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篇文章 |
|
单字写得好看,为何整体就不行了?行书的章法比正书的章法复杂、多变,表现空间也很大,其中包含着书家融入的诸多风格、意趣以及审美取向等。解决了字组内的关系,我们再看下如何处理通篇章法:此种章法有行无列,但有意将行距拉大,通篇字距紧而行距松,营造了另一种疏朗和紧密强烈对比的形式,可以看成是对疏朗式章法的继承和创新。此种章法... 阅27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05-23 10:05 |
书法创作难,章法如何更好看?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章法,广义上讲,是包括款式,狭义上讲,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若将隶书的章法改行距大于字距就零落不堪了。草书--小草章法与行书相近,大草的章法错落跌宕,疏密,大小,大起大落,其整篇与行是由气势贯之。书法章法之始,先铺张文字内容,占据作品空间,展现立意内容,然后逐渐充实其... 阅52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9-08-20 04:07 |
书法创作,你懂得“造字眼”吗!在书法全部过程中,想追求生动,想追求神采,希望作品有看点,有点品味,那么,就要围绕书法空间造型、书法空间分割、书法空间关系,在继承前人的前提下下功夫、探索一下如何在作品中造“字眼”。是字里边的空间关系,“字眼(留白)”是单字加强疏密的结果。结字是书法元素的没有定式的组合,就是造“字眼”运... 阅3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9-06-19 00:43 |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 阅805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9-06-13 21:00 |
懂章法方通书法!这种对作品浑然一体的要求,便是布局之理,又叫章法。吾人作书,先须散怀抱。吾人作书以心领笔,以笔行纸。点画在字的灵转处可用弱,点画于字的担当处可用强。吾人作书从发笔、调墨到铺纸、备文,从谋篇布局,到收拾嵌印,无不有一“常”心,贯彻始终。所谓“常”,不因笔软笔硬而发愁,不以墨淡墨浓而起怨,不为纸熟纸生而束... 阅54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6-11-01 21:34 |
书法中最早运用医学术语来描述线条的,大概要数晋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此,“骨”、“肉”、“筋”等象征力量、生命的字眼开始出现在描绘书法线条的语汇中。《翰林要诀》:“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 阅41 转4 评0 公众公开 16-10-19 22:19 |
书法造形很重要 !唐人李阳冰《运行二十四法》为:点法、画法、三画法、悬针法、垂露法、背抛法、抽笔法、背趯法、散水法、冰法、烈火法、联飞法、显异法、平磔法、钩裹法、钩努法、奋笔法、衫法、外臂法、竖画法、曾头分脚法、暗筑法、衮笔法、缩出法。仅是一钩,便有竖钩、弯钩、平钩、长钩、短钩、尖钩、钝钩、下向钩、上向钩、斜向钩、内向... 阅2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6-10-10 21:53 |
学习行草书要掌握的六种关系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过:“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画禅室随笔》)一、行草章法的前与后 行草章法的前与后,意为作书前即应考虑通篇的章法。二、行草章法的行与列 直排叫“行”,横排叫“列”草书是生动活泼,变化多端的书体,要求章法上有行无列,即竖看成行,横看无列。五、行草章法的动与静 流... 阅32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6-09-30 21:55 |
字与字的配合,也是有很多方法、规律可循的,王羲之小帖中选出几个例子,其中《初月帖》选5例,《得示帖》选1例,《远宦帖》选1例。总结了一下,发现大致有以下一些字与字配合的规律,每种规律各选一例。5、远近:字与字的距离,是有差别的,在王羲之帖中,经常出现,即使是怀仁集字的《圣教序》,细细观察,也明显存在,这可以形成章法上的虚... 阅30 转5 评0 公众公开 16-07-03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