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荷塘月色通感修辞手法》摘要:朱自清在其散文((荷塘月色》,绿中,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传达出内心的意 蕴.尤其。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还采用了迁移读者 感官的变位比喻.''''''''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塘 中的月色如梵...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前句是以听觉写视觉,后句是以嗅觉写视觉。诗人把听觉美的...
谁会写通感句子?(“喜悦”这种心理感受,用“甜甜”这个味觉的感受来描写) 最典型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写景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是用歌声来比喻嗅觉上的荷花的清香。也许不但指听觉通于视觉,而且指听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须知:如何区分通感和比喻?例①是通感,例②是比喻,从表面看,两句都以比喻的形式出现。例②用“青铜的屏风”喻“秋天的阴山”,是以视觉形象喻视觉形象,借“青铜的屏风”例显现阴山的古老和巍峨,其本体和喻体都在同一个感觉范围内。比喻也好,同感也好,两种不同的事物都必须有相似点。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感手法的几种类型?? 通感手法的几种类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是却给人很多视觉感受:歌声高亢如用力举物,歌声下滑如物件下坠,歌声婉转如树木弯折,而歌声停止则如枯木兀立……由“春云”这一视...
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14、《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
通感修辞例句集锦。“昆山玉碎”,“芙蓉泣”,“二十三弦动紫皇”,“石破天惊”中的“碎”、“泣”、“动”、“破”都是试图利用动词来制造声音的效果,是力求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在视觉与听觉间建立通感渠道,使两者相通相融。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
听觉欣赏与通感听觉欣赏与通感。例如人们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所修饰的“歌声”却是听觉的对象,这就是把听觉沟通于视觉与味觉;异类相通有视觉与听觉的沟通、视觉与嗅觉的沟通、听觉与嗅觉的沟通、听觉与触觉的沟通等多种情形,以视觉与听觉两感官的沟通(又称视听相融)最为普遍。其中当听觉为主...
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给“通感”下定义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个定义说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觉相...
而在所有感官中,对诗歌来说,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此诗写钟声,配合四周景色,运用了一系列感觉转换:苍白的钟声,荒凉的钟声,腥香的钟声,软软的钟声,残朽的钟声……美学家费歇尔也谈到通感的心理机制:各种感官,“它们是一种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共鸣”...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