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44 篇文章 |
|
严谨治家的柳氏家风。此前穆宗在一佛寺中见过柳公权的笔迹,对其十分欣赏。穆宗曾向柳公权请教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氏门风让人钦羡,当时“言家法者,世称柳氏云”。《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柳氏门风启示我们,要重视家教家风,党员干部更...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6:17 |
姚崇:自筑“藩篱”传家风。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道:“唐世贤相,前称房杜(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宋(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毛泽东在点评《新唐书·姚崇传》时赞扬姚崇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他赞扬姚崇进谏唐玄宗的“十事要说”:“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好家训泽被后世,姚崇的...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6:16 |
神童怎样避免“伤仲永”人们往往惊讶于神童的过人天赋,又隐隐对神童的未来感到好奇——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神童?皇族与士族盛产神童。皇族中有许多神童,像曹操之子曹植、曹冲,东晋元帝之子明帝司马绍,齐武帝之子萧子隆,梁武帝诸子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皇孙萧大心、萧大临、萧大连,以及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子高澄、高洋,北...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6:03 |
他的几个孩子,分别是艺术圈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人。这份爱书的嗜好,是柳北岸先生当年苦心孤诣又不露痕迹地为他们培养成的。他笑眯眯地说:“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铺天盖地,我一声不吭地替他们收拾。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5:59 |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1:57 |
人生格言警句汇总。人生能忍物之所欲,是人中人,能忍人之所欲,是人上人,能忍己之所欲,是人之尊!◆体弱病欺人,身强人欺病,前30年人找病,后30年病找人,得病容易,治病难!百味人生。◆人以生为原则,人生以结果为目的,做事是人生的结果,人一生做的事越多,人生的结果就越大,人一生做的事越少,人生的结果就小,既做人就应努力做事!人...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1:52 |
——《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6-06 11:52 |
中华经典家规家训大全。(《增广贤文》)三、关于惜时的家训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四、关于仁爱的家训1、百善孝为先。(《增广贤文》)19、泯躯而济国。(《增广贤文》)五、关于修养的家训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增广贤文》)七、关于正直清廉的家训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增广贤文》...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3-05-04 10:30 |
家风。父亲去世时留给我们遗愿:“把自己于之奋斗并付诸毕生精力的大部分历史书籍捐给学校图书馆;将部分存款捐献所在学院,当作奖励优秀学生的基金。”我们姐弟俩看到父亲的遗嘱,心里感慨万千。父亲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仿照林则徐抓好自身修养,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到廉洁自律、廉洁齐家,培育和建设家风,这是父亲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 阅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3-04-25 16:56 |
《红楼梦》里看家教和家风。而贾赦的夫人邢夫人、贾珍的夫人尤氏,虽然是正室夫人,但因为都是填房,可能续弦的时候就不像初婚时那么隆重,家世跟贾府就没有那么般配。邢夫人不用说了,对贾赦不但不敢进言,甚至还帮衬着去找贾母要鸳鸯给丈夫作妾,对非亲生儿子贾琏的媳妇王熙凤也常常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背地里使绊子。贾家最后的家教和规矩只...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4-20 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