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阴虚可与气虚血虚阳虚阳亢精亏津液亏虚以及燥邪等证候同时慢性存在或互为因果,表现为病人气阴亏虚证、阴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阴精亏虚证、阴津(液)亏虚证、阴虚内燥证等阴虚,进而可发展成阳虚,亡阴阴虚可导致动风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而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
【证候分析】本证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健运,气机通畅,有助肝气的疏泄,故在发生病变时,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调证。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肾主不液,温养脏腑,须靠脾精的供养,若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阳,则脾阳亦不足或脾阳久虚,日渐损及肾阳,...
大肠湿热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damp-heat in large intestine 拚音 DACHANGSHIRE 别名 中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慢性阿米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痔疮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由饮食不节,恣食厚味醇酒,...
肝气郁结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stagnation of liver-qi 拚音 GANQIYUJIE 别名 西医:慢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致。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
寒滞肝脉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coagulation of cold in liver channel 拚音 HANZHIGANMAI 别名 中医:疝气,腹痛,痛经,带下,西医:疝气,睾丸炎,睾丸鞘膜积液,肠粘连,妇女内分泌失调症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由外感寒邪客于厥阴或素体阳虚复感外寒,以致...
处方:毛柴胡6克,杭白芍10克,绿枳壳6克,粉甘草3克,赤茯苓10克,绿升麻5克,当归身6克,益智仁6克,台乌药6克,青皮克,元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处方:毛柴胡6克,杭白芍10克,绿枳壳6克,粉甘草3克,赤茯苓2克,猪苓10克,漂白术10克,覆盆子10克,益智仁克,台乌药6克,建泽泻9克,花槟榔5克,水煎服。俞教授认为,少腹部是足厥阴肝经循...
【证候分析】本证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健运,气机通畅,有助肝气的疏泄,故在发生病变时,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调证。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肾主不液,温养脏腑,须靠脾精的供养,若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阳,则脾阳亦不足或脾阳久虚,日渐损及肾阳,...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而影响生活、工作者。精神紧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研究表明,焦虑、紧张、挫折及情志刺激等,均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变化,从而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引起痛经或加重痛经。用于气滞血淤型痛经(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少,色黯有块,伴胸胁、乳房作胀。用于肝肾不...
痛经的治疗。本文导读:现在少腹逐瘀汤药店有直接熬好的汤药,中药可以治本,但症状缓解比较慢。研究者观察了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l疗程。无效:服药后痛经及诸症无改善。有效: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及诸症明显减轻,停药数月后再发有轻度症状。显效: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及诸症完全消失,随访超过半年以上...
诸如痛经、经闭、月经不调、崩漏、癥瘕结聚等病证,只要确是寒凝血滞、瘀血内阻、或湿滞 血瘀者,其主要证状为少腹痛,拒按,下血紫暗,血中有块,下血块后疼痛减轻,遇寒则甚,得热痛减,或白带过多,腰困,下肢浮肿等,皆有卓效。除此以外,还有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等原因。2、气滞血瘀:急躁易怒,或经前产后,忧愁悲郁,致肝经气机郁滞,气...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