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6 篇文章 |
|
王守仁行书寄父札册。明代王守仁寄父札册页,纸本,31.9x23.9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册原为5页,后裱为册,共二开半,每行11字左右,共25行、308字。各页均有虫蚀,托裱后又有虫蚀破孔三处,虫蚀处均有明显补填字迹。该书未收入《王阳明全集》。《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王阳明法书集》《王阳明书法作品全集》有录入,题为《寓都下上大人书... 阅23 转7 评0 公众公开 25-06-15 21:22 |
王守仁行书《夜宿玉笥山》手卷。王守仁行书自作七言诗卷,水墨纸本,744×32cm,成交价9100万元!5月10日,日本大阪雅宝春季拍卖会上,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书法手卷《夜宿玉笥山雲儲洞用李簽事韻》以18.2亿日元(不含佣金)折合人民币约9100万元落槌。王阳明先生诗翰,长尾甲署。正德庚辰六月望阳明山人书于玉笥山之大秀峰顶。 阅39 转5 评0 公众公开 25-05-16 21:15 |
王守仁行书《上朱侍御三札》册。王守仁行书《上朱侍御三札》册,纸本,25.5×13.5cm,上海博物馆藏。王守仁将书法看作是道德文章之餘事,书法 实践以心学為主导,纯任自然,追求平淡天真之趣,此书札可窥见一斑。释文:宁贼之起,震动海内,即其气焰事势,岂区区知谋才力所能办此哉?旬月之间而迁就擒 灭,此天意也,区区安敢叨天之功。守仁... 阅26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4-09-05 20:46 |
王宠行书诗册《挂冠还山十首》明代王宠行草书诗册,来源:元明书翰第四十二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湖光祿先生掛冠還山十首。春明門外玉河橋。軒騎如龍半下朝。總道羣公餞光祿。山林鐘鼎各逍遙。野鶴山雞只自如。玉冊金章光使節。借問季鷹思玉鱠。流水閒雲淨道心。懶心久與市朝踈。玄心時(旁改數字。)夢采真行。雅宜山人王寵頓首具槁。 阅34 转10 评0 公众公开 24-04-28 19:25 |
王守仁行书《与大元老砺斋老先生书》释文:侍生王守仁斋沐顿首再拜啟上。大元老砺斋老先生大人執事,守仁浅劣迂疏,幸遇大贤君子委曲裁成,诱掖匡持,无所不至。仰赖老先生之扶植教引,偶幸集事,既出意望之外矣。老先生苟怜其才之不逮,悯其情之不得已,遂使泯然全迹而去,幸存餘息,犹得为门墙闲散之士,咏歌盛德于林下,则末死之年、未败之... 阅25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3-12-29 19:10 |
王守仁行书手卷《桃源行》此行书笔画伸展自如,笔锋犀利流畅,一气呵成,有痛快淋漓之感。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山田。峡裹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雲山。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雲林。阳明山人王... 阅51 转8 评0 公众公开 23-11-12 19:14 |
王守仁手书《上急缺地方官员疏稿》嘉靖七年二月十八日王守仁上急缺地方官员疏手稿(二)日。据《明史?本传》,嘉靖六年(1527),“广西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朝命王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前往处置。是年底,王守仁至广西,“陈用兵十害,招抚十善”,得朝廷认可,于是招抚卢苏、王受,思恩、田州平。 阅54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3-01-10 19:01 |
王守仁行草书《与日仁诸弟书》二月十三,在赣州巡抚衙门,挑灯夜战,给他的妹夫日仁和弟弟守文、守章、守俭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手札《与日仁诸弟书》。雨弟进修近何如?闻人弟已来否?趁日仁在家,二弟正好日夜求益,二弟勉之!二弟勉之。正宪读书极拙,今亦不能以此相望,得渠稍知孝弟,不汲汲为利,仅守门户足矣。守仁书奉日仁正郎贤弟道契。... 阅271 转7 评0 公众公开 22-12-16 20:56 |
王阳明行书《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王守仁行书《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纵25.7厘米,横48.5厘米。此帖是他自赣州写给父亲王华(海日翁)的家书,笔意清新、瘦劲坚挺、虽随意却无漂浮之嫌。释文:寓赣州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久不得信,心切悬悬,间有乡人至者,略问消息,审知祖母老大人、大人下起居万福,稍以为慰。 阅104 转12 评0 公众公开 21-12-09 09:51 |
明代王守仁行书手札册《示诸侄》明代王守仁书法示诸侄手札册,各25.1x10.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王守仁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书法家。其书法出入晋唐,笔势纵逸,端庄流利,卓然自成一家。此册是他为正心、正思、正惠等诸侄写的手札。内容除了勉励诸侄勤奋学习以振家声之外,还要“以仁礼存心,以孝悌为本”,懂得并学会做人的道理。作为有明... 阅76 转15 评0 公众公开 21-03-14 0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