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YQ IP属地:河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6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4、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木中木] 干姜[木中土] 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 旋覆花[火中火] 代赭石 [金中水](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竹叶[水中金](各一两) 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
柴胡桂枝汤。刘老认为,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而成,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而少阳多郁,郁则气机升降出入之机失于活泼,必将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而导致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在其或然证中也提到了“或腹中痛”。柴胡桂枝汤证。【解说】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既具小柴胡汤解郁...
病史经过:患者诉2018年6月底发病,7月初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枸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肌注得宝松治疗,病情无好转,7月12日出现喉梗,于我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红斑风团泛发,瘙痒严重,并出现夜间腹痛,严重时静滴甲强龙80mg/日,病情控制后7月30日出院改为甲泼尼龙片28mg/日口服,继续口服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复方甘草酸...
茯苓甘草汤【方名】茯苓甘草汤(利湿之剂,水饮悸厥《仲景》)【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论【别名】茯苓桂甘汤、茯苓汤【来源】《伤寒论》。【组成】半夏2钱,生姜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3.《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
苓桂术甘汤歌诀编辑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主治编辑中阳不足之痰饮。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附注编辑附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著汤)组成婡冄甘草、頭條白术各6g,干姜、茯苓各12g。苓桂术甘汤以茯苓配桂枝一利一温,成温阳化...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茯苓甘草汤中用生姜,生姜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茯苓甘草汤证是汗后胃阳被伤致水停中焦,口不渴而小便自利,茯苓甘草汤中的...
由脐下水气上冲证:由于心肾阳虚,以致水寒之气得逞,遂发为水气上冲之证。水气上冲为阴证,仲景指其脉为“沉紧”,阴病见阴脉似无可议,然验之临床,水气上冲之证,脉来常见沉弦,或只弦,只沉,弦脉主饮,沉脉主水,两脉皆为阴,故可反映水寒之邪为病。6、辨兼证:小青龙证为水饮之证,除咳喘外,由于水邪变动不居,而有许多兼证出现:如水寒...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5条 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那么桂枝汤证它疼不疼呢?张仲景这条辨没写脉证,一般来说,伤寒病在表,抵抗出来和病毒相抗,脉浮且紧,浮代表「表」,紧代表「寒」,所以麻黄汤证需解表发汗,如果只有脉浮紧才用麻黄汤,张仲景早就写在里面了,葛根汤、桂枝汤都有写...
这个条辨的意思指,如果太阳中风用桂枝汤发汗后,再用吐法、下法、温针,病一直不角,此为坏病,桂枝汤就没用了。这是说寒热出现的时候,桂枝、麻黄各半使用,桂枝是治发热,麻黄是治恶寒。“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此汤发汗的时候,不会把正常的津液发掉,只把皮肤下面的多余水排掉,所以会用到桂枝、麻黄各半,而且定有发痒的现象,这是表汗没...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