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34 篇文章 |
|
老中医建议:入冬后,陈皮的6种健脾祛湿搭配喝法,暖身又养生。与陈皮搭配在一起喝,不仅可以增强健脾祛湿的效果,还能温养身体,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肿的功效,与陈皮搭配在一起喝,能够更好地清热祛湿,缓解水肿。6、陈皮+莲子:健脾祛湿、安神助眠。莲子被称为“脾胃之宝”,具有调理脾胃、祛湿利水的功效,与陈皮搭... 阅4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4-12-07 05:18 |
3、防贼风 常言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深秋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贼风也会在不经意间乘虚而入。霜降养生吃三样 1、山药老话常说:“山药是个宝,家家少不了。”山药,补气而不滞,养阴而不腻。3、板栗板栗被称之为肾之果,还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 阅6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26 22:10 |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一图读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养生歌。春分调和半阴阳,花开游园情志畅,晚睡早起散步敞,和胃防感挂香囊,养颜梳头节室房,调和阴阳第一桩。早睡早起护心肺,益津养阴润燥胃,梨藕百合柿山药,酸甘果蔬润津燥。甘淡滋润益胃脾,防燥润肠养娇肺。二... 阅27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12:48 |
24个养生穴位,对应24节气,老祖宗总结下来的养生法子,太妙了!今天小编精心整理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给大家,今天先更新前十二个节气,后续更新后十二节气,以供大家参考!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此节气还是应该注意健脾祛湿、舒肝理气为主,饮食注意少吃发物,尽量选择性平一些的食物,例如:土豆、西红柿等,这个节气最适合按揉或者艾灸的... 阅6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12:47 |
大暑后,阳气易耗散的30天,这碗“水果汤”吃对了,生津解暑护阳气,暴汗也止住了“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年的大暑节气紧连着“中伏”,这之后的30天,都将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先说说不看体质就能喝的情况:“夏天室外、口渴、出汗多、不想吃饭”酸梅汤最简版的配方只有四样:乌梅、生山楂、陈皮、冰糖。①阴虚质,最适合酸梅汤的体质... 阅6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09:06 |
“三伏天”千万别做这7件事,你以为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是排寒排病的好时候,是养生的黄金期,也是中医养生人最喜欢的日子。阴虚的人,是身体里的水少了,导致身体失衡。水果大多寒凉生湿,只吃水果不吃饭,脾胃会变虚弱,身体里的湿气会越来越重,体型也就会像充气一样变得胖软。湿气重的人,祛湿减肥的效果是远远大于...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09:05 |
别错过三伏,湿气重、体寒怕冷的人,这样做,湿气没了阳气足了体重还轻了前阵子“新疆火焰山旅游”火出圈了,原因是那边的干旱高温可以祛湿、排寒。借地利:光脚走在暴晒过的路面可以调理上热下寒、慢性寒症利用被三伏暴晒过的地面,将阳气通过脚底或其他人体部位传达全身,这种方式叫做地灸,光脚走路就是地灸的一种。调人和:女佩姜懒人补阳...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09:04 |
越吃阳气越足,三伏这个“阳气食材”吃对了,虚寒的脾胃好了,不怕冷了,还面若桃花三伏吃姜,几乎已经是共识了。有的人说老姜好,力道够足有的人纠结品种,拿不准普通生姜、干姜、高良姜哪个更好还有的人,吃不惯甜的姜枣茶,想挖掘更多姜的吃法去年给大家介绍过“伏姜”(三伏晒的姜),今天就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姜的几个常见品种,以及最适... 阅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09:03 |
湿气重的人,三伏天喝对这碗“祛湿汤”,湿气没了,水肿消了,连手指都变细了前段时间总是下雨,湿气难除,手指经常肿,吃了一段时间的海米冬瓜汤后,手指明显变细了,人也有精神。海米补肾,肾主水,所以吃海米,也有助于人体的水液代谢。祛湿消肿的“海米冬瓜汤”湿气重、常水肿的人,尤其适合适合吃海米冬瓜汤的人:1.湿气重的特征:瓜嫩爽...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4-10-18 09:02 |
秋天一定要补肺气,找准这个穴位,每天按揉100下,养肺润燥,简单还不花钱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秋天要补肺气”呢?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灵枢》中明确指出:“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这里提到的“肺心痛”可理解为与肺脏功能失调相关的胸痹心痛等症状。通过取鱼际穴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调理肺气、缓解心痛的效果。通过刺激鱼际穴,... 阅17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4-10-15 1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