五络脉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
手太阳、手少阴强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全于手及阳小肠经;十二经别的作用: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及在体深内的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搏...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九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病划分为十二个区域。十二皮部的作用:由于二十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