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之家 IP属地:湖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427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不但诗作散佚,而且生平事迹、生卒年代、字号全部不详,只知道他活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大概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这诗何其淡,或许,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诗。公元786年,韩愈第一次到长安应试。公元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元稹明经及第。我们愿意相信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里这样的说法:崔护到长安...
第三四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绘了扬州古城的十里长街,春风拂面,繁花似锦,人潮涌动。在开篇的“惆怅梦余山月斜”一句中,词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我们引入一个梦醒后的清冷世界:在接下来的“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两句中,词人描绘了在孤灯的斜照之下,壁影斑驳,窗纱轻掩。在这两句词中,词人虽然只有对景...
章惇(1035一1105),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元丰四年,出知蔡、陈、定三州。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崇宁二年(1103),改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改湖州。【赠陶辰州】使介直登双御阁,州符就领五蛮溪。【谢刘子先赠酒】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尽把苏杭好烟景,醉吟将去诧...
天地英雄气:七首古诗,道尽壮怀,映照千古。楼兰小国,不过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但这份“不破不归”的誓言,却让无数无名之辈化身英雄。英雄的勇气,从不因时代而褪色。若说勇气是英雄的锋芒,牺牲则是英雄的底色。“贺兰山”本是虚指,却成了后世英雄的象征——那是一座永远翻不过的山,却也是一座必须翻越的山。英雄之智:谋略是穿透迷雾...
“留他如梦,送他如客”宋徵舆三首巅峰词作,语言清雅,情感含蓄。本文宋徵舆的三首词作:《忆秦娥·杨花》借杨花飘零,抒发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语言清雅,情感含蓄。词中燕子活泼灵动,字里行间却藏着人世变迁,如沈祥龙《论词随笔》所言“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作为云间词派代表,宋徵舆此词兼具南宋咏物词的工致与明词清丽之风...
十首豪放诗词,尽显英雄气概。下面十首豪放词,这首词作于镇江知府任上,辛弃疾时年66岁,但杀敌复国的雄心壮志不减当年,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英雄业绩的热烈向往,充满战斗的激情。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乃气壮山河、传诵千...
樱花诗韵千年传:从李商隐到宋濂的绝美咏叹。从李商隐笔下“樱花永巷垂杨岸”的凄美,到宋濂“春风才起雪吹香”的惊艳,樱花在诗词中绽放出跨越时空的诗意。李商隐《无题》宋濂《樱花》文化交融:指出日本樱花源自唐代中国,体现中日文化纽带。白居易系列樱花诗。三、樱花意象的文化密码。李煜、李商隐笔下的樱花常与思妇形象结合,如“纱窗醉...
“今夜故人独宿,小雨梨花当屋。”彭元逊三首巅峰词作,清空雅正。《如梦令》通过描绘雨夜梨花的残败景象,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情感的留恋。宋代严蕊在《如梦令》中以梨花设喻:“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彭氏则借梨枝自喻,怕被触碰的不仅是花枝,更是心底旧伤。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荷叶雨”“芷花风”等意象,既...
苏轼水平最高的10首词排行榜,《定风波》仅第四,前三都是天花板。《定风波》被称为苏轼自洽心境的代表,但如果把它放在“苏轼最伟大的10首词”排行榜中,竟然只能排到第四!被誉为“天花板”的前三首苏轼词,它们不仅展示了苏轼的词才,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命运、哲理的深刻洞察。《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整首词以...
宋末四大词家之一蒋捷,经典8首诗,品山河破碎,读漂泊人生。宋末四大词家:周密、张炎、王沂孙、蒋捷。赏析:以听雨为线,写少年欢乐、壮年漂泊、暮年沧桑,时空转换,感慨人生起伏。赏析:开篇写春愁,舟行所见添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象表现时光流逝。赏析:以多种秋声交织成凄凉秋景图,以景衬情,尽显孤寂忧愁与对故人思念。过窈娘...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5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42964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