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沔城人 IP属地:湖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3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传统文化】从三则故事和观念,看孟子对家庭、国家的影响。孟子观念的发展  孟子提出“君子有三乐”,首要的就是“父母惧存,兄弟无故”,最理想的家庭关系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他甚至把这样的家庭伦理观推广到全社会,呼吁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推及到爱别人的父母兄长,...
【传统文化】谈孝文化:孟子提倡劳而不怨,孔子却主张以直报怨。我们先来看看《孟子》一章的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这里万章的意思,是拿着曾子说的话“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来考自己的...
黄帝像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三是“小祖先”,指个体家庭的祖...
大家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下级爱敬双亲,会转化为爱敬上级,没看到上级爱敬双亲,也能会转化为不厌恶、不怠慢下级。上级孝,就会对下级好,下级孝,就会对上级好,上对下好,下对上好,团队关系就改善了。孔子在“开宗明义章”,这样评价孝的作用,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用:因)和睦,上下无怨。”孝甚至会转化为...
【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其他两个是什么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意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子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古时候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要一切听从的父母的安...
【传统文化】子女保全身体是孝的内在要求。【传统文化】子女保全身体是孝的内在要求  孔子认为,孝之以礼是对子女孝敬外在形制上的期待,作为子女的更需要注意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这是孝内在本质的要求。钱穆先生说:“子女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他物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无。”说的是为人子女只须父母忧心自己...
【传统文化】这种钱花的越多就赚的越多,越舍不得花越穷。正当他义愤填膺时,大款又回来了,他说:“医生,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不过您千万不要告诉她,我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我不想让她不高兴。” 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需要感激的人,无论贫富,他们将我们拉扯成人,付出了难以计数的金钱和心血,...
【传统文化】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究竟啥意思?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众多关于孝道的俗语,例如:“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告诫子女要懂感恩,这句话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告诫子女: 有机会还是要多孝敬父母,不要只顾着自己过生日,而忘记了...
【传统文化】孝敬是福:父母树木同,那能免秋风。《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初读此句,并无什么特别感受,只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如果非去不可,也当有一个明确的去处,才能令父母安心。诗云:“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千万不要...
【智慧之光】孝敬,为人之基石,不孝之人,难有笑的一生【智慧之光】孝敬为人之基石,不孝之人,难有笑的一生作者:谢胜瑜  【智慧启引】 『百善孝为先,孝敬,词典里的解释简单而又浅显:一、孝顺、尊敬长辈;孝者,善之基石。也只有懂得孝顺的人,才更懂得爱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开心。孝敬,是中国人的善根,也是中国人的宗教。一个不孝...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